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护师《妇产科》分娩期并发症护理25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护师《妇产科》核心考点精编
♦1.骨产道异常的处理原则:
(1)入口平面狭窄:①轻度头盆不称:可以试产。
②明显头盆不称:剖宫产术。
(2)中骨盆平面狭窄:①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以下,可行阴道助产。
②若未达到坐骨棘水平,则需要行剖宫产术。
(3)出口平面狭窄:原则上不宜试产。
(4)均小骨盆:可以试产,做好剖宫产术的准备。
♦2.试产的护理措施:
(1)专人守护,少肛查,禁止灌肠。
(2)试产2~4小时,胎头仍未入盆,并伴有胎儿窘迫,停止试产并做好剖宫产术准备。
(3)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的情况,注意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
♦3.胎位异常概念:分娩时除枕前位为正常胎位外,其余为异常胎位。
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
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及臀位最常见。
♦4.胎位异常临床表现:(1)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产妇自感肛门坠胀及排便感,宫口尚未开全而过早屏气用力。
易致宫颈水肿、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窘迫、新生儿产伤等。
(2)臀先露:产妇自觉肋下或上腹部有圆而硬的胎头。
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窘迫、新生儿产伤等并发症。
♦5.胎位异常治疗原则:
(1)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第一产程:可以试产,不必过早干涉。
第二产程:若先露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3cm者,可行阴道助产术。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
(2)臀先露:矫正胎位,孕30周前顺其自然,孕30周后仍为臀位,膝胸卧位纠正胎位。
若矫正失败,应提前住院待产。
(3)肩先露:预防为主,发现横位及时矫正,方法同臀位。
若矫正失败,提前住院行剖宫产术。
♦6.胎位异常的护理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定时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2)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应少活动、少做肛查,禁灌肠。
(3)整个产程密切监护宫缩以及胎心、胎下降的情况。
♦7.巨大胎儿概念: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的胎儿。
可因头盆不称发生难产的危险。
♦8.胎膜早破概念: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
♦9.胎膜早破的病因:(1)机械性刺激。
(2)羊膜腔内压力升高。
(3)宫颈内口松弛。
(4)下生殖道感染。
(5)胎膜发育不良。
♦10.胎膜早破临床表现:
(1)突感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继而时多时少,间断性排出。
(2)肛诊检查:触不到羊膜囊,上推胎儿先露部可见到液体增多。
♦11.胎膜早破相关检查:
(1)阴道液酸碱度检查:正常阴道液呈酸性,PH:4.5-5.5,尿液PH:5.5-6.5,羊水PH:7.0-7.5。
若PH>6.5,视为阳性。
(2)阴道液涂片检查:有羊齿植物液结晶出现有羊水。
(3)羊膜镜检查:确诊为胎膜早破。
♦12.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
左抬高臀部
(2)密切观察胎心变化,监测胎动及胎儿宫内安危。
(3)3.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破膜12h以上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3.产后出血概念: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14.产后出血病因:产后出血的病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
(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常见因素有外阴组织弹性差、急产、巨大儿等。
(4)凝血机制障碍:任何原因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
♦15.产后出血临床表现:
(1)宫缩乏力:①胎盘娩出后。
②间歇性大量出血。
③暗红色,可凝固。
(2)胎盘因素:①胎盘剥离延缓。
②间歇性出血;胎盘母体面或胎膜有缺损。
③血色暗红,可凝固。
(3)软产道损伤:①胎儿娩出后。
②持续性阴道出血。
③色鲜红,可凝固。
(4)凝血障碍:①胎儿娩出前后。
②持续性阴道出血。
③血液不凝固。
♦16.产后出血治疗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17.产后出血预防:
(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的孕妇提前入院待产。
(2)分娩期: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
第二产程,正确使用腹压,适时做会阴侧切。
胎头、胎肩娩出要慢,胎肩娩出后立即给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
第三产程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娩出并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产褥期:孕妇产房观察2h,及时排空膀胱。
♦18.宫缩乏力的护理措施:(1)加强宫缩:按摩子宫是常用有效的方法。
给予缩宫素、麦角新碱肌肉注射。
(2)子宫腔内填塞纱条:宫腔内填塞纱条压迫止血。
严格消毒,清点填塞纱布,24h取出。
(3)结扎盆腔血管止血:结扎子宫动脉、髂内动脉。
(4)子宫全切:子宫全切术。
♦19.胎盘因素的护理措施:(1)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人工剥离胎盘。
(2)胎盘滞留:按摩子宫协助胎盘娩出。
(3)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刮宫术。
(4)胎盘植入:做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准备。
(5)胎盘嵌顿:肌肉注射阿托品或肾上腺素,待子宫狭窄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
♦20.软产道损伤的护理措施:协助医生检查裂伤的程度与范围,及时缝合止血。
♦21.凝血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积极治疗,去除病因。
改善凝血功能,输新鲜血液、抗休克等抢救准备。
♦22.羊水栓塞概要:羊水栓塞是由羊水中有形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引起的。
诱发因素包括: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宫产等。
♦23.羊水栓塞临床表现:
(1)急骤,来势凶险,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
(2)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期:主要发生产程中或分娩中,尤其是破膜不久,突然出现呛咳、气急、呼吸困难、发绀、胸闷、心率快、血压下降,短时间内进入休克状态。
(3)出血期:持续性大量阴道出血或全身广泛性出血,且血液不凝固。
(4)急性肾衰竭期: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衰竭状态。
♦24.预防羊水栓塞的护理措施:
(1)加强产前的检查,注意诱发因素,及时发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以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并且及时处理。
(2)严格掌握破膜时间,人工破膜宜在宫缩的间歇期,注意控制羊水的流出速度。
(3)羊膜穿刺次数不应超过3次。
♦25.羊水栓塞的处理:
(1)羊水栓塞一旦确诊,立即抢救。
首先纠正缺氧状况。
病人可取半卧位或抬高头肩部卧位,加压给氧,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前准备。
(2)吸氧的同时地塞米松抗过敏。
(3)解除肺动脉高压,首选药物是罂粟碱;心率超过120次/分者慎用阿托品。
(4)维持正常循环,纠正休克。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