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与反思(推荐3
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文本解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
诗人以清婉的笔触向人们展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新怡人,让我们感受到了闲适与欢乐。
诗歌语言自然、明丽、有韵味。
整首诗节奏舒缓,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句子结构并不齐整却设计精巧,诗节的前两句运用回环的方式,既突出和强调了同一情感的抒发,又表达出诗人微妙情感抒怀的变化。
三个诗节之间情感联系紧凑:第一小节描绘了雨后小径中的景象,拟人手法巧妙又自然,作者的的想象浪漫又丰富;第二小节道出雨后散步的畅快感受,句式灵动、富有感染力;第三小节意象简明、寓意深刻,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要点
1.生字识记。
课文要求会认读7个生字。
“炫”是前鼻音。
“涉”是翘舌音。
“晕”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yùn”。
2.语言品味。
诗人巧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过天晴的美丽画卷。
小径中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
诗人想象丰富,每一个意象都饱含深意,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象征意。
3.要素实践。
本课是现代诗歌单元中的略读课文,学生应运用本单元前三篇课文所学到的“现代诗歌策略”: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
并根据需要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帮助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三、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正确认读7个生字。
2.朗读诗歌,感受现代诗的音律美,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意象。
3.抓住诗歌中诗意的表达,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单元回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复习“现代诗”。
出示课题:《繁星》《绿》《白桦》
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现代诗歌。
和古诗相比,现代诗歌有哪些独特之处?
要点:
格式上,分行,富有节奏感……
内容上,富含想象……
情感上,动人的情意……
2.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就来结识“雨巷诗人”戴望舒,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来到雨后那清新润泽的郊外小径,共同分享诗人特别的发现和体验。
板块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
1.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分小节朗读?
(1)读准“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等词语。
(2)提醒多音字“晕”(yùn),根据字典释义,选择“晕皱”的读音;结合理解“小径”。
(3)指导读句子“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注意读出破折号的不同表达语气。
2.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人邀请我们去哪里?
3.小径中有什么吸引着诗人?自由朗读,圈画出雨过天晴时的景物。
出示:小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新阳、溪水、云。
4.画一画,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人看到的画面。
板块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对照绘画,在小组里交流,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为什么泥路会给诗人“凉爽又温柔”的感受?
经过雨的洗礼,一切变得澄澈,初晴时,会让人感觉清凉很多。
拟人化的描写,雨水温润了泥土,让泥路也变得柔软。
赤脚走过,泥路仿佛有了母亲一样温柔的情怀。
请你来读一读这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你见过雨过天晴的小草吗?诗人的眼里小草有什么不同?
小草像人一样洗净尘垢,焕然一新,而拟人化的炫耀更进一步突显了雨后的小草绿得旺盛,生机勃勃。
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小草的炫耀?
(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经过雨的润泽,小白菊有了什么变化?
天晴了,低垂了头的小白菊缓缓地迎着阳光,挺直了身子,花瓣一一舒展,极致绚烂。
寥寥数语,把小白菊“胆怯低头—慢慢抬头—试寒试暖—瓣瓣绽透”的过程描摹清楚,富有动态美和生命力。
试一试,什么节奏可以把小白菊生命的力量展现出来?
(4)“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书页”指什么?
凤蝶儿自由自在,悠然闲适地飞舞。
在阳光的映照下,那装饰了斑斓色彩的翅膀,水痕点点,格外耀眼。
不,那不仅仅是翅膀,那一开一收的分明就是智慧的书页——在诗人眼里,雨后的一切都变得灵动、鲜活。
2.雨后初晴的小径,给你带来怎样的享受?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3.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第一小节中,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生动?
诗人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一切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板块四: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在天晴了的时候,诗人呼唤我们去做什么?
“到小径中去走走”,满眼是温柔的泥路,新绿的小草,绽透的小白菊,闲游的凤蝶儿……满心是赤脚踏过新泥的放松,携手涉过溪流的无忧……走走,是一种抛却烦忧的漫步,在这鲜活的雨后微晴里,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
2.这样的呼唤在全诗出现了几次?
作者通过回环的修辞手法,表达出“在天晴了的时候”和“到小径中去走走”的微妙联系,前后两次的呼唤,让读者不由得对雨后的小径心向往之。
3.让我们一起跟随戴望舒来到雨后那清新润泽的郊外小路。
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或做什么乐事呢?
仿写
板块五:介绍背景,深化理解
1.诗人还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齐读第三小节。
板书新阳溪水云
2.想一想,戴望舒仅仅在写在天晴了的美景吗?
3.小组内交流你搜集的诗人背景资料,认真倾听,注意精简自己的资料。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强调搜集的资料可以删减、概括,更有利于我们交流运用。
这首诗写于1944年6月,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作者怀有一颗心在静静等待——以一种在希望之中守望的精神姿态。
5.说一说,了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你对诗句有了什么新认识?
引导学生理解“新阳、阴霾、温风、云”的象征意,体会诗人热爱自然,歌唱光明和解放的思想。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7.把《在天晴了的时候》积累在小诗集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及其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读到写,学会描写一种景物。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中感悟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件2】出示一组雨过天晴的,师:看着这组,你想到了哪些词语?(雨后初霁、云开日出、云消雾散)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
2.师:雨过天晴,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学生自由介绍)
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
(读课题)(板书:在天晴了的时候)
4. 戴望舒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出示课件3】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今杭州余杭区)人。
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他的诗歌和诗论极富个性,虽然总量不多,却“以少胜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是一位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不
容忽视的地位。
他的《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出示课件4】
润过凉爽温柔炫耀胆怯绽透饰彩曝着阳光涉过赤脚涉过圆晕
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赤、涉”,读准易错字“怯(qiè)”“曝(pù)”。
3. 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思。
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闲游、晕皱”等词语。
(方法:可以查字典,可以选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出示课件5】
炫耀:卖弄夸耀。
尘垢:尘埃和污垢,比喻细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尘世。
阴霾:1.天气阴晦、昏暗。
2.比喻人的心灵上的阴影和不快的气氛。
(二)读懂诗意
1.指名朗读,纠正。
要求读通顺。
2.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出示课件6】
(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诗歌的第一节,想一想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用横线把景物名称画出来。
指名反馈。
(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板书: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出示课件7】
2.找出相关的诗句,读一读。
3.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然后再读一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4.师:通过诗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出示课件8】
预设:
小路:湿润的、凉爽的、温柔的、散发泥土芳香的、柔软的、空气新鲜的、让人心旷神怡的、有生命的……
小草:新绿的、充满生机的、干净的、顶着小雨滴的、戴着珍珠的、快乐的、可爱的、活泼的……
小白菊:小心翼翼的、文静的、美丽的、自信的、绽放的、幸福的……凤蝶:自由自在的、美丽的、穿着五彩衣服的、快乐的……
(板书:泥路:温柔小草:新绿小白菊:绽放凤蝶儿:自由自在)
5. 师导:同学扪,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时候,我们真该到小径中去走一走。
因为——(学生读描写小路、小草、
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学生再次齐读)
6.在读了诗人描写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的句子后,你们发现了诗歌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9】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拟人
回顾拟人手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四、拓展思维,丰富画面。
1.同学们,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小路、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节。
2.指名提问:诗歌描绘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你又有何感受?【出示课件10】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乌云散了,一切显得那样的明朗:溪中波光荡漾,林中树影婆娑,天空云儿闲游……多美呀!我们一起把这三行诗句读一读。
(板书:新阳溪水云儿)
3.拓展思维:你留心观察过雨后天晴时的景象吗?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
五、品味诗句,总结全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自然风光图,景物清新自然,给人
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一起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
(学生朗读)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和戴望舒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留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板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出示课件11】
六、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12】
1.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喜欢?读了这首诗有怎样的心情?2.你还见过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说一说,并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3.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1)熟读诗歌,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诗歌。
(2)教师提示,学生尝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根据教师板书提示,试着背诵诗歌。
板书内容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在读中
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
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的程度,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的程度,就连很差同学也能背下来
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
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
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不足之处: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朗读的指导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在天晴了的时候教案与反思【第3篇】
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的: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1)泥路: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
么呢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3)小白菊: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4)凤蝶儿:自在闲游。
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 ;
有的。
4.指导朗读:雨后的景色多美呀!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快乐)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赤、携、踏、涉)
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
齐读第三小节。
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清新、舒适)
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模仿诗歌来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在天晴了的时候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美丽
赤携踏涉——快乐
推开晕皱闲游——舒适
教学反思:
1.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读写结合。
引导学生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根据所给的提示进行仿写。
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凤蝶儿翩翩起舞、快乐嬉戏、自在闲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