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激发与 培养
强化个人动机
自我实现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提升自我认同感和成 就感。
兴趣驱动
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供与之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激发 其参与热情。
社交需求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交流、建立社交网络的平台, 满足其社交需求。
强化社会动机
社会责任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渐 规范化、专业化,出现了许多志愿服 务组织和项目。
02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分类
个人动机
自我成长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获得 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
力,实现自我成长。
兴趣爱好
有些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因为他 们对某个领域或话题感兴趣,希望 通过志愿服务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
培养团队意识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提升领导能力
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中的领导机会,锻炼其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认同感。
教育动机
学业要求
有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是因为学校对志愿服务有 要求,通过志愿服务满足 学业要求。
实践经验
大学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 获得实践经验,将理论知 识应用于实际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质。
培养领导能力
在志愿服务中担任领导职 务或组织活动,能够培养 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 协调能力。
03
媒体宣传
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报道,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志愿 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希望成为榜样,为社会树立良 好形象。
教育因素
01
学校教育
许多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这种教育导向促使大学生更加重视 志愿服务,并将其作为提升个人能力 的一种方式。
02
课程要求
社交需求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结识志同道合 的人,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扩大 社交圈子。
社会动机
社会责任
01
大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帮助弱势群体。
社会影响力
02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影响更多人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认同感
03
参与志愿服务让大学生感到自己被社会认可和尊重,获得社会
部分高校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 或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参与一定时数 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种课程设置促使 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志愿服务的意 义和价值。
03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也有一定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的热情,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 展。
04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培养其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回馈社会
鼓励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影响力
借助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强化教育动机
学以致用
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 践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传递 关爱与温暖,有助于增强 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 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பைடு நூலகம்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始 在中国出现,主要形式是学雷锋活动 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多 元化、个性化,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 展,参与人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
兴趣与爱好
有些大学生对特定领域或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感兴趣,如环保、教育、文化传承等。他们希望通过参与 这些活动,实现个人兴趣与志愿服务的结合。
社会因素
家庭影响
家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大学生 受到家庭价值观的熏陶,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回馈社会的 方式。
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 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为社会做出 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因 素
个人因素
自我实现需求
许多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追求个人成就和满足感。他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社交需求
有些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他们认为志愿服务是一个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流、建立 联系的好机会。
02
大学生志愿服务通常以团队的形 式进行,涉及各种领域,如教育 、环保、扶贫、文化传承等。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01
02
03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 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提高综合素质
志愿服务能够锻炼大学生 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升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分类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因
素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激发与
培养
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定义
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自愿 、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技能 和精力,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 、支持及服务的行为。
强化个人动机
自我实现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提升自我认同感和成 就感。
兴趣驱动
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供与之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激发 其参与热情。
社交需求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交流、建立社交网络的平台, 满足其社交需求。
强化社会动机
社会责任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逐渐 规范化、专业化,出现了许多志愿服 务组织和项目。
02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分类
个人动机
自我成长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获得 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
力,实现自我成长。
兴趣爱好
有些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因为他 们对某个领域或话题感兴趣,希望 通过志愿服务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
培养团队意识
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提升领导能力
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中的领导机会,锻炼其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认同感。
教育动机
学业要求
有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是因为学校对志愿服务有 要求,通过志愿服务满足 学业要求。
实践经验
大学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 获得实践经验,将理论知 识应用于实际中,提升自 己的综合素质。
培养领导能力
在志愿服务中担任领导职 务或组织活动,能够培养 大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 协调能力。
03
媒体宣传
媒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报道,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志愿 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希望成为榜样,为社会树立良 好形象。
教育因素
01
学校教育
许多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这种教育导向促使大学生更加重视 志愿服务,并将其作为提升个人能力 的一种方式。
02
课程要求
社交需求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结识志同道合 的人,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扩大 社交圈子。
社会动机
社会责任
01
大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帮助弱势群体。
社会影响力
02
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影响更多人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
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认同感
03
参与志愿服务让大学生感到自己被社会认可和尊重,获得社会
部分高校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的必修 或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参与一定时数 的志愿服务活动。这种课程设置促使 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志愿服务的意 义和价值。
03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也有一定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氛围,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的热情,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 展。
04
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培养其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回馈社会
鼓励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回报社会,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影响力
借助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强化教育动机
学以致用
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 践能力。
促进社会和谐
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传递 关爱与温暖,有助于增强 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 进社会和谐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பைடு நூலகம்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始 在中国出现,主要形式是学雷锋活动 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多 元化、个性化,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 展,参与人数和影响力持续增长。
兴趣与爱好
有些大学生对特定领域或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感兴趣,如环保、教育、文化传承等。他们希望通过参与 这些活动,实现个人兴趣与志愿服务的结合。
社会因素
家庭影响
家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大学生 受到家庭价值观的熏陶,认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回馈社会的 方式。
社会责任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 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为社会做出 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因 素
个人因素
自我实现需求
许多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潜能,追求个人成就和满足感。他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社交需求
有些大学生选择志愿服务是为了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他们认为志愿服务是一个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流、建立 联系的好机会。
02
大学生志愿服务通常以团队的形 式进行,涉及各种领域,如教育 、环保、扶贫、文化传承等。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01
02
03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大学 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提高综合素质
志愿服务能够锻炼大学生 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升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分类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影响因
素 •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激发与
培养
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定义
01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自愿 、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技能 和精力,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 、支持及服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