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三、专题写作规划课件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 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用八旗子弟前期能征善战、建 功立业与后期纵情享乐而丧权误国对比,可用来证明“创业而 不守业就会有亡国之灾”的道理。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
的对比。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
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 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 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正反对比论证运用得好,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论
证效果。一般来说,对比的各方必须是同一范畴的事物,具有
某些相同的属性,才能进行对比。对比包括事物之间和事物内 部各部分之间的对比以及事物进程不同环节的对比。比如针对
材料“子罕以‘不贪’为宝”,有位中学生写了篇议论文《得
“宝”与失“宝”》,“得”与“失”对举,这题目就构成了 对比。接下来用对比论证层层展开分析:宋人以美玉为宝,子
专题写作规划
正反对比式议论结构
写作指导 一、正反对比式议论结构 正反对比式是一种常见的议论结构。众所周知,自然界事物 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有成功就有失败,有高尚就有卑贱,有美 好就有丑恶,有正面就有反面,“有比较才有鉴别”。真与假 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 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对比式,就 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 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 格外分明。
即学即练
以“人多力量大新解”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注意合理运用正反对比式议论结构。不得抄袭或套作。
之所以受人敬重,便是在于它有种穿越时光的厚重感,它在一 片“动”中始终默然不动,这使它得以看到每一个匆忙背影后
的意义,得以成为一个时代的发言人。莎士比亚书店正是在闹
市之中,营造了一个令人不由不仰视的文化氛围。 城市飞速发展,深圳有 “ 时间就是金钱 ” 的广告语。街道日新 月异,我们也行色匆匆。若是号召一切的一切,都牢牢跟紧 “ 动” 的脚步,城市将会如何?我们将丧失恬静的美,忘记稳
罕以“不贪”为宝,两人的思想出发点不同,这是一组对比;
又把崇尚道德的子罕与贪图物欲的帝王、守财奴及烟鬼酒徒们 对比,这是第二组对比;并列举大贪污犯杨杰和放弃优厚待遇 毅然回国的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例,再成对比。文章自始 至终对比成文,在文末得出“看待得失之不同,这里面有着道 德观与价值观的巨大分野”的结论,便顺理成章了。
点评:文章观点明确,事例选取典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
证明观点,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分 析能够循序渐进,议论恰当,有很强的说服力。
开篇引名言从反面入手,再正面提出观点,思维的反差让 人深思。 以苏轼为例,极有说服力,尤以引用诗句效果为佳。再以 《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思想入文,使文章具有 一定的深度。 上段以古代名人为例,本段以外国书店为例,同是“不 变”的典型。 选取的两个事例典型,对事例的分析也很精彩,从正面 很好地论证了以不变应万变的可贵之处。 本段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反面论证 “动”的危害性。从而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论证了 “动”中“静”的可贵。
(4)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 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 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示之以范
以不变应万变 英国哲学家毕尔森说:“万物都在运动。”斗转星移,沧海 桑田,即便在屋里静坐,也是日行八万里。人们凝视着社会的 花开花落,仅仅追随着每一份“动”的趋势。唯恐稍一顿足便
被前进的部队甩下。殊不知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能够在川流
不息的“动”中静下来思考的人。
苏东坡或许是智者,他在“动”之思想冲击下屹然不动,一 句 “何妨吟啸且徐行 ”的吟咏便使多少步履匆匆的身影在这等 情怀下黯然失色。若非是大智之人,东坡先生面对被贬黄州如 此政治冲击,眼观社会的动荡,如何能够平抚愤慨,静心潜入 于深邃的思想中呢?他将 “动 ”的世界置之度外, “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变与不变之理他已是了然于怀。在 “动”的社 会中,他执著驻足于思考,于是,使历史为之一震的前、后赤 壁赋横空出世。
二、在正反对比式议论结构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时,要防止出现两种弊病。
(1)生硬对比。有些同学正反对比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看
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
知所云。 (2)不加分析。即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 以证明观点的正确。相比前一种失误,这更是通病。 事实上,我们应牢记正反对比论证的目的,不在叙例的生动、 完整,而在从中归纳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道理,是为证明论点 服务的。所以对比之例既已举出,必然要分析其蕴含的证明论
重的美,放弃深刻的思索。报道中说昔日古苏州已难觅旧容,
周庄已成绝版。苏州,是否你忘却了端庄而过于向往那人声鼎 沸的“ 动”?看来,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位能够闹中取静的智者
来重新审视。发展的步伐也应适度和协调,赶路过于匆忙,可
能会错过路边美丽的风景。
“ 动” ,并不总意味着先进。相反,面对飞速变动的世界,能
坚持自己的主见,静下来思考才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大智之
略。自然而然的理性,审时度势的思考,把握住变化的根源, 以这种 “由静而思” 的过程便可以超越轰轰烈烈的 “动”,不
动声色地站在时代的前沿,此时,不变已是应了万变。果能如
此,我们便不会在繁杂中迷失,不会在纷乱中迷茫。 能静下心来思考,便不会失了自我珍贵的本色,才能成为一个 智者,成为时间流动中的永恒。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不断向 “美”的方向静静流淌。
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开设于二战前,曾是众多文人墨客 的聚集地,还慷慨帮助过许多著名作家, 87年过去了,这里仍 是左岸最著名的人文书店。清晨,年近九旬的店主走到二楼阳 台上伸手拥抱阳光,每一道皱纹都焕发着光彩,像一尊雕像。 走进书店,多少年来竟没有装电话和电脑。
我们兴许可以从这两个事例中悟到些思想和智慧的精髓。文化
点的意义。
2.要正确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 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2)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 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比的 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3)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 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 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