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2.特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3.目的: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4.措施:
(1)国内: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等。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②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国际: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背景:(1)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2.内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3.影响: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2.表现:
(1)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①特点: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

②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内涵: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作用: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3)调整: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1)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表现: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现代民权运动之母”帕克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演讲。

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②妇女运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③学生运动: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3)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表现:
2.实质: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