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考点二 (选考)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c)
1.背景 (1) ___战__时__共__产__主__义__政__策_____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固定的___粮__食__税____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__自__由__支__配___纳税后剩余 的所有粮食。
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考试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考核要求
学考
选考
b
c
考点一 (选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b)
1.内容 (1)农业:实行___余__粮______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 家手中。 (2)工业: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___国__有____,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国家取消了___自__由__贸__易__,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提出“__不___劳__动__者__不__得__食____”的口号。
1.(选考)(2012·浙江补考卷)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施一项重大政策,调动了人民
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并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一政策
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关税保护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解析 1921年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教材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为什么列宁在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功劳”的同时,又说“它是一种
解析 结合题干关键信息“战争条件”“余粮收集制”等信息,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
答案 A
2.(2014年7月浙江选考)十月革命后,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了军事性非
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解析 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了军事性非常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B
2.(2014·浙江选考)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 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下列各项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实行的 B.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恢复了自由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解析 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的,是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是在1921年联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 通过的,A项正确。B项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正确。C项是新经济政策 实施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表述正确。D项与事实不符,为所要求的答案。 答案 D
要点 新经济政策
史料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已经超 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 径。”……1921年列宁又说:“我们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 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 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史料一 重申粮食垄断和固定价格都是不可更改的,重申必须同粮食投机商进行无
情的斗争,同时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
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呈报的办法由粮食人民
委员部通过地方粮食机关确定。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史料二 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
2.影响
(1)积极: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使___苏__维__埃____政权站稳了脚跟。 (2) 消 极 : 在 执 行 过 程 中 , 出 现 了 许 多 弊 病 和 错 误 , 如 强 行 征 粮 , 遭 到 广 大 ___农__民__.(选考)(201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
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
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
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思考 (1)史料一的措施的影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史料二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分析? 提示 (1)保障了军队粮食供应,战胜了敌人。遭到农民的反对,引起了政治危机。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保了战争的胜利,但它不适用于和平时期的情况,是临时 政策。
——摘自《苏联兴亡史》
思考 (1)依据史料,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 原因。 (2)结合史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1)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 济困难;战争结束,继续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 (2)制定政策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
国营企业
国家资本主义 租让制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__自__由__贸__易___。 (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__按__劳__取__酬___的工资制。
3.意义 (1)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__工___业__化____ 打下坚实的基础。 (2)巩固了_工__农__联__盟____,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是列宁从国情出发,在总结__战__时__共__产__主__义_____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 条向__社__会__主__义___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