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库欣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较大的肾上腺肿块,直径通常超 过6cm,呈类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叶或不规则形;
• 密度不均,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内 有坏死或陈旧性出血所致的不规则 低密度区,某些肿块内可散在点片 状钙化影;
• 增强:不规则强化,中心低密度区 无强化;
• 可有下腔静脉受累、淋巴结转移和 其他脏器转移。
MRI表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
• 腹膜后较大肿块,信号不均,T1WI主要为低信号,T2WI为显著高信号, 内常有坏死和出血所致的更高信号灶。增强扫描呈不均一强化。
• 肿瘤侵犯下腔静脉时,其内流空信号消失。
鉴别诊断
•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癌除非大于6cm,否则有时不易与 肾上腺腺瘤区别,周边器官受压、浸润,可有肝脏及周围淋 巴结 转移。
形、条形 • 大小:通常用肾上腺侧肢厚度和横断面积
估 计 , 正 常 侧 肢 厚 度 <10mm , 面 积 <150mm2
肾上腺的功能
• 为内分泌腺,由皮质、髓质和基质组成; • 皮质: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分别分泌醛固酮、皮质醇、
性激素; • 髓质:来源于神经外胚层,产生和分泌儿茶酚胺。
MRI表现——Cushing腺瘤
• 肾上腺类圆形肿块,T1WI和T2WI信号强度类似或略高于肝实质; • 因腺瘤内富含脂质,反相位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 增强扫描同CT。
鉴别诊断
• 皮质腺瘤样增生:绝大多数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尚保 持其正常形态,通过测量内外肢上部靠近肾上腺替补的宽度 可以做出诊断,如肢体部宽度大于4cm,则应该考虑肾上腺 增生。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定义:即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不同病因所致肾上腺皮质长期过量分泌皮 质醇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
• 病 因 分 类 :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adreno-cortico-trophic-hormone , ACTH)依赖性和非ACTH依赖性两种类型。
• 实验室检查: 血、尿皮质醇增高; 垂体性、异位ACTH综合征者血ACTH升高; 非ACTH依赖者ACTH降低。
库欣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CT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增生为Cushing综合征最常见病因,占70%-85%。
• CT: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侧肢厚度大于10mm和(或)横断面积大于 150mm2;少数病例增大肾上腺边缘可有小结节影;增大肾上腺的密度和 外形基本保持正常。
LOGO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库欣综合征)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肾上腺的解剖
肾上腺(adrenal glands):
• 部位:双肾上极肾周间隙,周围脂肪包裹 左肾上腺:左肾上极前内侧,前方毗邻胰腺
体尾部和脾血管,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右膈肌脚与肝右叶内后缘间,前
方为下腔静脉肝段,外侧为肝右后叶,内侧为 右膈肌脚 • 分部:体部、内肢、外肢 • 形态:三角形、半月形、人字或倒V形、Y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病理:肾上腺增生造成腺体弥漫性增大, 甚至边缘出现结节;腺瘤呈类圆形,有包 膜,内含丰富脂类物质;皮质癌通常较大, 内易有出血、坏死、钙化。
• 发病群体及年龄:可见于男、女任何年龄, 最常发生于中年女性。
• 典型症状: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 纹、痤疮、毛发多、高血压、月经不规律 等。
MRI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
• MRI: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可伴有边缘结节样突起,但信号保持正常; 腹膜后脂肪增多。
鉴别诊断
• 约有50%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增生虽有功能异常,但无明显形 态学改变,CT检查可显示正常。
应与其他病变所致的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相鉴别: •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由于血浆ACTH水平升高所致的双侧肾上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肾上腺皮质增生(adrenal cortical hyperplasia) • Cushing腺瘤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primary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 • Conn腺瘤 • 肾上腺皮质增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Figures: Morani AC, Jensen CT, Habra MA et al (2020) Adrenocortical hyperplasia: a review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imaging. Abdominal Radiology 45:917-927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一般腹部脂肪少,应注意与假性 肿瘤、转移瘤及功能隐匿的嗜铬细胞瘤鉴别。
CT表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Cushing综合征的少见病因,仅占3%-5%;然而,在 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中,却以产生Cushing综合征者最常见,约占65%。
• 具有分泌功能和非功能性的肾上腺 皮质癌表现相似;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上有阵发性高血压,儿茶酚胺代谢 物增高,MRI上T2WI上信号很高。
• 肾上腺转移瘤:单侧需与肾上腺癌鉴别,前者有原发肿瘤病 史,临床无内分泌症状。
腺增大、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种恶性肿瘤等也 可造成双侧肾上腺非特异性增大。
CT表现——Cushing腺瘤
Cushing腺瘤:Cushing综合征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占10%-30%。
• 单侧肾上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界清,与肾上腺侧肢相连; • 大小2-3cm,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 • 同侧肾上腺残部和对侧肾上腺缩小; • 增强快速强化和迅速廓清。
• 密度不均,周围为软组织密度,内 有坏死或陈旧性出血所致的不规则 低密度区,某些肿块内可散在点片 状钙化影;
• 增强:不规则强化,中心低密度区 无强化;
• 可有下腔静脉受累、淋巴结转移和 其他脏器转移。
MRI表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
• 腹膜后较大肿块,信号不均,T1WI主要为低信号,T2WI为显著高信号, 内常有坏死和出血所致的更高信号灶。增强扫描呈不均一强化。
• 肿瘤侵犯下腔静脉时,其内流空信号消失。
鉴别诊断
•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癌除非大于6cm,否则有时不易与 肾上腺腺瘤区别,周边器官受压、浸润,可有肝脏及周围淋 巴结 转移。
形、条形 • 大小:通常用肾上腺侧肢厚度和横断面积
估 计 , 正 常 侧 肢 厚 度 <10mm , 面 积 <150mm2
肾上腺的功能
• 为内分泌腺,由皮质、髓质和基质组成; • 皮质: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分别分泌醛固酮、皮质醇、
性激素; • 髓质:来源于神经外胚层,产生和分泌儿茶酚胺。
MRI表现——Cushing腺瘤
• 肾上腺类圆形肿块,T1WI和T2WI信号强度类似或略高于肝实质; • 因腺瘤内富含脂质,反相位信号强度明显下降; • 增强扫描同CT。
鉴别诊断
• 皮质腺瘤样增生:绝大多数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粗,尚保 持其正常形态,通过测量内外肢上部靠近肾上腺替补的宽度 可以做出诊断,如肢体部宽度大于4cm,则应该考虑肾上腺 增生。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定义:即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不同病因所致肾上腺皮质长期过量分泌皮 质醇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
• 病 因 分 类 : 促 肾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adreno-cortico-trophic-hormone , ACTH)依赖性和非ACTH依赖性两种类型。
• 实验室检查: 血、尿皮质醇增高; 垂体性、异位ACTH综合征者血ACTH升高; 非ACTH依赖者ACTH降低。
库欣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CT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增生为Cushing综合征最常见病因,占70%-85%。
• CT: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侧肢厚度大于10mm和(或)横断面积大于 150mm2;少数病例增大肾上腺边缘可有小结节影;增大肾上腺的密度和 外形基本保持正常。
LOGO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库欣综合征)的影像诊 断与鉴别诊断
肾上腺的解剖
肾上腺(adrenal glands):
• 部位:双肾上极肾周间隙,周围脂肪包裹 左肾上腺:左肾上极前内侧,前方毗邻胰腺
体尾部和脾血管,内侧为左膈肌脚 右肾上腺:右膈肌脚与肝右叶内后缘间,前
方为下腔静脉肝段,外侧为肝右后叶,内侧为 右膈肌脚 • 分部:体部、内肢、外肢 • 形态:三角形、半月形、人字或倒V形、Y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病理:肾上腺增生造成腺体弥漫性增大, 甚至边缘出现结节;腺瘤呈类圆形,有包 膜,内含丰富脂类物质;皮质癌通常较大, 内易有出血、坏死、钙化。
• 发病群体及年龄:可见于男、女任何年龄, 最常发生于中年女性。
• 典型症状: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 纹、痤疮、毛发多、高血压、月经不规律 等。
MRI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
• MRI: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可伴有边缘结节样突起,但信号保持正常; 腹膜后脂肪增多。
鉴别诊断
• 约有50%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增生虽有功能异常,但无明显形 态学改变,CT检查可显示正常。
应与其他病变所致的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相鉴别: •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时由于血浆ACTH水平升高所致的双侧肾上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 肾上腺皮质增生(adrenal cortical hyperplasia) • Cushing腺瘤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primary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综合征): • Conn腺瘤 • 肾上腺皮质增生(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Figures: Morani AC, Jensen CT, Habra MA et al (2020) Adrenocortical hyperplasia: a review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imaging. Abdominal Radiology 45:917-927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一般腹部脂肪少,应注意与假性 肿瘤、转移瘤及功能隐匿的嗜铬细胞瘤鉴别。
CT表现——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Cushing综合征的少见病因,仅占3%-5%;然而,在 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中,却以产生Cushing综合征者最常见,约占65%。
• 具有分泌功能和非功能性的肾上腺 皮质癌表现相似;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上有阵发性高血压,儿茶酚胺代谢 物增高,MRI上T2WI上信号很高。
• 肾上腺转移瘤:单侧需与肾上腺癌鉴别,前者有原发肿瘤病 史,临床无内分泌症状。
腺增大、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种恶性肿瘤等也 可造成双侧肾上腺非特异性增大。
CT表现——Cushing腺瘤
Cushing腺瘤:Cushing综合征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占10%-30%。
• 单侧肾上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界清,与肾上腺侧肢相连; • 大小2-3cm,密度类似或低于肾实质; • 同侧肾上腺残部和对侧肾上腺缩小; • 增强快速强化和迅速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