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一中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2 认识浮力作业设计 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识浮力
1.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型油轮受到向上的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2. 三国时代,诸葛亮曾放出一种“会飞”的灯笼,后人称其为“孔明灯”,如图13-24所示.它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灯笼内的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导致灯笼受到的________灯笼重力,所以灯笼才上升。

3.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若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N。

由此可知,此石块排开的液体重N。

4.把一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形状不同的圆柱体、球体和长方体,先后将不同形状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圆柱体大”、“球体大”、“长方体大”或“一样大”)。

再将同一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则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用
B.轮船无论是在海面上航行还是在码头处静止,都受到水的浮力
C.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不受浮力作用
D.潜水艇在150m的深海中潜行时所受到浮力在不断变小
6. 如图3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木块所
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8N,竖直向上
B. 5N,竖直向下
C. 3N,竖直向上
D. 2N,竖直向上
7. 在抗洪救灾中,大堤上许多战士在迷彩军服外穿黄色的厚厚的“背心”,它的主要作用是()
A.有类似棉衣的御寒作用
B.减少相互之间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C.有同伴之间的识别作用
D.有被风浪卷到河里时增加人的浮力,起救生作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用
B.轮船无论是在海面上航行还是在码头处静止,都受到水的浮力
C.热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球升空时不受浮力作用
D.潜水艇在150m的深海中潜行时所受到浮力在不断变小
参考答案
1.浮竖直向上水
2.浮力大于
3.受到 3N 3N
4. 一样大不变
5.B
6.D
7. D
8. B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A,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2. 打篮球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向空中斜抛出去的篮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篮球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B. 篮球落向地面是由于篮球具有惯性
C. 篮球若不受重力,将失去惯性
D. 篮球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 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4. 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明想:地球自转会影响成绩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向东跳有利
B. 向西跳有利
C. 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 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5.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思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①②③④
6. 在中考体育测试投掷实心球项目中,当球被投出去向上运动时,如果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球的运动情况是()
A. 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B. 停在空中
C. 掉到地面上
D. 减速运动至静止
7. 运动员跳远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再起跳,这是为了()
A. 利用惯性
B. 克服惯性
C. 增大惯性
D. 减小惯性
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灰尘脱落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套紧
C.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D. 运动员从用组跑跳远,会跳得更远
9.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才有惯性
B. 物体只有处于静止状态才有惯性
C. 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 一切物体无论什么运动状态,都具有惯性
10.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 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
B. 加速上升的飞机
C. 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成运动
D.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落
二、多选题
11. 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柄先停止运动
B. 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头先停止运动
C. 该方法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D. 该方法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小越容易套紧
12.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 发动汽车使它由静止变为运动
B. 月球围绕地球匀速转动
C. 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落
D. 木块沿着直的斜面匀速下滑
三、填空题
13. 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 ,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________倾倒.
14. 图________(填“甲”或“乙”):木块原来静止,当小车突然运动时,木块的
________(填“上部”或“底部”)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而木块________(填“上部”或“底部”)由于________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木块会向________(填“前”或“后”)倾倒.
15. 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________,他会向跟车行________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________倾倒.
四、解答题
16. 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液体具有惯性.写出所选用的器材和简要的实验步骤.
五、实验探究题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在斜面底部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
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六、综合题
18. 小明为了探究惯性现象,在行驶的车厢中用细线悬吊一小球,用以观察车厢的运动变化情况,请写出他观察到的现象的结论.
(1)若小球在竖直悬线下保持静止,则车厢在做________运动;
(2)若小球突然向正后方摆动,则车厢在做________运动;
(3)若小球突然向正前方摆动,则车厢在做________运动;
(4)若小球突然向右摆动,则车厢在做________运动;
(5)若小球突然向左摆动,则车厢在做________运动.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A
6.A
7.A
8.C
9.D 10.D 11.AC 12.CD
13. (1) 惯性 (2) 运动 (3) 前
14. (1) 甲 (2) 底部 (3) 上部 (4) 惯性 (5) 后
15. (1) 惯性 (2) 相反 (3) 北
16.①实验器材:瓷碗一个、实验用小车、水(盛在容器中)②实验过程:将小车放在实验桌上,在瓷碗中倒满水,放在小车上.当向右突然拉动小车时,可以看到原来静止在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会向小车运动的相反方向(向左)洒出.
17. (1) 初速度 (2) 粗糙程度 (3) 小 (4) 远 (5) 静止 (6) 匀速直线运动
18. (1) 匀速直线 (2) 加速 (3) 减速 (4) 向左转弯 (5) 向右转弯
练习6 质量与密度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kg羊毛比1kg铁质量小
B.一块冰熔化成水以后质量不变
C.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D.托盘天平和台秤都是测质量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A.1kg羊毛和1kg铁,虽然是不同的物质,但所含物质多少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和台秤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一个同学将2枚钉子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上。

然后将5粒钮扣或4只螺母放入右盘时,天平平衡;他又将4粒纽扣放入左盘,右盘中放3只螺母和一个lg的砝码,天平也平衡。

由此可知,每枚钉子、钮扣、螺母的质量分别是()
A.4g、10g、3g B.10g、4g、5g
C.5g、10g。

4g D.5g、4g、10g
【答案】B
【解析】
天平的左盘放2枚钉子,右盘中放5粒钮扣,天平平衡,所以
2m1=5m2--①
天平的左盘放2枚钉子,右盘中放4只螺母,天平平衡,所以
2m1=4m3--②
天平的左盘放4粒钮扣,右盘中放3只螺母,天平平衡,所以
4m2=3m3+1g--③
由①②③式得
m1=10g,m2=4g
m3=5g
故选B。

3.用天平测完物体质量后,发现左盘下粘有一小块橡皮泥。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B.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前粘上去的,则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调横梁水平后粘上去的,则测出的质量小于物体的真实质量
D.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什么作用
【答案】B
【解析】
AB.若橡皮泥在调节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边平衡,在测量时不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B 正确。

CD.如果橡皮泥在调节后沾上,橡皮泥就相当于在左盘里的物体,此时测量的质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体质量之和,测量值偏大,故CD错误。

故选B。

4.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D.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的厚度
【答案】D
【解析】
A.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
m
V
ρ
=,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所以A方法可行;
B.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m=ρV,量筒测量出钢珠的体积,乘以钢珠的密度,就是钢珠的质量,所
以B方法可行;
C.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得
m
V
ρ
=,已知酒精的质量0.2kg,除以酒精的密度,就能求出酒精的体
积,故C方法可行;
D.我们用天平测出纸的质量,然后除以纸的密度,这样就得出纸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纸的长和宽,算出纸的面积,最后用体积除以面积算出纸的厚度,无刻度尺,故方法不可行!一张纸的质量太轻,用天平也无法测量,所以要测量选x张纸的质量,再求出一张的质量,误差就小了,故D方法不可行。

故选D。

5.关于量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
积B.也可以用来测量已知密度的液体质量
C.可以直接用来测量液体密度
D.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
【答案】C
【解析】
A、量筒上有一些刻度,即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对于已知密度的液体,据公式m=vρ可以测出或取出已知密度的液体的质量,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量筒只能测出体积来,所以不能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故该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利用量筒可以测出一下小的固体的体积,即此时物体的体积与将其放入量筒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故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现有一个给病人输氧的氧气瓶容积大约为1m3,瓶中还有3.0kg的氧气,再用去一半后,氧气瓶中剩余的氧气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A.3.0kg 3kg/m3B.3.0kg 1.5kg/m3C.1.5kg 1.5kg/m3D.1.5kg 3kg/m3
【答案】C
【解析】
用去一半后,氧气的质量减半,变为1.5kg,体积不变,由
m
V
ρ=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即
1.5kg/m3。

故选C。

7.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两点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C.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D.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
【答案】D
【分析】
(1)由图可知甲杯液体体积小,乙杯液体体积大,而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判断;
(2)比较出a、b两点水平面以上的液体体积,根据m=ρV即可比较质量,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即可比较a、b两点水平面以下水与酒精的质量大小;
(3)比较出a、c两点水平面以下的液体体积,根据m=ρV即可比较质量,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即可比较a、C两点水平面以上水与酒精的质量大小.
【解析】
A、已知甲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又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体积多的液体为酒精,故甲为水,乙为酒精;故A错误;
B、a、b两点水平面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根据m=ρV可知:a、b两点水平面以上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在a、b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小,故B错误;
CD、a、c两点水平面以下的液体体积相等,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根据m=ρV可知:a、c两点水平面以下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由于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则在a、c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的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3/5,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A.5∶12 B.20∶3 C.3∶20 D.12∶5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知
35
ρρ=甲乙①,1=4m m 甲乙② 所以②①
得 5==12
m V m V ρρ⨯甲甲乙甲乙乙
故选A 。

9.现有三个体积和质量均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铅球,已知铝、铁、铅三种物质的密度分别是:ρ铝=
2.7g/cm 3、ρ铁=7.9g/cm 3、ρ铅=11.3g/c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铅球可能是空心的
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若铅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能是空心的
【答案】D
【解析】 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由m V ρ=的变形式m V ρ
=可知,三金属的体积关系为V 铝>V 铁>V 铅,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的,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10.如图所示是a 和b 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若V a=V b时,m a<m b
B.若m a=m b时,V a>V b
C.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b物质的小
【答案】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若a和b两种物质的体积相等,当
V a=V b=1.5cm3
m a=3g,m b=1g,即a物质的质量是b物质质量的3倍,即m a>m b;故A错误;B.若
m a=m b=2g
V a=1.0cm3,V b=3.0cm3,即V a<V b,故B错误;
C.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指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
的;故C正确;
D.在体积相同时,a物质的质量大于b物质的质量,由密度公式
m
V
ρ=可知,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比b物质的大;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11.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末期叙拉古王国的一位智者,他的一生有许多物理发现和发明,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的传说就非常精彩.相传,叙拉古国王得到了一顶令他爱不释手的精美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制作王冠时在黄金中掺入了过多的白银造假,于是交给
阿基米德一个任务,在不准破坏王冠的前提下测量王冠中掺有白银的比例.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40cm 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25cm 3和50cm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1:2
B .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2:3
C .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2
D .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3
【答案】BD
【解析】
设王冠的质量为m ,则金的密度为 3
=
25cm m ρ金 银的密度为 350cm m ρ=
银 设王冠含金的体积为V 金,则银的体积为
340cm V V =-银金
所以可得
333+40cm 25cm 50cm
V V m
m m V V m ρρ+=-=银银金金金金() 解得含金体积为
3
333=10cm =40cm 10cm 30cm V V -=金银
所以王冠中金的体积和银的体积之比为1:3,王冠中金的质量和银的质量之比为
3333
10cm 225cm =330cm 50cm m m m m ⨯=⨯金银 故B 、D 正确。

故选BD 。

12.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敏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 ,如图甲所示,
然后她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倒出盐水的体积为30cm3B.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45g
C.倒出盐水的质量为33g D.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答案】ACD
【解析】
A.由图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则倒出盐水的体积
V=30mL=30cm3
故A正确;
B.由图丙可知,标尺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g,所以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20g+20g+5g+2g=47g
由于空烧杯的质量不知,所以剩余盐水的质量不一定为45g,故B错误;
C.倒出盐水的质量
m=80g﹣47g=33g
故C正确;
D.盐水的密度
ρ=m
V

3
33g
30cm
=1.1g/cm3=1.1×103kg/m3
故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
13.测量某食用油的质量,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将________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________,才能使天平平衡.
【答案】水平桌面游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测质量以前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的摆动幅度相等,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1). 水平桌面 (2).游码 (3).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14.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单位有:吨(符号:
________) 克(符号:________) 毫克(符号:________)
【答案】千克kgtgmg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单位是t 、g 、mg ;
故答案为千克;kg ;t ;g ;mg .
15.质量为1.8kg 的冰块,它的密度是0.9×103 kg/m 3,它的体积是_____m 3.当这块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kg ,水的体积是_____m 3.
【答案】2×10
﹣3﹣3 解答:由ρ=m v 可得,冰块的体积:V 冰=331.80.910/m kg kg m
ρ⨯冰冰==2×10−3m 3因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当冰熔化成水后,m 水=m 冰=1.8kg ,
则水的体积:V 水==331.81.010/m kg kg m
ρ⨯水水==1.8×10−3m 3 16.实验室中测量一块方形橡皮泥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与游码情况如图所示,它的质量是
___________g ;将此橡皮团成球形,则球形橡皮泥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 。

【答案】74.427.4410-⨯
【解析】
[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示数,由图可知该橡皮泥的质量是
50g+20g+4.4g=74.4g m =
[2]物体的质量与形状无关,故将此橡皮团成球形,球形橡皮泥的质量是
-2
m⨯
g10
==
7.44
74.g
4k
17.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5 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答案】左增加77.4 g
【分析】
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天平称量前,不平衡时应调节平衡螺母;调节平衡螺母时要“左偏右移,右偏左移”,在使用时应先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或移动游码使之平衡,读数时左盘物体的质量=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解析】
[1]使用前,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左侧质量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说明右盘质量小,应添加砝码。

[3]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被测物体的质量
m+++
=50g20g5g 2.4g=77.4g
【点睛】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使用规范,特别是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

18.如图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要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________。

纠正错误后,要是测量苹果密度还要测量苹果的________。

重新测量得到苹果的质量为220g,体积为275cm3;则苹果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

【答案】水平测量时用手调节平衡螺母体积0.8
【解析】
[1]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要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如图,错误的操作是: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该取放砝码或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3]知道苹果的质量后,想测苹果的密度,根据公式m V ρ=可知,还要测量苹果的体积; [4]苹果的密度为 33220g 0.8g/cm 27cm
m V ρ===。

19.小明同学有一个质量为0.81kg 、体积为0.5dm 3的铝球。

(1)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 3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

(2)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________如果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有多大?________
(3)若给铝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铝球的总质量是多少_____?(ρ水=1.0×103kg/m 3)
【答案】1m 3的铝质量是2.7×103kg 空心2×10-4m 31.01kg
【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的物理意义,计算及判别物体的实、空心问题
【解析】
(1)[1]铝的密度是2.7×103kg/m 3,表示1m 3的铝质量是2.7×103kg
(2)[2][3]若此铝球是实心的,则质量m =0.81kg 时,其体积 4343330.81kg 310m 510m 2.710kg /m
m V ρ--===⨯<⨯⨯实 所以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
434343510m 310m 210m V V V ---=-=⨯-⨯=⨯空实
(3)[4]给铝球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这部分水的质量
3343==1.010kg /m 210m 0.2kg m V ρ-⨯⨯⨯=水水空
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
==0.81kg 0.2kg 1.01kg m m m ++=总水
20.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受阅部队队列整齐划一,沿队列方向看就只看到一个人,该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规律来解释:人们借助光的
_______,能在各个方向都看见收阅部队;每个受阅方队的脚步声整齐得如一个人放大的脚步声,现场观众听到的脚步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首次亮相的攻击-11无人机,外形科幻,隐身效果好,具备查打一体功能。

无人机采用新一代的锂铝合金作为机身材料,因为该材料_______小,所以比相同体积的其它铝合金材料质量小;该无人机表面涂有一层“隐形”材料,能强烈_______(选填“吸收”或“反射”)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所以普通雷达很难发现它的踪迹;飞机发动机要在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所以要用熔点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镍铼合金作为制作材料。

【答案】沿直线传播漫反射空气密度吸收高
【解析】
[1]沿队列方向只看到一个人,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

[2]光的漫反射使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受阅的部队。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4]锂铝合金由于密度小,比相同体积的其它铝合金材料质量小,所以采用它作为无人机机身材料。

[5]无人机表面涂的“隐形”材料吸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使雷达很难发现它的踪迹。

[6]飞机发动机需在高温下工作,所以用要熔点较高的制作材料。

21.小雪用一架天平和一只空瓶判断妈妈的项链是不是纯金的,她先测得空瓶的质量为0.1kg,装满水的总质量为0.5kg,再将质量为0.192kg的项链放进空瓶中再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0.682kg,则项链的体积为_____m3,密度为_____kg/m3。

【答案】1×10﹣519.2×103
【解析】
[1]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0.5kg0.1kg0.4kg
m

=﹣=

m
V
ρ=可得,空瓶的容积
43
33
0.4kg
=410
110kg/m
m
V V m
ρ
=⨯





==
瓶中装上了项链后再装满水,此时水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