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山东省胶州市普通高中2018学年高二生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胶州市普通高中2018-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

第I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对基因中厲于等位基因的是
A.兔的粗毛基因和短毛基因
B.人的身高基因和肥胖基因
C.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对应的正常基因
D.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盲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白化病基因
2.下列有关孟徳尔遗传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豌豆亲本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问题
B.测交实验是为了证明亲本的基因型
C.作出的推断是性状是由位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3.下列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线粒体DNA基因
C.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D.大肠杆菌拟核DNA上的基因
4.某冋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
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
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每个容器中两种的小球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
C.位子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其相应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6.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記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 1: 1
B. 4: 4: 1
C. 2: 3: 1
D. 1: 2: 1
7.若一植物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粉红花一定为杂合子,一白花种群出现了一粉红花植株A,植株A自交,后代表现型为粉红花与白花植株。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DD
B.植株A的后代可能存在纯合致

C.该花色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可能为3:1
8.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遗传学。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内存在转化因子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
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卵巢是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最佳材料
B.摩尔根等人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沃森、克里克用物理模型建构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D.萨顿通过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方的多于来自父方的
D.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11.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 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 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12.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
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④⑥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④③⑥②①
13.下列是某个高等二倍体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口腔上皮细胞
B.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
1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是因为
①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自由组合
③配子的结合具有随机性④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构成DNA分子的碱基有A、G、C、T4种,因生物种类不同比例也不相同的是
A.(A+C) / (G+T)
B. (G+C) / (A+T)
C.(A+G) / (C+T)
D. (A/T) / (G/C)
16.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D、d之间自由组合
D.可以用AaBb基因型的个体研究自由组合定律
17.下列关于纯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配子
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
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出现
18.已知豌豆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某次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9.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和XX,假定一只正常的雌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抱对),其子代中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 ♂=l: 1
B. ♀: ♂=l: 1
C.♀: ♂=3: 1
D. ♀: ♂=l: 0
20.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下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有血友病的男孩。

这位表兄的基因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而同时具有两病的概率分别是
A. AaX H Y和 1/16
B. AAX H Y和 1/8
C.AaX H Y和 1/8
D. AaX h Y 和 1/16
21.假如有10个基因型为AaBbCcDd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已知四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最多分别是
A. 2种和1种
B. 16种和10种
C.16种和16种
D. 16种和8种
22.同学们分组各搭建一个DNA分子模型(提供材料数量不限),最终10个小组正确搭建出不同的DNA分子模型,这些模型的差异可能在于
①碱基序列不同②碱基数量不同
③多核苷酸链条数不同④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和9:
6: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3: 1, 4: 1
B.1: 3, 1: 2: 1
C.1: 2: 1,4: 1
D. 3: 1, 3: 1
24.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型可能有多少种
A.3
B. 5
C. 3 或 5
D. 3 或 5 或7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盂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盂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2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
27.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X b, Y, Y
B. aX b, aY, Y
C. AX b, aY, Y
D. AAaX b, Y, Y
28.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 分别代表 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1: 1
29.在家鼠遗传实验中,一黒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白色与黑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1均为黑色。

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F2,F2中出现黑色:浅黄色:白色=12:3:1, 则F2黑色个体中杂合子比例为
A. 1/6
B. 1/8
C. 5/6
D. 5/8
30.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 yR: YR: yr=3: 3:2: 2,若该生物自交,则其后代出现杂合子的概率是
A. 6.25%
B. 87%
C. 74%
D. 26%
3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倭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32.基因型AaBBCc的个体与基因型Aabbcc的个体杂交(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产生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个体的概率为
A.1/4
B. 3/16
C. 5/8
D. 4/9
33.如图是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
B.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
C.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
D.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C.XY性别决定的生物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
D.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35.下表是对某种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调查后的记录(“√"代表患者,“0”代表正常),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B.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女性患者的父母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
D.该女性患者的母亲的基因型杂合
36.下图为某家族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1号为纯合子,4号为杂合子
D.1号和4号必有一方为杂合子
37.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
3种基因型, 比例为1:2:1,其中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
38.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

据下表
纯合甘蓝杂交试验的统计数分析,错误的是
A.结球甘蓝叶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C.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D.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3分)
39.(10分)图1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该动物的同一器官,判断该器官为睾丸的依据主要是。

此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条,图2中A〜I能否算一个细胞周期 (填“能”或“不能”)。

(2)细胞甲、乙、丙、丁内染色体数和核DMA分子数的比值是1: 1的有,细胞丁对应图2中的段,图2中可能发生
基因重组的是段,图2中G—H发生的原因是
(3)如果丁图中染色体M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

40. (10分)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下面是研究人员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品系乙)及野生型纯种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的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品系甲X野生型→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品系甲X品系乙→F1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测:有无豌豆素的产生由对等位基因控制。

品系甲和品系乙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若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若两对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实验二中F2现所示性状及其比例的实质是:。

(2)现要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简要写出杂交实验的过程并预期实验结果。


程。


果:。

(3)若上述推测正确,且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则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作用,而基因b没有。

41.(14分)为确定控制野兔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I、II-1或II-2片段(如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

(注:I 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II-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II-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同学们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不论雌、雄均有后肢长和后肢短的个体,不随雄性遗传,认为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区段(填“I"、“II-1”或“II-2”)。

(2)同学们分别选多对纯合亲本进行了两组实验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是否位于 II-2:
甲组:♂后肢长x ♀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X ♂后肢短→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显性性状为。

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原因
是。

(3)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杂交实验:
①F1雄X亲代雌、②F1雌X亲代雄,以确定基因位于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

分析:在两组杂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 (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及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用D和d表示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

42.(9分)下表甲所示为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个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产生n 个子代噬菌体的性状、大小完全一样。

图乙表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却都含有35s元素,原因是。

(2)图乙中,结构7的名称是 ,沃森和克里克所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用
解释了 DNA分子的多样性。

(3)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数之比为A : C : G : T=2 : 3 : 4 : 5,则其互补链中嚓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之比为。

(4)结合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DNA 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

2018——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模块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
CDCCB CDACC DCCCB CDADA BABDD CADCC BCCDC DD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3分)
39.(10分)
(1)丙细胞图细胞分裂均等 8 不能
(2)甲、乙 HI FG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3)没有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2分)
(1)两 AABB aabb
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分)
(2)过程:选用实验二的F1与品系乙杂交(2分)
结果: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2分)
(3)抑制
41.(14分)
(1)Ⅱ-1 Ⅰ和Ⅱ-1 (2)后肢短Ⅱ-2 两组实验正反交结果一样,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的现象(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3)Ⅰ①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Ⅰ片段(2分);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Ⅰ片段(2分)
F1雄亲代雌 F1雄亲代雌X d Y D × X d X d DdXY × ddXY
X d Y D X d X d BbXY bbXY BbXX bbXX
♂后肢短♀后肢长♂后肢短♂后肢长♀后肢短♀后肢长
由上分析可得,如果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都表现后肢长,则基因位于Ⅰ片段;如果回交后代雌、雄中后肢都有长有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分)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以细菌内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3分)(2)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3)4:3(2分)(4)能够精确的复制;能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