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的危险源
危险危害因素机修车间

b.电动机引发的火灾。
电动机由于选型、使用不当,或维修保养不良造成电动机过载、绝缘损坏、接触不良、单相运行、机械摩擦、铁损过大、接地装置不良、散热失效等引发绕组、引线、铁芯、电刷和轴承部位起火而引发火灾。
(8)要根据倒链的起重能力决定拉链人数。如拉不动时,应查明原因再拉。
(9)倒链起吊重物时,重物下严禁站人。
(10)捆扎吊物的钢丝绳的琵琶头的穿插长度为绳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
(11)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的情况下不吊。
(12)倒链起吊重物过程中要有专人指挥,要协调一致。
(13)倒链起吊重物中途停止时,要将手拉小链拴在起重链轮的大链上,以防时间过长而自锁失灵。
(1)非机修人员,未经班长同意不得操作切割机。
(2)开机前检查砂轮片的完好性。如是否偏心、是否有裂痕等。
(3)操作切割机时无关人员要远离切割机。
(4)禁止使用切割机砂轮侧面磨削。
(5)切割机的防护罩应坚固可靠,不得随意拆卸或丢弃不用。
(6)敲打工具时先夹牢工具,多人配合要互相协调一致,其他无关人员离开一定距离后再敲打工具。
(7)使用手锤、大锤时不准带手套,锤柄、锤头上不得有油污,打大锤时甩转方向不得有人。
第三种起重伤害
千斤顶和倒链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人员伤害。
(1)千斤顶在使用时应放平,并在顶端和底脚部分加垫木板。
(2)千斤顶不要超负荷使用,顶升的高度不得超过活塞上的标志线。
(3)千斤顶顶升时要随着物体的升高,在其下面用枕木垫好,以防千斤顶倾斜或回油而引起活塞突然下降。
机车修理工岗位危险源辨识

机车修理工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为一名机车修理工,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多种危险源。
本文将从机械伤害、噪音危害、电器危害、易燃易爆、高处作业、腐蚀品接触、电力设备误操作、工具与设备不适用以及火灾与爆炸等方面进行机车修理工岗位危险源辨识。
1.机械伤害机车修理工在工作中需要操作各种机械设备,如切割机、打磨机、液压升降台等。
如果设备维护不当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如割伤、压伤、磨伤等。
为避免机械伤害,修理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遵守操作规程,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2.噪音危害机车修理现场通常存在较大的噪音,如发动机运转声、切割机噪声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头晕、头痛等健康问题。
修理工应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以减少噪音危害。
同时,企业也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如改善设备润滑、优化作业布局等。
3.电器危害机车修理工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各种电气设备,如电机、电源箱、电磁阀等。
如果设备绝缘不良或电路故障,可能导致电器危害,如触电、电击等。
为避免电器危害,修理工应提高警惕,注意用电安全,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应使用符合规格的电缆线、插头插座等电气配件。
4.易燃易爆机车修理工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油品、化学品等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润滑油、油漆等。
如果使用不当或存放不当,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
为避免易燃易爆风险,修理工应严格遵守危化品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其与火源、电源等接触。
同时,企业应提供相应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
5.高处作业机车修理工在检修机车时可能需要进行高处作业,如登上机车顶部检查或维修。
如果防护措施不到位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为避免高处作业风险,修理工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遵循高处作业规范,避免疲劳作业和酒后作业。
企业应提供相应的安全设施和监护措施。
6.腐蚀品接触机车修理工在工作中可能需要接触各种腐蚀品,如酸碱溶液、油漆稀释剂等。
电机车维修工危险源辨识范文

电机车维修工危险源辨识范文引言电机车维修工作环境复杂,存在诸多危险源,正确辨识这些危险源对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电机车维修工作中的常见危险源进行辨识,以便维修工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危险,确保工作安全。
一、机械危险源的辨识1. 设备启动在电机车维修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启动可能造成意外伤害。
维修工应确保所有设备处于停止状态,并且设备能够安全启动和停止。
2. 旋转部件电机车的旋转部件(如风扇、转子等)可能造成维修工的受伤。
维修工在接触旋转部件时,应确保机械设备已停止运转,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异常的机械运动有些电机车在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的机械运动,例如机械设备突然停止或突然启动。
维修工应密切关注机械设备的运动状态,并随时做好准备应对异常情况。
二、电气危险源的辨识1. 电击风险在电机车维修过程中,接触电气元件可能导致电击。
维修工应确保手部干燥,穿戴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维修。
2. 电弧风险电机车中的电气元件可能产生电弧,引发火灾或爆炸。
维修工应注意电气元件的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可燃物质,并使用遮挡物等措施减少电弧的风险。
3. 短路风险电机车维修中可能发生电气部件的短路,导致火灾或电气设备的损坏。
维修工应在维修前检查电气部件的状态,并确保绝缘良好,以减少短路风险。
三、化学危险源的辨识1. 使用化学物质在电机车维修过程中,维修工可能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如溶剂、清洁剂等)。
维修工应正确使用化学物质,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手套、通风等。
2. 气体泄漏电机车维修现场可能存在气体泄漏风险,如燃料泄漏或制冷剂泄漏。
维修工应及时发现泄漏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如通风、停止泄漏源等。
四、火灾危险源的辨识1. 易燃物质电机车维修现场可能存在易燃物质,如油漆、润滑油等。
维修工应注意这些易燃物质的存放和使用,确保其安全性。
2. 易燃气体电机车维修现场可能有易燃气体的使用,如燃料气体。
机械设备故障重大危险源清单

机械设备故障重大危险源清单介绍本文档旨在汇总机械设备故障中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设备故障,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毁或生产中断等严重后果。
清单中列出的各项危险源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参考,以便及早识别和解决问题,确保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清单1. 电气故障:包括电路短路、线路过载、电缆老化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电击等安全风险。
2. 机械故障:涉及机械零部件的磨损、断裂、松动等情况,可能导致设备失效、意外停机,甚至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3. 润滑不良:润滑油缺乏或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或运行不稳定,增加故障发生的概率。
4. 温度过高:机械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由于散热不良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温度过高,引发设备故障或火灾。
5. 下雨侵湿:机械设备在户外运行时,遭受雨水侵湿可能导致电器元件短路、机械部件腐蚀,增加设备故障的风险。
6. 操作错误: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忽视安全规定,可能引发故障和安全事故。
7. 缺乏维护:机械设备长期没有进行保养和维护,可能导致零部件老化、松动、腐蚀,增加设备故障的概率。
8. 紧急停机系统故障:紧急停机系统失效,无法及时停机,可能导致事故进一步恶化。
9. 静电放电: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静电积聚没有及时释放,可能引发电火花,导致爆炸或其他危险。
10. 设备过载:机械设备超过额定负荷运行,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电机损坏、断裂等故障。
结论通过及早识别和解决机械设备故障中的重大危险源,我们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清单中列出的各项危险源,在操作、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机械维修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

机械维修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机械维修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作为一名机械维修工,在工作中面临着多种危险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危险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
1.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运动部件对人体造成的冲击、剪切、挤压等伤害。
常见的机械伤害包括夹具、刀具、破碎的零件等。
控制措施:使用防护工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安全鞋等。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无异常。
遵循操作规程:严禁私自拆卸、改装机械设备。
2.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度较高处跌落,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高处坠落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无防护措施、设备故障等。
控制措施:使用安全带:在高度较高处工作,必须佩戴安全带。
搭设脚手架:在高度较高处工作,必须搭设脚手架,确保稳定性。
检查设备:在高度较高处工作,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保工作安全。
3.触电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带电体时产生的电击或电伤。
触电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设备漏电、操作不规范等。
控制措施:使用绝缘工具: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必须使用绝缘工具。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及时修复漏电等故障。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遵循电气安全规程。
当有疑问时,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4.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对人造成的冲击、碰撞等伤害。
物体打击的主要风险来源包括:工具、零件等物件的飞溅、滑落等。
控制措施:使用防护工具:在工作中,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安全帽等防护工具。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内的杂物,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小心轻放物件:在处理物件时,要小心轻放,避免产生飞溅、滑落等现象。
5. 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是指在机械维修工作中,由于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控制措施:防火防爆知识培训:员工应接受防火防爆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防火防爆知识和技能。
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设备检修岗位危险源

设备检修岗位危险源一、引言设备检修岗位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涉及到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工设备等不同类型的设备。
在此类岗位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源,如机械伤害、电击、化学溅淋等,而这些危险源的存在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未能对潜藏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鉴别和控制所导致。
因此,在设备检修岗位中,必须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二、机械设备的危险源机械设备是设备检修岗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类型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险源。
常见的机械设备危险源如下:1.切削类危险源切削类危险源主要指旋转刀具、锯片等利器类工具。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并加强个人防护,如戴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
2.压力类危险源压力类危险源是指在设备运行中产生高压力的部件。
这些部件一般会在泄压或破裂时释放出极高的压力,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
因此,在检修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压力过高。
3.重物类危险源重物类危险源是指设备中存在的重物体,如大型机器、压力容器、配件等。
在检修这些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采用适当的吊装工具将这些重物移开,以避免重物对工作人员造成威胁。
三、电气设备的危险源电气设备是设备检修岗位中同样常见的设备类型之一,与机械设备相比,其危险源更加隐蔽且具有潜在性。
常见的电气设备危险源如下:1.电击类危险源电击类危险源是电气设备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它可能来自插座、电线等。
在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穿戴合适的绝缘防护用品,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减少电击的风险。
2.短路类危险源短路类危险源主要指电气设备中的短路现象。
一旦出现短路,会产生极高的电流,加之电气设备可能储存相当数量的电,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在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确保接线正确,且防护措施到位,以避免短路的发生。
机修车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清单

8.被焊工件上有积水。
触电
2
动火作业
机修车间
1.施工区域存在易燃、易爆物品;
2.焊线接头处接触不良,长时间作业引起过热;
3.焊接产生的火花未进行接挡或接挡不到位;
4.离开作业现场时未检查是否留有火灾隐患;
5.作业时灭火器未配备到位;
6.焊缝未冷却就清理表面的焊渣;
危险(有害)因素排查辨识清单
车间/班组:机修车间
序号
风险点(单元)名称
所在位置
存在的主要
危险(有害)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备注
1
临时用电
机修车间
1.电焊线破损、接头外漏;
2.电焊线老化;
3.电焊机、磨光机的漏电开关损坏;
4.电焊机无接地线或接地不良;
5.在移动和倒换电焊机的极性时未切断电源;
6.私自对电焊机进行接线;
4.在高空嬉戏打闹;
5.物品摆放不规范;
6.随意向下抛掷物品。
高空坠落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限空间作业
各车间场所
1.空间内气体含量不合格;
2.无有效的通风装置;
3.作业时准备不充分,设备电源未断开;
4.作业时监护人不到位。
中毒窒息
6
其他作业
各车间场所
1.在噪音下作业时未佩戴耳塞;
2.触碰到与作业无关的机械转动设备。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7.未穿戴好劳保用品。
火灾爆炸烫伤
3
打磨作业
机修车间
1.在更换磨光片时未切断电源;
2.用力过猛致使磨光片碎裂;
3.未佩戴好防护眼镜;
4.未佩戴好防尘口罩;
汽修厂机修车间的危险源

汽修厂机修车间的危险源
1. 机械设备:机修车间中通常存在多种机械设备,如机床刀具、切割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操作或维护不当,都可能导致伤害。
2. 物理因素:在机修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物理因素,如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和噪声等,长期接触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有害物质:机修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中的一氧化碳、锰烟尘、甲醇、丁醇等,以及有机溶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汽油等,若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
4. 高温环境:机修过程中,设备可能会产生高温,尤其是在没有良好通风的条件下,高温环境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5. 电源和电线:机修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电源和电线,若电线老化和破损,可能会引发触电事故。
6. 高处作业:在机修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发生坠落事故。
7. 油料泄漏:机修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油料泄漏的情况,若没有及时清理,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为了有效控制危险源,汽修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应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机械维修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

机械维修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前言机械维修工作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行业,一不小心就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或是财产损失。
因此,在工作前一定要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告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以及周围人的安全。
本文将向机械维修工作人员介绍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以下是机械维修工作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是机械维修工作的主要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启动或停止设备时,设备可能会迅速启动或停止,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操作设备时,可能会因操作不当导致身体受伤。
•设备可能会坠落或倾斜,造成物体砸伤或压伤。
化学品机械维修过程中,常用具有腐蚀性或易燃性的化学品,例如油脂、溶剂等。
这些化学品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皮肤或眼睛受伤•气道受到波及•吸入或吞咽环境因素气候、空气质量、光照度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对机械维修工作造成危险,可能导致以下结果:•中暑或受凉•呼吸不畅•视力受损风险告知机械维修工作之前应该认真了解危险源,并告知相应的风险。
风险告知的内容风险告知应包括以下内容:•危险源的种类和位置•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损害和危险•避免或控制危险源的方法•该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危险风险告知的方式风险告知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简单明了地说明危险源、可能的损害和控制措施。
在告知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语言的准确性,在保证文章简明易懂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危险源都需要详细地解释风险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对于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都有清晰准确的说明。
控制措施了解危险风险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最优选择。
操作设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关注设备的开关、稳定性、可靠性和整体外观的变化。
•使用安全措施,例如带上耳罩、安全带等,并保证工作状态下的正确的保护措施。
•操作许可人应在附近,把设备操作与自身保护结合起来。
化学品的使用•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应该带上防护手套。
•保证使用化学品的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尽可能容许地少用化学品,适当运用环保产品。
机床、钳工、设备维修岗位危险源

机床、钳工、设备维修岗位危险源
一、机床工岗位危险源:电源线断裂、电源线绝缘强度不够、电源线老化、电源线破损、防护意识不强、防护装置缺失、控制柜周围存放导电物体、控制系统失灵、漏电保护缺失、女同志不戴安全帽、材料材质不合格、操作者精神状态不良、戴手套操作、地面油水、铁屑、防护装置破损、工件安装不合格、工件摆放不规范、设备机械故障、索具断裂、铁屑飞溅、物件堆放不当、误触碰设备、照明不符合要求、走刀部位失灵、操作违章、操作员工未培训、工件弹出、劳保用品未正确穿戴、设备无防护装置、未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物体的重心不稳、现场物件堆放混乱等。
二、钳工岗位危险源:工具不合要求或安装不牢固、扳手粘油打滑、虎钳上放置其它工具、工件未卡正(紧)或摆放不平稳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佩带劳保用品、吊装索具不牢等。
三、设备维修作岗位危险源:起吊设备重心不平衡、未培训人员操作、操作人员精神不良、行车下违章站人或行走、起吊制动系统失灵、索具断裂、起吊设备超重、设备捆扎不当、维修人员违章操作、电工工器具接地线断裂、电工工器具漏电保护缺失、电工工器具电源线破损或断裂、电工工器具电源线老化、电工工器具绝缘强度不够、电工工器具电源接线不当、升降叉车制动失灵、行车导轨上有油或水、维修人员精神不良、操作违章、防护用品缺失、防护用品不合格、防护装置缺失、焊丝不合格、维修人员未培训、维修人员防护意识不强、操作方法不当、防护用品缺失、误操作等。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

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清单。
通过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可以保障维修保养作业的安全进行,减少事故风险。
2. 重大危险源清单以下是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中常见的重大危险源清单:1. 电气危险源:- 断电和接地不当- 高电压设备操作- 不合格的电气设备2. 机械危险源:- 旋转设备的危险部位- 不当使用工具和设备- 机械故障和损坏3. 化学危险源:- 有害气体和化学品泄漏- 不当存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 未使用个人防护装备4. 物理危险源:- 气候变化导致的不良工作条件- 高温和低温环境- 噪音和振动5. 人为因素:- 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不当的工作姿势和动作- 人员疲劳和情绪波动3. 控制措施清单为降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中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电气危险源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状况- 接受合格的电气操作培训- 使用符合标准的电气设备2. 机械危险源控制措施:- 提供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以避免接触危险部位- 培训维修人员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可靠性3. 化学危险源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存储和处理化学品的规程-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紧急处理设施- 进行定期气体检测和泄漏监测4. 物理危险源控制措施:-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通风设施- 提供适宜的工作服装和防护设备- 配备噪音和振动控制设备5. 人为因素控制措施:- 培训维修人员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推行安全文化和工作纪律- 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间隔4. 结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程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旨在促进作业安全和事故预防。
项目参与人员应严格按照控制措施执行,确保工作环境达到安全标准,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项目监督人员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完整版)飞机维修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完整版)飞机维修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飞机维修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辨识和控制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危险源,以确保飞机
维修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危险源辨识
为了准确识别飞机维修过程中的危险源,我们应进行如下步骤:
2.1 危险源列表
制定一个详尽的危险源列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部件破损或磨损
- 人为操作失误
- 电气故障
- 液压系统泄漏等
2.2 危险源评估
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风险级别和影响范围,以
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飞机维修过程中的风险,我们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3.1 管理控制措施
- 制定并执行飞机维修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性。
- 建立维修记录系统,对所有维修工作进行记录和追溯。
3.2 工程控制措施
- 使用质量可靠的替代零部件进行维修,以确保零部件的可靠性。
- 对维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 为维修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维修能力和
安全意识。
3.3 个体防护措施
-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维修
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 总结
通过辨识和控制飞机维修危险源,我们可以提高飞机维修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以上措施应得到全体维修人员的严格遵守和执行,以确保飞机维修工作的成功完成。
机修本岗位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机修本岗位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1. 危险因素的识别1.1 设备故障机修工这个岗位,咱们可真是和机器打交道的好手。
设备一旦出毛病,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险,嘿,谁让咱们的工具可都是“大哥”级别的呢?比如说,电动工具不小心短路,可能就像打了一场电闪雷鸣的战斗,后果不堪设想。
1.2 操作不当操作不当那可是一大忌。
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感觉没啥大不了,但一旦出了事,那可真是“马失前蹄”啊!尤其是对于复杂设备,稍不留神就可能引发事故,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1.3 环境因素你想啊,如果工作环境脏乱差,那简直就是给事故开了门。
油污满地、工具乱放,踩上去可就不妙了。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影响到安全,比如水管漏水、地面湿滑,都是“隐形杀手”!2. 防范措施的实施2.1 定期检查设备别小看了定期检查这事,简直就是“预防胜于治疗”的活生生的例子。
就像打游戏之前得更新补丁,不然真会卡得你怀疑人生。
定期检查设备,不仅能排查隐患,还能让机器保持最佳状态,真是一举两得。
2.2 培训与教育说到操作,培训那是必不可少的。
上岗之前的培训就像打怪升级,只有练好基本功,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培训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用工具,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面对突发情况,保持冷静,做到“临危不乱”。
2.3 完善安全制度安全制度就像是咱们的“护身符”,没有它,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能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还能让每个人都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地方不能触碰,哪些措施要落实。
3. 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3.1 营造团队氛围在这个岗位上,团队合作可谓是“齐心协力”的真谛。
大家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形成一种“你看我、我看你”的默契。
这样一来,危险因素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气氛也轻松愉快。
3.2 分享经验教训经验的分享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智慧的大门。
每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及时分享教训,可以让其他人避免重复犯错。
比如,有人因为没穿防护手套而受伤,那真是“血的教训”,大家一起讨论后,改进措施,以后可就安全多了。
机修工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火灾爆炸隐患需重视

机修工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火灾爆炸隐患需重视机修工岗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卡1.机械伤害o工具和机器故障,如破损、失灵或不正确的使用,可能导致机械伤害。
o缺乏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使机修工暴露在机械运转部件的潜在危险中。
o建议定期检查工具和机器的状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培训。
2.电击危险o接触带电体,如电线、电器或破损的设备,可能导致电击事故。
o维护保养不足,如未及时修复电气设备故障,增加电击风险。
o遵守安全用电规则,避免接触破损电气设备。
3.噪音污染o机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和健康问题。
o使用噪音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等。
优化工作场所布局,减少噪音产生和传播。
4.尘埃及切屑o长期吸入粉尘和切屑可能导致呼吸系统损伤和健康问题。
o使用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并保持工作场所清洁。
5.热辐射与烫伤o机修工作中涉及高温设备和部件时,可能产生热辐射和烫伤风险。
o穿戴适当的工作服、手套和防护眼镜等,避免皮肤接触高温物体。
合理安排工作休息,防止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6.化学品危害o机修工作中涉及化学品使用时,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o严格遵守化学品储存和使用规定,避免误操作和暴露在有害化学物质环境中。
7.高处作业风险o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员坠落、摔伤等事故。
o在高处作业时,确保使用安全带、防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遵循高处作业规范。
8.疲劳与工作压力o机修工作可能产生疲劳和压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
o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表,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提供适当的休息空间和时间,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
9.设备故障与误操作o机修设备故障和误操作可能导致维修失误和安全事故。
o加强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误操作。
10.防护用品缺失或不适o没有正确佩戴或使用防护用品可能导致机修工受伤或患职业病。
o选择合适且符合规范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和适用性。
机修危险源告知

危险源告知及防范措施
人员确认:
机 修 工 位 危害因素 职业病因素 事故诱因 1、灼烫 2、机械伤害 3、物体打击 4、操作失误 5、有限空间作业 中暑 1、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未报备主要负责人、未通风、未制定应急方案、无人监护等导致窒息昏迷以至于死亡事故。
2、检修时,未切断电源,气源且未悬挂禁止操作牌,导致别人误操作从而引发伤害。
3、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特殊任务未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未准备灭火器,未制定安全方案、无人监护等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等。
4、在特殊场所检修易燃易爆设备,或者用油品擦拭工具、零件时,吸烟、打火或者其他明火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5、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具,导致更加严重的受伤结果。
引发 事故 的 四个条件 1、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防范措施、要求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要求操作。
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具。
4、该岗位人员必须持对应作业证上岗。
5、操作人员工作状态下断水、断电、断气后必须悬挂禁止操作牌。
6、检修设备时,需观察周围人员情况,防止调试、挥动工具时伤害他人。
7、设备检修完毕后,需清点工具,清理检修场地防止遗漏杂物在设备内部。
8、工作完成后需断开电源,气源、水源且灭绝场地内的火种才可离开。
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4、管理的缺陷 主体安全员 特种安全员 车间安全员。
机械设备维修使用中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机械设备维修使用中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机械设备在维修使用中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1.机械危害o原因:机械部件故障、设备失灵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
2.电击危害o原因:带电部件暴露、潮湿环境、未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等。
3.噪音和振动危害o原因: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音和振动。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听力受损、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等。
4.辐射危害o原因:放射性物质泄漏、电磁辐射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身体受损、设备损坏等。
5.高处坠落危害o原因:未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措施,或作业现场不规范。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6.滑倒或跌倒危害o原因:地面湿滑、物料堆放不当、未注意安全提示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受伤、设备损坏等。
7.机械伤害的防护设施缺失o原因:未安装防护罩、安全门等防护设施,或设施失灵。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8.操作程序的偏离o原因:不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或操作失误。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9.维修工具或设备的缺陷o原因:工具设备不达标、未定期检测和维护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0.油品和化学品危害o原因:化学品泄漏、违规存储和使用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1.火源控制不当o原因:火源管理不善、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2.设备超载或过热o原因:超负荷运行、散热不良等。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13.无有效安全培训o原因:未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或培训内容不全面。
o可能导致的后果: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
14.无应急处理程序o原因:未制定应急处理程序,或程序不健全。
o可能导致的后果: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
机修作业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

机修作业危险源辨识及防控措施一、电焊危险因素:1.无证烧焊。
2.焊接前未对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
3.出现漏焊、未焊透现象。
4.电焊机带病作业。
导致后果:发生火灾爆炸、触电以及其他事故。
防控措施:1.电焊作业持证上岗。
2.焊接前必须检查周边环境状况,清理易燃可燃物。
3.焊接时必须要敲渣检查,保证无漏焊、未焊透等现象。
4.电焊机在使用前必须检查完好性,发现异常及时报修。
二、气割危险因素:1.气瓶烈日下暴晒、无固定或未套瓶胶。
2.气瓶与火源过近。
3.气瓶出现漏气现象。
4.动火前未对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
导致后果: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防控措施:1.区分空瓶,固定气瓶,放置在阴凉地方。
2.动火作业时,氧、乙炔瓶之间5米,气瓶与火源10米。
3.使用前必须检查胶管完好性,必要时,使用肥皂泡做泄漏检测。
4.动火前必须检查周边环境状况,清理易燃可燃物。
三、打磨危险因素:1.打磨作业不按规定佩戴劳防用品。
2.拆除防护罩或改小防护罩等非法改装打磨机。
3.磨机机壳损坏或绝缘不达标。
4.电源线发生裸露、压断、烧痕等损坏。
5.采用易爆的砂轮片。
导致后果:发生物体打击、触电事故。
防控措施:1.打磨作业时要戴眼镜,不应戴手套特别是容易脱丝的绵纱手套。
2.磨机防护罩使用时不能拆除也不能改装。
3.使用前检查磨机机壳、电源线等外观完好性。
有异常及时报修。
4.检查使用的砂轮片,发现有易爆现象必须停止使用,并反馈到采购,禁止采购该厂家的砂轮片。
汽修厂机修车间危险源

汽修厂机修车间危险源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不过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维修行业也变得日益繁荣。
而对于汽修厂的机修车间来说,危险源也就随之而来,本文将会针对汽修厂机修车间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防范措施的介绍。
一、机修车间中存在的危险源1. 机械设备汽修厂机修车间中最大最为明显的危险源就是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涉及的机、电、液压等系统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风险,要求机修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经验。
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或者维修不到位,会导致直接的人身安全问题。
比如机械故障、液压失效等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2. 化学品汽修厂机修车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化学品,如汽油、机油、润滑油等。
这些化学品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
除此之外,在化学品存放的环境方面,汽修厂机修车间并不严格,不合理的存储方案可能导致化学品泄漏、接触不当等问题,进而造成意外伤害。
3. 高温和高压机修车间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很多高温高压的情况,例如发动机的高温排气管、压力测试时的高压测试等。
这些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不仅对机修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还会导致周围设备的熔化、爆炸等事故。
4. 车辆开动在机修车间中开动车辆,也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危险的操作。
高速旋转的发动机、环境扰动、动力输出等等,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和设备的伤害。
二、机修车间危险源的防范措施对于机修车间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好的防范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1. 加强员工培训机修车间的安全问题与机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机修人员的培训十分重要。
培训要求广泛,包括技能、操作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
为了提高机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在车间贴安全标识和注意事项,召开安全会议等措施。
2. 严格操作规范在机修车间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内部操作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在文明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规范广大员工的行为和言语,保障良好的工作秩序。
3. 做好危险源管理在机修车间中做好危险源管理,将化学品分类、标识、储存、处置要求严格化,同时做好作业环境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机修车间中的危险源被全面、有效地管理。
机修工风险点、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机修工风险点、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一、风险点机修工作的本质是机械设备维护和维修,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不同的岗位和设备在机修工作中,存在不同的风险点。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处作业风险现代机械设备广泛应用,由于设备庞大,密集有序,机器设备处于高空或密闭空间中,机修人员容易被高度、狭小的操作空间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所限制,无意中弄坏设备,不小心掉落工具或者材料,造成操作失误、人员伤亡甚至设备损坏等危险。
2. 电气设备电击风险机械设备通常需要电气元件驱动,机修工作中难免会触摸到带电部件,而电气设备又是由高压电组成,对机修工的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3. 化学品和有害物质危险机修作业中卫生环境常被忽略,机修工在接触设备中存在化学品、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和污染物质等物质,一旦暴露,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危害。
二、安全防范机修工职业特点决定了他经常处在危险环境中作业,如何预防和避免事故、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安全意识,强化培训机修人员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掌握自我防护措施和逃生常识。
2.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机修工作必须遵守规定操作程序,按程序操作,严格控制操作过程,依据标准规范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安全性。
3. 提供必要的安全器械和装备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安全器械和装备,如保护眼睛的眼镜,安全靴,耳塞等,保护工人的身体、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等。
4.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详细、合理的应急预案,提高机修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充分提醒机修工唯一的生命建于安全、投入安全和保障生命的珍贵。
三、应急措施一旦出现恶劣事故,机修工必须迅速行动,果断采取应急措施,其具体措施如下:1. 保护现场,切断电源在机修工作中,出现设备损坏,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保护现场,阻止设备运作,切断相关电源。
2. 减轻人员伤害对于可能出现的人员伤害情况,必须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让他们得到最好的救治和照顾。
电机车维修工危险源辨识

电机车维修工危险源辨识电机车维修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由于涉及到高电压和高速旋转的机械部件,存在着一系列危险源。
为了保证电机车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必须对这些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风险。
一、高压电源:电机车维修工作中,高压电源是最重要的危险源之一。
电机车的高压电源一般为直流600V或者交流750V。
在接触高压电源时,存在触电和电击的风险。
此外,由于电动机的运转原理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驱动转子,故维修过程中存在强电磁辐射的危险。
应对措施:1.保持良好的绝缘材料状态,并在维修过程中使用绝缘工具,避免直接接触高压电源;2.配备专业的绝缘手套、绝缘鞋和绝缘工装,确保自身的安全;3.在接触高压电源前,必须切断电源和进行放电处理,以排除电源的储存能量;4.在维修过程中,禁止在高压设备周围吸烟、喷漆等防止火源引起事故。
二、高速旋转机械部件:电机车中的机械部件通常都是高速旋转的,比如电机转子、风扇等。
在维修过程中,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旋转的机械部件,存在将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夹进去的危险。
应对措施:1.在维修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并进行机械锁定,确保机械部件的静止;2.在维修过程中,佩戴合适的手套和工装,防止手指和其他身体部位的误进;3.在维修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标识和警告方式,提醒维修人员注意旋转机械部件的存在。
三、化学品:电机车维修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化学品,比如溶剂、清洁剂等。
这些化学品存在着毒性、易燃等危险性。
应对措施:1.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2.在使用化学品的地方,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3.将化学品存放在专用的容器中,标明成分和危险性,并放在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接触的地方。
四、高处作业:电机车维修工作中,有时需要在高处进行作业,比如进行电缆的安装和维修。
高处作业存在着摔落的危险。
应对措施:1.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保证安全带的连接牢固;2.在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合适的工作台和护栏,以防止人员从高处摔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
6 6
7 3
126 54
切割机操作 未戴眼镜操作切割机 火花飞溅伤害眼睛
19
切割机操作 切割片破碎
伤人
1
6
15
90
20 21 22
砂轮机房 砂轮机房 气割操作
用砂轮机磨工件 使用砂轮磨刀 电焊时
工件发热烫伤手 砂轮突然破碎伤人 灼伤眼睛
3 1
10
3 3 6
3 15 3
27 45 18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策划信息表
108 108 54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策划信息表
编号:QB/GFJL05/134-2008 序 号 12 13 业务活动或 危 险 源 存在场所 机床操作 机床操作 车细长工件 锯床换锯条 导致后果 人员伤亡 割伤手 原因分析 1、防护措施不到位2、速度过快 不戴防护手套、图省劲、违章操作 控 制 措 施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按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单位:机械有限公司 L E 6 6 C 15 3 D 540 108
遵守操作规程操作
10
6
7
420
8
机床操作
车铸铁件
佩戴劳保用品
6 6 6 6
6
1
36
9 10 11
机床操作 机床操作 机床操作
用嘴吹盲孔内的铁屑 铁屑伤害眼睛 车螺纹时用手触摸 车床运转 伤手 人员伤亡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班前检查,确保劳保用品 佩戴规范,加强安全培训
6 6 6
3 3 15
佩戴劳保用品
6
6
2
机床操作
工件夹持不牢固
按操作规程操作 佩戴劳保用品,按操作规 程 按操作规程操作 按操作规程操作 定期检查,确保接地线良 好
6
6
3
108
3
机床操作
刀具崩裂
崩伤人
1.安全意识差2.操作时进刀过猛 1.习惯性违章2.以为戴手套操作不一 定发生事故 1.安全意识差2.图省劲 工作前接地线检查不到位
3
6
15
270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行车工作区 行车钢丝绳断裂重物 域 脱落 行车工作区 行车检修 域 行车吊物
砸伤人 高空坠落摔伤
1 1 3 3 3 3 3 3 3
3
6 3 6 6 6 6 6 6 6 6 6
15 15 15 3 3 3 15 7 3 15 3
员工上下班 职工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班骑车 途中
多人协同作 不统一指挥,协调不 导致人员受伤 业 好,有人失误
佩戴头盔,限速行驶,严 1、车速快,2、未戴头盔,3、酒后驾 禁酒后驾驶,定期检查, 驶 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没有统一指挥,操作人员协调不好, 专人指挥,协调一致 有快有慢
3
6 6
14
机床操作
机床运转时将手伸入 导致人伤害 其回转行程内
1.安全意识差.注意力不集中 2.地面有障碍物人踩上后打滑
按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6
6
7
252
15
车间配电盘 漏电
触电受伤
1.电工违章操作 2.操作失误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1
6
15
90
16
打磨毛刺
打磨工件时,未戴防 砂粒崩眼 护眼镜 直接用手拿工件钻孔 致手伤害
90 45 270 54 54 54 270 126 54 270 54
行车吊物时斜拉斜吊 重物脱落伤人 伤人 砸伤人或砸伤设备 砸伤人
锤头敲击工 蹦钢 件 用手锤工作 锤头松动甩出 装卸车 货物或挡板坠落
电机维修房 试电机时,电机漏电 使人触电 电机维修房 拆装电机时电机滑落 砸伤人 车间内 工件倒塌 伤人 伤亡
编号:QB/GFJL05/134-2008 序 号 23 24 业务活动或 危 险 源 存在场所 气割操作 气割操作 气割、气路爆炸 电焊机雨天作业 导致后果 原因分析 控 制 措 施 定期检查维修更换,佩戴 防护眼睛,禁用火烤要用 热水,按标准要求操作 电焊机必须保证完好,并 可靠接地方可使用 单位:机械有限公司 L E C D
劳保用品佩戴不齐全,不戴防护眼镜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
6
3
108
17 18
钻床操作
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 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 1.工作前未对切割片进行检查2.操作 时用力过猛 不戴防护手套,安全意识差 1.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人正对车道磨 刀 2.磨刀时用力过猛 1.电焊时焊渣乱溅2.电焊弧光
按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按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 佩戴劳保用品,提高安全 意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劳保齐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策划信息表
编号:QB/GFJL05/134-2008 序 号 1 业务活动或 危 险 源 存在场所 机床操作 铁屑飞溅 导致后果 原因分析 控 制 措 施 单位:机械有限公司 L E C 3 D 108
铁屑蹦伤人眼睛或身 1.不佩戴防护眼镜 2.不穿工作服 体 砸伤人 1.卡盘未夹紧工件 不当 2.装夹工件方法
3
6
3
54
4 5 6
机床操作 机床操作 机床操作
戴手套操作机床 直接用手拿铁屑 机床电器漏电
致手伤害 铁屑伤手 使人触电
6 6 1
6 6 6
7 3 7
252 108 42
7
机床操作
1、头发长,不盘头,不戴工作帽2、 女性员工未盘头操作 头发缠入旋转部位致 以为头发不可能被缠住,存在侥幸心 机床 人伤害 理 人体吸入细小颗粒影 1、劳保佩戴不全2、安全意识差 响健康 违章操作,安全意识差 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 1、违章操作2、劳保用品穿戴不规 范,衣扣未扣好
崩伤人员 漏电伤人
1.气路破损漏气2.回火 1、电焊机不规范2、电焊机没接地
6 10
6 6
3 3
108 180
25
气割操作
氧气瓶爆炸
伤人或设备损坏
1.搬运撞击及滚动2.焊接时离火源太 按章操作,套好防护帽和 近3.违章操作.气割时火花四溅3.冬天 防震胶圈轻搬轻放,严格 焊割气冷冻用火烤4.两瓶间隔距离不 按照安全距离放置气瓶 够5、 检查不到位 1.防护措施不到位 2.员工安全意识差 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1、安全意识差2、用锤头敲击淬过火 或硬度高的工件 使用前未检查锤头是否良好 安全意识差、卸车时太忙乱,卸车前 未先打开车挡板 试电机前未按要求用仪表测量电机 安全意识差、没有确认好是否安全就 盲目拆卸 1.工件摆放过高 2.工件摆放不整齐3 、意外碰倒 定期检查更换 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提高 安全意识 遵守操作规程,执行“十 不准” 严禁敲击淬过火或硬度高 的工件表面,提高安全意 识 用时检查,及时处理 无关人员远离车辆,加强 自身安全意识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防范 措施轻搬轻放 按规定摆放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