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高中政治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 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过程与方法:
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和培养公平精神。

【学习重点】
1、重点: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

2、难点: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意义
(1)含义:主要表现为,即要求 , 要。

(2)意义:是的内在要求,是的体现。

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重要制度保证:,为我国实现
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重要举措:
①增加,着重保护,提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和经济发展同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更加注重公平。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它表示。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物质前提)
(1)一致性:效率公平
(保证)
没有效率作为和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只有,才能。

(2)矛盾:二者分别强调。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具体要求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又要。

(2)既要反对,又要。

(3)既要,又要,在的同时,倡导。

二、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下,人们的收入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差距,那么这种收入分配公平吗?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探究一:(自主探究分钟,小组合作分钟)
招聘启示: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1.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

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报酬:30元/天。

2.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

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

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2、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探究二:(自主探究分钟,小组合作分钟)
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

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

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

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

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

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结合材料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1、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
①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
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与我国现行分配原则相比较,其缺陷在于()
A.不注重实现共同富裕 B.不注重社会公平
C.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D.不注重效率
3、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提高增值税率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③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4、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成员收入要平均 B.要充分保护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益权
C.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D.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5、对效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效率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B.要效率就不能讲公平
C.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D.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
增加
6、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说法正确的有( )
①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应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②在再分配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在分配过程中,初次分配比再分配更重要。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下面能体现这一举措的有( )
①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④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重新分配私有财产,改革税收体制,做到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
C.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D.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9.“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10、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句话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1、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结构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提高
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发展
D、促进内需扩大
2、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我国最突出的三大社会问题。

对此,政府应该( )
A.积极发展经济,鼓励效率优先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社会财富
D.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分配公平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政府出台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

这体现了(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2009年8月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农民在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实施这项政策有利于( )
A.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6. 2009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称为“限薪令”)。

对中央企业高管发出“限薪令”的依据在于( ) A.国有企业员工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B.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7.“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这启示我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 )
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③积累与消费的关系④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14课时答案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1)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2)a.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b.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农户获得了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的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2)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课堂检测】1—10:DDBDB CDBCC
【课后强化】 1—7:BDDCC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