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王”山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初“四王”山水
清初“四王”山水
清初时候,“四王”的山水画是势力最大的,影响了将近两个世纪。

“四王”就是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四人,他们当中,是以王时敏为首的。

他们交游非常广泛,而且徒弟也很多。

他们获得的赞赏不仅仅限于文人士大夫,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绘画风格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喜爱,皇帝给予他们荣誉。

“四王”派的山水画,又分为娄东派和虞山派,两派平分秋色,主要盛行在清三代年间,即康熙、雍正、乾隆。

“四王”势力大人多到清朝末年都有继承人,但是嘉庆以后,明显有了衰落。

四王的山水画总体倾向是摹古的,他们对模仿前人的画风真的是下了十足的功夫。

这一派的山水画十分保守,但在当时却被看作是“正统派”。

王时敏(1592年——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

他的祖父的是王锡爵,在明朝时是宰相,父亲王衡是翰林学士。

他对宋元时候的名家作品精心钻研,尤其是热衷于“元四家”中的黄公望。

他的山水笔墨酣畅淋漓,风格苍秀,但是丘壑变化比较少,更多的是模仿作品。

王鉴(1598年——1677年),字圆照,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

他非常善于画山水,受到董其昌的影响,是“画中九友”之一,他的山水多模仿宋元名家的画风,运笔沉着,用墨浓润,皴擦爽朗。

和王时敏的笔法比起来,更加质实而富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