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
如今,在高等院校中,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已经确定的发展趋势,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时,建设“基础大平台”十分重要,要保证学科结构的科学性,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建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但是,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局限,对课程进行设置时,课程结构有待完善。
对数课程是都是讲授的方式,学生依然处于被动灌输状态,主要依靠记笔记,背诵理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大学生缺少实践教学,学校很少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等活动,这在客观上,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进而不能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的意识。
(二)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
在思想上,不管教師,还是学生,都没有对毕业论文给予高度的重视。
就教师而言,大学师资力量比较紧张,常常是一个教师指导的多个学生,由于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等方面已经存在很大的压力,很难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方面投入充足的精力。
目前,由于社会现实的客观因素影响,高校的教育、教学都受到了很大冲击。
尤其是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使学生感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毕业分配中,根本没有重视毕业论文,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拿到毕业证就算完成任务。
此外,毕业论文成绩并不影响学生的工作情况,因此,学生在思想上也就忽视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三)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不足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训练不足,所以,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
比如,学生不会查找文献,需要教师指导。
及时教师提供了相应的参考资料,学生不会用,对于已经收集的资料不会整理、归纳。
有些不会选题,往往是盲目的选则论文题目,有些学生是老师直接设定。
此外,还有些学生不会写论文提纲,要么偏离提纲,要么就是提纲的层次混乱,结构不清晰,其格式也规范。
二、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教育动员
学生在文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教师要对所有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之所以作动员大会,主要是让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毕业论文,要让学生毕业论文的作用。
同时,教师要将毕业论文管理作为一个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合格,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问题。
教师要为学生敲响警钟,让学生严肃对待毕业论文,不要给自己的大学时光留下遗憾。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让学生掌握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正确的格式,完成毕业论文。
(二)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基础
要想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合理有效的选题是基础,控制好论文的选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论文。
不过,选题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将广阔的眼界与理论相结合,为学会制定有效的毕业论文题目,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管理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做好论文题目的设计工作。
(三)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1)教师对学生论文题目进行指导时,应该遵循适度原则。
有些学生在选择题目时,要么过于盲目,要么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题目,控制论文题目的难度,并且,还可以发挥到学生自身的优势。
在指导学生写作提纲时,观点要明确,结构完整。
拟定有效的提纲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论学撰写。
根据提纲,就能看出文章整体思路,这项工作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时,要控制总体的构思,根据学生的思路,共同探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在具体细节上,要指导学生,让学会拟定提纲,保证论文的结构清晰。
(2)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应该全面且准确。
如果能掌握正确的资料,使其得到有效利用,能够为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指导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自身专业的研究现状,以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能够在众多资料中,筛选出具有价值的论文资料,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除了要对学生的资料收集进行指导,还让学生能够利用资料,不能照搬照抄。
(3)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不仅观点要具有创新性,还要保证格式的规范化。
在收集到的资料时,教师应该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会整理资料,并且,能够充分利用资料,将收集的资料组织起来,掌握其内涵,从而表达出独特的观点,提高论文质量。
(四)完善指导和管理方法
(1)制定相应的教学文件,比如:《论文选题申请表》、《论文指导记录》。
这些文献对毕业论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论文选题申请表》中,应该包括学生的姓名、所学专业、论文题目,以及指导教师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个申请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随意选题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写作。
在《论文指导记录》中,要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记录论文的进度,以及教师的指导意见,能够在整体上对毕业论文进概括,从而发挥良好的督作用,也有助于师生的交流。
(2)评分标准要量化。
对毕业论文进行评定时,最终成绩不代表学生平时的课程成绩,这只是评判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撰写水平,以及答辩情况等。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分解、量化,让写作规范、评定等级都能达到相应的评分标准,同时,进一步体现了论文评定工作的透明性。
对于学生而言,可以理解论文的写作标准,按照正确的步骤撰写论文。
此外,在正式写作毕业论文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学习论文的评分标准,调动学生论文撰写的积极性,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交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教师不能顾及人情,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让学生意识到毕业论文的严肃性。
(3)拓宽论文答辩的范围,有效的组织答辩活动。
对于本科生的论文答辩,由于教育部未能作详细的说明,因此,大部分学校也只是根据相关要求,开展论文答辩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教师可以利用抽签答辩的方式,不参加答辩的学生也应该参加这个互动,扩宽答辩的范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客观上,充分不能调动了学生的答辩热情,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为论文答辩做好充足的准备。
通过参加论文答辩,学生可以相互学习,进一步毕业论文的内涵,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此外,通过组织学生的论文答辩活动,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更标准化,论文管理工作也更规范化。
对于最终的论文得分,由答辩小组一起讨论得出,这也让毕业论文的成绩变得更客观、更公平,也更具有说服力。
结语: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通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为学生顺利迈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