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南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南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选择题
1.多肽是由多个α-氨基酸以肽键相连接的化合物,下列试剂可用于检测多肽的是
A. 斐林试剂
B. 双缩脲试剂
C. 健那绿染液
D. 重铬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能与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产生紫色络合物,结合题意可推知B 项正确;斐林试剂是用于检测还原糖的,A项错误;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C项错误;重铬酸钾溶液可在酸性条件下检测酒精,D项错误。

2.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构成淀粉和糖原的单体不同
B. 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
C. 吡罗红染液对DNA分子的亲和力较强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答案】D
【解析】
淀粉和糖原均属于多糖,构成多糖的单体均是葡萄糖,A错误;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A、U、G、C),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B错误;DNA分子与甲基绿染液的亲和能量较强,RNA与吡罗红染液的亲和力较强,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D正确。

【点睛】解答B选项,关键要理清RNA彻底水解和初步水解产物的区别。

3.下列实验中,既需要“加热操作”,又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是
A.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C.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D. 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需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进行染色,需要加热,是的细胞固定在装片上,A正确;观察叶绿体本身是绿色,不需要染色,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能加热,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最好选择紫
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中含有色素,因而不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也不能加热,C错误;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但不需要加热,D错误。

4.细胞中除蛋白质外还有糖类和脂质等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脂质不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
C. 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胆固醇
D.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能在内质网中合成
【答案】C
【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脂质不具有携带遗传信息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的为核酸,B正确;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磷脂、脂肪和固醇类都属于脂质,C错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均能在内质网中合成,D正确。

5. 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 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
C. 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 都在DNA分子中存储遗传信息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细胞类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解:A、所有细胞都具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A正确;
B、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且核糖体无膜结构,B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C正确;
D、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B.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6.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
B. ②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③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
D. ④能让各种分子进出
【答案】D
【解析】
①是核膜,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②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B正确;③是核仁,与核糖体和某种RNA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C正确;④是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但具有选择性,DNA不会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核孔数量的多少和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D错误。

7.不同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的能力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成分中什么不同
A. 磷脂
B. 脂质
C. 蛋白质
D. 糖类
【答案】C
【解析】
不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质(磷脂)、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其中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指的是磷脂,B错误。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细胞膜的功能不同,C正确;细胞膜上的糖是单糖构成的多糖,与蛋白质合成糖蛋白,对物质进出有影响,但主要是蛋白质因素,D错误。

8.下列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A. 选取鸡血细胞液以制取细胞膜
B. 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用于观察叶绿体
C.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于观察线粒体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答案】C
【解析】
鸡血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的干扰,不适于作为制取细胞膜的实验材料,A错误;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叶绿体,B错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含有线粒体,没有颜色,使用与观察线粒体,C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液泡没有颜色,不适宜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应该选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错误。

9.下图所示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是⑤⑥
B. 原核细胞中也存在②③
C. ⑤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
D. ⑥⑧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没有联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质基质,2是中心体,3是核糖体,4是细胞膜,5是线粒体,6是高尔基体,7是细胞核,8是内质网,该细胞中,⑤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A错误;原核细胞中有③核糖体,但不存在②中心体,B错误;⑤是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⑤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C正确;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⑥高尔基体和⑧内质网在结构和功能上体现了一定的联系,D错误。

【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能够识记动物细胞中单层膜、双层膜和无膜的结构。

10.被称为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车间”及“发送站”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溶酶体
C. 液泡
D. 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故选D。

11.下图为细胞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有关这三个结构的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具有4层磷脂分子
B. 都能转录合成RNA分子
C. 都普遍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全部细胞中
D. 都能在光学显微镜中被观察到
【答案】C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①表示线粒体,其有两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含有少量的DNA和RNA,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中被观察到,②表示叶绿体,其有两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含有少量的DNA和RNA,分布在绿色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学显微镜中被观察到③表示细胞核,其有核膜(有两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内含有DNA和RNA,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中被观察到,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熟练细胞各个结构的形态特征,能准确分析出三个图的名称。

12.抗体是浆细胞重要的分泌蛋白,下列有关抗体的合成和分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抗体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 抗体需要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C. 抗体分泌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与最初相比会减小
D. 抗体在钿跑内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运输
【答案】C
【解析】
抗体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内质网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到达细胞膜并与之融合,因此整个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C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将蛋白质加工后以“出芽”形成囊泡,并运输到细胞膜将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D正确。

13.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和部分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B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物质A
C. b、c、d过程均是被动运输过程,都不消耗能量
D. a过程能表示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据图①分析,A是糖蛋白(膜外),B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b、c、d过程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且不消耗能量,所以应为被动运输,C正确;a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属于主动运输,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是主要的运输过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能准确分析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运输方式。

14.下列生命活动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发生的是
A. 在生物膜上,水分解产生[H],并释放氧气
B.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合成ATP
C. 有丝分裂间期,中心粒通过复制而数目倍增
D. 细胞失水后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B
【解析】
在生物膜上,水分解产生[H],并释放氧气是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发生在绿色叶肉细胞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不能发生光合作用,A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并合成ATP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线粒体,可以发生该过程,B正确;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会出现中心粒通过复制而数目倍增,洋葱是高等植物,不会发生该现象,C错误;成熟(具有中央大夜泡)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细胞失水后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中央大夜泡,不能发生该过程,D错误。

15.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min。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B. 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
C. 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
D. 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
【答案】A
【解析】
该实验中甲组和乙组均为实验组,在实验过程在相互对照,A错误;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水,所以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B正确;甲组和乙组在实验过程都是扎紧袋口当甲组袋内的氧气耗尽时,则酵
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C正确;为遵循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塑料袋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D正确。

1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以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酵母菌
B. 氧气浓度对人成熟红细胞吸收钾离子的速率影响不大
C. 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 活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答案】A
【解析】
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酵母菌,A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含线粒体,所以氧气浓度对人成熟红细胞吸收钾离子的速率影响不大,B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所以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C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对物质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D正确。

17.下列有关人体内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酶的合成过程中会产生水
B. ATP的合成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 能合成酶的细胞也能产生ATP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都较多
【答案】D
【解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蛋白酶的合成过程中会产生水,A正确;ATP的合成,储存能量,与放能反应相联系,B正确;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合成酶和ATP,C正确;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只是转化速度很快,D错误。

【点睛】解答D选项,要注意在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非常迅速,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18.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②③过程不能在同一细胞内发生
B. 能够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过程是②③④
C. ③过程葡萄糖中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
D. 等质量的葡萄糖通过①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解析】
过程②③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不可能出现同一细胞,A正确;过程②③④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①发生在线粒体中,B正确;③过程是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C错误;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中的各个生理过程,明确同一个细胞可以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是却不能同时进行两种无氧呼吸。

19.现以叶黄素缺失突变体植株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并以正常绿叶的提取结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色素时要加人适量的SiO2,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B.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
C. 分离色素时要避免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并用棉花塞紧试管口
D. 突变体分离的色素带中第2条消失,对照组中该色素带呈橙黄色
【答案】C
【解析】
提取色素时要加人适量的SiO2的作用是研磨过程充分,A错误;色素提取的原理是绿叶中色素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错误;分离色素时如果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则吸附在滤纸条上的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使实验结果不明显,并用棉花塞紧试管口,C正确;突变体分离的色素带中第2条消失,对照组中该色素带呈黄色,D错误。

20.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低氧、干燥的环境有利于玉米种子贮藏
B. DNA复制时所消耗的ATP可来自细胞呼吸
C. 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肌细胞会产生乳酸
D. 及时排涝能避免乳酸对水稻根细胞的损伤
【答案】D
【解析】
干燥、低温和低氧环境有利于种子的储存,并非是无氧,A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形成的ATP供生命活动需要,所以DNA复制时所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B正确;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正确;由于植物根细胞在水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D错误。

21.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发生在小麦叶肉细胞生物膜上的是
A. 蛋白酶的合成
B. ATP的合成
C. [H]的消耗
D. O2的产生
【答案】D
蛋白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ATP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和叶绿体基质中都可以消耗[H],但都不在生物膜上,C错误;叶肉细胞中,氧气的产生发生在类囊体薄膜,D正确。

22.下列有关生物学家及其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施旺和施莱登——细胞学说
B. 桑格和尼克森——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 萨姆纳——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D. 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淀粉
【答案】D
【解析】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细胞提出了细胞学说,A正确;、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B正确;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出脲酶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C正确;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萨克斯证明植物在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D错误。

23.生物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某些生物膜上附着有与代谢有关的酶
B. 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生物膜结构的相互协调
C. 核膜使核内遗传信息的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D. 膜蛋白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等作用
【答案】C
【解析】
生物膜具有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由内质网合成,高尔基体分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相互协调,B正确;核内的遗传信息的复制需要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酶催化,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间存在着联系,是相互影响的,C错误;膜蛋白中的糖蛋白、载体和酶分别具有识别信息、运输物质和催化反应作用,D正确。

2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二者产生[H]的物质来源有差异
B. 二者产生的[H]所需能源的来源有差异
C. 二者产生的[H]还原的物质不同
D. 二者产生的[H]都在生物膜上生成
【解析】
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可来源于葡萄糖、H2O和丙酮酸,A正确;前者的能源是光能,后者的能源来自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正确;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但不是同一种物质,C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
[H]场所有细胞质基质,不在膜上,D错误。

25.如图实线表示向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粉酶后,还原糖的产生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某同学现取三支试管,均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后,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适量的蛋白酶和适量的唾液淀粉酶,三支试管中的反应曲线依次为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D. 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唾液淀粉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产生还原糖的速率不变,但最后产生的还原糖的量变多,所以加入一定量的淀粉的反应曲线是②。

加入适量的蛋白酶后,由于唾液淀粉酶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蛋白酶分解,所以产生还原糖的速率下降,即反应时间会增加,但最后产生还原糖的量不变,所以曲线是①。

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后,产生还原糖的速率会提高,即反应时间减少,但最后产生还原糖的量不变,所以曲线是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甲表示电子显微镜下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图乙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所示的结构,图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序号),含有核酸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

某同学认为该细胞不可能是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该同学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结构5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5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出现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图乙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3 (2). 1、3、5 (3). 该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蚕豆)细胞中没有中心体 (4). 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5). 核仁和核膜 (6). 藻蓝素和叶绿素 (7). 甲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乙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甲无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所以甲表示动物细胞,其中1表示线粒体,具有2层膜结构,含有少量的DNA和RNA;2表示中心体,无膜结构、3表示核糖体,无膜结构,含有RNA;4表示高尔基体,有单层膜结构、5表示细胞核,有2层膜结构,含有大量的DNA和RNA,图乙表示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及复杂的细胞器,含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1)据试题分析可知,图甲中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2、3;含有核酸的结构是1、3、5;蚕豆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没有中心体,而该细胞中有中心体,所以该细胞不可能是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2)据试题分析可知图甲中,结构5是表示细胞核,其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核仁和核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出现周期性消失和重现。

(3)图乙表示蓝藻细胞,因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以及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所以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细胞的主要区别,即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为甲(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乙(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7.科研人员研究了低温对黑藻净光合速率(放氧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耗氧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藻进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氧气的产生,在叶绿体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测定耗氧速率需要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当温度为6℃时,黑藻的放氧速率和耗氧速率的比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3)在某温度条件下测得黑藻的放氧速率为30μmol/(mg•h),耗氧速率为15μmol/(mg•h)。

在相同的条件下,一昼夜24h中,白天至少光照_________h才能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3). 黑暗 (4). 大于 (5). 8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放氧速率和耗氧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放氧速率和耗氧速率都不断增加,且6摄氏度时,放氧速率与耗氧速率相等。

(1)黑藻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氧气,方式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同时还合成了ATP,即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为了表面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影响,测定耗氧速率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当温度为6℃时,黑藻的放氧速率和氧速率相等,两者的比值为1。

(3)已知黑藻的放氧速率为30μmol/(mg•h),耗氧速率为15μmol/(mg•h),假设高招时间为x,则30x=15(24-x),计算出x=8,因此白天至少光照8h才能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

28.质粒PUC19上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牙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基因)。

细胞中有β—半乳糖苷酶时能利用乳糖,产生的有机酸使指示剂变红,形成红色菌落;没有β—半乳糖苷酶时只能利用其他碳源,在培养基上形成白色菌落。

下图为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LacZ基因中有EcoRⅠ、SacⅠ和XbaⅠ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PUC19后,将多个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切割后的质粒用DNA连接酶连接后,能形成___________种产物。

为了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应选择限制酶___________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2)为了筛选成功导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菌,应首先将受体菌置于含有___________(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将存活的受体菌转入含有___________和其它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菌落颜色为___________的即为成功导入重组DNA分子的细菌。

(3)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导入重组DNA分子前要用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