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庾炳之传》“庾炳之,字仲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书—庾炳之传》“庾炳之,字仲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庾炳之,字仲文,初为秘书、太子舍人
....,刘粹征北长史、广平太守。
兄登之为谢晦长史,炳之往省之。
晦时位高权重,朝士莫不加敬,炳之独与抗礼,时论健之。
炳之为人强急而不耐烦,宾客干诉非理者,忿詈形於辞色。
素无术学,不为众望所推。
性好洁,士大夫造之者,
去未出户,辄令人拭席洗床。
时陈郡殷冲亦好净,小史
..非净浴新衣,不得近左右。
士大夫小不整洁,每容接之。
炳之好洁反是,冲每以此讥焉。
领选既不缉众论,又颇通货贿。
炳之请急还家,吏部令史钱泰、主客令史周伯齐出炳之宅咨事。
泰能弹琵琶,伯齐善歌,炳之因留停宿。
尚书旧制,令史咨事,不得宿停外,虽有八座命,亦不许。
为有司所奏。
上于炳之素厚,将恕之,召问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尚之具陈炳之得失。
又密奏曰“夫为国为家,何尝不谨用前典,今苟欲通一人,虑非哲王御世之长术。
炳之所行,非暧昧而已。
”
太祖欲出炳之为丹阳,又以问尚之。
尚之答曰:“臣见刘伯宠大慷慨炳之所行,云有人送张幼绪,幼绪语人,‘吾虽得一县,负三十万钱,庾冲远乃当送至新林,见缚束,犹示得解手。
’荀万秋尝诣炳之,值一客姓夏侯,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
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刘道锡云是炳之所举,就道锡索嫁女具及祠器
..,乃当百万数,犹谓不然。
选令史章龙向臣说,亦叹其受纳之过,言‘实得嫁女具,铜炉四人
举乃胜,细葛斗帐等物,不可称数’。
在尚书中,令奴酤酃酒,利其百十,亦是立台阁
..所无,不审少简圣听不。
恐仰伤日月之明,臣窃为之叹息。
”
太祖乃可有司之奏,免炳之官。
是岁,元嘉二十五年也。
二十七年,卒于家,时年六十三。
太祖录其宿诚,追复本官。
(选自《宋书·庾炳之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B.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C.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D.主人问有好牛不/云/无/问有好马不/又云/无/政有佳驴耳/炳之便答甚是/所欲客/出门遂与/相闻索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舍人,最初设置于秦朝,是执掌东宫宿卫的,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
B.小史,汉代以后,对一般小吏的通称。
同时也指书童官府中的小差役等人。
C.祠器,即祭器,古时行祭祀之礼时所陈设的各种器具,文中属于索贿的财物。
D.台阁,本指亭台楼阁等建筑,汉朝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炳之不慕权贵,性情急躁冒进。
他去拜访兄长庾登之向其上司谢晦行平等的礼仪与朝士们迥异,而宾客诉求不合情理,他也会极不耐烦地作色怒骂。
B.庾炳之不谙学术,洁癖每受讥刺。
他因缺乏学问不受推重,与性好洁净的殷冲针锋相对,能够接纳稍微有些不整洁的士大夫们,因此屡受殷冲讥讽嘲笑。
C.庾炳之不拘礼法,招来同僚非议。
他因急事回家后,违背朝廷旧制,留宿通晓音乐的下属,被有关官员举报,何尚之借机向皇帝密奏不可随意宽恕变通。
D.庾炳之双面人生,操守失于贪婪。
他在权贵前不卑不亢,但晚节不保,如向他推举的官员索要财物,即便是别人女儿嫁妆和祭祀祠器也不放过,价值百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性好洁,士大夫造之者,去未出户,辄令人拭席洗床。
(2)上于炳之素厚,将恕之,召问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尚之具陈炳之得失。
【答案】
1.B
2.D
3.B
4.(1)炳之生性喜欢干净,有拜访他的士大夫,离开时尚未出门,他就命人擦洗坐椅席子。
(2)皇帝对庾炳之向来看重,将要宽恕他,召见尚书右仆射何尚之询问,何尚之详细地陈述了庾炳之的全部过失。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根据主语“客”,其行为为“出门”,排除了C、D两项。
根据动词“问”,其支配对象为“有好牛不”,排除A项。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泛指朝廷”错误,应是“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庾炳之……能够接纳稍微有些不整洁的士大夫们”错。
由“时陈郡殷冲亦好净,小史非净浴新衣,不得近左右。
士大夫小不整洁,每容接之。
炳之好洁反是,冲每以此讥焉。
”可知,“能够接纳稍微有些不整洁的士大夫们”的人是殷冲,庾炳之与他相反,对士大夫们也不留情面。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句中,“造”,拜访;“户”,出门;“床”,席子;“士大夫造之者”,定语后置。
(2)句中,“于”,对;“厚”,看重;“具”,详细;“得失”,过失。
参考译文:
庾炳之,字仲文,最初担任秘书、太子舍人,刘粹征召他为北长史、广平太守。
他的哥哥庾登之担任谢晦长史,炳之前往探望他。
谢晦当时位高权重,朝中士大夫没有不加以礼敬的,唯独庾炳之向他行平等的礼仪,时人都认为他刚强。
庾炳之为人倔强、急躁而且不耐烦,宾客请求报告事情有不当,他就开口怒骂,声色俱厉。
平素没有什么学识,不得众人推重。
生性喜欢干净,有拜访他的士大夫,离开时尚未出门,他就命人擦洗坐椅席子。
当时陈郡人殷冲也喜好洁净,侍从如果没有沐浴更衣,不允许靠近身边。
但士大夫稍微不整洁,却能容纳接待。
庾炳之喜爱清洁与他相反,殷冲常常用此事来讽刺他。
庾炳之兼管选才授官之事,既不会集众人的意见,又常常收取财物贿赂。
庾炳之因急事回家,吏部令史钱泰、主客令史周伯齐到庾炳之家里商议事情。
钱泰擅长弹奏琵琶,周伯齐擅长唱歌,庾炳之于是留他们住宿。
尚书旧制,令史外出咨询事宜,不能够留宿在外,即使有尚书、仆射等八种高级官员的命令,也不允许。
庾炳之因此被有关官员举报。
皇帝对庾炳之向来看重,将要宽恕他,召见尚书右仆射何尚之询问他的意见,何尚之详细地陈述了庾炳之的全部过失。
何尚之又密奏说“治理国家,怎能不谨慎遵奉以前的典章,如今如果想通融一个人,我担心这不是圣君治世的长久法子。
庾炳之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不光彩而已。
”
太祖想把庾炳之外放担任丹阳太守,又拿这件事询问何尚之。
何尚之回答说:“我看见刘伯宠很感慨庾炳之的行径,说有人送张幼绪赴任,张幼绪告诉别人说,‘我虽然得到一个官职,却欠了三十万钱的债,(他的侄子)庾冲远竟然跟我到新林,我受到约束,事情还没有解决。
’荀万秋曾经拜访庾炳之,遇到一个姓夏侯的客人,主人问这位客人有好牛吗?回说没有,又问有好马吗?回说没有,只有一匹不错的驴。
庾炳之说这正是我想要的。
客人出门,就直接向他讨要。
刘道锡据说是庾炳之举荐的,他向刘道锡索要出嫁女儿的嫁妆和祭器竟然有百万的价值,还没有满意。
选令史章龙向臣谈及此事,也感叹他索要贿赂太过分了,说:‘确实得到了嫁女具,铜炉要四个人才能举起来,细葛斗帐等物品,数不胜数。
’庾炳之在尚书台,命令家奴售卖酃湖的贡酒,盈利可观,这也是建立台阁以来所没有的,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听到一些?这恐怕是会损害陛下日月般的圣明,臣私下为之叹息。
”
太祖于是同意有关官员的奏请,免除庾炳之的官职。
这一年是元嘉二十五年。
元嘉十七年,庾炳之在家里去世,时年六十三岁。
太祖追思他往日的忠诚,追封恢复他原任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