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作栽培对冬前麦田土壤环境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作栽培对冬前麦田土壤环境及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通过畦作与垄作相对照的方式,并对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大田5点取样法,从土壤水分变化、小麦地温变化及冬前单株生长性状等方面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垄作小麦茎蘖数比畦作条件下少96万个/hm2,单株分蘖少0.4个,单株次生根多0.7条,最长叶鞘短3.5cm,平均叶片窄0.09cm,最长叶片长短0.85cm,单株叶面积减少69.6cm2。
垄作植株生长健壮,旺长不明显,而平作旺长现象明显。
关键词垄作;小麦;生长发育;土壤环境;影响
2004年秋种,安排示范小麦垄作66.67hm2,并进行小麦垄作与畦内平作对照试验。
通过冬前定期测量地温、土壤湿度、植株性状考察等,基本弄清了垄作对土壤环境及小麦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试验示范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示范品种与处理
示范品种济麦20,分垄作与畦作两种处理,重复3次。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曲阜市姚村镇姚西村,地势平坦,上层深厚,土壤为中壤土。
据2004年秋种前取土测验,有机质含量1.09g/kg,含全氮0.086g/kg,全磷0.049g/kg,碱解氮45mg/kg,速效钾120mg/kg。
1.3方法
采用大田5点取样法,每隔7d测量1次土壤水分。
每隔5d测1次麦田地温。
于越冬前进行1次考察,并测出小麦单株叶片长、宽、最长叶鞘,计算出叶面积系数。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垄作麦田与常规畦内平作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调查
由表1可知,垄作比畦作土壤水分含量低。
2004年秋冬季节降水较多,气温偏高,土壤含水量较大,在垄作条件下,起垄种植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从而降低了田间湿度,抑制了肥效发挥,减轻了土壤湿害,有利于小麦茎秆稳健生长。
2.2垄作麦田与畦作麦田地温变化情况调查
由表2可知,垄作较畦作麦田地温相对偏高,这是由于起垄种植增加土壤表面积30%,改善了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使得土壤湿度降低,有利于地温提升,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
2.3小麦冬前单株性状
由表3可知,在垄作条件下,与畦作相比,小麦茎蘖数减少96万个/hm2,单株分蘖减少0.4个,单株次生根增加0.7条,最长叶鞘短了3.5cm,平均叶片窄了0.09cm,最长叶片短了0.85cm,单株叶面积减少69.6cm2,叶面积系数小了1.66,植株生长健壮;但旺长不明显,平作麦田叶面积系数明显偏高,表现出严重的旺长趋势。
3结论
(1)垄作小麦在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大部分麦田出现旺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田间小气候和水热效应,表现出明显的控制旺长,培育壮苗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小麦群体适中,个体发育健壮,根系发达,次生根较多,叶片窄,叶鞘较短。
(2)垄作栽培起垄种植增加了土壤表面积,改善了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条件,可以起到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的作用。
(3)垄作小麦茎蘖数比畦作条件下少96万个/hm2,单株分蘖少0.4个,单株次生根多0.7条,最长叶鞘短3.5cm,平均叶片窄0.09cm,最长叶片短0.85cm,单株叶面积减少69.6cm2,叶面积系数小了1.66;但植株生长健壮,旺长不明显。
而平作麦田叶面积系数明显偏高,表现出严重的旺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