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
摘要:为了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最新临床诊治进展,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对于
该疾病的最新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进行如下综述。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临床分析。
脑出血作为脑血管疾病中具有最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的疾病,对其进行及时的
诊断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的意义重大,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约有30%
会出现出血出血和明显的血肿继续扩大,导致最终预后较差,甚至患者死亡[1] ,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改善该症状预后的有效防范。
本文现对该疾病的相关问题
进行如下综述:
1.血肿扩大的发生机制
血肿扩大表现为以原来血肿为中心的持续的不断扩大,早期出现血肿后,机
体出现广泛脑水肿,过分压迫导致神经功能继发损伤加重,,颅内压持续升高,
患者出现梗阻性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增加。
2.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
2.1发病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间隔脑出血患者多在发病后6h内出现持续时
间较短的活动性出血,6h后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故患者在发病后住院治疗时间越早,行CT检查的时间越早,后期进行复查时出现血肿的记录越大。
2.2高血压血压升高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血肿扩大,通过对65例脑出血早
期血肿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患者血压收缩压在250mmHg以下时,血肿扩大
发生率为15.0%,在250mmHg以上时,血肿扩大发生率为41.0%。
2.3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有
效起到止血效果,而当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时,原发和继发的止血过程被损害,
患者持续出血。
2.4酗酒和慢性肝病该类疾病导致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有较高的脑
出血后继续出血率。
在本研究中有3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其中血肿扩大患者占25%,血肿扩大发生率上,肝脏异常患者的血肿扩大率为33%,肝脏正常患者10%,其比例约高出3倍[2] 。
2.5出血部位血肿是否扩大受出血部位的影响显著,活动性出血率较高的部
位发生在丘脑,外囊部的出血扩大几率较低。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丘脑
距离脑室系统就较近,脑室支撑力不足,易发生血肿破入,局部压力梯度相对升高,止血难度升高。
2.6血肿形态和体积类圆形血肿稳定性更好,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而不规
则血肿发生扩大的几率是类圆形的2倍以上,该类血肿多提示机体脑部出现多支
动脉的活动性出血,血肿量越大,血肿的发生率越高。
2.7血肿扩大的影像学预测因素对于出血患者行CT扫描检查,通过评价血
肿形态及密度可有效预测血肿扩大的发生情况,易出现血肿扩大的CT图像显示
血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而不易出现血肿扩大的CT图像显示血肿形态规则,密度均匀。
预测血肿扩大价值较高的为CT血管造影(CTA)/CT增强显示的
点状征,CTA点状征的定义为:特定窗宽窗位下,点状和(或)匍匐性病灶,在
血肿边缘不连接外周血管。
对其进行检查的意义在于其对活动性出血的提示作用,可有效判断是否出现了血肿扩大,检查时注意与CTA假点状征进行区别。
CT增强扫描时如发生造影剂外渗,对于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原因在于
因血管壁破裂后未完全修复稳固,存在继续出血[3] 。
2.8 Blend Sign混杂征做超早期CTA可有效预测脑出血血肿扩大情况,但大多数医院不做急诊CTA,仅做CT平扫,为增强预测准确率,临床研究并开展了混杂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效果。
脑出血在血肿早期不断扩大,有反复的,密度不均匀的多次出血。
脑出血并非一个单一过程,而是新旧血肿导致的多项病程,在预测早期血肿扩大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新旧血肿密度不等。
Blend Sign 的定义为血肿由两种密度的组成构成,肉眼可轻易分辨其分界线,经CT检查两种血肿密度成分相差至少18HU。
本研究纳入的65例患者中,有40例男性,25例女性,出现Blend Sign 的患者共11例,所占比例为16.92%,出现早期血肿扩大的患者共23例,所占比例为35.38%,在早期血肿扩大中的Blend Sign患者8例。
由此得出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64%,94.07%。
对脑出血患者行Blend Sign判断时,CT检查时间在6h以内,如患者在6h以外出现Blend Sign,则无意义。
Blend Sign 判断的主观性较强,临床在应用时应联合其他指标共同进行评价[4] 。
2.9 Black hole Sign黑洞征 CT所得图像中的黑洞存在意义时,需符合以下条件:(1)高密度血肿包含相对的低密度区;低密度区形状不固定但一定不与周围组织接壤;低密度区边界非常清楚;高低密度之间的CT差值至少有28HU。
经过对65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23例早期血肿扩大患者中有8例出现了黑洞征,所占比例为34.78%,其对血肿扩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指标分别为31.7%、92.54%,其可以作为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因其敏感性不高,仍需临床做进一步检查的优化[5] 。
3.小结
虽然脑出血患者的具体血肿扩大机制尚未明确,治疗困难较大,治疗效果一般,但科研人员已经在此方向投入了较大的临床科研力量,期待临床早日做出进一步的研究,改善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亚,王玉,林亚楠等.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567-570.
[2] 牟振弘,薛蓉,李斌等.“九分法”在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不良临床预后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2):158-160.
[3] 李新玲,黄怀宇,朱连海等.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6,29(1):52-54.
[4] 巩法桃,于立萍,田强元等.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5):344-346.
[5] 程昭昭,王国平,任明山等.急性脑出血的血肿扩大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6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