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津一中2019高三第二次抽考--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天津一中2019高三第二次抽考--语文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
【一】〔15,每题3分〕
1、以下成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混水摸鱼〔hùn〕扑朔迷离〔shuò〕
滂沱大雨〔pānɡ〕扣人心弦〔xián〕
B、悄然无声〔qiǎo〕因噎废食〔yē〕
自惭形秽〔huì〕余勇可贾〔gǔ〕
C、中规中矩〔zhònɡ〕饿殍遍野〔piǎo〕
诲人不倦〔huì〕风光旖旎〔yǐnǐ〕
D、车载斗量〔zài〕宁缺毋滥〔wú〕
以儆效尢〔jǐnɡ〕为虎作伥〔wèi〕
2、以下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晦涩天燃气远见卓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端详脚趾头共商国是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C、通牒长春藤两全齐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坐阵摄相机相提并论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在巨大压力下,乔布斯推出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他凭借实力成为苹果电脑公司的中流砥柱,乃至IT行业的领军人物。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C、“天宫一号”满载着国人的梦想,奔向浩瀚的太空,它的成功发射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这件事是暂时平息下去了,可是始作俑者必须要查出来,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4、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2〕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失业率达到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已连续三次降息,以期恢复投资者信心,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3〕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是刊登。

〔4〕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

A、泰然遏制摘要就教
B、安然遏止择要执教
C、泰然遏止摘要执教
D、安然遏制择要就教
5、以下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
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拯救汉字教学
①目前,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

他们还联名呼吁拯救日益被忽略的汉字教学,力图阻止在学校教学中汉语大有沦落为弱势语言的趋势。

为此,他们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②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明德愤慨地指出,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③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问题。

网络上的“错字”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社会还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网络上的错别字不应苛求,于是以讹传讹。

专家们指出,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师范院校里的学生。

一些学生尽管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

这样的学生又出来再教学生,自然就“恶性循环”了。

④为拯救近年来语文下滑、母语降温的负面影响,这些大多已经满头白发的语言专家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教学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时候了”。

汉语拼音化也被专家们称为“世纪的误导”。

⑤专家们指出,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为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⑥当前的语文状况是怎样的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指出,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另一方面,课时减少,教材问题多,教法陈旧,效率不高。

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假设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教材。

”曾担任过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的他说,“记得有一年教育部召开课本主编会议,搞语文教材的有一二百人出席,这是一支难得的队伍,应该好好发挥作用。

但是,这批人大多数被边缘化,实在不应该。


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说,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如果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与汉字毫不搭界的弧形笔画,何谈写好汉字?如果在尚无母语基础的情况下,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以至于“粉丝”、“梅地亚"之类司空见惯,何谈错别字不泛滥?
(选自2017年11月0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节)
6、以下对“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国人对汉语的冷落,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

B、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时减少,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C、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学生不知其意
D、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

7、以下对目前“专家拯救汉字教学”的行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北京一些高校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一些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

B、专家联名呼吁拯救汉语教学并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来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C、专家们已经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

D、专家们认为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探索也正在继续,而且取得不小成绩。

8、以下对本文中专家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专家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汉字识字教材和缺乏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

B、专家认为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受浮躁的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的师范院校毕业学生成为教师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C、专家们认为要拯救汉字教学,不仅要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更要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

D、如果让孩子在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的弧形笔画,那么孩子们肯定容易写错别字。

【三】(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庆历三年秋,天子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书以对。

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下所欲为,那么天下幸甚。

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举贤才。

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

然后海隅徼①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

呜呼,盛矣!
学校,王政之本也。

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

《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

”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是以诏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

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

今知州事李侯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

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

李侯治吉,敏而有方。

其作学也,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其良材坚甓②之用凡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

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

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进不能赞扬天子之盛美,退不得与诸生揖让乎其中。

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

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

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问于其俗,婚丧饮食皆中礼节。

入于其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

行于其郊,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

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不亦美哉!故于其始成也,刻辞于石,而立诸其庑以俟。

〔取材于欧阳修《吉州学记》〕
【注】①徼:读jiào,边界。

②甓:读pì,砖。

9、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问治天下其要有几要:关键
B、今知州事李侯至也知:掌管
C、其作学也作:兴办
D、而滥官于朝滥:过度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施于今者宜何先 B.学校,王政之本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风之积也不厚
C、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D.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
既其出,那么或咎其欲出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以下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这是〔夏商周〕三代极为昌盛时非常完备的制度
B、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为兴办学校竭力奔走的人让我们这些后来的人感到羞愧
C、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吉州的读书人凑集他们个人的钱一百五十万来资助
D、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
希望后人不要废止怠慢皇帝的诏命,懈怠而中途停止
12、以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庆历三年,皇帝多次颁下诏书,鼓励农桑,举荐贤才,第二年要求天下都要兴办学校。

B、学校是帝王治政的根本,从古代是否重视兴办学校,可以推知朝廷治政的兴盛和衰败。

C、教育的法那么是从人性出发,使人向善,达到礼让之风兴盛,风俗纯美,才算办学成功。

D、作者晚年荣归故里后,亲眼目睹吉州读书人品德卓异,社会风气改变,成了礼仪之乡。

第二卷
【四】〔21分〕
13、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

14、把上文中没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以下问题。

〔7分〕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此词大约是在靖康之难十四年后朱敦儒避乱南方时写的,当时正好凤凰城破。

②凤凰城:因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故汉唐时长安又称凤凰城。

〔1〕这首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分〕
〔2〕有人说“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看似平常,实那么富有表现力。

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4分〕
16、写出以下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5分〕
〔1〕中国诗词里经常有描写音乐的诗句,比如《琵琶行》、《赤壁赋》等。

《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3〕,长余佩之陆离。

(《离骚》)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我国古典名著《》第一回的诗句,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陈情表》〕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

惩罚
希区柯克
这是一个温暖的初夏夜晚,刺鼻的烟味和金银花芬芳的香味混在一起,小屋后面的柳木花园和草坪里,蟋蟀在单调地吟唱,树蛙在拼命地吼叫。

琳达和乔治默默地坐在阴暗的门廊尽头,他们没有凝视对方,也没有抚摸对方,他们在聆听夜声,已经听了好一会儿了。

最后,乔治终于开口了,声音轻得像在耳语:“琳达,你在想什么?”
“你真想知道吗?”
“我不是在问你吗?”
“我正在想我们做的那个完美的案子,”她轻声说,“我在想汤姆。


他沉默了许久,然后问:“为什么?”
“我们杀害他的那个晚上,就像今晚一样。

”她说。

“别用那个字眼!”
“这里没人听见。


“别用那个字眼,琳达,我们说过,不用那个字眼的。


“那是一个和今晚一样的夜晚,”她又说。

“你记得吗,乔治?”
“我能忘记吗?”
“那时我们真不该那么频繁见面,”她说,“如果我们小心点,他就不会当场抓住我们。

但那是一个可爱的晚上……”
“听着,”乔治说。

“就是那晚不被撞见,也是早晚的事,我们掩盖不了多久的。


“那倒是。


“一切都很顺利,”乔治说,“那晚没有人,我们的计划成功了。


“乔治!为什么我们那时不一起私奔呢?在那天晚上之前?为什么我们不干脆到某个地方去呢?”
“别傻了!”他说。

“你知道我没有钱,我们能到哪儿去呢?”
“我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


“假如汤姆不是那么嫉妒的话,”琳达说,“我可以请求他离婚,事情就简单多了,我们也就不会做那种事了。


“可是,他的嫉妒心实在太强了,”乔治说,“他太嫉妒,他是个傻瓜,我不后悔发生的一切。


“那时我也不后悔,”她说,“可是,现在……”“你今晚怎么啦?琳达,你真奇怪。


“那晚和今晚非常相似,”她第三次说道,“金银花、烟、蟋蟀和树蛙,和今晚一模一样,乔治。


“别说傻话了。


琳达在黑暗中轻轻地叹了口气。

“乔治,为什么我们要杀害他?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因为他撞见我们,所以我们那么做。

你为什么要这么想呢?”
“那时候,我们说因为我们相爱。


“是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一,”琳达重复道,同时急促地笑了一声。

“那时候有这个原因就行了,有这个原因就什么都可以做了。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乔治严肃他说。

“我们完成了一桩完美的谋杀,琳达,那时你也是这么说的——至今没有人怀疑过,他们都认为是意外事件。


“是的,我知道,我知道他们的看法。


“那么,你怎么了?”
琳达轻声说:“乔治,那样做值得吗?”
“当然值得。

我们厮守在一起,我们结婚了,不是吗?”
“是的。


“我们一直很幸福。


“我想是的。


“你总是说你很幸福。


“你呢,乔治?”
“我当然幸福。


琳达沉默了。

远处传来一条狗的吠声,以及蟋蟀的合奏声。

最后她说:“我真希望我们没有做那事。


“琳达,那是一次完美的谋杀!”
“是吗,乔治?真的吗?”
“我认为是的。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现在不这么想了。


“别这么说。


她长叹了一声:“我忍不住,我害怕,我已经害怕很久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乔治说。

“我们不会被抓到,你和我都不会。

”“我们都不会。


“我们也不会受到惩罚的,不是吗?”
“我们不会吗?”她轻轻地说。

“琳达——”
“没有什么完美的谋杀,乔治,”她说。

“我知道,你现在也知道。


“我不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的,就像我知道一样,我们心底深处,从一开始就知道。

我们不是没受到惩罚,乔治——也没有罚够,不过,很快就要结束了。


此后,他们默默地坐着,无话可说。

金银花浓郁的香味紧紧地裹着他们,蟋蟀的叫声几乎震破他们的耳朵。

他们不看对方,不碰对方,只默默地坐在阴暗的门廊尽头……回忆……等候……琳达和乔治就这么坐着,他们已经是七十九和八十一的高龄了,五十年前,他们做了那桩完美的谋杀案。

17、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8、琳达为什么多次重复“那晚和今晚非常相似”?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态?〔5分〕答:
19、本文从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
20、作者多次提到这是一桩“完美的谋杀案”,为什么不以此为题,而要名为《惩罚》呢?〔6分〕
答:
六、〔12分〕
21、找出以下句子中的四处语病,写出序号和修改方法。

〔4分〕
据新华社电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说:“①首次交会对接虽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庆功为时尚早,未来将要进行二次对接,依然充满风险。


据张柏楠介绍,②神舟八号飞船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3台技术方案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交会测量,③交会对接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同时掌握3种世界领先的太空测量技术。

“④首次交会对接在地球阴影区进行,由于没有太空中强光的影响,使得对接非常顺利。

⑤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或将在光照区举行,⑥目前最担心的,是强阳光对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

”张柏楠说。

⑦进行二次交会对接前,两个飞行器要首先实现分离,“⑧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交会对接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

”张柏楠说,“⑨分离与对接同样充满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序号:改正方法:
序号:改正方法:
序号:改正方法:
序号:改正方法:
2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你们班2018年的新年联欢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符合欢乐、热烈的气氛,围绕“难忘和展望”的主题,50-80字。

〔4分〕
23、将下面报道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不超过20个字〕〔4分〕
2017年11月07日重庆晚报奔驰女车主王女士在超市购物出来时,被人抢走手提包。

她开车去追对方所乘的摩托车,并将对方撞倒。

事后,两抢匪竟将她告上法庭,要求她赔偿医疗费等共计5.9万余元。

近日,法院以王女士的行为未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为由,驳回了两抢匪的诉讼。

八、作文(60分)
24、以“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A
3、B
4、C
5、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

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

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6、C、文中的语句是“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
7、D(“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这种说法不是专家目前在“拯救汉字教学”上的具体行为)
8、C(“更”理由是第5节中“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A、并不缺少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

B、没有依据。

D、是难写好汉字不是指写错别字)
9、D〔滥:充数,在这里是自谦的说法〕
10、C〔A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B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停顿语气。

C副词,已经。

D代词,他们;代词,那〕
11、B〔“让我们后来的人感到羞愧”应为“都以落在别人之后为羞耻”〕
12、D〔“晚年荣归故里后,亲眼目睹”与文意不符,这是作者设想将来的情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秋天,皇帝开设天章阁,召见主持政务的八位大臣,问治理天下的关键在哪几个方面,在当今应该最先做什么,让大臣们坐着写下来回答。

八个人都惊恐万分,离开座位,俯身叩头,说这些不是我们这些臣子能够想到的,只要〔施行〕陛下您想做的,那么就天
下的大幸了。

于是〔皇帝〕多次颁下诏书,鼓励农桑,举荐贤才。

第二年三月,就颁布诏书〔要求〕天下都兴办学校,任命主管办学的官员。

这之后从海滨到边塞,四方万里之外,没有不兴办学校的。

哎呀,〔那声势也够〕浩大了!
学校,是帝王治政的根本。

古时候治政的兴盛衰败,〔就〕看是否重视兴办学校。

《记》记载:“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

”这是〔夏商周〕三代极为昌盛时非常完备的制度。

宋朝建立,大概有八十四年了,但是天下的学校,才开始大规模地兴建,〔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好的事,需要一段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达到完备吗?因此诏书下达的那天,臣民们欢喜欣幸,〔那些〕为兴办学校竭力奔走的人,都以落在别人之后为羞耻。

这年十月,吉州的学校落成了。

吉州原来有夫子庙,在县城的西北。

现在掌管吉州事务的李侯到任,和吉州人商量搬迁并扩大夫子庙,把〔它〕作为校舍。

这件事情刚刚上报请示,诏书就已下达,学校就因此建成了。

李侯治理吉州,〔处事〕敏捷而有方略。

他兴办学校,吉州的读书人凑集他们个人的钱一百五十万来资助。

所用的人力总共达二万二千个人工,但吉州人却不把〔这〕当作辛苦事。

〔修建学校〕所用上好的木材和坚实的砖瓦,总共达二十二万三千五百,但吉州人却不把〔这〕当作花费多。

〔学校〕建成之后,来求学的人常有三百多人。

我家世代居于吉州,〔我〕在朝廷充数担任官职,进不能颂扬皇帝的盛大美好,退不能与读书人在朝中相互礼让。

然而我听说教学的法那么,〔要〕从人性出发,〔通过〕磨练改变,使〔人〕趋向善;学校教育要勤于鼓励人,要逐渐影响人;善于教人的人以诲人不倦的态度,要有长久的付出,达到礼让之风盛行,风俗纯美,这之后办学才有成效。

希望后人不要废止怠慢皇帝的诏命,懈怠而中途停止。

希望我日后能荣归故里,到学校拜谒,将要看到吉州的读书人都品德卓异可以做公卿大臣。

询问乡里的风俗,婚丧饮食方面都符合礼节。

来到乡里,〔看到〕长幼在家行慈尽孝。

行走在田野上,〔看到〕年轻人搀扶着老弱的人、强壮的人在路上替他们背着重物。

看遍学舍,〔就会〕思慕称赞李侯留给我们的爱心,不也很美吗!所以在学校落成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将它刻写在石碑之上,立在厢庑之下来等待〔后人读到它〕。

13、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

14、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

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

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15、
〔1〕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城破、擘钗破镜、信音稀,写出了国难当头、亲人离散、夫妻惨别的景象;梦回、魂断,那么写出山长水远、音信难通的痛苦和无奈。

〔2〕此句饱含着作者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

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那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中所特有的凄切悲苦的含义,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击。

〔2分〕“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又对以后的状况作了一定的暗示。

此句看似平常,实那么出笔极为沉重,有千钧不敌之力。

〔2分〕
16、略
17、特点:首尾呼应,平静安逸的景物却用不安烦躁的词语修饰。

作用: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紧张不安的心理,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18、说明这么多年来琳达对那晚的景象始终无法忘记,心情一直无法平静。

心理状态: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