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强化练: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
一、单选题
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
该地形以山东蒙阴县岱自镇最为典型,故称“岱岗地貌”。
这是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有的崮顶能密生侧柏等植物。
下图示意崮的外貌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形成崮的岩石应多为
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板岩
2.在同一岩层,最易与崮相伴生的地貌是
A.喀斯特地貌B.嶂石岩地貌C.张家界地貌D.丹霞地貌
3.崮是多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
A.侵蚀B.风化C.崩塌D.隆升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④地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D.岩层⑤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5.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读岩层相互关系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④③②①⑥⑤B.④③②①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D.⑤⑥④③②①
7.若①为石灰岩,则在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容易形成()
A.花岗岩B.石英岩C.大理岩D.玄武岩
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
8.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
A.岩体沉降差异B.流水侵蚀差异
C.物质堆积差异D.火山活动差异
9.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
读等(山东省菏泽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下列各题。
10.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
A.褶皱一沉积一断层B.沉积一断层一褶皱
C.沉积一褶皱一断层D.断层一褶皱一沉积
11.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岩裸露。
左图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右图示意三种岩石样本。
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河流落差增大②河流落差减小③河流流量增大④河流流量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
A.背斜沉积平原B.向斜沉积平原
C.背斜剥蚀平原D.向斜剥蚀平原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有“”型谷,如东非大裂谷。
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
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
材料二:图甲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
材料三:图乙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
(3)河谷地区往往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河谷地带对古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
(4)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说明奎茨河谷“最潮湿”的原因。
15.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B2.A3.D
【解析】1.由材料“构成崮的岩层中,有的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可知,形成崮的岩石为沉积岩,石灰岩是沉积岩,B正确;花岗岩和玄武岩是岩浆岩,板岩是变质岩。
2.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地貌为我国三大砂岩地貌,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喀斯特地貌和崮岩地貌是由石灰岩组成的,因此在同一岩层,最易与崮相伴生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A正确。
3.由材料“崮,是指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可知,形成崮的主导作用是隆升,D正确。
4.D5.D
【解析】4.⑤岩层被断层错开,故断层E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⑤,A错误。
读图例,②为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③为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B错误。
看图例可知,①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错误。
看图可知,岩层④断裂且发生明显位移,D正确。
5.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A对。
b地为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B错。
c地为断层,不稳定且漏水,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
d地为喀斯特地貌,地表水贫乏,D错。
6. A 7. C
【解析】6.图中①②③④具有层理结构,为沉积岩,年代为下老上新,顺序为④③②①;
⑤⑥为岩浆岩,⑥穿透了①②③④,故形成晚于①,⑤穿透了⑥,故形成晚于⑥,故A正确。
7.①与⑥之间的结合部位因岩浆喷发和重力挤压容易导致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故选C。
8. A 9. C
【解析】8.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A对。
流水侵蚀是河谷地势低的原因,不是湖盆低的原因,B错。
湖盆区域有火山灰沉积和湖相沉积,物质堆积应较多,C错。
火山活动在盆地中,影响差异不明显,D错。
9.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断层处受河流侵蚀,湖水外泄,C对。
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冰冻,消失可能小,A错。
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但没有消失,因蒸发消失的可能性小,B错。
剖面图中古湖盆仍存在,被岩浆掩埋可能小,D错。
10.C11.B
【解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
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
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
10.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
选C正确。
11.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成;图中JT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
选B正确。
12.D13.C
【解析】12.砾岩、砂岩、页岩属于沉积岩,河流的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沉积物的颗粒越大。
砾岩的组成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流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页岩的组成颗粒较小,说明当时流量较小,河流落差减小,流速较缓,沉积颗粒较小。
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13.读图分析可知,该出表层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构造,由岩层裸露可知,该地受外力侵蚀,岩层缺失,从而形成剥蚀平原,故答案选C项。
点睛:影响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因素:
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
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
在时间上,洪水期间因流速大,沉积的物质颗粒粗大;平水期流速小,沉积的物质颗粒细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这种由于河流流速的有规律变化,其搬运物按颗粒粗、细在空间上有规律地分离沉积的现象,叫做河流搬运、沉积过程中的机械分选作用。
14.(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有“U”型谷;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的河流的下蚀作用明显,形成“V”型河谷(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3)河谷海拔较低,热量充足;谷坡有森林、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和狩猎;谷地中的河流,提供饮用、灌溉水源,便于捕鱼和运输;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谷底,提供肥沃土壤,有利于发展种植业,提供粮食(4)奎茨河谷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该河谷位于太平洋东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
湿;谷地向西敞开,谷底呈西南——东北走向,有利于西风沿河谷深入,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水汽充足;奎茨河谷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解析】(1)读图,根据左上图河谷形态分析,该河谷先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
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
(2)河床沉积物特点是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好,越细。
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
下面的沉积物颗粒较大,上面的沉积物颗粒小。
(3)河谷地带的资源环境特点,可以结合食物来源分析。
河谷地区的海拔低,热量充足。
谷坡有森林和草地,提供木材、牧场和狩猎。
谷底中的河流,可提供饮用、灌溉水源、捕鱼和运输。
河流带来泥沙堆积谷底,提供肥沃的土壤,有利于种植业,提供粮食。
(4)读图,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奎茨河谷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该河谷位于太平洋东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从地形角度分析,谷地向西敞开,谷底呈西南—东北走向,有利于西风沿河谷深入,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水汽充足。
影响奎茨河谷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晴天少气温低,蒸发弱。
该河谷的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点睛:利用图示信息,分析河谷形态特点及形成原因。
了解河相沉积物颗粒变化特点,具有分选性是河相沉积的特征。
古人类文明发祥地,资源条件中,首先是食物来源,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区域潮湿环境,主要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
15.(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图以及河流、冰川的分布,可以看出甲处事一条河流流经地区,这里应该是河谷地带,进而可以推断该地没有冰川的原因应该是地势低,气温高的原因造成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有河流流经,所以玉石富集的原因应该是流水堆积造成的,这里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平坦。
(3)因为新疆河流河水主要来自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所以夏季时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搬
运能力强,因此等到秋季河流径流量有所下降,可以将夏季搬运的玉石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