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 连续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遗传和环境
D. 生理和心理
答案:A
2.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一般在()
A. 二年级
B. 三年级
C. 四年级
D. 五年级
答案:B
3. 小学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A. 年龄
B. 任务难度
C. 兴趣
D. 所有选项
答案:D
4.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通过()
A.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B.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
C.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D. 所有选项
答案:D
5.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是()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远景性动机
D. 近景性动机
答案:D
6.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演示法
答案:C
7.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 所有选项
答案:D
8.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A. 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
B. 从客观化向主观化发展
C. 从自我中心向集体主义发展
D. 所有选项
答案:D
9.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A. 标准化考试
B. 综合素质评价
C. 学科竞赛
D. 学习成绩排名
答案:B
10. 小学心理辅导的原则有()
A.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
B.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C. 尊重与理解相结合
D. 所有选项
答案:D
二、填空题
1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
12. 小学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具体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始萌发
13. 小学儿童注意的规律表现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任务难度的影响、兴趣的调节、良好的注意习惯的培养
14. 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来进行。

答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5. 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德育原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启发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三、简答题
16. 请简述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

答案: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有:1)抽象
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具体形象思维仍占重要地位;2)
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3)创造性思维开始萌发。

17. 请简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
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增强;2)情绪和情感的稳定
性逐渐提高;3)高级情感逐渐发展;4)情绪和情感逐渐分化。

18. 请简述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个性
倾向性逐渐明显;2)自我意识逐渐发展;3)个性特征逐渐稳定;4)性格逐渐形成。

四、论述题
19. 请论述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小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设置合理的
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4)强化学习成果,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

20. 请论述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的德育原则。

答案: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德育原则: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2)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通过教
育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管理措施规范学生行为;3)集
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注重集体主义教育,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成长;4)启发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1. 请论述小学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

答案:小学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有:1)帮助学生
认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2)培养学生良好的
心理素质,提高应对各种生活挑战的能力;3)指导学
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交往能力;4)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