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笔记《草原》课堂笔记
一、生字词
1. 会写的字
- “毯”:半包围结构,毛字旁。
注意“毛”字的横要稍短,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圆润。
组词“地毯”“毛毯”。
- “陈”:左右结构,耳刀旁。
左窄右宽,“东”字的第二笔横撇要与左边部分紧凑些。
可组词“陈旧”“陈列”。
- “裳”:上下结构,衣字底。
上半部分的“尚”字要写得扁一些,衣字底的撇和捺要舒展。
这个字在文中读“shang”轻声,组词“衣裳”。
- “虹”:左右结构,虫字旁。
左窄右宽,“工”字要写得平稳。
组词“彩虹”“虹桥”。
2. 会认的字
- “渲”:读“xuàn”,渲染,要注意与“宣”字区分,右半部分是“宣”。
- “勒”:读“lè”,勾勒,书写时注意笔画顺序。
- “鄂”:读“è”,湖北省的简称,可联想湖北的地理位置来记忆。
- “涩”:读“sè”,苦涩,这个字的结构比较复杂,要多写几遍记住。
二、词语理解
1. 重点词语
-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在文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里通过渲染的手法,描绘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文中与渲染相对比,写出了草原景色既像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那样柔美,又有小丘线条勾勒的清晰轮廓。
- 翠色欲流:欲,将要。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形容草原上的草绿得非常生动,仿佛充满了生命力。
-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文中用来描写蒙古族同胞骑着马远迎来客时的样子,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欢快。
三、课文内容
1. 段落大意
-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开篇就点明草原的辽阔和碧绿,“并不茫茫”突出了草原景色的清晰和明朗。
-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主人前来迎接客人。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通过具体的数字,强调了草原的辽阔。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这部分生动地描写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情景。
- 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蒙古包外的热情款待。
从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等多个场景描写,如“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
”体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 第四段(第4自然段):写主客联欢的情况以及作者的感受。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描写了联欢的欢乐场景,最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2. 重点句子分析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是文章的中心句。
“蒙汉情深”直接点明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何忍别”表达了不忍分别的情感,“天涯碧草”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话斜阳”描绘了在夕阳下话别的情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两族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是一个拟人句,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人来写,通过它们“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侧面烘托出草原的美丽和迷人。
四、写作手法
1. 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 课文按照初见草原 - 迎客 - 款待 - 联欢 - 话别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晰,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作者在草原上的经历和感受。
2. 情景交融
- 作者在描写草原景色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如描写草原的美丽景色时,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在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交往过程中,表达了对蒙汉两族人民深厚情谊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与思考
1. 总结
-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作者到草原访问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 在学习生字词时,要注意字的结构、读音和写法,通过组词、联想等方法加强记忆。
对于词语的理解,要结合课文中的语境来体会其含义。
- 在分析课文内容时,要把握段落大意和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思考
- 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可以学习作者在描写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 文中描写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场景对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启示?我们也应该像蒙古族同胞一样,热情、真诚地对待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