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下 第十七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 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2.活动:
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实验一:在打开的电视机前方接通电吹风电源,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二:⑴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
⑵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地接触。
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米(m)
指导学生从图形上认识波长。
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单位:米/秒(m/s)
波速的公式:v=λ/ T或v =λf
练习:有一列波的频率是200Hz,波长为0.4m,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二)了解电磁波
1.介绍:
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4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f=1/T
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米
6波速:(υ)波传播的速度。单位:m/s
波速的公式:υ=λ/T
3、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教学探讨
与反思
2.演示: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
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找一找这二个波的共同点?
.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1.振幅:(A)表示振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m)
2.周期:(T)振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秒(s)
布置小实验
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导出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f=1/ T




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电磁波,当电流变化的频率增大时,由它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速将()




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1、波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
2、波的特征物理量:
1振幅:A表示振动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米
2周期:T振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
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各谱段的名称,和对应的频率波长情况。
和电磁波的应用。
师生互动:
适当介绍电磁波的一些应用。介绍:电磁污染。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实验,对三辆小汽车的运动,进行对比。
讨论后回答:
第一辆无法对行驶过程进行操纵。
第二辆虽然可以操纵,但操纵距离很短。活动范围很小。
第三辆可以远距离操纵。活动范围很大。
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学生回答: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学生观察后回答。
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
都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
进行小实验:
利用手表计时,记录自己抖动橡筋二十次所需的时间。算出周期。
利用上面所算的周期再算出频率。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波的基本特征,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以及电磁波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电磁波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电磁波的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电磁波的特性。
教学突破
对波的理解,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一、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辆电动小汽车,现在老师分别开一下,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后说出它们的特点。
开动第一辆普通电池小汽车。
⑶你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什么?这是为什么?
电磁波速:
例题: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5.71m,频率为52.5MHz.试求电磁波的传播速度(1MHz=106Hz)
介绍: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波属于电磁波。
引导:我们知道了我们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电磁波,那么这些电磁波有些什么特点呢?
将学生的疑问写在黑板上。
1.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吗?
2.电磁波能被阻挡(屏蔽)吗?
结论:
⑴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⑵金属容器能屏蔽电磁波。
设问:为什么在建筑物中或在电梯中,手机信号有时很不好呢?
转承语:刚才我们说过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一样,还说了光波其实就是电磁波。那还有哪些也属于电磁波电磁波谱:
指导学生看书:69页图17-17电磁波谱,了解:
开动第二辆线操纵电动小汽车。
开动第三辆遥控电动小汽车。
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操纵小汽车。大到宇宙飞船也是用电磁波来进行操纵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①、波的基本特征:
观察以下现象:
1.水波.问:哪儿是波源?它在怎样运动?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咸阳市渭城区有效教学教案
年月日
课题
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波的基本特性,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及信息。
2、了解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两种波形,用类比的方法理解波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