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童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
-------名著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高尔基,了解《童年》写作背景。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理清小说梗概。
2、交流《童年》一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阿廖沙、外祖母和外祖父),通过抓住描写方法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从中受到启发,珍惜生活。
3、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的不幸童年,了解他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如何从作品中感悟到小主人公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经历。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一曲经典老歌《童年》把你们带入到五彩缤纷的童年时代吧,对于匆匆走过童年的我们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在中度过的,我拥有的童年。
那么,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高尔基,走进他的《童年》。
【作家作品介绍】
1、作家高尔基简介:(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前苏联社会文学的创造者。
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中部尼日尼诺夫罗德的一个细木工家庭里,四岁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
他从小就受到苦难生活的折磨,只读过两年小学,十一岁走入“人间”。
在社会的底层,他当过学徒,拣过破烂,做过跑堂的、看门人、搬运工人和面包师傅。
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背景小故事:高尔基写《童年》和列宁有关系。
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多次到高尔基的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
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也就有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简要概括《童年》的内容。
内容简介: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小说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3岁丧父,与母亲一起寄人篱下
●阿廖沙敢于反抗毒打他的外祖父
●阿廖沙叱骂丧心病狂的舅舅
●同情小茨冈、格里戈里
●阿廖沙拿起小刀保护母亲免受继父虐待
●阿廖沙奋不顾身地抢救落井的邻家小少爷
●替外祖母报仇把酒馆女人锁在地窖
●阿廖沙和穷孩子结伙捡破烂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因阿廖沙染坏一匹布,被打得昏死过去。
●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为了钱与妻子分开过。
●在伏尔加河当过纤夫。
●教阿廖沙写字、讲年轻时创业的故事。
●外祖母在父亲死后对我和母亲的照顾;
●收养小茨冈;为每个人祈祷;
●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的故事;
●教导我不要报复别人;
●打走欺负外乡人的五个小市民;
●帮助乞讨的格里戈里;
●与外祖父分家后该她出钱做饭时就做得很好;
●火灾中抢出硫酸盐,有序指挥救火;能织精美的花边补贴家用
●我挣来的钱默默流;外祖母在船上欣赏两岸景色;用诗一样的语言讲故事;充满激
情地跳舞、唱歌。
【人物形象分析】
1、作品中的人物有哪些?
在这众多的人物中,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
2、《童年》众多人物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人物的是谁?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外祖母:
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
她善良、乐观,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
她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
她信仰的上帝是与人为善的。
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常常讲给阿廖沙听,她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心灵,阿廖沙说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外祖父:
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外祖父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
暴躁、乖戾、贪婪、自私。
他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生了场大病;他非常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徒工到市场上偷窃。
卡什林是小说中丑恶势力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3、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莎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
4、高尔基写《童年》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1)“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
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2)通过阿廖莎的成长告诉人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艰难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
5、读完这本小说,你认为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可以从主题、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
1、反映了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3、无论景物描写,还是生动的人物性格刻画,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小说评价】
《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
它并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
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
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
无论是美,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我们不得不一次次按捺住激动,继续看下去。
这种巨大的神奇的感染力,是为许多批评家所称道的艺术效果,有的西方评论者甚至认为《童年》是高尔基最杰出的作品。
《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
在俄国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您的《童年》更美的作品。
您还从来没有如此成功的显示过您的写作才能。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童年》不仅是一部艺术珍品,而且是高尔基的传记,是他全部创作的注解,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丘科夫斯基(文艺评论家)只有读过高尔基的《童年》的人,才能正确的评论高尔基惊人的历程——他从社会的底层上升到具备当代文化修养、天才的创作艺术和科学的世界观这样一个阳光普照的顶峰。
在这一方面,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
卢森堡(德国女革命家)
从这些评价中不难看出,高尔基的《童年》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而高尔基个人的命运对于俄国无产阶级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正因为如此,这本书是百看不厌,下面老师把舞台交给同学们,看看你们对这本书的理解与赏析。
【精彩语段赏析】
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畅谈阅读感受】
读完《童年》后你最深感受是什么?你从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怎样启示?
在苦难中成长,在邪恶中善良;逆境中要百折不挠,顺境中要把握机会。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温习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起归纳一下阅读名著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者二、了解内容三、人物形象
四、艺术特色五、小说评价六、精彩语段
七、阅读感受
【教师寄语】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今天我们就和阿寥莎、外祖母这样高尚的人进行了一次交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好读书,读好书。
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布置作业】
作文题目:
读《童年》有感(副题)
作文要求:认真阅读《童年》,选择一个话题切入,联系实际、或者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以是其他书刊,来自己的阅读感受。
可以使用引用、议论、联系和总结的写法。
参考话题:挫折、爱、童年、成长等等
【板书设计】
《童年》
-------名著导读
一、了解作者
二、了解内容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
三、人物形象
四、艺术特色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五、小说评价
六、精彩语段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有爱心
七、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