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石钟山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 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 啼。
谁道人生无最少?门前流 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
菩萨蛮பைடு நூலகம்阳羡作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 物游。 有书仍懒著,且慢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 须风雨时。
《水经》和《水经注》
《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的一部记载全国水 道的地理书。
《水经注》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 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所著。郦道元博采 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 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 籍多至437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水经注》 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 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蜀山东坡书院和闸口海棠园
苏东坡酷爱宜兴山水,曾多次来宜兴。 他在蜀山买过田,讲过学,留下了许多佳 话和诗篇。明朝时当地士绅为纪念苏东坡, 就在蜀山东南东坡买田处建立了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枕山面湖,环境清幽。1905年起, 当地人在此创办了东坡小学,相沿至今。
苏东坡来宜兴,闸口人邵民瞻从之游,苏东坡曾从南 方带来一株海棠树就植于邵宅天远堂,至今生机蓬勃,后 人称之为海棠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生平成就[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 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幼 年承受家教,深受父亲苏洵的熏陶。既长, “学通经史,属文日暮途穷数千言”(苏辙 《东坡先生墓志铭》)。嘉右二年与弟苏辙 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他一生 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 石推行变法,出为杭州通判(筑苏堤),后 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因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以“谤仙朝廷”罪被捕下狱, 这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被贬 为黄州团练副使。元右元年(1086),宋哲宗继位,起 用反变法派司马光为相,苏轼再入朝,任中书舍人、翰 林
内容 结构
记游,从游未尽兴生 虽是记游,实际是记
发感慨,谈人生哲理 考察所得,提倡实地
和治学态度。
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叙议紧密结合,议论 叙议紧密结合,议论
写法 统率叙事,议论重在 统率叙事,议论有
“立”。
“破”有“立”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道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苏轼的生平成就[二]
学士等职。但又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 次知杭州。哲宗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 得势,苏轼再遭打击,被一贬再贬,由英 州(广东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 (dān)州(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 (1100)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还,次年病 故于常州。谥文忠。
苏东坡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有多方面创 作才能的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 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 合称“苏辛”。他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 造诣。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石
钟
山
苏 轼
记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复习诗词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生平成就▲
简介苏轼
阳羡情怀▲
苏轼游程图▲
《水经》和《水经注》▲ 结构图示▲ 比较填充▲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蒌春竹 惠 是蒿江外 崇 河满水桃 《 豚地暖花 春 欲芦鸭三 江 上芽先两 晚 时短知枝 景 。,。, 》
质疑
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为 线索
结
构
提出两种说法点明自己怀疑
图
郦道元 水石激声 人常疑之 察疑 李 渤 扣石发声 余犹疑之
叹之简 笑之陋
实地进行考察探明得名原因
前
山下皆石穴罅 微波入焉发声 后
释疑 大石空中多窍 风水吞吐发声
呼 应
由此生发感慨表明写作意图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比较填充
《游褒禅山记》 《石钟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