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飞行区管理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年飞⾏区管理评估报告
XXXX年飞⾏区管理状况评估
XXXX年,场务科在公司、部门的领导、关⼼下,紧紧围绕公司安全⽣产⽬标,着⼒做好了FOD防范、场道维护、不停航施⼯管理、鸟击防范、⼟⾯区管理、道⾯除冰雪等安全⼯作,同时顺利完成⼆期转场运⾏和青奥会保障等重⼤任务。

XXXX年飞⾏区管理任务艰巨,现将XXXX年飞⾏区的运⾏状况做如下汇报。

⼀、细化管理,稳步提升管理⽔平
安全基础要夯实,完善细致的管理就不可或缺,作为飞⾏区适航管理的重要科室,场务科的⼯作与安全息息相关,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细致的培训以及严格的安全检查机制是有效推进科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为此场务科在XXXX年将精细管理和SMS风险管理理念运⽤在实际⼯作中,主要做好了以下⼯作:
1、构建管理平台,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不断完善场务科质量管理⼿册,建⽴健全满⾜机场⼆期运营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内设机构调整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场务科的质量管理⼿册进⾏了全⾯修订。

按照科室-台站-岗位的三个层次进⾏,每层按照概述-职责-流程-规章制度-台账五个部分展开,同时细化了落实业务⼿册中涉及本科室的流程内容。

同时根据民航局相关规定,在公司的统⼀安排下,结合当前运⾏保障实际,场务科还对《机场管理⼿册》进⾏了编修,严格参照现有的国家和⾏业标准,完成了第三章飞⾏区场地管理、第五章防⽌野⽣
动物危害以及第六章施⼯管理的部分内容。

2、强化教育培训,全⾯提⾼员⼯综合素质
⼆期投运后,飞⾏区指标、机场道⾯等级、跑道运⾏类别和模式等都将发⽣变化。

场务科统筹安排,多次组织⼈员到机场⼆期⼯程实地学习,并且多次组织⼈员学习⼆期道⾯构型、道⾯标志标识、⼆期运⾏保障环境特点及基础设施的变化情况,为更好更快地适应⼆期开航后的各项飞⾏区保障⼯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除此之外,科室还组织开展了各类安全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到岗前培训、在岗复训、脱产学习和业余⾃学相结合,长期学习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点和⾯相结合,切实提⾼了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岗位业务能⼒。

今年10⽉份,科室共组织60⼈参加了由华东管理局⾸次举办的民航场务员职业技能鉴定。

3、加强⽇常检查,严把安全关
为进⼀步加强科室安全管理⼯作,场务科每周、⽉定期组织召开管理⼈员会议,每⽉进⾏2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下发整改,狠抓安全⼯作的风险管理,查堵安全漏洞,确保场务各项⼯作持续安全。

同时根据飞⾏区管理⼯作的进展情况,开展安全形势分析,警钟长鸣,牢固树⽴“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思想,真正把不安全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以达到全年⽆事故的⽬标。

⼆、万⽆⼀失促转场,全⼒以赴保青奥
伴随着XXXXX的胜利闭幕,我们的XXXXX⼯作也随之圆满结束,回顾⼆期转场及XXXXXX过程,场务科作为飞⾏区保障的重要科室,
在领导的带领下,圆满完成本职⼯作及领导交代的其他任务。

1、全⼒清除⼆期FOD,保障转场运⾏
转场前期准备中,由于⼆期施⼯在道⾯上遗留下了⼤量的FOD,如果不彻底排除这些FOD,将会给⼆期通航后的运⾏带来⾮常⼤的安全隐患。

场务科提前半个⽉开始组织保障⼈员,在完成24⼩时值班后,留下来开展新飞⾏区道⾯的机械清扫,要求每个参与清扫⼈员不放过任何⼀个⾓落。

由于⼀些⽐较细⼩的FOD机械清扫不能够完全地排除,因此在转场前,场务科所有保障⼈员除在岗⼈员外,往返新飞⾏区3600⽶的跑道、滑⾏道,顶着炎炎烈⽇,在⾼温炙烤的道⾯上徒步⾏⾛了近20公⾥,眼睛时刻盯着刺眼的道⾯,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对场道的FOD进⾏全⾯复查,不放过任何⼀个细微的异物。

2、合理调配⼈员保运⾏
转场后,⼈员⽅⾯的缺乏是我们的⾸要问题。

为确保转场、XXXX 保障地顺利进⾏,场务科所有⼈员统⼀调配,⾏政班⼈员实⾏5+2的模式,24⼩时班制⼈员将班次调整为上48⼩时休24⼩时。

由于⼆期道⾯FOD排除和道⾯清扫需要⼤量⼈⼒,⼤部分保障⼈员近半个⽉的时间⾥没有休息⼀天,转场运⾏和XXXX期间,保障⼈员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有的保障⼈员根本达不到排班的标准,因此科室积极组织⼈员进⾏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见,先后调整了三次加班⽅案,确保⽇常保障的顺利进⾏。

3、理论与实践齐驱,转场保障两⼿抓
由于新飞⾏区投运后,道⾯的巡视检查⽅式、路线、道⾯的标志、
飞⾏区的通报⽤语等都发⽣了变化,场务科积极组织保障⼈员进⾏各⽅⾯的学习,从5⽉6⽇起,安排⼈员利⽤休息时间对⼆期跑道展开为期半个⽉的实地模拟巡查,熟悉了解⼆期飞⾏区道⾯设备设施、巡视路线、道⾯编号以及相关区域的标识标志,并邀请塔台⼈员协同开展实地模演练,为⼆期投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标准严要求,强化FOD清理
近年来,飞⾏区的FOD防范⼯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机场FOD 防范⼯作的主要责任科室,尤其是在⼆期转场投运后,飞⾏区⾯积增加了380万平⽅⽶,场务科FOD防范⼯作的责任变得越加沉重。

为此场务科⼀直严格落实⾏业标准,认真贯彻民航局和机场公司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FOD防范⼯作,不断探索FOD防范⼯作的新思路和新⽅法。

1、进⼀步完善FOD防范制度
机场⼆期投运,应民航局要求,为进⼀步加强XXXXXX机场FOD 风险管理⼯作,制定FOD防治办法,场务科对2013年9⽉发布的《XXXXXXX机场外来物(FOD)风险管理⽅案》进⾏相应的调整,主要对FOD防范的组织机构及职责、FOD防范机制及措施、突发事件处置、FOD信息管理、FOD宣传教育等9部分内容进⾏了重新梳理,并引⼊了系统管理FOD的概念,对飞⾏区内作业保障单位的各⾃职责进⾏了明确的阐述,对作业要求进⾏了细化,以适应⼆期飞⾏区的运⾏管理。

2、加⼤FOD清扫⼒度,降低FOD损伤航空器风险
在民航要求每季度⾄少进⾏⼀次道⾯徒步检查的基础上,场务科对徒步检查⼯作进⾏了优化提⾼。

⽬前在两条跑道和若⼲条滑⾏道⽅⾯,场务科每⽉安排⼀次徒步检查,重⼤节⽇和重⼤航班保障前再增加⼀次全道⾯的徒步检查。

此外,由于场务科保障⼈⼿不⾜,为了降低机坪FOD损伤航空器的风险,我们对机械清扫进⾏了优化。

在原有机坪清扫频次的基础上,将机坪按等级和区域进⾏划分,按时间段进⾏清扫,减少重复清扫的⾯积,清扫效率显著提⾼。

⽽且为了避免夜间灯光照⾯不⾜⽽引发FOD停留时间过长的问题,场务科还在每⽇夜间增加⼀次机械清扫,确保机位清洁,把好FOD防范的最后⼀关。

3、及时调整,做好FOD数据的统计和利⽤
为了更好地完成⼆期转场后FOD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在⼆期转场投运之前,针对转场后各个岗位的调整及整个飞⾏区运⾏模式的变化,场务科提前对FOD数据库进⾏维护和升级,对数据库的相应内容作出调整,以适应转场后的运⾏。

现有的数据库能够较为清晰明了地反应每天FOD的来源、数量、类别,便于FOD管理⼈员跟踪FOD防范⼯作中的所有数据要素、识别FOD防范⼯作中存在问题,为以后⼯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4、航空器扎胎统计分析
XXXX年扎胎通报数量统计
XXXX年飞⾏区管理部共接到航空器扎胎通报45起,其中2起确定为外场扎胎,1起鉴定后确定为正常磨损,本场确认扎胎42起,同⽐与去年下降了19.2%,万架次率为2.62,较2013年下降了1.26。

本场航空器扎胎航空公司分布
本场航空器扎胎依旧以两家基地航空公司为主,其中东航占全年总扎胎数的57.1%,⼀部分原因是由于东航在本场的航班量⽐较多,且有些损伤是外场造成的,但还是在本场报了扎胎;另⼀⽅⾯机务对扎胎的鉴定不全⾯,只要是轮胎的损伤⼏乎都会报为扎胎。

航空轮胎扎伤报告时间段分布
从数据统计上看,扎胎多集中在下午12:00-18:00这6个⼩时内,占总量的52.4%。

其⼀是这时段航班量较为密集、其⼆是这时段机坪保障车辆特别多,机坪 FOD数量也有所增加。

通过对这些扎胎事件的详细记录和调查取证,并对其进⾏认真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可以总结出⼏个特点:即扎胎多发⽣在基地公司的飞机、扎胎呈⼀定的时间分布规律等特点。

从扎胎航空公司分布情况来看,东航和深航这两家基地航空公司通报扎胎数量最多,占总量的83.3% 。

从通报损伤轮胎的现场检查情况来看,疑似扎胎和轮胎⽼化的占了⼤多数的⽐例,但部分机务⼈员在发现轮胎有裂⼝时⼏乎都通报为扎胎,对机场统计⼯作带来了极⼤的困扰。

5、FOD统计及来源分析:
根据巡查队FOD数据库上的数据统计,XXXX年共发现、清扫外来物9027件;其中,打包扣、包装袋等低危外来物4911件,占⼆季度外来物的54.4%;铁垫⽚、铆钉等中危外来物2934件,占⼆季度外来物的32.5%;铁⽚、铁钉、螺杆、螺帽等⾼危外来物1182件,占全年外来物的13.1%。

FOD数据统计表:
XXXX年FOD统计表
XXXX年全年的FOD情况还是⽐较乐观的,特别是T2航站楼投运后,所有⽣活垃圾内部处理,很⼤程度上减少了⾏车道上的FOD;另外机场现在的航班⼤部分通过廊桥登机,减少了旅客登机是产⽣的FOD。

根据保洁及巡查⼈员⽇常的反馈:其中⾼危外来物的来源主要集中在飞机货仓门下和机坪廊桥下,其他地点较为分撒;很⼤⼀部分的FOD是由保障车辆制造的,特别是运输及货运的平板车。

由此分析可知,本场外来物的来源主要是地⾯保障⼈员在保障过程中或保障任务后,不能严格执⾏外来物防控操作程序,FOD防控意识不强所造成的⼈为主观形成的外来物。

四、增加维护⼒度,强化道⾯维护管理
1、全⽅位解读新、⽼道⾯
XXXX机场通航⾄今⼀期飞⾏区道⾯已经使⽤了近18年,道⾯病害已经⾼发期,道⾯破损⽇益频繁,且部分道⾯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损坏,尤其以XXXXX跑道上的道⾯断板、错台问题最为严峻。

根据统计XXXX年,全年破损维修量达99处,维修⾯积约46.26平⽅⽶,XXXX年道⾯破损维修量及维修⾯积虽较2013年有所下降,但主要原因还是下半年双跑道运⾏期间,XXXX跑道主要⽤于航空器的起飞,使航空器落地时对道⾯冲击荷载频次⼤⼤降低,从⽽延缓了道⾯的局部破损情况。

但是⽼道⾯上存在结构性问题仍不容乐观,为了降低道⾯破损问题给机场的道⾯运⾏带来的风险,场务科积极做好⽇常道⾯破损维修⼯作,加⼤道⾯徒步检查频次,强化检查效果,及时发现道⾯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在换季温差较⼤的时段,除了加强徒步检查和⽇常巡查外,场务科还利⽤停航时间段对过往维修的破损进⾏专项检查,尤其是增加对XXXXX跑道多处断板地带的观察并且在⼊冬前集中对断板处的裂缝进⾏处理,避免出现破损扩⼤影响航班运⾏的情况。

2、聘请专家,解决道⾯难题
11⽉6⽇,场务科邀请场道专家对XXXX跑道换板⼯作进⾏评估。

评估会上,场道专家就XXXXX跑道的运⾏状况结合XXXX年道⾯评估的数据,对跑道换板和维护⼯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并且通过现场查看了XXXX跑道的⼏处断板,就现场的⼀些道⾯破损问题给出切实可⾏的维护建议。

此次评估利于我们准确把握XXXXX跑道的道⾯使⽤性能,
为后期的XXXXX跑道道⾯的维护⼯作提供科学依据。

3、⽇常道⾯维护数据统计
XXXX年1-11⽉份,场务科车辆检查XXXX跑道1340次,北区滑⾏道2037次, XXXX跑道501次,南区滑⾏道761次,机坪761次;步⾏检查XXXX跑道13次,滑⾏道12次,07-25跑道3次,滑⾏道3次;清扫车(毯)清扫XXXX跑道9次,⾯积约135.2万平⽅⽶,北滑⾏道9次,⾯积约153.1万平⽅⽶,机坪694次,⾯积约6950万平⽅⽶。

4、道⾯⽇常维护管理
飞⾏区的标志线、嵌缝料更新⼯作、跑道清胶⼯作是必备的道⾯⽇常维护任务,今年由于双跑道运⾏,关闭跑道相对便利,更兼组织得当,今年嵌缝料施⼯⽐预期提前⼗天完成,今年嵌缝料更新为XXXX 跑道XX端⾄XX端往东2050⽶区域,共计41000⽶。

由于⼆期转场和青奥保障的需要,今年原计划要完成的4次跑道清胶⼯作,仅完成了XXXX跑道、XXXX跑道各清胶⼀次,共计4.8万平⽅⽶,剩余两次将顺延转⼊明年完成。

按照《民⽤机场飞⾏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飞⾏区存在⼀些标线与之不符,本次⽼飞⾏区标线施⼯完成后将全部符
合新的飞⾏区技术标准,本次⽼飞⾏区标线更改主要有以下⼏个⽅⾯:⼀期全部机位的机位识别号码标志全部改为五边形新的机位识别号码标志;32-34,51-65机位为⾃滑机位,新增机位安全线零时作业等待区等。

同时为了更好的实现机场⼆期机坪设备区的有序运⾏,兼顾各家
使⽤单位意见,飞⾏区管理部组织⼈员对⼆期机坪设备区进⾏整改,主要明确了各机位的机务⼯具区、轮档、⾮机动车停放区、XXXXX机位划设了⼯具梯摆放区,XXXXX机位前新增停车位,少量车位根据使⽤单位要求明确使⽤车辆,减少⼆期⼯作道“停”设置,尽量保证⼯作道的畅通。

同时为提⾼运⾏效率,按塔台要求更改3个强制报告点位置,新增⼀处强制报告点。

为了避免飞机误滑,在D5滑⾏道出⼝新增⼀处P滑⽅向指⽰标志。

五、加⼤投⼊⼒度,积极做好鸟击防范⼯作
为落实民航关于鸟击防范的相关要求,确保航空器运⾏安全,根据公司及部门指⽰要求,场务科从⽇常驱赶、⽣态环境调研和综合治理以及鸟情信息分析⼊⼿,开拓思路,狠抓措施落实,确保鸟类⾼发季节航空器飞⾏安全。

1、⽇常驱鸟不间断,不断优化驱鸟⼿段
鸟击防范离不开⽇常基本的驱赶作业,为了做好鸟击防范⼯作,XXXX年,场务科⼀如既往地从基础驱赶抓起,1-11⽉份共发现鸟群1759次共12220只,驱鸟11660次(其中煤⽓炮9978次,礼花弹3XX 次2541发,猎枪1356次5603发),击落鸟类共2507只,⽹捕鸟2385只,击毙⼩动物14只(狗8只、野猫4只,野兔2只),围界检查334次,鸟情观察22次,⾍情、草情观察8次,安装维护捕鸟⽹549张,更换安装风轮4100⽶,维护驱鸟风动110台次等。

由于鸟类对各类驱鸟⼿段都有⼀定的适应性,为此场务科今年在驱鸟⼿段上不断调整,⼀⽅⾯不断优化原有的煤⽓炮、礼花弹、猎枪、
捕鸟⽹等防范⼿段,通过变化位置、增加数量、调整时间、增加伪装等⽅法,最⼤限度降低鸟类的适应性;另⼀⽅⾯机场还在驱鸟设备的多样性上下⾜功夫,通过考察借鉴,XXXX年引进⼀台多功能煤⽓炮和⼀台会发声、转动的⽴体仿真⼈,多样化的驱鸟设施设备在机场鸟击防范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同时,7⽉份为保障⼆期顺利通航,机场在⼆期飞⾏区内安装煤⽓炮28台,驱鸟鹰眼风动30台,捕鸟⽹86张,灭⾍灯16台,确保飞⾏区驱鸟⽆死⾓。

2、改变传统驱鸟思路,加强⽣态防治
传统驱鸟是⼀种被动驱鸟,只有在鸟类来到飞⾏区时,才进⾏驱赶。

可是要想控制鸟击航空器风险,还需要从主动预防出发,加⼤机场内外的⽣态环境整治⼒度。

只有切断鸟类⾷物源,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鸟类活动数量。

XXXX年场务科对飞⾏区的⽣态环境管理⼯作进⼀步加强,积极开展了飞⾏区⼟质地带平整、草⾼控制、积⽔坑回填、喷药灭⾍等⼯作,飞⾏区⽣态环境改善⼒度不断加⼤。

今年1-11⽉份场务科共割草约571.8万平⽅⽶;喷洒驱鸟液约为345.7万平⽅⽶;喷洒除草剂约为135.8万平⽅⽶;碾压⾯积为44万平⽅⽶;喷药除⾍80.0万平⽅⽶,清理飞⾏区围界周边杂树约2.27万棵。

此外,为了防⽌机场排⽔沟内积⽔孳⽣昆⾍,吸引鹭鸟觅⾷,场务科今年组织⼈员针对排⽔沟做了以下⼯作:护坡⽯墙、⽯缝清理6912㎡,护坡压顶1280㎡,排⽔沟底清淤2180m,有效控制了鹭鸟进⼊排⽔沟的情况。

3、加强信息沟通,完善鸟击记录
鸟击防范⼯作是⼀项系统⼯作,它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在机场进出旅客、各类航空器及航空器承运⼈,所以做好鸟击防范⼯作,就离不开机场、空管和航空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协同配合。

1)与塔台建⽴联动机制,当塔台发现鸟类和⼩动物⼊侵飞⾏区时,⽴即通知鸟害防治⼈员赶赴现场进⾏处置。

当鸟害防治⼈员巡视时发现可能危及飞⾏安全的鸟类和⼩动物时,⽴即向塔台和指挥中⼼申请进⾏处置;
2)当发⽣鸟击时,鸟害防治⼈员15分钟内⽴即赶到现场,在机组⼈员和各家驻场机务的配合下对鸟击飞机的航班号、时间、地点、航空公司等相关情况进⾏详细的记录,保留鸟击航空器的相关资料,并按《鸟击报告程序》向上级报告。

3)为保证鸟击的各类信息能够在第⼀时间反馈⾄机场鸟击防范⼈员,⽅便⼯作⼈员进⾏调查、分析,场务科与驻场航空公司负责处理鸟击信息的相关部门沟通,每⽉定期将其鸟击信息发⾄场务科,确保鸟击记录更为详尽。

4、学习兄弟机场先进鸟防经验,不断提⾼⾃⾝能⼒
为进⼀步提升本场鸟击防范⼯作⽔平,促进本场鸟击防范⼯作深⼊开展,今年场务科组织鸟害防治⼈员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就草情控制、⾍情控制、⽔体控制、驱鸟设备设施选择及鸟情管理进⾏了考察,系统地学习了浦东机场在鸟防⽣态治理⽅⾯由驱转防、源头管控,深⼊开展“草、⾍、⽔”多维度治理的成功经验,实地考察了浦东机场飞⾏区草坪情况、割草打药设备、驱鸟⽅法。

六、严格落实不停航施⼯管理制度,确保机场安全运营
XXXX年XXXX国际机场顺利实现转场对接,实现了XXXX的双跑道运⾏,对于场务科来说,⽆疑今年是成果丰硕的⼀年。

XXXX年,⼆期转场为⼀节点,转场前多项⼆期⼀期对接⼯程逐渐完⼯,转场中顺利实现⼀期与⼆期对接⼯作,转场后,飞⾏区内各项设施处于磨合状态,经过半年时间逐渐趋向成熟。

XXXX年,场务科圆满完成了⼆期飞⾏区地基处理及排⽔⼯程、⼆期道⾯及助航灯光⼯程、⼆期⼯程空管供电与通信管线⼯程、排⽔沟出新⼯程、安防⼯程、飞⾏区标志牌改造施⼯⼯程6项不停航施⼯的监管⼯作,施⼯监管⼈员在施⼯监管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按规章办事,从未出过安全问题,确保航空器安全有序运⾏。

为保障⼆期顺利通航,转场期间,场务科监管队全员上岗,取消休息,分别于转场前后完成⼀期⼆期标志牌对接⼯作、⼀期,⼆期围界拆除⼯作、⼆期标线更改、以及少量⼀期,⼆期标线对接⼯作。

为了防⽌⼆期新道⾯误降航空器,场务科⾃制了灯光关闭标志,摆放在⼆期道⾯上。

转场前,场务科每天对⼆期跑滑33套关闭标志进⾏检查,同时对⼆期与⼀期之间的临时围界上的关闭标志和禁⼊标志以及不适⽤地区的灯光标志进⾏检查,防⽌飞机误滑进不适合通⾏区域。

七、全⼒以赴,做好道⾯除冰雪⼯作
2⽉18⽇凌晨,由于受到强冷空⽓的影响,XXXX机场突降⼤雪,受跑道积雪影响,从18⽇上午7时开始,南XXXX机场所有航班停飞,场务科紧急出动,实施场道除冰雪作业,确保了飞⾏区安全适航,⾸
个航班于09:49分落地,并于10:11分放飞第⼀个航班。

此次道⾯除冰雪场务科共出动车辆设备20台次,⼈员54⼈,完成除雪作业⾯积约40万平⽅⽶,消耗航空煤油34.6万吨。

XXXX年下半年冬季的除冰雪⼯作刻不容缓,由于除冰雪⼈员、机械、设备数量有限,根据⽬前飞⾏区使⽤具体情况,今年冬季的道⾯除冰雪将采⽤先开放南区场道系统后开放北区场道系统的流程。

场务科多次利⽤科务会对冬季场道除冰雪⼯作进⾏研究,编写了冬季除冰预案。

为检验除冰雪预案的有效性,场务科联合了邮政航空站坪部11⽉19⽇在机坪开展了冬季道⾯除冰雪综合实战演练。

演练实地模拟XXXX机场范围突降⼤雪时,作业⼈员分别操作三台吹雪车单跑单滑除冰雪和五台吹雪车单跑双滑除冰雪两套⽅案,此次演练共出动除雪⼈员39名,推雪铲、除冰液撒布车、吹雪车等除冰雪车辆21辆,为做好冬季冰雪天⽓下航空运⾏保障积累了经验。

此外,为缓解我科除冰雪驾驶⼈员紧缺的⽭盾,有效提⾼机场除冰雪的能⼒,经公司、部门领导同意后,在这种季节性的、突击性的、时效性强的⽤⼯需求上,实施消防车驾驶员和场务驾驶员兼除冰雪车辆驾驶员,⽬前已有38名兼岗⼈员完成了除冰雪车辆驾驶员的培训和取证。

过去的XXXX年,留给我们很多的宝贵经验,也引起了我们对新的⼀年⼯作的很多思考。

在全⾯完成⼯作⽬标,促进机场安全运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距离建设⼀流国际机场的⽬标我们的⼯作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求真、务实、善于思考,认真学习兄弟机
场的先进管理经验,踏踏实实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做好2015年的⼯作,全⾯开创新的局⾯,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个⽅⾯⼊⼿:
⼀、FOD防范
在FOD防范⽅⾯。

2015年科室将进⼀步完善机械清扫制度,采购配备机械清扫设备。

对道⾯清扫进⾏细化分区,按不同保障等级对各个区域进⾏定期清扫,并且利⽤⼈⼯或⼩型清扫设备对⼀些保障盲区进⾏清扫。

虽然机位⼈⼯清理仍⾯临⼈员紧缺问题,但是场务科将进⼀步优化⼈⼯清理机位的流程,提⾼保障效率。

在提⾼机械和⼈⼯保障的同时,强化FOD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作。

并且计划建⽴⼀套完整的航空器轮胎扎上鉴定和处理流程,分析原因,寻找FOD 源头,切断产⽣FOD的源头。

⼆、道⾯维护
⼀是要进⼀步强化预防性检查和维护⼯作,对道⾯进⾏整体详尽的调查,对较差的道⾯区域要进⾏重点关注,对出现道⾯裂纹、空洞等表层道⾯问题提前进⾏复修,防⽌出现破损扩⼤从⽽导致道⾯结构层的损坏;⼆是吸取教训,在⾬季来临之前,对道⾯的嵌缝料进⾏整体的排查,及时更换修复破损的嵌缝料,避免⾬⽔等渗⼊道⾯基层,对基层产⽣冲刷作⽤,对道⾯造成结构性损坏。

三是程序化道⾯快速恢复,计划在原有道⾯修复程序的基础上,进⼀步确保抢修流程合理化、⾼效化。

四是对出现道⾯结构损坏的区域进⾏注浆并且对相应的板块进⾏换板或盖被。

五是引进道⾯管理系统,简化道⾯维护⼯作程序,在维修时机、维护地点和维护⽅式的选择上提供相关理论的⽀持,
并且对道⾯各类性能的衰变情况进⾏合理地预测,准确掌握未来道⾯状况。

并且借助这个系统平台,实现飞⾏区道⾯维护系统化管理以及台帐资料电⼦化存档。

三、鸟击防范
1、根据《民⽤机场鸟情⽣态环境调研指南》,机场管理机构通常应在新机场投⼊运⾏第⼀年内开展⾸次全⾯的鸟情⽣态环境调研。

XXXX机场⼆期⼯程竣⼯,⽣态环境发⽣重⼤变化,为了能够全⾯、深⼊的了解机场及周边地区威胁,场务科计划与⼤学项⽬组进⾏合作,开展⾍情、草情调研⼯作。

⽬前,场务科鸟害防治⼈员利⽤岗位优势和⾃⾝知识经验,在⽇常⼯作中通过观察鸟情,了解了各季度机场及其周边部分鸟类的习性和活动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鸟击防范⼯作。

2、场务科将不断强化飞⾏区内部环境整治⼒度,安排做好飞⾏区⼟⾯区的养护⼯作,确保飞⾏区内割草、碾压、回填低洼地区及⽔坑、喷药灭⾍等⼯作有序完成,努⼒消除飞⾏区内吸引鸟类的因素。

我们⽬前没有条件改造草坪植被类型和⼟壤理化性质,可以根据草情、⾍情调研(拟与XXXXX⼤学合作)结果,开展机场草坪的综合管理措施如鸟类⾷物管理,即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管理、昆⾍种类与发⽣量的管理,有针对性地选择农药种类和喷洒时机,在幼⾍和⼀、⼆龄⾍时施洒农药,可以取
得更好的效果;另外,⾍类喜欢双⼦叶植物胜于单⼦叶植物,选择使⽤合适的除草剂,保护优势草种可以减少对⾍类的吸引,但草种不要太单⼀,避免爆发⾍灾。

值得⼀提的是浦东机
场将割下的草⽤机器打包后就堆放在草坪上,草垛对于⾍类⽽⾔就是“天堂”,等过⼀段时间拿起草垛会发现下⾯有⼤量⾍类,此时在这⾥喷洒农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为了防⽌机场排⽔沟内积⽔孳⽣昆⾍,吸引鹭类、鹬类等鸟类觅⾷,除了对排⽔沟进⾏清淤等⼯作,还应对⼆期飞⾏区内排⽔明沟进⾏⼤⾯积盖⽹处理,这点望上级部门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