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美容未来的我该怎么演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美容未来的我该怎么演讲
大家好!
随着“颜值时代”的来临,追求美丽和展示美丽的效应使整形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美容行业是以新消费为驱动、以完善的监管为保障、以安全的技术水平为基础、以公开透明规范的服务为目标、用户高度敏感,同时具备消费、时尚和医疗特点的交叉行业。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政府市场监管趋严,技术与服务美逐步成熟,医美行业新媒体的孕育而生打破行业乱局,用户消费心理越来越成熟,行业内外部发展环境正在趋好,我国医美正高速走入正轨。

医疗美容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包括药物、仪器及手术等,以达到改变人体外部形态、色泽及部分改善其生理功能,增强人体外在美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创伤性的治疗。

创伤性是医学美容区别于生活美容的根本点,凡是有一定创伤的美容治疗,均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

医疗美容项目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2009年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对国内医疗美容项目和项目分级进行了规定。

依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美容牙科、
皮肤科、中医科暂不分级。

所有美容外科项目均要求在医院及诊所完成,非手术的医疗美容项目暂时未分级,要求经营范围里有医疗美容、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等相关资质的公司可以从事。

相比于普通医疗带有明确的疾病治疗特性,医疗美容主要是健康消费者为了追求“美”而进行的主动行为,属于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需求,远远超出了医药市场治疗的范围,具有明显的消费属性;但同时,医疗美容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求在有资质的医院及诊所完成,因此,医疗美容兼具医疗及消费双重属性。

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医疗美容手术量稳定提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为510.6亿,从2011年以来行业始终保持增速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1-2015年行业复合增速高达22.68%。

考虑到中国医美市场并不规范,格局散乱,非注册医疗机构医美案例数与正规机构基本持平,玻尿酸、肉毒素等产品水货、假货比例极高,若正规医美市场规模为510.6亿,则中国整个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应在1000亿元左右。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日益便捷化、与发达国家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中国
医美市场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中国医疗美容手术量(包括手术类及非手术类)由2009年的270万例增至2013年的480万例,年复合增长率为15.5%,医疗美容手术量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巴西。

预计未来市场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中国医疗美容手术量将达到1020万例。

卫生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床位数迅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容及整形外科医院手术人次逐渐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随着医疗美容需求的增多,医疗机构床位数及手术人次迅速增长,自2010年到2014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5.94%和11.15%,低于中国医疗美容手术量增速,多余的需求通过民营医疗机构、国外医疗机构以及不规范的诊所承接,因此,民营美容医院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医疗美容人数增速稳定升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09年起,中国非手术类整形美容服务市场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
的增长,行业营业总额由2009年的223百万美元增至2013年的538百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4.9%。

预计未来将按照20.9%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增长。

考虑到目前玻尿酸市场中正规占比仅约20%左右,肉毒素市场正规产品占比也较小,因此整个行业规模预计2015年约在250-300亿人民币左右。

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量占比逐渐增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收入占比逐渐提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结构来看,近年无论从手术量还是从收入角度来看,我国非手术医疗美容服务占比均不断上升。

根据的数据,我国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量占比由2009年的55.56%上升至2013年的62.50%,预计2018年这一占比将达到73.53%。

从收入占比方面看,我国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收入由2009年的18.08%上升至2013年的27.12%,预计2018年将达到37.95%。

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相对于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非手术类美容服务对于医师技术的要求较低、施术风险较小、可恢复、无创、价格较为大众化,以及完成此服务所需时间较短。

但由于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的单价较低,虽然手术量较大,单从收入规模来看仍然是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占优。

具体到医疗美容项目来看,相比于全球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以抽脂、隆胸、双眼皮手术为主,中国医疗美容手术类项目中双眼皮手术、鼻矫正等较为流行。

非手术类项目中玻尿酸占比高于肉毒素,这与全球非手术类项目中肉毒素高于玻尿酸有所区别,但两者均在非手术类项目中排名前列。

从性别的比较来看,男性整形项目以祛眼袋、植发等项目为主,与女性整形有明显区别。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仅达870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截止至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60亿元,同比增长40.8%。

预计2018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470亿元左右。

并预测在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达到3370亿元,同比增长36.44%。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医美市场渗透率约为2%,同比美国为12.6%,巴西11.6%,印度0.7%(渗透率以每千人接受医疗美容疗程为单位)。

中国市场人均接受医疗美容疗程的渗透率有待提高,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10年,中国万亿医美市场将是一遍蓝海。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整形医院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仅达870亿元,到了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截止至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760亿元,同比增长40.8%。

预计2018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4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0.34%。

2015-2018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数据预测,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764亿元左右,预计在2023年将接近6000亿元。

中国医美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1.专业人才缺乏
与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尤其是美容保健行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医疗美容技术人才的缺口甚大。

我国现从事美容服务业的人数虽然较多,但经过系统学习和具备医疗美容技术资格的人数尚少。

而且目前相当一部分美容从业人员,医疗卫生知识欠缺,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

2.信息不对称
资质识别信息缺失:对于机构和医生是否具有从业资质,医疗能力如何,消费者缺乏有效的识别能力。

方案辨识信息缺失:对于机构和医生开出的诊疗方案,大多是被动接纳,消费者很难从专业层面做出判断。

风险评估信息缺失:对于一些新的医美项目在其快速见效背后,消费
者很难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防。

3.仍存在较多非法机构
目前,我国医美市场依然存在较多的非法机构,主要是相对落后的私人诊所,没有相应的行医资质和技术水平开展相关业务,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4.药品市场比较混乱
医美药品渠道价格差异较大,以玻尿酸为例,不同机构之间玻尿酸注射的价格从800元到10,000不等,定价差异大。

同时,获客成本的提高,迫使商家压低原料成本,部分不法商家使用了未经CFDA认证的非法药品。

药品市场的混乱限制了医疗美容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医美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引入了第三方安全信用评价体系
2017年12月22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安全联盟成立,首批认证了105家机构、揭晓了91位首批认证医生的名单。

安全联盟的建立为中国医美行业引入了第三方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利用医美APP平台的大数据库,帮助求美者在鱼龙混杂的医美市场辨别真伪。

2.APP助力营销
2014年,各种医疗美容APP开始大量出现,在APP上用户可以查询整形美容建议、价格,浏览实时美容咨询,进入讨论社区参与讨论。

同时,
APP给了医疗美容机构和用户一个口碑分享的平台,既能帮助用户做出选择,又有利于医疗美容机构吸引更多的顾客,增强了医院与顾客的互动交流和用户黏性。

3.微整形逐渐得到认可
随着理性消费的到来,微整形逐渐受到顾客喜爱。

以往的整形特点是大手术、周期长、恢复慢,而以激光、注射为主要手段的微整形恰好弥补了传统整形手术的缺点,方便快捷又打消了人们对于“动刀子”的安全顾虑,微整形向日常化的方向发展。

4.进入资本多元化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潜力吸引了多方资本,许多投资者都瞄准了医美行业,包括矿产、煤炭和国家队在内的多方资本已经介入医美市场,必然还会有其他资本进入该行业。

他们带来新的理念、思维和管理都将对市场形成冲击,市场洗牌在所难免。

5.获客渠道多元化
在社交媒体中,医美机构通过口碑营销获得客源,而短视频、直播平台等传播形态,为医美行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引流方式,也为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契机。

此外,信息流广告也成为医美机构获客渠道之一。

除了社交媒体、在线医美平台、直播平台等多元化获客渠道,医生IP 引流也成为医美机构的一种获客思路。

优质医生通过社交媒体、网络问答
社区进行医美知识科普和用户教育,提升自身知名度,打造个人IP,同时,也以这种专业性和权威性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感,进行高质量引流。

这样的引流方式,也为医美医生创业提供了契机。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