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羞怯.(què)余晖.(huī)咒.骂(zhòu)神彩奕.奕(yì)
B.麝.香(shè)敛.翅(liǎn)匍匐
..(púfú)大相径.庭(jìnɡ)C.温驯.(xùn)小凫.(fú)虐.待(nüè)哺.乳动物(pǔ)D.嗔.怪(zhēn)蹒.跚(pán)模.样(mú)脸色煞.白(shà)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峭璧竭然不同惊慌失错踉踉跄跄
B.绵延心旷神怡获益匪浅骇人听闻
C.颤动大相径廷豪不犹豫随声附和
D.愕然恍然大悟各得奇所鸦雀无声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
....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
....地聊个没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
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选出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②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③学会爱自己。

④因为这样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⑤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A.①④③②⑤B.③①④②⑤C.①②⑤④③D.③④①⑤②
7、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2)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3)客路青山外,______。

潮平两岸阔,______。

(4)______,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_____。

(5)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

王正色面壁不敢动。

半日,谢去。

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否?”答曰:“已去。

”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

②鸡子:鸡蛋。

③筯(zhù):筷子。

④内:通“纳”。

⑤啮(niè):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尝食.鸡子
⑵自往数.王蓝田
⑶王正色面.壁不敢动
⑷已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A.俄而.雪骤(《咏雪》)B.温故而.知新(《论语》)
C.学而.不思则罔(《论语》)D.切问而.近思(《论语》)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⑶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王蓝田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谈。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军装
周海亮
①1937年。

南京。

②天空不见一丝蓝色,废墟般的城市里,烧焦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

子弹和炮弹编织成密集的网,城在网中,毫无还手之力。

③第一波日本人很快扑进了城。

他们就像在丛林里狩猎,动作越来越熟练,神色越来越悠闲。

突然一排轻飘飘的子弹从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里射出,几个日本兵猛然栽倒。

④躲在楼房里的,是最后一支战斗着的守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只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命令。

(A)三十多个人挤在狭小的建筑物里,就像被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

他的左边挤着强子,右边挤着死去的连长。

强子的手里紧攥着一挺机枪,那机枪严重变形,弯弯扭扭,好像一根天津麻花。

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子弹激起远处的尘烟,切断日本人的喊叫。

他认为强子是一名出色的机枪手,一名合格的士兵。

⑤可是他呢?他是兵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他参军没几天,他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军装。

他跟连长说过,连长说,哦,寻一杆枪给他,就指挥士兵摞沙袋去了。

那些沙袋摞得很高,摆成了怪异的阵式。

连长说他们的防线坚不可摧。

可是当战斗打响,那些沙袋,霎时同兵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

⑥他跟连长说过三次。

他说他得有一身军装,有军装,才有兵的样子。

连长终于恼了,他说那你随便从哪个死人身上扒下一套!他试了试,终于没敢。

他想那样的话,那些死去的战友,就不再是兵了。

他们战死了,却不再是兵,他不能这么干。

……他在死人的缝隙里坚守,就像坚守在隆隆战车前的螳螂。

后来他们撤进了城,躲进那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小楼。

连长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咱们就可以散了——追上队伍,或者回家。

然后弹片划过,他的脑袋仅剩一半了。

他用仅剩一半的脑袋冲他微笑,他的笑容凄惨并且绝望。

⑦日本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他们腹背受敌。

甚至有日本士兵冲进屋子,他的枪筒几乎捅进日本人的嘴巴。

子弹清脆地击穿日本人的后脑,那是他的最后一颗子弹。

拖着血丝的子弹飞向天空,天空与天空之间,尸体,尸体,尸体……他们跑向广场,他们知道战斗结束了。

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三十多个人,也许仅剩他一个。

⑧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女人,医生,孩子,学生,士兵……士兵们慌慌张张将枪扔掉,又慌慌张张地脱掉自己的军装。

有人将军装埋进花坛,那些花儿全都失去了头颅;(B)有人将军装投向烈焰,它们很快燃烧,如同一面面战败的旗子,却裹起阵阵腥风。

脱掉军装的士兵马上挤进人群,缩着脖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他们试图用参军以前的职业来救回自己的性命。

⑨军装染上鲜血。

军装熠熠生辉。

军装五彩斑斓。

军装坚硬如铁。

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

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
有军装。

⑩他跑过去,泪飞如雨。

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

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

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

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

他说,我还是兵。

⑪仍然有人胡乱地脱着自己的军装。

他却胡乱地往身上套着陌生的军装。

一模一样的军装,几个小时以前,它们还在战壕里并肩作战。

连日本人都愣住了,他们赶过来,端起枪,眯起眼,却忘记扣动扳机。

终于他穿戴整齐,他甚至有时间整理一下衣襟,然后他“啪”的一声立正,向火焰和废墟行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

⑫枪响,军装上多出两个圆圆的小洞。

他号叫着伸手去捂,牙齿将舌头咬断。

⑬他想捂住的不是鲜血,而是军装上的洞。

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的情节。

开端:南京失守,日军扑进了城,射杀每一个活动的目标。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广场上的士兵将军装脱掉,他却从火中抢出一套穿在身上。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⑥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

我选__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⑧~⑪段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意表述作用。

1.发展:最后一支战斗着的三十多个守军顽强地阻击日军,突围后只剩下了他一个。

结局:日军枪响,他临牺牲还号叫着伸手去捂军装上的枪洞。

2.插叙。

交代了这支守军的经历,突出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也表明了他对拥有一身军装的渴望,为下文他从火中抢出一套军装穿在身上的情节埋下伏笔。

3.示例:A 将挤在一起的三十多个人比作“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他们处境的危险,突出了他们不怕牺牲、精诚团结的精神品质。

4. (示例一)对比:将众多士兵与他对军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对军装和国土的热爱与崇敬,赞美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二)
衬托:用日军发愣的表现衬托他的精神之伟大,甚至令敌人侧目。

2、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

”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

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

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

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

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

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

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

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

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

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

现在,父亲老了,骑
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

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

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

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

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

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

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

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

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

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

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

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

”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

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

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

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说明理由。

4.选文在⑰自然段,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原因。

5.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

1.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到北京养老。

(意思对即可)
2.①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

②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③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情。

3.不可以。

①原文使用插叙,②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插入在“我送父亲到养老院的路途”中来写,两者恰好形成对比;③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我”更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更大,从而改变了我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的做法。

4.①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

改换称谓后,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情,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

②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5.①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

②“友情”等感恩可能有始有终,但亲情的感恩是有始无终的。

四、写作题(40分)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

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除诗歌,文体不限;④禁抄袭。

参考答案:

B
B
B
B
B
B
(1)东临碣石山岛竦峙(2)杨花落尽子规啼随君直到夜郎西(3)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4)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1.(1)吃(2)数落(3)对着(4)离开
2. C
3.(1)学习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3)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坐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

4.示例:从王蓝田吃鸡蛋的过程和他面对谢无奕的谩骂而不语可见,他是个性急而又具有宽容心的人。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