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康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性检查:Neer试验
检查者站立于患者身后,一手固定肩胛骨, 另一手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者拇指 间向下,使患肩前屈过顶,如诱发疼痛 则为阳性。
特征性检查:空罐试验
目的:冈上肌肌腱病变或肩峰下撞击 操作:
肩外展90度,然后内旋并向前30度,前 臂旋前拇指尖向下; 在此体位上,治疗师向下加阻,患者上 抬抗阻;
解剖基础:肩胛下肌
解剖: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 唯一内旋肩关节肌肉; 肩袖肌功能紊乱,肩胛下肌尤易收到损伤肩胛骨上
角和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肩袖损伤
肩袖 由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所组成。 肩袖损伤:肩袖肌腱损伤及继发的肩峰下滑囊炎,以冈 上肌损伤多见。
病因
1.创伤是青少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 2.血供不足引起肩袖退变; 3.肩峰下撞击 4.医源性损伤
解剖基础:前锯肌
1.解剖基础 2.疾病概述 3.康复评定 4.康复治疗 5.康复宣教
解剖基础:前锯肌
解剖: 起点:第8~9肋骨侧面; 止点:肩胛骨上角和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功能: 旋转肩胛骨并将其向前拉,抬高肋骨;止;点:肩胛骨
上角和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解剖基础:冈上肌
解剖: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 外展肩关节 止点:肩胛骨上角和下角以及介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期(术后7至12周)
康复目的: 无痛性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改善肌力; 增加功能活动; 减少残余疼痛;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期(术后7至12周)
1.术后7至10周 继续加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肩关节前屈练习、肩外展90度内外旋练习; 肩0度位,肘90度位外旋练习,8至10周基本达到全范围关节运动
2.术后10至12周 强化肌力,增加负荷;
康复宣教
1. 应尽量减少患侧上肢高举过头的动作及负重活动; 2. 避免频繁使用患侧肩关节,尤其运动中进行挥棒等动作; 3. 避免出现错误的代偿模式; 4. 患肩防寒保暖,坚持康复,动作应缓慢柔和; 5.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
谢谢观看
THANK YOU
特征性检查:Lift-off test:称为背后推离试验
目的:肩胛下肌下部分肌束损伤 操作:
患者将手背置于下背部,手心向 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 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不能 完成动作为阳性
压腹/拿破仑试验
目的:肩胛下肌上部分肌束损伤 操作:
患者将手放置于腹部,手背向前屈肘90°, 注意肘关节不要贴近身体,检查者将患者 手向前拉,而嘱患者对抗阻力做压腹动作, 力量减弱为阳性
于其间的内侧缘
解剖基础: 冈下肌
解剖: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 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止点:肩胛骨上
角和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解剖基础: 小圆肌
解剖: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上2/3 止点: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 功能: 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止点:肩胛骨
上角和下角以及介于其间的内侧缘
临床特点:
1.肩关节疼痛:初期为间歇性,劳动后加重,休息缓解。疼痛 发布在肩前方及三角肌区域; 2.肩关节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上举外展无力或不能外展; 3.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萎缩; 4.继发性关节挛缩;
分级
分类
分类
Ⅰ型:一般活动时不痛。当投掷或旋转肩部时,疼痛加重,检查只有反 弓痛; Ⅱ型:重复损伤动作时疼痛,肩袖抗阻痛,肩部一般活动正常; Ⅲ型:肩痛和运动受限,检查时有压痛和运动受限;
康复评定
1.关节活动度评定 2.肌力评定 3.围度评定
康复治疗原则
1.缓解疼痛;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3.增强薄弱肌群肌力 4.紧张肌群放松
物理因子治疗
1.体外冲击波疗法 2.超声波疗法 3.红外线疗法 4.传导热疗法
传统康复技术
1.推拿手法 2.艾灸疗法 3.针灸治疗 4.拔罐疗法(易罐治疗)
特征性检查:落臂征
目的:冈上肌损伤 操作:
肩关节外展至90度以上,嘱患者自行 保持肩外展90~100度的位置,外旋抗阻试验(外旋减弱试验)
目的: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操作:
患者肩处于内收位,屈肘 90°,肘部处于 体侧并夹紧。嘱患者抗阻力将双肩外旋, 使双手远离体侧。
手法治疗
1.关节松动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激活和增强薄弱肌群肌力; 3.紧张肌群松解; 4.触发点“灭活”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早期(术后1至6周)
康复目的: 减轻疼痛及关节肿胀; 早期肌力练习; 早期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早期(术后1至6周)
1.手术当天:患侧手臂下垫枕,活动手指和腕关节; 2.术后1天:进行“张手握拳”,鼓励患者无痛范围多做; 3.术后3天:摆动练习、耸肩练习、扩胸练习和含胸练习; 4.术后1周:肘关节主动练习和肩关节被动运动; 5.术后4至6周,肩外展45°外旋、内旋练习,进行肌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