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剪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探究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苗族剪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探究和利用摘要:贵州省黔东南民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如贵州苗族剪纸。
如何维护民间剪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传承和发挥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将苗族剪纸教学渗透与深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地方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对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研究苗族剪纸课程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和利用。
关键词:小学苗族剪纸探究利用
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着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的艺术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贵州,也有属于我们本土的剪纸文化。
贵州苗族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要到过贵州苗寨的人都知道,他们穿着的那些彩衣、花鞋、背裙、童帽、围兜上所绣出的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哪样都离不开剪纸和描画艺术。
如何维护民间剪纸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传承和发挥中华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将苗族剪纸教学渗透与深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去,充分利用地方民间美术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对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为贵州人,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别人又怎样知道,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觉得有必要给学生们补上这一课。
我将贵州苗族剪纸确定为本次《贵州美
术文化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研究》的研讨课例,研究苗族剪纸课程怎样在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和利用。
我制定了研究的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贵州苗族剪纸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他们寻找知识的能力。
2、创作出具有贵州苗族剪纸特色的儿童剪纸。
利用纸的可塑性进行大胆的设想和创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索知识的愉悦与成功感,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了解贵州苗族同胞在坚苦的环境中怎样乐观面对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责任感、使命感。
3、对教师来讲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有利于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提高,促自身素质的提高,探索小学美术教学的新方法、新理论。
研究内容:1、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苗族剪纸教学?2、美术教师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进行贵州苗族剪纸教学?3、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对苗族剪纸文化的兴趣,并设计出适合儿童审美特点的作品?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去查阅和搜集素材。
为了区别教材上的剪纸和贵州的苗族剪纸,我搜集、网上查阅和学习有关贵州苗族剪纸的理论和科研信息。
通过搜集、学习有关苗族剪纸的知识和科研信息,从而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问卷调查法,对本学校四年级学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我设计关于“你对贵州苗族剪纸的了解”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贵州苗族剪纸知晓情况,通过调查,我了解学生目前对苗族剪纸的认识和喜欢程度,并积极地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四、五年级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整理数据,拟定课题《苗族剪纸》教学的大致内容。
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发掘贵州台江苗族剪纸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归纳整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在教学中把实践活动相关的知识都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学习领域让学生进行整体学习,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每一次的教学实践中课后都及时反思出现的问题,听取工作室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调整教学,解决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反复研究吃透研究的课题,弄清课题的知识脉络,找准本课题的知识点。
利用适合的视频和图片等创设学习和娱乐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不断地发现问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收集成长点滴,成效得失,并编集成册。
4、课列研究法,认真撰写课列,反复实践,对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课件等资料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苗族剪
纸》整体设计中,综合考虑课堂教学整体设计,课堂教学节奏,巧妙安排,注意课堂教学行为的动和静,学生在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激励地讨论的同时静心听课并深入思考。
作为自编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四、五年级学生对剪纸有所了解,他们已经初步掌握剪刀的使用及折剪的方法,
学生对手工制作已初步形成技
能,为了引导学生欣赏苗族剪纸
的特点和方法。
我采用课件展示,
首先通过欣赏一些漂亮的苗族剪
纸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苗族剪
纸艺术基础知识,让学生直观地欣赏一些代表性的苗族剪纸,通过示范,最后让学生尝试。
在课堂中我感受到,要相信、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分子,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
果。
通过反复修改,我撰写的《苗族剪纸》的教学设计在2016年荣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一等奖。
在贵州苗
族剪纸艺术的
熏陶下,四、
五年级学生通
过体验和感受
苗族剪纸的魅
力,促进审美情趣的养成。
同时也反应了学生绘画能力和制作能力的成果。
现在,学生能剪出造型夸张的苗族剪纸,能完成一些涉及苗族剪纸的美术作品。
使剪纸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努力提高教师利用、开发地方身边文化资源、课程资源的能力,构建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怎样剪纸》吴国本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与创新》吴本国. 人民美术出版社
《苗族剪纸》钟涛著贵州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