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浅谈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新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新高考政治备考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备考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对考试说明和高考真题的研究,可以把握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复习重点和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2.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知识体系。
政治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需要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梳理知识体系。
可以通过列出知识清单、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将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 注重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如基本概念、原理、观点等,需要学生反复记忆和理解。
可以通过背诵、默写、做题等方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实际进行备考。
政治学科的时事热点是非常重要的考点,需要学生关注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备考。
可以通过阅读新闻、分析热点事件、参加时事讲座等方式,了解时事热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思考。
5. 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
政治学科的答题技巧非常重要,如审题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需要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训练。
可以通过做题、分析答案、参加模拟考试等方式,提高答题技巧和能力。
6. 保持积极心态,做好充分准备。
政治学科的备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需要学生保持积极心态,做好充分准备。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积极心态等方式,保持状态最佳,迎接高考挑战。
总之,新高考政治备考需要注重基础知识、时事热点、答题技巧等方面的备考策略,保持积极心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高考挑战。
高考政治一轮备考策略

高考政治一轮备考策略一、明确复习目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注重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二、分析学生现状在复习前,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从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和措施。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三、制定复习计划要根据高考政治的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复习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四、改进学法,研究考法高考政治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研究考试方法。
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
同时,要研究考试命题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注重知识理解和贯通高考政治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贯通。
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六、培养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高考政治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变通和迁移能力。
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桥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
七、精选练习试题练习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练习过程中,要精选练习试题,注重题目的质量和难度。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
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策略

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策略高三政治高考备考策略篇一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压力大,精力充沛,科学准备。
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注重讲座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团结协作中备考。
二、分析高考试题,把握导向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
从今年和往年的高考政治题来看,题型的编写和答案的组织都接近课本,有些题型甚至直接使用了课本上的知识命题。
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基础知识。
2、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政治敏锐性。
政治高考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要体会和领悟热点问题在知识上最有意义的切入角度,做到教材与问题的有机结合,对每一热点要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以及文化这四个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高考政治复习主要措施(一)、加强对“学、教、考”的研究,在研究中增效1、要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分析他们的思维、心理、能力、学科知识的优势与劣势,做到心中有数。
今年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思维不活跃, 所以复习关键点是狠抓基础,步步为营。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积累,仔仔细细的查缺补漏,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加强对考试、对高考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着重研究教材、《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广东的政治高考试题,特别是重点研究2017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认真分析、准确把握试题的特点极其透射出的教学要求和备考方向。
注意研究和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及本省命题的特点、地方特色,注意教材内容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实际的联系。
(二)、具体安排第一轮复习:2017年8月至2017年2月1、读——细读教材。
细读教材能帮助自己树立自信,通过细读,不放过一个知识点,力争能全面了解教材,不留遗漏。
论文新高考下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论文新高考下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策略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新课程的理念已经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得到显现。
高考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检验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
为了使得学生获取这些能力,让学生在高考的政治考试中发挥自己的水平,笔者认为政治高考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充分解读新课程下政治考试的要求,抓住考试重点。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政治考试的考试重点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更改。
因此,在备战高考时,要对这些重要的变化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总结、解读,严格做到以新课程的要求为中心,对讲课的重点做出相应的更改,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体系来适应新课程。
二、把握复习重点,以课本为基础。
不管高考的形式怎么变化,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不会变化的。
更好地辅导学生做好第一轮政治复习,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明确书本章节的考点;其次,要指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不能仅仅理解单独的概念,而是应该把知识点放到整个政治课程的知识体系中去;再次,教师应让学生建立“错题备忘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重视能力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开发。
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在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1.在第一轮高考政治复习中,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要对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般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课程进行归纳总结,有不懂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启发,让学生积极补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让学生适当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启发他们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联系和比较。
2.虽然新课程有一定的改变,但历年考试真题对学生来说仍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探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探究高考政治是每位高中生必备的科目之一,它的考试内容博大精深,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轮复习是高考前的重要阶段,有效的备考策略对于顺利应对政治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究一些有效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以帮助学生在高考政治中取得好成绩。
首先,博观是成功备考的关键。
政治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广泛的学科,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
可以通过查看历年高考政治试卷,了解政治试题的命题规律和重点知识点。
此外,可以通过参考政治学科的教辅资料和参考书籍,系统性地学习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
同时,注意跟进国内国际政治的新闻动态,了解最新的政治热点和问题,这有助于对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然而,博观并不意味着背诵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需要约取。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重点把握一些核心的知识点和考察重点。
通过对历年政治考题的分析,可以明确哪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经常被考察。
可以将这些常考的知识点以及涉及到的例题整理成一个备考提纲,帮助自己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记忆。
此外,还可以通过查看历年高考政治试卷的总结和分析,了解政治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为备考提供指导。
除了博观和约取,厚积也是成功备考的必要条件。
高考政治的备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需要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首先,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对政治思想和理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要注重政治实践的学习和积累。
政治理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是密切的,学生应该关注一些政治事件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深入了解国家政治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
最后,要通过做大量的政治习题和真题进行巩固和检验。
通过不断做题,学生可以熟悉政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策略。
然而,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套用答案和记忆模式。
政治是一门注重理解和分析的学科,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高中政治学生备考策略

高中政治学生备考策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了解考纲并制定学习计划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深入了解政治考试的命题规律和考试重点。
高中政治的考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考纲内容,才能有的放矢地备考。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可以根据考纲的内容确定每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备考。
二、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籍高中政治的教材是备考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仔细阅读每一个知识点,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内涵。
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政治参考书籍进行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三、多做练习和模拟试题练习是提高政治成绩的关键。
在备考高中政治时,要多做练习和模拟试题,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深化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效率,增强应试信心。
四、关注时事政治和历史事件政治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需要关注时事政治和历史事件。
了解时事政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加深对政治的认识;而了解历史事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历史经验,提高对政治事务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增强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高中政治考试中,论述题和分析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
要想在这类题目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练习写作,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做到言之有据、论据充分。
高中政治备考需要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教材和参考书籍,多做练习和模拟试题,关注时事政治和历史事件,增强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提供的备考策略对广大高中政治学生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坚持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第二篇示例:第一,明确备考目标。
备考政治就像准备战斗一样,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备考目标是什么。
要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说“我要争取政治课程的第一名”,或者“我要保持政治课程的优秀成绩”等等。
高三政治备考策略及复习方法

高三政治备考备考策略目前,高考备考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政治学科的备考指导思想是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明确时事重点;研究高考真题,训练答题技巧。
(一)立足课本,吃透教材,夯实基础1.考纲是依据,教材是根本,正确处理考纲与教材的关系2015年考纲所列的考试内容,以现行高中教材章节中的黑体字标题为单位,个别以框题内容或章节为单位,复习时要充分把握考纲提到的内容,按照考纲进行系统的复习。
但是考纲毕竟不是课本,考纲所列的考试范围要点并没有对考点进行详细的解读,因此,我们要处理好“纲”与“本”的关系,做到既抓“纲”又务“本”。
考纲是高考命题的方向,我们必须根据大纲,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既要全面复习课本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以应对试题的变化,又要在后期复习时回归课本,把每一课的知识点按照顺序、结构进行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2.夯实基础,以本为本,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从近几年高考来看,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数是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015年高考政治学科考查的知识点一共有251个,我们围绕这些考点进行综合训练时,必须回归课本,弄清楚高考的基础点、能力点,挖掘提高点和突破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进行复习,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
3.构建知识体系,把握答题模式在复习阶段,教师要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打破教材原有的顺序和框架结构,进行优化组合,选择最有利于该知识运用的角度,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结合热点专题开展复习,厘清知识要点,做到灵活运用。
以企业取得成功的经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竞争中求生存)为例,从教材出发,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转变营销方式;调整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经营方向,如拓展海外市场、跨国经营、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等。
谈谈术科生政治高考的备考策略

谈谈术科生政治高考的备考策略高考政治复习是一门学问,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根据高考的要求及以往的经验,我校政治高考常规备考模式基本遵循三轮复习法进行:(1)第一轮:3月前,达成目标任务:夯实基础,扫除盲点。
通过本轮复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考点中的基础知识。
(2)第二轮:4月中旬前,达成目标任务: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指导学生对知识、原理的重新整合,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第三阶段:5月中旬前,达成目标任务:分析时政,提高能力。
通过高考模拟试题,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讲一步查漏补缺,攻克重点、难点、疑点,补救弱点,强化基础知识,提升能力训练。
但术科生与文科生存在极大差异:术科生大部分都是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都有欠缺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而且专业(术科)训练和高考集训又占用了很多文化课的时间,在高三正常进入备考阶段时,大部分术科生9月份就申请停课到各类术科辅导班参加高考集训,直到2月初联考完毕,才回归学校参加文化课备考。
术科生真正参加文化课备考的时间只有4个月时间。
而我校高考生相当部分是艺术生,高考备考策略要求着重抓好体育、美术、音乐等考生的高考,在分班方面,已特意安排好文科班、理科班、术科班的分类。
因此,对术科生,不可能按常规三轮复习法操作,但是又必须要尽量达成三轮复习的同等目标,我特意尝试了以下几点备考策略:一、必须走好情感战略路线,调动术科生乐意积极投入政治备考。
术科生本身基础差,长期被有形无形的术科专业高考冲击,短时间内又要直面各科文化课高考,更容易措手不及甚至放弃,心态疲累。
再加上,一归队参与各文化课的高考复习,各位科任老师又对他们施加压力,轮流炮轰,心理抗拒情绪必然严重。
另外,2月中旬,术科联考成绩出来了,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更激烈。
如果再施加压力逼学生投入备考中,学生的学习情感上往往逆反。
此时,我们应当对术科生加强情商教育、多做心灵抚慰和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
高考政治备考策略有哪些

高考政治备考策略有哪些高考政治备考策略有哪些1.政治术语的恰当运用要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答题。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语,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哲学生活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等。
2.语言表述要准确使用政治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
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宗教信仰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对人民负责原则不能写成对人负责原则等等。
3、政治试题的答案要“准”、要“精”。
要多研究综合能力考试的性质、目标、和要求,特别是高考综合试题的评分标准。
因为政治综合试题的标准答案无论是在答题的层次、逻辑关系,还是在答案文字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4、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切忌死记硬背,千万不能因为时间紧、内容多,而对政治知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要培养对知识的变通和迁移能力,要灵活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注重全方位多角度理解知识。
高考政治怎样复习1、学会怎么审题准确审题是解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做高考政治选择题时,首先,必须抓住立意,即找准其中心思想;其次,要突出关键词,把握试题限定的范围、角度;再次,阅读选项时一定要阅读完整,避免草率决定。
解答主观题,建议考生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2、强化政治书写规范和格式无论是高考语文还是高考政治历史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或表述不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考试得分。
所以,字迹差,答题习惯差老喜欢涂涂画画的同学,尽量把字练一下,习惯改一下吧。
不要求写得多好,但至少字迹工整,卷面干净爽利。
不然高考真的会吃大亏。
高考如何填写志愿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含自主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专科志愿在7月2日12∶00前完成填报。
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报。
三新高考 政治 备考策略

三新高考政治备考策略
1. 系统学习政治课程:政治作为一门考试科目,需要系统学习。
备考时需要严格按照课程要求,把政治课程学习好,做到各章节内容的掌握。
2. 构建知识框架:学完政治课程后,需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这样可以让自己对政治的认识更加清晰,有助于理解与记忆。
3. 多做习题:政治是一门需要运用知识点进行分析的学科,需要切实掌握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做习题有助于培养分析技巧和考试技能,同时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和弱点。
4. 认真阅读政治新闻和近期政策文件:政治考试会涉及国内和国际政治环境,所以平时一定要关注政治动态,听、看、读政治新闻,多认真阅读政策文件,了解政策的调整和实施,盘点判断能力。
5. 做好翻译准备:根据考试要求需要做好常用术语的翻译,因此要多积累常用术语的翻译,了解对应的英语词汇、英美用法等相关内容。
浅谈高考政治综合题的解答思路和备考策略

一 张
政 治 综 合 题 的 解 答 思 路 1政 治 综 合 题 题 型 特 点 : 观 政 治 学 科 试 卷 非 . 纵 选择题型 , 粹是单问即单向发问的试题已不多见 , 纯 往往 采 用 事 实 材 料 、 会 热 点 设 置 疑 问 , 社 以此 考 核 学 生思 维 能 力 而 构 成 综 合 试 题 的分 量 俱 增 。 2综 合 题 解 答 原 则 : 合 题 题 型 特 点 和 考 核 能 . 综 力 , 求解答必须坚持以理论为依据、 要 以材 料 为 根 据 的原 则 。 3综 合题 解 答 思 路 : 据 综 合 题 的 特 点 和 原 则 , . 依 教 师 先是 点 出理 论 内容 , 后 用 材 料 来 说 明理 论 内 然 容 或 者说 明理 论 后 附 上 材 料 内容 , 终 完 成 答 题 要 最 点中有教材相关 理论 , 也有材 料 、 事实 、 信息 构成 的 核心内容。 4综 合 题 题 例 解 答 过 程 : . 问题 1 因兴 建 j 峡工 程 , 州 市 需 要 移 民近 8 : 万 O 万人 , 要 搬 迂 一 座 中等 城 市 、 县 城 及 9 5个 工 需 5座 5 矿企 业 , 项 实 物 主 要 淹 没 指 标 占整 个 库 区 三 分 之 各 二左 右 , 相 当 一 部 分地 区需 要 重 建 家 园 。这 就 发 有 生 了个 人 利 益 、 部 利 益 和 国 家 利 益 、 局 利 益 之 间 局 全
一
、
的矛盾。
如果 你 是 一 位 移 民 , 合 所 学 价 值 观 的 知 识 , 结 谈 谈 你 将 如何 调 节 这 种 矛盾 ? 分析 : 是 一 个 结 合 j 峡 移 民 事 实 材 料 , 且 是 这 并 要 求 运 用 教 材 价 值 观 知 识 解 答 的综 合 题 。依 据 综 合 题 解 答 思 路 , 方 面 要 阐述 价值 观 这 一 理论 , 一 方 一 另 面还 要 涉 及 材 料 信 息 与 价 值 观 理 论 的结 合 点 。那 么 i峡 移 民对 待 正 确 价 值 观 的 态 度 、 动 就 成 为 答 题 行 的核 心 所 在 。 参 阅答 案 :要 点 一 ) 为 移 民 , 该 坚 持 集 体 主 ( 作 应 义价 值 观 , 处理 和调 整个 人 利 益 和 国家 、 体 利 益 去 集 之 间 的关 系 。 ( 点二) 要 冈家 、 体 利 益 是 全 局 利 益 、 远 利 益 集 长 的体 现 。而 个 人 利 益 一 般 表 现 为 局 部 利 益 和 眼 前 利 益 。集 体 主 义 原 则 要 求 个 人 把 集 体 利 益 放 在 首 位 , 为 了集 体 利 益 放 弃 个 人 利 益 , 要 时 牺 牲 个 人 的 利 必 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 。 ( 点 三 ) 料 中的 万 州 人 民 移 民近 8 要 材 O万 , 要 还 搬 迁 城 市 和 工 矿 企 业 , 些 反 映 了 万 州 人 民 甘 愿 为 这 全 国人 民利 益 , 小 家 顾 大 家 , 建 设 三 峡 工 程 做 出 含 为 了必 要 的 个人 利 益 牺 牲 。 问 题 2 针 对 二 峡 移 民问 题 , 地 各 级 政 府 在 组 : 当 织 库 区人 民艰 苦 奋 斗 的 同 时 , 力 找 准 移 民 补 偿 与 努 经 济 发 展 的 结 合点 , 移 民丁 作 顺 利 进 行 ; 家 也划 使 国 拨巨款 , 而且做好各 方面 的工作 , 安置 移 民, 稳定 生 活 , 展 生 产 等 。对 此 , 你 说 明 当地 人 民 和各 级 政 发 请 府 有 关 做 法是 怎样 体 现 集体 主 义 价值 观 的 ? 分析 : 照综合题解答思路 , 按 一方 面要 阐述 集 体 主 义 价 值 观 的 主 要 内 容 , ~ 方 面 也 要 阐述 三 峡 移 另 民 如何 处 理 个 人利 益 和 国 家 、 体 利 益 的 关 系 , 时 集 同 还要 涉及 到 当 地政 府 是 怎样 坚持 集 体 主 义 原则 的做
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策略及建议

2024届高考政治备考策略及建议一、书本的处理: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背书是政治学习的基本功,但绝对不是死记硬背。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首先得知道7本书都讲了什么高中思想政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为主线,在哲学(必修4)逻辑学(选必3)的指导下,多位一体学习:经济(必修2)、政治(必修3)、文化(必修4)、法律(选必2)、国际政治经济(选必1)等知识,呈现明显的总分结构,知识面广。
整个政治理论体系,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框架中,生产力是不平衡不充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社会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汇到一起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理解学科逻辑后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入最重要的记忆环节。
政治课本分为单元——课——框——目四级标题,每个考点内部呈现“是什么”(概念)——“为什么”(以及特点意义等描述性内容)——“怎么办”(方法措施)二、最佳的记忆方法:搭骨架,填内容;段落拆分法◇搭骨架,填内容★★★★★(应对政治试题的高效方式)Step1:先记忆单元题和课题,从宏观层面把握本科内容,再记忆框题及目题,最后记忆每一子目的正文内容,记忆梳理出清晰的逻辑链条,体会编者编写的底层逻辑,便于方便记忆。
正文中的关键词用圈画法重点勾勒,可能成为主观题阅卷的关键词;关键句段(原理类、影响类、意义类、方法论类等)建议用荧光笔勾勒,每种颜色对应知识的不同类别(如原理、方法论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用颜色刺激记忆。
Step2:合上书本,根据课题框题及目题绘制思维导图的骨架。
Step3:再根据骨架内容,背诵填充重点内容(正文+小字部分)和细节(小知识点)Step4:反复操作,默写检验。
(基本功在平时日复一日的积累)◇段落拆分法:分层次记忆,大点拆小点,背的越细越全越好(一)“分”的方面是每个考点及其内部的具体知识。
浅谈高三政治备考策略

备考策略2:高考政治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2024年高考政治新教材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二轮复习专用)

③题型稳中有变:选择题非组合式减少,组合式增加;主观题评析、短评类题目有所增加,增加了判断说明类;
④2022年和2023年新高考加大对辨析题、图表题、推导题的考查力度
三、备考策略。
复习不是新课的简单重复,复习是“再学习” ,是温故而知新。 当学完整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复习时,应该将每一个知识置于整个学科 理论体系中进行重新审视,而不能满足于教材原先对这个知识点的讲 解。因此,二轮复习要做到“巩固基础、完善体系、总结规律、提高 能力”。
1.巩固基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突破易混点。
四、避免复习误区
忽略基础,片 面追求高、精、 尖目标。
忽略训练思维, 只沉浸于题海 战术中。
忽略常规题, 热衷偏题、怪 题。
只讲死知识, 不注重勾连整 合、迁移运用。
只讲题,不讲 规律、方法和 思路。
只教知识、能 力,忽略情绪、 志向、心态和 习惯。
只顾教情,不 管学情。
学生只被动接 收,不主动自 省、自检、自 励。
二、考情分析。 8.2023年北京卷 (选择题15个,非选择题8问)
二、考情分析。
9.2022-2023年北京卷高考试题7本教材考查分数比值一览表
从两年的发展趋势看: 必修分值呈下降趋势, 选修分值呈上升趋势,综合运用所学值得关注。
二、考情分析。
10.2022年山东卷(选择题15个,非选择题8 问)
谢谢!
二、考情分析。 11.2023年山东卷(选择题15个,非选择题7问)
二、考情分析。
12.2022-2023年山东卷高考试题7本教材考查分数比值一览 表
浅谈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关键词
高考政治
复习 策略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7 6 6 1 ( 2 0 1 3 ) 1 4 — 0 0 6 8 - 0 2 基础上, 理 解 当然也 就 不到位 。这样 的恶 性循环 , 就造成了 学生 在答 题 时 , 因基 础 知识把 握 不到 位 , 在 表述 或 分析 说 明 理论依 据 时, 往往 容 易出现丢 三落 四、 甚 至张 冠李 戴的情 况 。 这也 是 很多 学生 主观 题得 分 一直 不高 的根 本 原因 。在 高考 中要 想取 得很 好 的成 绩 , 前 提条 件就 是必 须 扎实 背诵 , 全面 记忆 基础 知识 。 2 . 进行 有针 对 性 的强化 训 l 练 高 中政 治 由经济 常识 、 哲 学常识 、 政 治 常识三 个部 分 组 成, 每 个部 分 又 由若 干个 小 部分 组成 。 如 哲 学常识 就分 成 四 个 部分 : 即唯 物论 、 辩证 法 、 认 识论 、 人 生观和 价值 观 。每 个 部 分都 自成 体 系 , 这 也就 增加 了学 生记 忆 、 背诵 的难度 。与
此 同时, 学生 的畏难 情 绪也 会 随之水 涨船 高 。 如 何在 紧张 的
中图分 类 号 : G 6 3 3 . 2
对于 高三 学 生来 说 , 高考 近 在眼前 。 如何 能在 有 限 的时 间里 全面有 效地 做好 高考 的复 习工 作 , 成为 毕业班教 师不 得 不面 对 , 同时也 是必须 解 决好 的难 题所 在 , 在 笔 者平 时 的教 学 实践 中 , 追 寻 学生做 题 丢分 的原 因 时 , 我们 发 现学 生无 论 是做 选择 题还 是做主 观题 , 其丢 分往 往是 由这样 几个“ 不足 ” 造 成 的, 一 是基 本 概念 、 定 义不 清 ; 二 是学 科基 础知 识不 扎 实; 三 是基 本 的解 题技 能不 通 晓、 不熟 练 。 所以, 针对 学 生 的 实际情 况 , 高 三政 治备 考复 习的第 一轮 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 那 如 何确 定第 一轮 复 习 的策 略呢 ?首 先要 确定 这一 轮 复 习 的基本 目 标 与 总体 要求 。 具体 来说 , 在 第 一轮 复 习中要 做 到 并实 现 四个 目标 ,这 四个 目标 分 别是 : 学科基 础 知识
浅谈政治学科高考复习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政治学科高考复习的策略与技巧
张 淑芳
(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
4 1 8 0 0 0)
高 考政 治学 科 成绩取 决 于高 三政 治的第 一 、二 、三轮 复 习。三 轮复 习 础 上 的 ,因为无 论 时事材 料 多新 、形式 多活 ,我们 都可 以在 课本 中找 到它 效果 的好坏 ,不仅 决 定着考 生 能否熟 练掌握 基础 知识 ,还直 接关 系到 审题 、 的支 点, 即“ 题在 书外 ,理 在书 中” 。 解 题 、答题 的效 果 。考生 该如何 应对 高考 政治 学科 总复 习呢 ? 三、 突出特 点 。把握学 科逻 辑思维 制定计 划 。科学 把握全 盘 复 习 每 一 学科都 有 自己的逻辑 思维 特点 ,政 治学科 也不 例外 。而 政 治学科 “ 凡事 预 则立 ,不 预则 废” 。要 想通过 高 三这 一年 使政 治成 绩在 高考 中 的 四大模块 又有 自己的逻辑 思维 特点 。如 :《 经济 生活 》以社会再 生产 过程 有一 个质 的飞 跃 ,那么 制定 一个 科学 的 、切实 可行 的复 习计 划 ,将起着 决 的 四个环 节为主 线 ,形 成“ 消 费与 交换 、生 产 、收 入与分 配 、发展 社会 主义 板 块 ,构建基 本框 架 ;《 政治 生活 》 以参 与政 治 生活 的各个 主体 定性 作用 。高 三政 治 总复 习都是 在老 师 的统一 指导 下进 行 的,不 仅政 治备 市场 经济 ” 课组 老师 要统 一制 定一 份 复习计 划 ,而且 学 生也要 参照 老师 的计 划并 结合 在政 治生 活 中的地位 和作 用 ,以“ 公 民、政府 、人大 、政党 、民族 、国际社 自身 的学 习 实际 ,制 定好个 人 的复 习计划 。政 治学 科 高考复 习都 是按 照三 会” 组成 知识框 架 ;《 文 化生 活》遵 循从 文化 的共性 到个 性 的逻 辑 思维特 点 , 轮复 习模 式进 行 的,大体如 下 : 第 一轮 复 习 ( 2 0 1 1 年 9月—2 叭2 年 1月 ) : 以“ 文化 与生 活、文化 的传承 与创 新 、中华 文化 与民族 精神 、发 展 中国特色 侧重 于基 础知 识 的复 习;第 二轮 复 习 ( 2 0 1 2年 2月— 2 0 1 2年 4月 ):采用 社 会主义 文化” 为模 块构 建知识 体系 ;《 生活 与哲 学》 以“ 唯物 论 、辩证法 、 为线索 组成 知识 框架 知识 专题 的方 式将 政治 学科 的知 识点再 复 习一遍 , 力求 让学 生准确 地理解 , 认 识论 、历 史唯物 主义” 熟练 地 掌握 ;第三 轮复 习 ( 2 0 1 2 年 5月 ) :集 中复习 时政热 点 。 四 、强化 训练 。提升 答题 技能 “ 工欲善 其 事, 必先利 其器 ” 。能力 考查 是高 考 内容改 革的 核心 ,近 几 二 、夯实 基础 .构 建知 识体 系 “ 基 础 不牢 ,地 动 山摇” 。考 生丢 分 ,尤其 是选 择题 的丢 分 ,往往 是基 年 的高 考试 卷一 直坚 持 以能力 立意 为主 导。 同学们在 高 考复 习中必 须进 行 本概 念 不清 ,基 础知 识不 扎实 ,基 本技 能不 熟练 导致 的 。因此 ,在 政治 复 适 度 的训练 ,提 高 自己在新 材料 、新情 境中综 合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是提 升对 设 问的审 题能 力 。高考 政治试 题设 问一 般都有 其 规律 ,一 习时 ,必须夯 实 基础 ,过好 三关 。 是依纲据 本,过好基础 关 ,将教材 读“ 厚” 。《 考试说 明》是高考命 题的 是设 问的指 向性 非常 明确 , 如: 要 审设 问的角 度“ 是 什么” “ 为什 么” “ 怎 么办” , “ 纲” ,它既 是对 高考命题 的制 约,又是 向广 大考生正式公布 的‘ 镭 明度’ ’ 最 大、 要审特 殊 的限制 与 要求 ;二是 设 问的切 入 口非常 明显 ,如 果知识 设 问范 围 最全 面、最可信的命题 “ 信 ’ ,它 明确告诉 了哪些要考 ,�
克服错位现象 提高复习效率——浅谈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复习指导高三综合88克服错位现象提高复习效率浅谈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倪豪孔2006年高考硝烟已经散去,2007年高考的号角正在吹响,要想在明年高考中胜人一筹,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研究在这一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益,做到事半功倍。
为此从现在开始就得未雨绸缪,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采取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养成了正确、科学的复习习惯。
下面几种复习迎考中的错位现象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并要注意加以克服。
一、本、参错位,即课本和参考资料错位。
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高考(无论是文综还是单独)都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侧重于能力考核,能否在高考中取胜,同平时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以及对知识掌握是否扎实并无多大的关系,因此在复习中不是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去全面理解、把握教材的有关知识点,而是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做自测题、模拟题上。
事实上,高考试卷中的许多试题虽然是题在书外,可却是理在书中,几乎没有任何一题的答案离得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时政知识),甚至有些试题就直接来自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根本,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
在高考复习中要严格遵循考试大纲,以课本为本,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总结、归纳、整理课本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只有这样,才能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立足教材这一根本,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切不可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否则将得不偿失,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
二、知、能错位,即知识与能力错位。
有的同学认为,现在高考侧重于能力考核,题目比较活,因此基础知识不重要了。
事实上,高考政治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并寓思想教育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之中。
据了解,近几年许多考生在解答主观题中的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而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所致。
事实上,纯粹的能力只在抽象思维中才有,而现实的、具体的能力总是与一定的具体知识相联系,高考强调能力考核,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浅谈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高三复习备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复习策略则是一门艺术,复习有法也无定法,我们觉得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就是有效的好方法。
下面简单说说我们学校的一些做法。
一、树立威信,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每接一届新的高三,第一节课一般不讲新课,而是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及学习政治的一些方法,然后,选择当年部分高考试题,一般选简单一些的,他们高一、高二已经学习过的而且估计他们能做出来的,(选择题、简答题)让他们首先感觉高考试题其实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不是太难的,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然随着以后讲课的深入,再把高考中一些较难的试题融入到教学中,让他们知道,高考中要考出高分,是需要下一番苦功的,不是哪么容易的。
)
树立威信,老师最重要的是把课讲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性和实效性,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觉得你讲的内容是对他高考有用的,老师一定要备好课,而且在把准高考复习的度和方向。
像我们政治课,理论性较强,甚至枯燥,要让学生喜欢,实在不易。
我们经常性的浏览报纸、杂志,掌握最新的时事、新闻人物,高三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了解国际形势、国内外大事的,老师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凝聚力的。
如每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我们有意识的去了解、收集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那段时间上课,总有意地把这些新闻人物的事迹融合到教学中,哪怕有时与教学内容没什么关系,我们也会简单绍一些;又比如,我国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我也收集有关报道,在第一时间给学生介绍,觉得效果都不错。
二、研究高考考试说明,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尤其是广东的高考试卷。
众所周知,高考是高三复习备考的指南针。
认真研究、揣摩高考考试说明,有助于我们把握高考命题的原则、特点和走向,了解高考对知识、能力、热点的
考查方式和考查重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高考试卷的五个方面:①涉及的考点,特别是其中的常考点;②涉及的能力点;③涉及的热点;④题型及对前述三个方面的考查方式;⑤主观试题答案的形成、组织和表述
如,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府职能、矛盾的对立统一、实践和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这些是常考考点,给学生点明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讲解与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
三、针对近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科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1、第一轮,夯实基础,把握复习备考的根本,避免空中楼阁。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以知识为载体。
高考无论怎么改革、怎么突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学教学实际,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
因此第一轮复习,要抓好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彻底扫除知识结构的理解障碍,以不变应万变。
这一轮做到做到“准、全、活、精”。
所谓“准”,就是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能区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必要时能准确地再现、再认知识。
所谓“全”,就是既能从微观上对知识点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又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宏观上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能抓住教材主线。
所谓“话”,就是学活用活,既能在形成知识网络的基础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随时提取,灵活重组;又能对知识进行迁移、转化或提炼概括,用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所谓“精”,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平均用力,而要突出重点。
这既包括近年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或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也包括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只有扎实地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才能避免建设“空中楼阁”。
我觉得,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考出好的成绩来。
2、第二轮,专题复习,突了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这里的专题,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课本知识点的专题;另一部分是时政热点专题,我们把他比喻为高考政治的“两驾马车”。
(1)课本知识点专题
就是把高考的四个必修模快的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
如生活与哲学分物质观、实践观、矛盾观、群众观及价值观等,也要让学生知道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老的提法,把新老提法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一轮复习,一定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抓住主干知识,落实答主观题经常会用到的知识,尤其要记住一些关键句子和词
语,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分类进行知识整合,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如哲学常识中的联系,课本讲的较分散,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成:联系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因果联系;又比如,考到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从党的性质、地位、作用、领导方式、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考虑、筛选。
另外在复习课本专题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分析,学会从理论到实际,提高分析能力。
高考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
(2)时政热点专题。
综观近年高考,纯记忆的试题越来越少,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都是以较新的时事材料作为背景命题的,资料很多,但老师不能讲得太多、太深,老师要心中有数,选项好时政材料,把握讲时政热点的度;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分析,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到理论。
课本专题是从理论到材料,时政热点专题是从材料到理论,两个专题前呼后应,有利于全面提升对课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轮复习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考前二周。
三、把答题思路指导作为复习备考的重要内容。
按高考题型,精选近年高考试题,把各种题型的审题思路、步骤及答题要求给学生讲清楚,配备适量的练习。
特别是主观题,占一半分数(75分)学生感到最难的是看了一大段材料,不知答题的切入点在哪里,老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材料分解,提取有效信息点,然后找到切入点,也就是政治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及该问题的时政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