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楚云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南省邵阳市楚云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参考答案:
C
2.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5~6题。
5.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6.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0m
B.45m
C.55m
D.65m
参考答案:
A C
3. 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以下有关图中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A.陆地上等温线因温度高而向南弯曲
B.陆地西侧等温线因暖流影响向北弯曲
C.图示国家的各种资源都很缺乏
D.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参考答案:
B
4. 读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有规律演替的根本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太阳辐射
D. 洋流性质
10. 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包头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 水力发电
B. 钢铁工业
C. 造纸业
D. 乳制品加工业参考答案:
9. B 10. B
9.
据图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带自东向西有规律演替是随着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
由此出现自然带的演替。
故选B。
10. 据图可知,包头市煤铁资源丰富,且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因此适合发展钢铁工业。
故选B。
【点睛】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有: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叫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随着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在中纬度表现较明显。
纬度地带性分异
规律,又叫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随着纬度不同而导致热量差异,由此出现不同自然带的更替,在低纬度和高纬度表现较明显。
垂直分异规律是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海拔高度不同水热不同,由此出现随海拔变化导致自然带的更替。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因海陆位置、地形起伏、洋流、局部水分条件等不同出现的自然带。
5. 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参考答案:
D
6. 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均是岛国,工业均为“临海型”布局
B.两国都是发达国家,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
C.两国均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
D.两国能源都能自给
参考答案:
C
7.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
读图,回答16题。
16.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8. 读图,回答22—23题
22.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图l中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
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
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 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
23.图l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图2)、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a -侵蚀一兴建深水港 B.甲-e -沉积一兴建仓库C.乙-a-沉积一种植农作物 D.乙-c-侵蚀一修筑防护堤参考答案:
A C
9. 右图2是画有纬线的地球部分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
据图判读3—4题:
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4.图中D风带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参考答案:
B B
10. 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
A. 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 B. 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
C. 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
D. 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
参考答案:
A
11. 读图5,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信风带的是
参考答案:
B
12. TsingyDeBemaraha国家公园坐落于某岛国西海岸,该地有大片石灰岩地形,吸引大量的游客。
下图为该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在该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A. 大峡谷
B. 奇山怪石
C. 原始雨林
D. 峡湾海岸
40. 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降水
C. 土壤
D. 交通
参考答案:
39. B 40. A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从图中的相关的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39. 根据材料可知本区为石灰岩地形,加上本区降水多,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形,所以在该
公园可能欣赏到的自然景观是奇山怪石,B对;公园附近没有河谷,看不见大峡谷和峡湾海岸,A D.错;此地为热带草原,不是热带雨林,看不见原始雨林,D错。
40. 读图,河流从中部分别向东西两侧流,说明中部为山脉;西部河流长,东部河流短,说明西部地区地势平坦,稻麦区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势陡峭,稻麦区分布少,说明影响该国稻麦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形,A对;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降水多,稻麦区分布少,BC错;交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
13. 首都钢铁公司从北京市迁至河北曹妃甸,通过填海造陆,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钢铁精品生产企业。
读图,回答29—30题。
29、首钢新址曹妃甸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有利于保护环境 B.便于引进外资 C.海运便利 D.劳动力密集
30、北京仍将保留首钢总部,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管理 B.便于信息交流
C.靠近政治中心 D.交通发达
参考答案:
C B
14. 图3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14.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D C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A. d>b>c>a
B. c>d>a>b
C. c>a>d>b
D. d>b>c>a
17. 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
A. 北赤道暖流
B. 北太平洋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加利福尼亚寒流
18. 若此图为等高线,则:
A. 沿a、c线能发育河流
B. 沿b、d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C. 该区域的地势起伏不大
D. a、c两地的气温差与b、d两地的气温差接近
参考答案:
16. B 17. D 18. D
本题考查对等值线图的综合理解能力。
16. 遵循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规律,由南向北温度递减,可知气温数值的大小关系。
17. 运用“高高低低”规律解题,因丙处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则丙处为寒流,且位于太平洋的东岸,故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18. 若为等高线,则图示等值线的大小和等高距都未知,故不能判断ac、bd连线的地形和地形起伏大小,但a、c两地与b、d两地的高差大致相当,则两地的温差接近,D项正确。
16. 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东郊星沙镇,创建于1992年8月,规划控制面积38.6平方公里。
引进企业99家,其中三资企业41家,内资企业58家。
根据资料,回答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企业都是因工业投入-产出上的联系而集聚在一起的
B.该区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C.该区属于劳动力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
D.区内企业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
参考答案:
D
17.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北半球、东半球
B. 甲地附近有巴拿马运河
C. 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D. 乙地东临太平洋,西邻大西洋
8. 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 一直向西飞行
D. 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参考答案:
7. C 8. B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涉及到知识点主要是地球上最短距离以及世界地理概况,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7题详解】
甲乙两点都在北半球,但甲位于非洲红海沿岸,东半球,乙位于中美洲,西半球;甲地附近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乙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东邻大西洋,西邻太平洋,结合选项,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8题详解】
图中极圈内主要为海洋,为北冰洋,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甲、乙两点位于20°N附近,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球面上最近的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
18.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程度的强弱。
完成下列各题。
55、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剿丝厂④榨糖厂
56、上海宝钢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DA
19. 21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按照舒适、安全、美观的要求,加工成衣。
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1/3 。
完成27-28题。
27.据资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A.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B.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D.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28.美国是中国部分制造业最大的海外市场。
针对此市场的制造业,目前却遭遇因享受出口税收优惠,低工资、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的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
该对手国家最可能是
A.印度
B.古巴
C.越南
D.墨西哥
参考答案:
27.D 28.D
20.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是
A.37.6:17.4:45.0
B.31.6:
30.5:37.9
C.15.5:24.5:60.0
D.37.6:
23.5:38.9
18.图中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17.D 18.A
21. 关于波浪能及其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能分布广泛,便于大规模开发 B.波浪能的分布尤以热带海区较为集中
C.波浪能发电装置将波浪能转化为热能,后转化为电能
D.波浪能发电的困难是造价高,发电成本高
参考答案:
D
略
22. 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
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入的。
下图是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
B.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C.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6.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参考答案:
5.A
6.A
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经纬度可以看出两国大豆产区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巴西的大豆分布区有一部分位于巴西高原,故B选项错误;两国的大豆产区多位于内陆地区,故C选项错误;两国均属于地广人稀的国家,故D选项错误。
第6题,主要考查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可以对农作物长势进行监测。
23.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3.如果该图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图中a、b、b 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及降水量最少的点分别是()
A.a、d B.c、b C.b、a D.d、c
24.图中MN与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参考答案:
23.B 24.A
23.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地区应该是山谷,图示中c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或临近河谷。
而a、d 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应为山脊,此处不易发育处河流。
B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且距河谷较远,不易发育出河流。
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24.图中MN与XY的交点位于鞍部地区。
鞍部是位于两山之间的地势较为低洼地区,沿XY剖面线两边高中间低,沿剖面线MN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对应剖面图中应该是④和①,A选项正确。
24. 读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1~22题。
2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2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有利于保护乙地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B C
25. 读我国某地区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的示意图,回答30—32题。
30.图中铁路交通枢纽a是( )
A.开封B.商丘C.徐州D.合肥
31.我国建设图中丙铁路线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快北方的煤炭外运
B.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落后
C.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D.沿线以平原为主,工程造价低
32.图中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位于这个带上的工业基地是( )①武汉钢铁、轻纺工业基地②洛阳机械工业基地
③上海综合性工业基地④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30.B 31.C 32.D
26. 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为该季节
A.太阳高度大 B.受东亚地区暖流的影响
C.受湿润的西风带控制 D.受暖湿的夏季风的影响
参考答案:
D
二、多选题(共10分)
27. 关于钱塘江作八月十八大潮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B.月球位于地球近日点附近
C.杭州湾为口大内小的三角形 D.东南季风推波助澜
参考答案:
CD
28.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加工工业基地,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A.劳动力数量多B.矿产资源丰富 C.能源价格低廉D.对外联系便捷参考答案:
AD
29.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份,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65~66题。
65.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A.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C.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D.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66.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参考答案:
AD CD
30. (双选题)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 清洁生产
B. 围湖造田
C. 陡坡开荒
D. 伏季休渔
参考答案:
BC
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B不符合。
清洁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伏季休渔,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A、D符合。
陡坡开荒,会加剧区域内的水土流失,C不符合。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2分)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
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请写出甲半岛和乙岛屿的名称。
若乙国一轮船在某月运送粮食到达甲半岛D港时正值当地日落,此时国际标准时恰为10时,则可知D港此时昼长约______小时。
(4分)(2)甲、乙两国有哪些相同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3)判断材料三中气候特征图对应材料二中A、B、C、D中的哪个城市,并简述该地气候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0分)
(4)简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1)朝鲜半岛、马达加斯加岛(2分);13(2分);
(2)地势东高西低,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
(答出2点可得4分)
(3)A(2分);全年高温多雨(2分);成因:①该地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水汽较多;②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沿岸有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共6分)(本小题前后3个问题具有连续性,若前面回答错误,后面的不得分)
(4)①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②甲国经济发达,具有充足的资金和成熟的农业生产技术;③乙国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土地租金低;④乙国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种植,单位面积产量高;⑤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运输粮食。
(答出任意2点得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2.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成为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它是近百年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中国梦”的产业基础是智能化、网络化、生态化的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2)说明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邻近港澳,便于引进人才与先进管理经验;经济发达,人才集聚,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桂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邻近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且这些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时期;土地租金较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解析:(1)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
(2)从地理位置,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
3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分)
(1)图中字母A、B所在地形类型分别是:A ;
B 。
(2分)(2)A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分)
(3)B地区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2分)
(2)热带雨林受到毁灭性破坏(1分)
(3)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分)
略
34. 读西亚及其周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甲运河的名称是▲运河,它沟通了乙海域与▲海。
(2分)
(2)乙海域位于小板块与▲板块的▲(或“消亡”或“生长”)边界。
(2分)(3)丙所在国家是“无流国”,是因为该国常年受▲(气压带)控制。
该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
(3分)
(4)20世纪80年代以后,丁沿海地区炼油工业发展迅速。
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3分)
参考答案:
(1)苏伊士地中(海)(2分)
(2)非洲生长(2分)
(3)副热带高气压带地下水海水淡化(3分)
(4)附近地区油田多,接近原料产地;输油管道多,方便原油运输;海运便利,方便成品油运输;接近欧洲,消费市场广阔。
(四选三,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