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伴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加重,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光伏发电效率偏低,成为制约光伏发电全面发展的瓶颈。
因此,对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光伏发电;效率;影响因素
浅析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
许迎东I许英军2
4、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2、鲁群纺织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由此
引发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此,科研
人员开始投身到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当中,以缓解世界能源危
机。
太阳能作为常见的绿色清洁能源,得到了进一步挖掘。
光伏发
电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世界新能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员。
然而,当前太阳能电池板由于自身材料和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发电效率并不高。
加大对光伏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将对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光伏发电系统原理
光伏发电技术是指一种将太阳光的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
它主要应用的是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原理,光伏电池在受到太阳光照射时,内部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供负载使用或存储起来。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等部分组成。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受到一定的辐射强度下,将太阳能以直流形式转换为电能。
当发电量大于负载需求时,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发电量不足时,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同时对负载供电,以满足需求;当负载为交流设备时,增加逆变装置,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2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
光伏发电效率指光伏组件输出电能占输入太阳光辐射能的百分比,效率越高,太阳能利用率越大。
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辐射强度大小及温度变化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影响。
其中辐射强度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大气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
一般纬度越低,其太阳高度角就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强,反之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弱;海拔高度越高时,空气就越稀薄,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的含量也越少,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大气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在晴朗无云的天气,大气透明度高倒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就多,反之灰尘、积雪、云层等阴影的遮挡,也会使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辐射大打折扣。
日照时数和温度也是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常日照时间长,太阳能电池板相对获得的太阳总辐射量就多;只有在适当的温度下,发电效率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光伏发电与日照时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4小时制的整小时数24小时制的整小时敷
a日照时数与发电功率关系图b温度与发电功率关系图
2.2自身因素
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特性和品质取决于其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不同的材质及制造工艺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致衰减时间和光电转换效率;对于交流负载而言,逆变器的性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可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2.3人为因素
光伏组件接收的辐射总量由天空散射量和地面反射量共同组成,所以要想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必须寻找到最佳倾斜角度进行安装;在光伏组件连接过程中,由于组件间的电流(电压)差异造成电流(电压)的损失,即组件的不匹配,也是影响发电效率的因素;设计施工过程不合理,维护清洁不及时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光伏发电效率。
3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策略
首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是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前提;其次,选用转换效率高,品质稳定,技术成熟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和性能卓越的逆变设备,可以大幅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选用合适的跟踪方式,增加垂直照射时长,从而争取吸收最大辐射量;为了减少高温对光伏发电的负面影响,适当加装降温装置;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施工,针对不同情况制定运维方案(如:通风、除尘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光伏发电效率。
4结语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甦能源,近飜到了翳开磁推广,特^是我国的光伏产业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本文对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対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概括论述。
相信在科技不断推动下,太阳能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一定能勰到毎步提高,光伏产业錄来定会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李元.影响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Q].应用能源技术,2018,11(251),1:34-3&
(下转55页)
的骨感交互融合在一起,对于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贫困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缺少社会的历练,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对理想信念的动摇,容易迷失他们原本坚定的价值观。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也会出现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缺乏生活理想、心理问题多、学习成效不佳、沉迷游戏等问题。
2.2高校资助育人的客观环境改变巨大
随着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受到各种各样来自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新的网络社交平台成为部分大学生最喜欢的网上冲浪的场所。
而这些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良莠不齐、信息泛滥,在网络平台上,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有些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甚至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主战场的建设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叫在新媒体环境浪潮中,部分贫困生对手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愈演愈烈。
他们有的在网上冲浪,浏览各种信息和网页;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
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成为部分贫困学子们寄托心灵的场所,成为他们发泄焦虑的平台。
他们的思想也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2.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缺乏创新
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一般是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规划,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做相关具体事务安排。
根据一些调查发现,高校的资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奖助学金的发放、资助对象的确定等,资助工作还主要停留于物质上的帮扶。
有些高校资助工作人员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简单展开,他们错误的认为:只要在物质上对贫困生有相应的资助,这项资助工作就意味着顺利完成了。
然而在学生精神价值层面上迫切需要的育人工作尚显欠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辅导等对于贫困大学生有重要作用的育人工作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也只是简单的以生源地开具的困难证明作为依据,缺乏与贫困生的沟通和了解。
部分资助工作人员往往倾向于以未交学费的学生为资助对象,从而衍生出一部分学生恶意欠费的现象。
部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转变为僵化刻板机制,资助育人工作评价机制以数据为单一评价模式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由于资助工作缺乏制度上的创新。
3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思考
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帮助。
高校资助工作者要以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工作指南,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照顾学生,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的关心,还要注重与学生开展心灵上的交流、思想上的引导,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要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理想信念教育在贫困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物质补助的逐步好转,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心中会萌发“理所当然”的错误思想,他们错误地认为获得补助是应该的,认为国家补助的是不需要任何回报或偿还的。
带着“理所当然”的态度,久而久之,部分贫困生产生类似消极的生活态度,甚至有些贫困生对生活、学习、工作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调查表明,21.7%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挂过科,32%的同学大学英语四级低于425分叫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者要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帮助贫困学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让他们把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集合,告知他们要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努力,从小事做起,学习自强不息的时代楷模精神。
其次,要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四十年、建国七十周年的伟大变革让莘莘学子都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的骄傲和自豪。
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必然了解我国传统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必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想为实现“中国梦”的这艘巨轮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个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必然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拥护者,必然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看法看待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
在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时,将爱国主义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起来,把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来的辉煌历史结合起来,定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把资助工作落脚到人才培养上|EB/OL](2016-08-03).http://www.sohu.coni/a/108776290_38715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J92018—02—01).]/srcsite/A02/s7049 /201802/(20180206_326950.html
⑶谭亚男.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2019.
[5]范海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机制和实践研究------基于山东地区部分高校的本科生调查[)].教育教学论坛2019(21): 75-77.
(上接45页)[4]翟腾,高宏玲,卢丽芳.提升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技术研究
[2]张爱玲.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向导,Q].工业技术创新,2015,4⑵:167~176.
2015,8:159.
[3]李雷,肖丽仙,何永泰.倾角对光伏组件输出特性影响的研
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⑶: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