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摘要: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以下简称施工总平)为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项目后续能否进展顺利,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施工总平布置应全面、布局合理、运转效率高,要深谋远虑,尽量减少后期的调整,造成不必要的费用。
针对施工总平,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建筑总图、施工总平、施工道路
一、施工总平布置流程
图1施工总
平绘制流程
二、施工总平布置具体实施
一)根据建筑设计总图及规划布局确定总平布置范围
我们需要参照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以下简称建筑总图),了解红线的范围、坐标、建筑的体型及规划布局。
同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建筑构件分布位置,场内道路、永久大门、围墙、停车位、地下室入口等,确定红线范围的坐标等。
二)现场踏勘情况,熟悉现场施工环境条件
在布置施工总平前,需要去实地勘探现场条件:
1)通过建筑总图上的坐标在现场测量放出红线及关键点的位置,确定施工的红线区域和基坑开挖范围。
2)确定红线范围及基坑范围内有无地下管线、暗涵、溪流、树木、四周有
无电线杆、变压器、高压线和其他毗邻建(构)筑物等,并测量采集各障碍物的
坐标,将坐标点在建筑总图上标识出来。
三)以建筑总图为基础底图,进行施工总平绘制
依据设计提供的建筑总图绘制施工总平,需要先对建筑总图进行复核,复核
建筑总图绘图比例、坐标系统是否与施工现场坐标对应。
简化建筑总图,删除与
施工总平无关的构件(绿化、注释等),保留建筑总图中的施工红线、永久道路、围墙、大门、水沟、建筑物轮廓线、地下室通道入口等构件,将简化后的建筑总图,作为施工总平图的绘图基础底图。
四)施工总平布置要点
一般而言,施工总平布置应尽量布置在红线范围以内,不要超越项目规划红线,以防占用临近规划区域,导致后期拆改,如场地狭小,无法进行施工总平布设,总平布置需要超出红线范围,须征得建设单位、城市规划单位确认同意。
1)施工围挡的布置:施工围挡布置尽量考虑永临结合的方式,根据要求,
市区围挡高度不小于2.5m,郊区围挡高度不小于1.8m,若永久的围墙要求满足
施工需要,可以按照永久的围墙建造,施工完成后,可以不用拆除,直接作为永
久围墙使用。
2)大门布置:大门留设一般不少于两个,根据场外环境、进出场道路确定
大门位置。
大门位置应避开周边的障碍物(电线杆、变压器、交叉路口)、陡坡
位置。
大门出口处应足够宽敞、地势应平坦,应充分考虑车辆的进出,应与场外
道路能够顺畅的连接,同时不干扰场外道路的通行,大门的宽度不应小于8m,要
保证车辆顺利驶入,不造成交通拥挤。
大门可与场内施工道路垂直布置,也可与
施工道路平行布置(见图2),当大门与场内施工道路垂直时,需要更长的宽度
才能达到布置洗车槽的位置。
当进场大门与场内道路平行时,场外空间需要较小。
图2大门布置方式示意图
3)施工道路布置:可考虑永临结合的方式布置,在修建施工道路时,按照
永久道路的路基修筑,待施工完成后,再修补临时道路,在其上铺筑面层,作为
永久道路使用。
临时道路布置位置可布置在堆场内侧,也可布置在堆场外侧(图3)。
道路距离基坑边缘应有不小于2.5m的安全距离。
施工道路布置宽度不宜小
于7m,满足渣土车会车需要,场内道路宜呈环形闭合,避免设置回车场,增加土
地利用量;大门进出口,拐弯处应充分考虑道路的拐弯半径,保证车辆能够拐弯,进出顺畅。
图3场内施工道路布置示意图
4)洗车槽留设:在场内靠近大门一侧设置洗车槽清洗渣土车,洗车槽长度
不宜小于25m,平直度长度不应小于15m,两端斜坡道长度不小于5m,保证土方
车顺利驶入,洗车槽外应设置三级沉淀池进行水循环利用。
5)现场门卫室值班室、库房、会议室、标养室等的布置:现场门卫室应布
置在进出大门的一侧,方便进出车辆、人员的登记;库房及会议室也应布置在靠
近大门附近,方便材料存放及取用;标养室布置应靠近主体工程的位置,方便试
块搬运及养护。
对于工程占地面积广、单体较多的项目,可考虑在靠近工程主体
的不同方位布置多个小型的养护室,以减少试块的搬运距离。
6)卫生间布置:施工现场卫生间可布置旱厕或者砖砌卫生间、也可考虑成
品卫生间,根据场地的大小,施工人员密集程度布置,作业人员密集的区域,可
多布置,具体位置可选择距离施工作业区较近的场地角落。
7)地泵及泵房布置:地泵房应设置在距离大门较近的位置,要能保证钢筋
车通行顺畅。
一般较长的运送钢筋车辆长度可达20米,驶入施工道路后,当现
场无足够的场地掉头、拐弯,可以考虑开设侧门,钢筋车辆前进驶入进行过泵、
卸车后倒车出场地的动线布置。
8)堆场布置:堆场布置可以布置在道路内侧靠近建筑物及基坑的位置,这
样一来吊装的构件不会跨越道路,若道路与基坑边无足够场地布置堆场,可考虑
布置在道路外侧(图3)。
应布置在塔吊覆盖范围之内。
9)塔吊布置:塔吊应考虑外爬式布置,应根据建筑物轮廓和高度、体量、
场地面积确定塔吊的型号和数量,布置位置应距离建筑物较近,一般距建筑外墙3.5~6m为宜,预留足够的外架搭设空间,同时不能距离建筑物太远,导致附着长
度增加,危险性加大;不能布置在通道出入口,要便于塔吊的升降及拆卸,臂长
应考虑覆盖各堆场,能够吊运成捆钢筋;注意周围的障碍物,包括高压线和周边
建筑物,跟高压线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考虑相邻塔吊的交叉,尽量不留盲区。
10)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的布置:施工电梯应布置在堆场附近,方便材料
的倒运。
且组好布置在结构规则的一面,尽量避免布置外墙为弧线的一面,保证
施工电梯能够很好的直通到建筑顶层。
当楼层较低时,为了节约运行成本,可考
虑安装施工升降机来代替施工电梯。
11)变压器及配电房的布置:应采用预装式变压器(图3),无需专门设置
防护。
布置位置尽量在塔吊覆盖范围外、人流较少的区域,可布置在靠近场地的
角落。
配电房布置应跟变压器靠近,减少主干电线的用量(增加分线的长度,需
要综合对比电线费用)。
图3预装式变压器
12)排水设施布置:场内应根据基坑降水方案而定。
场内排水沟最好采用明水沟覆盖盖板的方式,方便清理。
排水沟坡度不应小于0.3%,水沟最好在道路外侧远离基坑的一侧。
以防后续基坑回填施工破坏水沟及盖板。
水沟应环通保证排水通畅,在水流急、管道相交或拐弯处应设置集水井,并且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排至附近的雨水管道,污水应排至专门的污水管道。
13)供水设施布置:场地内根据用水量设置水箱、泵送系统。
布置消防用水管,消防水管直径不小于75mm,消防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50m,消防栓距离建筑物5-25m。
在塔楼的位置应该不止消防栓,以供建筑用水。
14)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展示区的布置:根据项目的整体策划,布置质量样板展示区、安全讲评台等,需要结合项目的观摩路线来考虑。
三、施工总平优化及动态调整
施工总平面布置,尽量综合考虑施工各个阶段,避免二次调整。
当现场施工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例如大型钢结构施工,涉及到大型吊车进场作业,当进场道路无法驶入吊车,此时可进行围挡拆除,修建临时道路,以供吊车出入;又例如当地下室完成后,对于用不到的塔吊可进行拆除。
结语:施工总平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尽量达到资源利用率高、使用便捷、运行通畅等优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确保各施工过程互不干扰、有序进行,使施工所需要各种资源及服务设施相互有效组合并安全进行。
同时,减少场内物料的二次搬运费,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