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指南
2018河南公务员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衔接题

2018河南公务员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衔接题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考生需要的三大考试科目,行测、申论、面试。
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
河南华图小编预测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将于11-12月份公布,所以考生可合理安排备考周期,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
在申论科目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每天关注时政热点,及时总结每天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语句衔接题是联考中的必考题目之一,题量一般为1-2题。
语句衔接题从广义的角度来讲,类似于逻辑填空题。
如果说逻辑填空题的本质是让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的话,那么,语句衔接题即是让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横线处合适的句子。
那么,语句衔接题有哪些解题技巧呢?我们试结合一则关于“中国足球”的话题谈起。
巴西已经不是四年前的巴西! 德国也不是昔日的德国!真正的足球强队应该是非常稳定的! 放眼国际足坛,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中国队!今天的中国队还是当年的中国队!纵观世界,没有一支球队,能像中国队如此稳定!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中国足球队,专注输球30年;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我们不生产进球,______!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段围绕谈论的中心话题是“足球”,那么根据话题连贯的基本行文准则来看,横线处一定要有“足球”这个主体词。
接下来,我们从何种角度谈论足球的话题呢?通过飘红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不是每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支球队都叫特能输。
”这是套用了“特仑苏”牛奶的广告语。
“中国足球队,专注输球30年。
”这句话同样套用了成功男士熟识的“劲霸男装”的广告语,再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的广告语。
那么,横线处所填的句子,是否可以理解为也是化用一则广告语而来呢?我们可以想见,那句农夫山泉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用工”与横线前句型颇为相似,所以,横线处佳答案——我们不生产进球,我们只是足球的搬运工。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意图题目技巧小解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言语意图题目技巧小解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从来都不是死知识的考察,其注重的是只是和技巧的使用,总结为一句话,方法很重要。
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技巧性体现的尤为明显。
意图判断题简称意图题,是言语这个模块为重要的题型之一。
首先,这种题目需要考生能够在更好的理解文段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
其次,还要理解字里行间隐含的信息,揣摩作者在这些文字背后的意图。
所以,很多考生纷纷表示意图题很难,总是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方法不对路,技巧没掌握。
接下来华图师资中心的老师为大家仔细分析,帮助大家找到技巧。
河南公务员考试考题: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B. 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C. 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D. 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答案简析:文段通过陈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引出话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但随着”这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突出重点,即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问题,使用了这样的一个表示程度的句子“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可能消亡”,综上可知,作者写这段话的意图就是要让我们读者对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是艰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继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所以正确答案是C。
这个题目其实属于公考中比较常规和中等难度的一个意图题,但是很有代表性。
文段的重点内容很容易找到,三个方面的因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文化遗产随时可能消失和灭亡,所以这个文段的中心内容就是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为题目中的D选项。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表达倾向法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表达倾向法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考生们需要对笔试部分的所有题型的特点以及做题方法熟练掌握,只有熟练掌握了做题方法,再加上历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考题练习,才能有机会在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
作为河南华图教育的一名行测老师,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种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阅读方法:表达倾向法。
希望可以给各位考生带来些许帮助。
表达倾向法指的是,通过判断文段中作者的态度倾向来确定作者对他所描述的事情是肯定还是否定。
如果表达倾向是积极的,那么我们选择答案的时候也应该选择积极的选项;如果表达倾向是消极的,那么选择的答案也应该是消极。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主旨意图类题目、还适用于态度观点型和逻辑填空题目等。
例如:例1.当前,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空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这是发明蒸汽机和电力以来,伟大的科学进步。
不少人认为,电视,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超过了文字的功能。
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传统文字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不会被图像信息完全替代B. 对于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存在错误的看法C. 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含量并不比文字负载的信息少D. 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大的这段文字后一句话“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通过词语“片面的”、“所谓”可以判断出作者的表达倾向是消极的,说明作者并不认同人类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能够体现这种感情倾向的选项只有A选项,所以正确答案选A项。
例2.欧元区性救助工具——欧洲稳定机制规定,救助资金只提供给欧元区成员国政府。
当然,受援国政府可以____,再用这笔钱救助本国银行,其后果是对银行业的救助资金终仍会____到政府头上,导致受援国主权债务增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顺水推舟转嫁B.因地制宜转移C.因势利导转变D.就地取材转换通过文段中出现的词语“后果”、“导致”、“债务增加”等,可知其结果是不好的,具有消极的表达倾向,所以选择的词语也应该是消极的词或贬义词,而四个选项中,第二个词只有“转嫁”是消极的,其余的都是中性词,所以答案只能选A项。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高分三绝招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高分三绝招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试题分为五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试卷内容丰富,考察的知识面较宽,知识点较多,考生复习起来很困难,今天华图小编分享一下行测取得高分的绝招,希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帮助。
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计划,这个学习计划里面要有大的框架,比如用多长时间来准备,到阶段完成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教材。
把公务员考试会涉及到那些知识首先有个了解。
第二阶段要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此时后去上一些相关课程,这样可以把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把握的更好,在学习知识点和准备时能够有所侧重,做题更有目标。
后要进行复习通过知识点去解题,多见题目,把题型分析透彻。
其次,就是具体准备细节。
要做题,记住题在精而不在多,十套题其实足以,这十套题把每一套题都弄懂,细致到这个题我为什么做错了,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要自己归类,自己总结,后达到自己可以总结出实际上公务员考试就考哪些题型,这些题型我只需要用这样的知识点就可以解决了。
把近两年的考题,要留在考前一周做,检验自己实力,并且再把这两套题总结,找到自己短板,再加紧改善。
然后迎接考试。
做的每一套题,必须按考试规定时间做,不能坐一会歇一会,除非一开始没基础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做两套。
最后,就是真正进入考场要安排好答卷时间,不要怕答不完,几乎所有参考的人都打不完卷(只针对行测)要懂得取舍,要把自己拿手的部分先做,个人建议答题顺序是判断推理,资料,言语,数学,常识,常识和数学谁前谁后的可以。
但是要事先安排好每一块我要用多少时间打完,答不完也得看下一块。
如果一个题超过一分钟没做出来,就赶紧放弃,随便蒙一个。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指导

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指导
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
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
而申论的备考需要长期的积累与积淀,在此小编针对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行测备考要面面俱到。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学运算、资料分析五大模块。
尹老师介绍,备考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方法和技巧,如数学运算主要是小学应用题以及中学的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考生提高做题速度。
二、申论多联系社会实际。
申论科目考查是和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都是当下正存在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要及时关注新闻,并且尽自己所能对新闻和现象给予一定的分析,除此之外,多做历年考题是必需的。
三、备考过程保持从容不迫。
河南公务员考试不但是对知识和技巧的考查,对于心理素质也在进行着无形的考查。
华图小编建议各位考生可以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以最佳的心态保证大化的复习效果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千千万,考场卡壳一蒙题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千千万,考场卡壳一蒙题众所周知,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的行测五大金刚,常识判断 - 资料分析 - 数量关系 - 言语理解 - 逻辑推理题量很大,知识点繁杂,基本上所有考生都有一个感觉,行测时间相当紧迫,特别是数量关系不掌握技巧感受是相当痛苦。
其实,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有些题目实现秒杀并不难。
大家在华图官网行测备考栏目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快速答题技巧!技巧辅助,刷题是关键,通过平时的大量练习才能真正稳步提高,可场下十年功场上一分钟,部分学员可能因为心理原因很容易在考场出现卡壳情况,这里是华图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场蒙题绝技,以备不时之需!一、难题在左,易题在右我们纵横考场这么多年,任何行测选择题都是4个选项,那就在四个选项里面找好了。
而作为省考、国考等,四个选项的出现概率理论上是一样的,但是什么试题答案放哪个位置可是有讲究的。
这里偷偷告诉你一个出题不成文原则就是,难题答案在前,易题答案在后!考场实在遇见卡顿时刻,我们就要先判断一下这个试题难度了。
困难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信息之间又跨度很大,试题与答案之间很难有直接的联系。
易题是指试题内容我们感觉熟悉,常遇见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卡顿忘记,你觉得大部分人都能做的题。
由此,总体来说,困难的答案在AB,易题的答案在CD。
那么,又怎样确定哪个答案在A,哪个答案在B呢?一样通常说来,难过无从动手的答案在A,很难但可以拿去验证或者可以推理的答案在B。
易题中哪个选C,哪个选D呢?一样通常说来,预计多数人都做得起的题答案在D,预计多数人都做得起但要花较多时间的答案在C。
简而言之,便是难的题答案常在A,易的题答案在D。
很难但可以倒归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二、试题与选项的关联秘密在行测的数量问题中,有很多的数字,而数字之间的关系微妙,通过他们的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举个例子,间隔速率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首先要想到的是跟3的关系,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之言语理解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之言语理解言语理解与表达40题,参考时间30—35分钟。
言语理解与表达,分为三类,分别是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
前期备考:先进性模块化练习,熟练的掌握每个模块的知识点。
中期备考:当模块练习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刷题,见很多题,做很多题,在刷题练题的时候不断的熟练应用知识点1、逻辑填空,是需要在横线上填写成语或者实词。
①、成语方面,在选项中很容易出现两个、甚至四个词义很接近的成语,要想区别四个成语,必须要对成语的意思、用法、区别有所了解。
其实,常考的易错成语是有限的,从前期开始积累,如果上课的同学可以向老师索要常考易错词语,前期开始每天看,了解词义接近的词语的区别,在考试时候就省却很多思考时间。
没上课的同学市面上也有这样的小册子,可以购买记忆。
②、实词方面,如果说成语易错,那么相对而言,实词填空才是言语表达理解里面的难点,一般情况,错的题目,是按照“片”来记。
这个备考难度就很大,还是两个字“积累”,将两个很相近的实词,可以考虑拆开,拆成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理解,分析其中的不同,比如“质疑”和“置疑”,后一字相同,就单独看前一字,质,提出,置,搁置,那么一个是提出疑问,一个是搁置疑问,那么一个表肯定,一个是表否定。
通过拆字、组词将其区分开。
(非专业言语老师,自己个人理解,仅供参考,前期备考这两个题型,其实就是需要积累,从前期开始积累,一个月的备考时间,积累的词汇量是可以应对考试的)。
不论是成语还是实词,都要结合上下文的文意进行选择,可以依托关键词法。
2、片段阅读,是一个文段性的材料,通过阅读后,提出问题,考生去选择选择。
提问的题型分为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态度观点四种题型。
细节理解和态度观点,备考练习时候耐心、注意书本和上课的方式即可,就不过多去说明如何备考。
①、主旨概括和意图判断及态度观点片段阅读备考的时候两种题型容易混淆,考生在备考复习的时候不仅要到两种题型提问方式的区别,还应该了解不同提问方式选出答案的区别,比如:主旨概括,围绕文段找文段的核心表达意思,但是不延伸;意图推断,不仅要找到核心表达意思,还要从核心表达意思外领会作者意图,稍作延伸;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主旨题,找到主旨,但是选项中没有完全一样的主旨,有一个选项是依托主旨的延伸(也就是意图),那么就选这个选项。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上岸秘籍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高分上岸秘籍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目前已经进入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备考的黄金期,相信考生一定很想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好在2018年公务员考试中一举成“公”。
为此,图图小编特整理了一份学霸备考经验分享,助考生一臂之力。
行测篇行测包含五大板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及资料分析。
因为绝大部分考生根本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所以对于这五项,我个人将他们分为必练项和选答项,必练项必须拿到75%的分数;选练项也称感觉项,除了平时的积累,更多的要讲感觉,看人品。
1、常识判断绝大部分人都是不会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一来因为它题量少分值低,二来涉及面实在太广,很难有针对性的复习。
常识之所以谓之常识,是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平常的积累,考试时你也许不能确定答案但是可以明确排除其中一两个答案,如果实在是碰到毫无头绪的题目,就迅速选择一个顺眼的答案,总之不可在这一题型上花费太多时间。
2、数量关系其实我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数学都属于相对弱项,所以复习的时候我在数量关系上花的时间相对多一些。
数量关系的特点是题量也不多,但是分值比较重。
数学不好不要怕,如果是15道题的话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比较容易的。
练习时厘清常见的一些类型、温习常用公式,解决这一半问题不大。
而剩下稍微难一点点的那些,充分利用“代入法”“排除法”常常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3、言语理解针对此部分的复习,要善于把握语言类题目的常规分析方法,如主旨法、概括法、总分法、关键词、首尾句、中心句等,分门别类总结题型,有的放矢地适用不同类型的答题思路。
国考行测题量虽大,但言语理解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
建议大家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定能在此部分斩获高分。
4、判断推理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类题型。
首先,说说图形推理,这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脚步越来越近,为了帮助众多考生在短时间内,做到及时、有效的复习,华图小编特针对河南公务员考试,做了一些相应的备考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指导,希望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针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的复习,很多考生在认识上存在两大误区,:很多考生认为,言语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功,学文科的考生占优势,学理科的考生不占优势。
这种认识是大的错误,公考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是考察考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而不是考察考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不存在学科优势的说法,希望考生能端正态度,明确考察内容;第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全是文字性的东西,能看得懂,基本上不难。
存在这种认识的考生也不在少数,看的懂的题目,却选不出正确的选项,这正是言语的特性------选项迷惑性很大,很多考生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重要的部分,主要是因为言语部分不但题量大,而且全是文字较多的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考生的做题速度,如果没有好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很多考生是做不完行测的题目的,更重要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在整张试卷的部分或者第二部分,如果开头没开好的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生整张试卷的有效发挥。
所以,希望考生能重视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不要大意。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大致的复习策略:第一:从今天起,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熟练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基础知识,参考教材(华图内部教案)。
第二:全面了解各个主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彻底把握近4年考试的题型特点。
第三:大量做题,从题中来,到题中去,全面总结,提升自我。
为了避免考生在考场上留下遗憾,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特针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复习,会相继给各位考生介绍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题型的复习思路和技巧,希望考生能够及时关注。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之考前准备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之考前准备截止目前,2018年河南省考的考试公告迟迟未出,很多备战河南省考的考生内心可能有些着急,难道今年要和去年一样,选择在十月下旬考试吗?比对去年的情形,这种推测不无道理;那些一直等着出公告的考生倒是一直在观望观望,希望公告出来之后再做打算,在此,河南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不管是什么时间出公告,都希望从现在开始,从8月的中下旬开始全力进入备战模式。
因为真的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复习,有些知识还需要反复去练习方能在考试的时候达到游刃有余,不然指望考前突击可能收效不大。
我们都知道,河南省考的考试是包含行测和申论两个大的科目,行测是客观题,而申论偏主观题,行测的准备需要长期练习才能有所提高,而申论毋庸置疑更需要细水长流方可有所突破。
对于需要实力需要技巧的行测而言,怎样才能在短的有效的时间里面实现效益大化,需要各位考生对行测这个科目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众所周知,行测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在这五大模块里面,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是连个比较容易提分的科目,但是判断推理若想登峰造极正确率达到实在是难之又难,但资料分析不一样,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资料分析在考试的时候准确率可以达到,不济如果平常认真复习,考试的时候准确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所以有效利用考前时间把资料分析整好,对于行测考试而言就奠定了好的基础,下面河南华图就如何在考前复习好资料分析这个科目给大家几点建议;一、利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全面了解资料,掌握相关的术语、公式、及速算方法;二、大量的刷考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把前面学过的方法慢慢用上,在用的过程中去仔细对比各种方法的优劣,自己去总结相关用法适用的题型;三、重复刷题,虽然题目已经做过,但是第二次做的时候相信很多考生仍然觉得很多题目如同新题,而且每次做题的感觉肯定不一样;四、构建知识树,形成自己的资料分析知识体系。
后,华图教育祝各位考生顺利成“公”!。
2018河南省考【行测技巧】八个技巧助你计算题解答快到飞起

2018河南省考【行测技巧】八个技巧助你计算题解答快到飞起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考生需要的三大考试科目,行测、申论、面试。
考生在规划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日程时应注意,笔试中的行测和申论应合理安排,行测分为五大模块: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考生可分模块来备考。
河南华图小编预测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将于11-12月份公布,所以考生可合理安排备考周期,达到行测五大模块都充分掌握的效果。
在申论科目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每天关注时政热点,及时总结每天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估算法Vol.01“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直除法Vol.02“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大/小的数为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截位法Vol.03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错位),知道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201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全科备考指导

2018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全科备考指导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已经拉开帷幕,众多考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整个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有两个科目,一个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另外一个是申论,下面就行测和申论的备考来分析一下。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总共分为5个模块,有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而对于考生来讲,提分比较慢的有言语理解和数量关系,因为言语就是语文知识长期的积累,数量就是数学知识长期的积累,提分相对来讲都是比较慢的,考生对于这两块来讲,需要从现在开始备考,知道长期数量和资料考试哪种考的题目类型比较多,才可以再短期内有一定的提升。
而提分比较快的有两个模块,一个是判断推理,另外一个是资料分析。
判断推理的技巧性非常强,有很强的实用性,考生可以选择通过听课的方式来达到迅速解决题目类型中技巧性较强的题目,资料分析的建议也是好先通过看书或者听课的方式把资料分析的基础知识点融会贯通。
然后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目,来进行提升。
比如,对于考生来讲,题目比较好的有2011-2016年的国考题目还有2011-2015年的河南省考的题目以及上半年联考题目,还有北京的考题,考生在掌握的基本的知识点之后,才可以大量的做题刷题,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申论模考的备考对考生来讲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现在开始每天多一点早读材料,让自己的申论写作能够积累更多的素材,才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申论论文的后一题大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前面的客观题也需要考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契合标准答案,对考生来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整体来讲,时间还是很充裕的,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来决定自己应该重点提升哪个模块,比如数量和言语基础比较差的人,需要尽快提升自己的言语和数量,而对于申论比较差的考生,则需要多阅读申论作文之类的东西。
只有总体成绩的提高才能让考生在考试的时候脱颖而出,只有在笔试成绩有一定的竞争力,才能让考生在面试的时候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2018河南公务员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

2018河南公务员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对河南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华图教育结合历年省考行测真题,对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型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一、题型介绍2014—2018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题型较为稳定,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三种题型,总题量一直为40道,各部分题量基本稳定。
【例1】烙画古称“火针刺绣”,是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
烙画以火为“墨”,用火烧热特制铁笔,在物体上烫出烙痕作画,因炭化程度不同而呈现出浅褐色、深褐色和黑色等色调。
烙画讲究火候和力度,讲究轻重缓急、深浅浓淡,一支铁笔在手,下笔的力度和时机都决定着画作的质量,任何环节掌握不好都会功亏一篑。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A.烙画制作工艺的特点B.评价烙画水平的标准C.制作烙画的关键环节D.烙画独有的艺术魅力【解析】A第一步,分析文段。
第二步,文段第一句引出了烙画这一话题。
第二句介绍了烙画是如何制作的。
第三句介绍了烙画对火候和力度的讲究。
文段为并列结构,结合选项,A项“烙画制作工艺的特点”最能概括文段重点内容。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评价烙画水平的标准无中生有,文段并无提及,因此B选项错误。
C项:文中说的是“任何环节掌握不好都会功亏一篑”并没有强调其中某一个环节,因此C选项错误。
D项:烙画独有的艺术魅力表述片面,只提到独有的魅力,没有体现文段强调的烙画讲究火候和力度,因此D选项错误。
【例2】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
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
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言语理解备考策略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说起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同学们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一是,对于对行测不是很熟悉的同学,或许会认为言语部分比较简单,毕竟就是语文嘛,都是中国人,有什么看不懂的。
最起码,它和行测中的数量关系相比,要容易得多,其二是,对于对行测比较熟悉的同学,特别是做了很多行测题目的同学,会认为言语非常难,表现为错误率很高,尤其是有些本来认为很“正确”的题目,结果还是不能得分。
于是,言语部分成为了很多同学心中的“痛”。
其实,言语部分确实是行测中比较难的部分,而且这部分题目题量很大,分值也比较高,对于整个行测成败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进而更加从容的应对这部分的题目。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们在如何准备呢?首先,言语部分第一类题目是逻辑填空,就是题干中给出文段和若干空白,要求在选项中选择相应词汇,进而符合语境。
这部分题目难度最大,正确率最低。
这类题目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考查我们的词语“积累”。
这对我们也是一种痛。
但是不用焦急,既然我们已经知道问题症结所在,我们就要采取行动。
在平时,我们可以把历年考题考的词语找出来并查出其含义。
因为这部分题有个规律,就是重考率比较高。
另外,我们要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去看常见成语。
我建议同学们将其写在一个特定的本上,以备复习。
其次,对于片段阅读而言,表面上看,它和积累没有关系,但其实这样想也不十分准确。
因为这部分题目通过一个文段,考查我们的是文段阅读能力。
这部分能力虽然也可以通过技巧解题,但是阅读能力的真正提升,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所以,我们在备考的时候也要加大我们的阅读量,一方面做历年真题,并加以深入研究。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也要加大我们对文章的阅读,特别是议论文的阅读。
提升我们阅读能力,加深对篇章的理解,这样再加上技巧,就能更大程度上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对于语句表达这部分题目。
这部分题目有比较强的技巧性,这些技巧可以另外单独学习,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备考中通过阅读练习来实现提升。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指导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高分备考指导一年一度的2018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牵动着考生的心,很多学子苦学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就为这一次的绽放。
时间进入到9月,公务员考试的面纱很快揭开,为了帮助备考经验欠缺的应届毕业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河南公务员考试,考出好成绩,华图小编给大家提供意见建议,期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备考效率要有保证,后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很关键。
河南公务员考试一般情况下在9月份下旬考笔试,由于考试竞争激烈,后这一个月多的时间要是不能合理高效利用的话就会前功尽弃。
建议考生朋友们在这个阶段以考题为主进行模块的,以套卷为主进行考情适应,多总结,多回顾,达到知识和技巧的熟练使用。
第二: 考试内容要知晓。
河南公务员考试笔试主要考行测和申论,特殊岗位需要专业测试,所以大家要了解考试内容,行测一般考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全部是客观题,分别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常识,这五个部分是单独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客观题,但是考试时间有限,对于初次参加考试的学员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希望大家能够及早做准备。
第三:做题技巧要掌握。
行测备考大部分是知识点的堆积,很多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客观题,本身考察的目的不是难度,而是对于题目的灵活掌握,所以能否对题目做到熟悉了解,掌握做题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第四:复习资料要精选。
随着公考越来越热,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备考书籍,这些书籍质量参差不齐,所以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高质量的备考书籍,对于考出好的成绩也尤为重要。
第五:选择培训机构要慎重。
对于公考来说,现在的考生,不参加培训,自己闷头复习,想要考出好的成绩有没有,有!但是,也可能是九牛一毛,因为现在大家都培训竞争很激烈。
可是面对培训,社会的培训机构很多,让考生们眼花缭乱,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机构,对自己有利,其实道理很简单,谁家实力强选谁!对于公考来说,这是一场艰苦战,要想考出优异的成绩,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需要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努力!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如何高效备考2018省考言语理解,你看了吗?.doc

如何高效备考2018省考言语理解,你看了吗?作为一个中国人,言语理解与表达不是little little case 吗? 怎么办?言语就是不会啊,看不懂,哦多尅!以上这两种想法是普遍存在于各位备考的小伙伴心中的。
无论是哪种想法,华图小编都是非常理解大家的。
言语模块在省公务员考试中的题量之大(省部级和地市级均为40道,所占比重为三分之一)和分值之大(每题0.8分,所占分值为三分之一)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而且是要特别重视它。
那么在离省考也只有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如何去快速提升言语的解题能力呢?首先,研究真题,着重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通过真题思考命题人通过题目所要考查的要点及思维规律,而不是集中在死记硬背上。
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我们才能提高效率,吃透言语题。
其次,掌握做题的方法与技巧。
单纯的凭语感做题已不能适应我们的试题难度,只有掌握了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我们才能既节省时间有提高命中率。
接下来,小编将结合题型与大家聊聊如何高效备考。
1.片段阅读片段阅读题型多而杂,所以小伙伴们要明确不同题目的考查要点,结合考点做答。
这部分的题目中大部分是可以从提问方式上判断出考点,而少数难题则需要我们结合题干进行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
做这类题时,我们大脑中要有找主题句、找主题词、找感情倾向的意识,通过这三找,帮助我们寻找突破口,排除干扰选项,快速锁定答案。
因此,小伙伴们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多阅读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以及半月谈、三联生活周刊等代表语言规范的刊物,拓宽知识面,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
2.篇章阅读篇章阅读可以理解为若干片段阅读的合成体,是围绕一篇材料去设定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对片段阅读的各个题型、解题技巧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通常这种题型中的一半以上的题目可以通过对应提问方式直接对应原文做答,并不需要全文阅读。
因此,小伙伴们要训练通过提问定位对应文段的能力。
3.语句表达这部分题型主要是测查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考生能将打乱顺序的的语句进行重新排序,或进行衔接,或进行下文内容的推断,也就是小伙伴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去优化表达。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备考:三个方法让你拿下定义判断

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备考:三个方法让你拿下定义判断在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中,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之一。
主要有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大类型。
如果更加细分的话,有一类题目是定义判断题。
定义判断是行测必考题型,也是考生们在考试时应稳定“拿下”的题型。
接下来小编分享一下如何拿下定义判断题。
定义判断的核心是考察考生对所给定义的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对于定义判断,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考生认为定义判断和知识储备有很大关联,本身知识较少难以取得分数;另有一些考生认为只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反复做题就可以做好,其实这两类认识都有一定偏差,即使不具备足够知识,也可以做好定义判断题;而花大量时间反复做题也不合理。
总体来说,解题方法上依然以核心成分分析、主特征分析和结构分析三大方法为主,且题型题量比较稳定。
【例题】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C.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解析:答案选D。
本题适合用主特征法分析。
根据题干的定义,签名效应其实就是当我们签下名字后,大脑会给自己后面之后的行为进行暗示,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D选项在看房前签订协议,容易在看房后产生暗示,产生刺激购买的效果,符合定义。
A选项是行业内部规定,涉及到权利问题,没有暗示;B选项是为了给捐款人更多的荣誉感,不涉及购买行为;C选项属于手术前的必须程序,同样不涉及暗示和购买行为,不符合定义。
本文由华图小编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河南华图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河南华图”。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言语

河南省考考情分析兼备考指导—言语篇一、言语基本考情分析在河南省考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在2016年至2020年五年考试中,言语模块的题量稳中有变,其中2016、2017与2019年均为30道题,2018选调生卷为40道题,2020年考试为35道题。
在具体的题型中,逻辑填空考查10或15道,片段阅读2016年—2018年考查题目量约15道,2019年—2020年有下降趋势,考查10道左右,语句表达在2020年考试中比重有所上升,考查题量达到10道题。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备考建议(一)片段阅读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在河南省考中,片段阅读主要考查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题和词语理解题。
其中,中心理解题是最为基础题型,虽然在近两年的考试中题量有所下降,但是学好中心理解题可以为其他题型的学习奠定基础,依然需要我们重视。
细节判断题题量为3道题左右,标题填入题和词语理解题为选考题型,题量在0-2道题,每年情况不定。
对于片段阅读而言,中心理解题是考生掌握的重点题型,通过中心理解题的复习把握言语正确的解题思维和方法。
很多考生喜欢单纯通过关联词解题,往往会落入出题人设置的选项陷阱中,建议考生在做言语题的时候把文段的结构和关联词相结合,同时运用主题词的解题技巧,能够更好地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考生们在刷题的过程中要多总结,刷题不是单纯追求数量,而是要总结自己做题的思维误区及易错选项的特征,如无中生有、主题词偷换、转折前的表述、举例论证的表述、重点句中非重点的内容等,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升。
同时,大家也应注意考点的延续性,这一点在河南省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对策类文段是每年必考的一个高频考点,考生们要掌握对策类文段的特征,通过典型标志词,如“必须、“需要”、“通过……方法/方式等”以及必要条件标志词“只有……才……”,对于此类文段,考生们要注意对策是重点。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从选项中挖掘信息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从选项中挖掘信息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大模块。
该怎么样备考2018河南公务员行测考试是考生们的一大痛点,今天华图小编将给大家带来一种别样的分析思路,通常大家分析都会主要以题目为主,现在教你另辟蹊径从选项中挖掘信息。
众所周知,2016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大体上是120道客观题,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涵盖了常识、言语、数量、判断及资料分析五大模块。
那么,要做完整张试卷,平均下来完成一个题目不能超过1分钟的时长,甚至是对于数量和资料需要有一定计算过程在里面的题目也是如此。
这个时间限制是制约某些考生得高分的一大重要因素。
很多河南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下了考场会唏嘘不已,感慨“如果再给我几分钟,我肯定能把题目做完或者会把自己会的题目给完成”。
那么,时间已经固定不容改变,那么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离自己的期望值越近,我们就需要调整一下策略或更新一下方法,使得在更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结果。
比如,我们行测题目通常就是单项选择题,四选一,选出来结果。
那么,既然是选择题,选项是我们要挑选的对象,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供一些信息帮我们找出正确答案,以此,我们通过对选项信息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帮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内锁定答案。
接下来,咱们举例说明,比如数量关系题目,一般选项数字非常大的话,那么这个题目通常情况下可以结合着数字的特性来破解:例一: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
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A.10850 B.10950C.11050 D.11350这时候,我们发现选项是上万的数字,非常大,那么,我们见到这种数字较大的选项,一般就暗示大家,用数字特性,通常更容易选出答案。
我们看到题目的问题是10天共赚多少钱,根据题意,前面卖出去汉堡一个能赚6元,卖出去那么多个汉堡,那么赚的钱肯定是6的倍数,后面4天,每天剩下25个,没卖出去,相当于就是要亏本,一个亏4.5元,剩下那么多个,亏得钱数应该是4.5的倍数,那么赚的钱是6的倍数,亏的钱是4.5的倍数,两者都是3的倍数,那么终赚了多少钱,就应该是拿赚的钱扣掉亏损的钱得到的结果,那么结果也就是3的倍数,根据3的数字特性,一个数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就能被3除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指南
2018河南公务员考试的号角已经敲响,相信广大考生早已进入备考状态,但是如何备战?这成为摆在很多考生面前现实、紧迫的话题,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抽查了近百名考生,发现有近乎一般的考生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却存在一些的误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对这些误区进行了整理,并根据这些误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案。
一.言语就是凭感觉
“感觉”其实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凭“语感”做题,原则上是不错的,但是每个人所谓的“语感”又不尽相同,除非从小就开始读大量的书籍,并具有不错的领悟力。
所以,仅凭“感觉”做题并不是完全可靠的,也就是跟着感觉走,不小心就走到命题人设置的坑里面。
二.言语单纯就是看
考生在做题的时候会面临这样的窘地:有些题目读完之后观察选项,发现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模棱两可,真假难辨,而时间久在这不断的徘徊犹豫中悄然溜走。
此外,还有一些题目,考生是在摸不清头脑的情况下“幸运”地猜对了答案,至于为什么对,或者说为什么不对却理不清头绪。
当然,这类学生会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题目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可言。
针对以上误区,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供策略指导广大考生备考:
二.基础知识不可丢深度把握解题技巧
必备的知识,即能在考试中快速解题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比如,在历年历次考试当中经常出现的词汇,这些词汇,华图教育所编的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一系列的教材中都有涉及。
华图教育公职研究中心题型广大考试,这些高频词汇一定要牢记。
逻辑填空题都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这些技巧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
考生要学会分析语境,分别是标点符号、关联词和关键信息,更要熟练掌握找感情色彩、语意轻重、语素差异、等六大排除干扰选项的方法,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在积累一定的常用词汇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要进行一定量的考题训练。
做题主要是为了培养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的运用,把握好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
重要的是我们要以考题来练习。
在做题时,还要善于总结,总结常考题型,总结易错的题,总结自己在整个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方法和技巧、以及总结出题者的意图等。
因此,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提醒广大考生,技巧很重要,但在复习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夯实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