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活动研究--以项目式设计活动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活动研究 --以项目式设计活动为例
摘要:项目式设计活动是基于项目教学法,以项目设计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项目式设计活动,落实通用课程的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模式,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

关键词:通用技术;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培育
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5个方面内容。

[1]通用技术物化的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虽然内涵各不相同,作用也有差异,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统一于技术设计活动之中的。

[1]项目式设计活动是基于项目教学法,以“以项目设计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为特点的教学综合活动,以“大项目”方式整合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技术设计全过程,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育成。

如何在通用技术教学活动实施项目式设计活动,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项目主题应体现“基础性”
基于学生的技术认知和技术素养的起点不一致,在选定设计主题时,要关注“基础性”,这种基础性不仅体现在设计主题题材贴近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包括在设计活动中基本工具的使用、基本操作技能的习得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在项目主题选择上,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水平。

通过制定不同设计难度的主题,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现共同参与,共同进步。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学生在实施自己选择的具体项目时,参
与程度更高,在设计活动中表现更活跃,自我实现的目的更强。

在项目式设计活
动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设计的整个流程,对于设计的一般过程有更清晰、深刻的
认识。

教学模式从传统讲授到学生主体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转变,可以有效促使
学生更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成为专业学习者。

二、项目式设计活动应体现“完整性”
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问题求解”的过程,是一个产生有用的产品和系统的
创造性的技术过程。

设计活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有它所要遵循的一般原
则和流程。

设计的一般过程为: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优化设计方案、编写技术作品说明书五个设计环节。

学生亲身经历技术设计
的“大项目”“大过程”,有助于唤起具身认知的潜能,达到对学科内容的把握。

身体对于世界的直觉不是一种“映像”,而是被身体“塑造”出来的。

[2]身体的“塑造”需要亲身实践的参与,学生通过一系列技术设计环节的实践,有助于学
生学科技术素养如物化能力的形成。

项目式设计活动的完整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教师的全程参与
项目式设计活动以项目为主线,设计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
解决、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推理,还需要动手实践,如测量、绘制草图、
构思方案和使用工具等。

教师应重视与每个设计小组的交流与解惑。

教师要做好
引导,把握设计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有效、顺畅。

教师参与的方式是多元的。

可以
是亲身示范工具的使用;可以是就于某一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在遵循设计
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提炼、明确和解决,在动脑的基础上动手,在创造中感
受设计的快乐。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项目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在项目设计活动中,通常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设
计活动。

学生自主体验经历设计的方案的构思、设计方案的制定、制作模型、优
化设计、交流;学生在设计活动遇到的问题、难题,要引导学生组内做好充地分析,最后解决方案的取舍由小组成员共同决定。

通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明确问
题,比较、权衡解决方案,建构新的知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学
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设计研究报告的记录。

三、项目式设计活动应体现“丰富性”
项目式设计实践活动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挖掘技术中
隐含的“人的存在”和“生命的灵动”。

[3]设计活动的内涵丰富,技术设计之于人、社会、国家都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教师要引
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实践学习,关注学生技术经验建构和知识迁移的实践学习,
强化学生的技术思维形成和文化感悟的实践学习,体现技术育人整体价值的深度
实践学习。

项目式设计活动的丰富主题,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真实的设
计情境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分析、在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评价、交流等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从而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并最终形成技术思维方式,提高运用技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四、项目式设计活动应体现教师的“引导性”
项目式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践行、自主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学
方式。

在实施项目式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与协作者。

教师要做好项目
内容和项目主题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动态、开放的过程,是师生互动。

教师预判
设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做好设计活动的策略调控。

在教师在学生的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每一阶段成果,主动收集
学生设计制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登记、整理和分类,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给
予指导,引导学生要注意制作过程中要合理加工,选择合适的工艺、操作过程须
安全规范等。

如在制作台灯的设计活动主题中,有一组学生是设计是照明角度可调节的
LED台灯,制作步骤如下:
1.画线,锯割亚克力板,在亚克力板上钻孔,制作台灯底座;
2.画线并锯割PVC管,加工出来安放光源的空间;
3.连接并调试各个结构;
4.完成台灯电路的连接、用万用表测试电路;
5.在确认台灯电路段断路的情况下,装灯具,连接电源和开关;
6.测试、使用台灯。

针对学生制作LED台灯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设计的拓展思考:1.亚克
力材料打孔可以使用什么加工工具?2.这些加工工具分别具有哪些特点?3.哪种
工艺最适合?4.台灯如何设计可以实现亮度的调整?5.亮灯调节方式是否符合设
计的一般原则和合理的人机关系?帮助学生克服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学
生顺利开展设计活动。

五、项目式设计活动要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教育评价目的和功能是为了促进不同学生的多元性发展。

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离不开教师的多元化评价。

故在设计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做好对学生设计项目的
学习评价。

在评价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学物化能力核心素养发展,
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把握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
实施,使目标、教学、评价三者一致。

[5]从评价的内容来说,既要评价最终的设
计作品,也要评价设计制作的过程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以及设计参与者。

从评价
标准来说,应结合不同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指标,评分规则里对每一条评分标准都
要有具体的描述,同时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以及师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而通用技术课程
倡导“大项目”、“大情境”“大过程”开展设计实践活动,因此在通用技术课
程中开展项目设计活动有其优势,这依赖于教师要做好课程研究,做好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策略、有智慧地进行教学进度的调控。

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关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问题与细节,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才能实现教学的
高质、高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104-1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沈建光.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2010(2):171-1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