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
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5m/s B .6m/s
C .6.25m/s
D .7m/s
3.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 .两同学在t =15min 时相遇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5.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2
v v +
B .
1
2
3
v v
C .12
122v v v v +
D .12
12
32v v v v +
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 ,中途的速度是8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9.7m/s
B .10.0m/s
C .10.3m/s
D .10.7m/s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
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A.1∶2B.2∶1C.9∶8D.8∶9
8.小明一次50m短跑过程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通过第2个10m所用的时间为4.00s B.前20m小明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处的速度一定为5m/s D.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25m/s 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
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
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共运动了14s,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1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3.4m/s B.3.75m/s C.4m/s D.4.5m/s
11.下列情况不属于
...机械运动的是()
A.空中飞行的小鸟B.月亮升上了天空C.水中游动的鱼D.铁生锈了
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3.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
15.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的速度比t2~t3时间段内的速度______(填“大”或“小”),如果t1=2s,t2=6s,
t3=15s,s1=40m,s2=90m,则在0~t3时间段内的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在t1~t2时间段内,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屋是_____的。
16.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E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E点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25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______;57s内物体做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m/s。
18.在物理学中,我们把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唐代诗人李白《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的运动,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的。
1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______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m/s,乙做____________运动;第3s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第4s甲运动____________m。
20.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
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总走了__________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
__________m/s.
三、解答题
21.有一段铁路与公路并行且平直。
一辆小汽车沿公路以60 km/h的速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是0.5h。
一辆火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20min。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22.“国庆”期间,小强一家开车到太湖五千年文博园旅游,接近文博园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
求:
(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还需多长时间到达目的地?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能够到达目的地?
23.如图是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的s—t图象,则两车行驶多少米时相遇?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4.国庆期间,小明乘出租车到晋阳湖公园游玩,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打印出发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你通过计算解答: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3)该车以上述速度从太原行驶到相隔40km的某地所需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C
6.B
7.C
8.D
9.B
10.A
11.D
12.B
13.B
14.A
二、填空题
15.大6静止【详解】1分析汽车路程—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时间的斜率大故在0~t1时间内的速度比t2~t3时间段内的速度大2如果
t1=2st2=6st3=15ss1=40ms2=9
16.0001
17.匀速直线2
18.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孤帆【详解】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3青山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孤帆的
19.匀速;15;变速;速度;15;【详解】1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匀速运动;2从纵坐标上可以读出甲的速度为;3乙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故乙做变速运动;4在图象里面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
20.1【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明此次步行总共走的步数是6000步步长是05m则他总走了2他步行的速度是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小明同学第一段通过的路程为
1112m/s 1min 2m/s 60s 120m s v t ==⨯=⨯=
第二段通过的路程为
2225m/s 5min 5m/s 300s 1500m s v t ==⨯=⨯=
第三段通过的路程为
3331m/s 1min 1m/s 60s 60m s v t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0m 1500m 60m 1680m 4m/s 1min 5min 1min 420s
s v t ++=
===++ 故选C 。
2.C
解析:C 【详解】
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
100m
6.25m/s 16s
s v t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3.B
解析:B 【详解】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B 正确;
C .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 错误;
D .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 错误。
故选B 。
4.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 时两同学相遇,故A 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3km
10
h
60
s
t
=
甲
=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1km
10
h
60
s
t
=
乙
=6km/h v甲=3v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v乙′=
1km
5
h
60
s
t
'
=
'
乙
=12km/h v乙′=2v乙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甲平=
4km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v乙平=
2km 15min
v甲平=2v乙平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C
【详解】
根据题意由
s
v
t
=可得汽车在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
1
11
1
2
s
2
s
t
v v
==
2
22
1
s
2
2
s
t
v v
===
则全程的总时间
()2112112
222s s s
2v v t t t v v v v +=+=+=
全程的平均速度
()12212112
2s 2v v s s v v v t v v v v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6.B
解析:B 【详解】
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 =100m ,全程所用的时间t =10s ,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0010m m/s 10s
t v s =
== 故选B .
7.C
解析:C 【详解】 由速度公式可得
339===428
s v t s t s v s t t =⨯甲
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
故选C 。
8.D
解析:D
(1)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
(2)平均速度等于路程除以在这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详解】
A .由图可知,小明通过第2个10m 所用的时间为2.00s ,故A 错误;
B .小明每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前20m 小明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
C .小明通过距离0点20m 处的平均速度为
''
'205s 4s
m m/s v t ===
故C 错误;
D .由题意可知,路程s =50m ,所用时间t =8s ,所以平均速度
6.25s 8s
50m m/s v t =
== 故D 正确。
故选D 。
9.B
解析:B
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经过的距离是雷达到目标距离的两倍,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尖形波间隔为4个小格,即全程的时间就是4×10-4s ,单程的距离为2×10-4s 乘以光速就是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
【详解】
由图可知电磁波发射通过的总时间为4×10-4s ,单程的距离的时间为2×10-4s ,由速度公式
s
v t
=可知
844310m/s 210s 610m s vt -==⨯⨯⨯=⨯
故选B 。
10.A
解析:A 【详解】
物体前2s 运动的路程
1116m /s 2s 12m s v t ==⨯=
物体后12s 运动的时间
1113m /s 12s 36m s v t ==⨯=
物体运动的总路程
1212m 36m 48m s s s =+=+=
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
48m 3.4m /s 14s
s v t =
==11.D 解析:D 【详解】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空中飞行的小鸟、升空的月亮、水中游动的鱼其位置都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而铁生铁其位置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2.B
解析:B 【详解】
AB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以
更快的速度向东行驶,故A 错误,B 正确;
C .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东行驶,故C 错误;
D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快,故D 错误。
故选B 。
13.B
解析:B
【详解】
AB .由图象可知,A 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图象可知,A 物体的速度A 3m/s v =,B 物体的速度B 2m/s v =,所以A B v v >,AB 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 在前、B 在后,若以B 为参照物,A 物体向东运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B 物体的速度B 2m/s v =,1.5s 通过的距离
B 2m/s 1.5s=3m s v t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4.A
解析:A
【详解】
AB .由图可知,0~3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 ,3~5s 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 ,乙的平均速度
v 乙=
15m =3m/s 5s
s t =乙 故A 正确,B 错误;
C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 v 甲=15m =5s
s t 甲甲=3m/s 4s 时,甲运动的距离
s 甲1=v 甲t 1=3m/s×4s=12m
4s 时,乙运动的距离
s 乙=15m
4s 时,乙在甲前方
Δs =s 乙-s 甲1=15m-12m=3m
故C 错误;
D .5s 时,甲的速度是3m/s ,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 错误。
故选A 。
二、填空题
15.大6静止【详解】1分析汽车路程—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时间的斜率大故在0~t1时间内的速度比t2~t3时间段内的速度大2如果
t1=2st2=6st3=15ss1=40ms2=9
解析:大 6 静止
【详解】
[1]分析汽车路程—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时间的斜率大,故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比t 2~t 3时间段内的速度大。
[2]如果t 1=2s ,t 2=6s ,t 3=15s ,s 1=40m ,s 2=90m ,则在0~t 3时间段内的汽车的路程为
s =s 2=90m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390m 6m/s 15s
s v t ===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在t 1~t 2时间段内,该汽车是静止的,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屋是静止的。
16.0001
解析:00 0.1
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的路程;数出时间间隔,求出用的时间;最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由图可知小球从A 点到E 点运动的路程为8.00cm 。
[2]小球从A 点到E 点时间为
t =0.2s×4=0.8s
则小球从A 点到E 点的平均速度
0.08m =0.1m/s 0.8s
s v t =
=17.匀速直线2 解析:匀速直线 2 (1)匀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s ﹣t 图象与时间轴平行,则物体静止。
(2)由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可以求出物体的路程,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详解】
[1]由s ﹣t 图象可知,2
5s 内物体运动的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说明物体静止,故此时间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为0m 。
[2][3]由图象可知,5
7s 内物体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 6m 2m 2m/s 2s
s v t -=== 【点睛】
分析清楚图象、由图象找出物体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8.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孤帆【详解】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3青山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孤帆的 解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 孤帆
【详解】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青山”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相对于孤帆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青山”的运动,是以孤帆为参照物来描述的。
19.匀速;15;变速;速度;15;【详解】1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匀速运动;2从纵坐标上可以读出甲的速度为;3乙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故乙做变速运动;4在图象里面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 解析:匀速; 15; 变速; 速度; 15;
【详解】
[1]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是匀速运动;
[2]从纵坐标上可以读出甲的速度为15m/s ;
[3]乙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故乙做变速运动;
[4]在v t -图象里面交点表示两个物体速度相同;
[5]甲做匀速运动,则有
15m/s 1s 15m x vt 20.1【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明此次步行总共走
的步数是6000步步长是05m 则他总走了2他步行的速度是
解析:1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小明此次步行总共走的步数是6000步,步长是0.5 m ,则他总走了
0.5m 60003000m s =⨯=
[2]他步行的速度是
3000m 1m/s 3000s
s v t =
==
三、解答题
21.
90km/h
【详解】 由题意知,一辆小汽车沿公路以60 km/h 的速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是0.5h 。
则路程为
1160km/h 0.5h=30km s v t ==⨯
一辆火车从甲站开到乙站,所用时间20min 。
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
230km 30km ==90km/h 2020min h 60
s v t == 答:火车的行驶速度为90km/h 。
22.
(1) 0.3h ;(2) 0.2h
【详解】
(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需要时间为
1118km =0.3h 60km/h
s t v == (2)小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需要的时间为
2218km =0.2h 90km/h
s t v == 答:(1)小车以速度表中的速度行驶还需0.3h 到达目的地;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最快需要0.2h 能够到达目的地。
23.
20m ;1m/s
【详解】
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 末路程相同,都通过了20m ,即两车相遇。
由图象可知,乙车全程通过的路程s =20m ,所用时间t =20s ,则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0m =1m/s 20s
s v t == 答:两车行驶20m 时相遇;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m/s 。
24.
(1)0.25h ;(2)48km/h ;(3)50min
【详解】
解:(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119h13min-18h58min=15min=0.25h t t t =-=
(2)出租车的速度
12km =48km h 0.25h s v t =
= (3)由s v t
=可得,出租车从太原到相隔40km 的某地需要的时间 ''
40km 5=h=50min 48km h 6s t v ==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0.25h ;
(2)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8km/h ;
(3)该车以上述速度从太原行驶到相隔40km 的某地所需的时间为50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