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高考实施方案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级分转换步骤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将考生的原始
分转换成等级。
统考科目
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方法,分别对应转换到
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等级
A
B
C
D
E
人数比例
约 15%
约 35%
约 35%
约 13%
约 2%
赋分区间 100~86(分) 85~71(分) 70~56(分) 55~41(分) 40~30(分)
选择性考试: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 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高三下学期末随普通高考进行(2024年6月)
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成绩呈现
合格性考试: 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选择性考试: 物理、历史以原始分呈现,
其他科目以等级分呈现
6
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PART
02
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
改革主要变化
➢ 改统一高考科目 改革前: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改革后:语文、数学(不分文理)、外语
➢ 改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作高中学生毕业依据,录取时(C等级以上,方可被本科一批学校录取)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强化基础”,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高二第一学期末(首次考试在2023年1月) 语文、数学、外语90分钟,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均为60分 钟 “合格”“不合格”
每年6月份,与全国统一高考进行(首次考试2024年6月) 每门科目考试时间75分钟 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依据二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3
国家 统一 高考
语文 数学 外语
1
学业 水平 考试
* 选择性考试
2选1 (首选)
物理 历史
每科满分150分(不分文理) 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考试
每科满分100分 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紧随统一高考进行
2
学业 水平 考试
* 选择性考试
4选2 (再选)
思想政治 地理 化学 生物学
82 75 85 T 75 61 T 71
T 80 (四舍五入取整)
即该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等级分为 80 分。
16
主要任务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主要工作
➢ 一是完善评价体系
强调过程评价,通过写实记录,客观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 二是强化评价使用
高中: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加强对学生成长过程指导 高校:制定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一参考”)
➢ 选考物理等科目和选考历史等科目的考生将分列计划、分开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 考生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 总分。
2、为什么再选科目成绩采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
➢ 4门再选科目的考生群体不同,原始分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和可加性,无法直接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 分。通过将不同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统一规则转换,统一尺度,实现可比性和可加性。
➢ 外语科目: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 试机会
12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等级分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先对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再由等级
转换而来;参加某科目选择性考试的考生,其选考科目成绩转 换时起点赋分为30分,满分为100分。
13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 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均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数分时分段进行 ➢ 高校招生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19
主要任务五: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普通高中毕业生就读高职院校的途径
分类考试招生
扩大高职分类考试录取比例,成为主渠道
高考招生
参加普通高考但未被本科院校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高职(专科)统 招批次的录取
➢ 分数转换后,考生在相应科目中排序保持不变。
25
相关问题解释
3.选考科目怎么选?
学生 自身 兴趣 特长
高校招生专 业选考科目
要求
所在高中办 学条件(特 色和优势)
选考
4.何时选?
某科目合格性考试结束 初步确定是否作为选考科目 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选考科目
能否更改?
理论上: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 实际上:建议慎重考虑。因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过程中更换,前期进行的课程很难补学。
17
评价内容
主要任务三: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思想品德
劳动素养 与社会实践
学业水平
艺术素养
身心健康
主要任务四: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完善志愿设置及投档办法
➢ 按首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计划、分开划线 ➢ 以“院校+专业组(专业)”设置志愿,采取平行志愿投档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 每个“院校+专业组(专业)”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 同一“院校+专业组(专业)”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每科满分100分 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紧随统一高考进行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高考科目组合:12种
序号
物理类组合
1 物理、化学、生物学
2 物理、化学、思想政治
3 物理、化学、地理
4 物理、生物学、思想政治
5 物理、生物学、地理
6 物理、思想政治、地理
序号
历史类组合
7 历史、化学、生物学
8 历史、化学、思想政治
考试内容
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合格性 考试
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
选择性 考试
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综合要求为准
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考试对象和时间
合格性考试: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需参加,高中阶段其 他在校生、符合条件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高二上学 期末进行(2023年1月)
14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等级分的转换公式
Y2 Y T2 T Y Y1 T T1
Y 表示原始分;(考试得到) T 表示等级分;(经转换得到)
Y1 Y2 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根据各等级比例确定) T1 T2 分别表示等级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各等级对应,已知)
15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等级分的转换示例
假设某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原始分为 75 分。
第一步,将该科目选择性考试原始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规定的等级比例将该考生划定 为 B 等级,该科目 B 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 82~61(仅是示例,实际各科目各等级原始分区间不 固定);
第二步,根据分数转换参数设置,将 B 等级内该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方法,转换到 85~71分数区间,根据转换公式,该考生思想政治科目的等级分为: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
“3”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
每门满分150分,全国统考
依据一
“3+1+2” (总分750分)
“1”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首选)
每门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中选择2门(再选),每门满分100分
以等级分(等比例转换赋分)计入总分
合格性考试
考试目的 “强化基础” 考试科目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
选择性考试
“强化基础”的前提下“突出个性” 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 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
考试内容 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
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考试时间 成绩呈现
232
程类、生物工程类、建筑ຫໍສະໝຸດ 、公安技术类农学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
38
医学
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 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
58
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工业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
42
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
工学
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 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
26
2021年7月教育部新更改《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从2021级高一学生开始,普通高校本科招 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需参考教育部[2021] 27号 文的最新指引,指引中提出:
92个本科专业类中 75个专业类必选物理 57个专业类必选化学 55个专业类物理+化学两科必须同时选
12门类
92专业类
9 历史、化学、地理
10 历史、生物学、思想政治
11 历史、生物学、地理
12 历史、思想政治、地理
11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高考考试形式及时间
➢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按照国家统一高考考试时间进
行,每年6月
➢ 选择性考试科目:紧随统一高考进行,每门科目单独考试,首次 考试在2024年6月
按文理科两类分列计划、分开投档录取
按物理、历史两个科目类分列计划、分开投档录取
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 批
不分批次,分时分段录取
文科或理科要求
首先对物理或历史提出要求,然后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科目中提出0-2门要求
23
PART
03
相关问题解释与建议
相关问题解释
1、为什么首选科目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
59
艺术
艺术学理论类、音乐与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
48
(1)理学:83%要求必须同时选考物理与化学两科
不限 17%
物理+化学 83%
物理+化学(必选):数学类、统计学类 物理+化学(必选)+地理(可选):天文学类
物理+化学(必选)+生物(可选):物理学类、 化学类、生物科学类
高校科目要 求
语共+4门数+外+文综(政史地)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共3门
不计入高考总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统考科目 先从物理、历史科目中2选1,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科目中4选2
数学和综合两门考试均分文、理科
不分文、理科
分批次填报志愿(不含征集志愿)
按照高考成绩,分时分段填报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 、理化生科实验
全省统一组织 (命题、考试、评卷
和成绩处理)
全省统一制定要求 各市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组织考试,参考平 时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选择性考试
(高校招生录取的 依据之一)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学
全省统一组织 (命题、考试、评卷
和成绩处理)
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PART
01
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根据其定位、性质和作用,分为 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个类别
科目设置
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合格性考试
(高中学生毕业、 高中同等学力认定
的重要依据)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学、信息技 术、通用技术
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必修内容)
选择性考试: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突出个性”体现学科特长,成绩计入
高考总成绩(必修+选择性必修内容)
22
高考综合改革前后政策比较
改革前(3+X模式)
改革后 (3+1+2模式)
全国统考科
考目 试 高中学业水 方 平考试科目 式 是否文理分
科
填报志愿方 式
录 是否分类录 取取 方 录取批次 式
成绩使用 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 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据
7
主要任务二:深化高考考试科目改革
科目设置:采用“3+1+2”模式
高考考试科目
统一高考科目 3门
语文、数学、外语 (不分文理)
选择性考试科目 3门(1+2)
物理、历史中首选1门;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再选2门
物理+化学(必选)+生物或地理(可选):大气科 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
740专业
哲学
哲学类
4
经济
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
23
法学
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
44
教育
教育学类、体育学类
25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
123
历史
历史学类
7
理学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天文学类、大气科学类、 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