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4篇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4篇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1
进入高中以来,开设了一门新的科目——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研究,顾名思义即为对你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期间自然要对你的这些进行记录,观点进行总结。
那么也就需要写论文。
当然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自己对这方面感触也颇深。
首先,在写论文前先要确定好你所要研究的课题。
这一步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之后所要做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课题的深度与否同样也间接影响着你的研究论文的深度与否。
课题确定好之后,先不要忙着开始研究。
而是应该先拟定好一个大纲,把你所要进行的研究步骤一个个写下来。
这样做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也不会秩序颠倒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就该开始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很多。
我在进行资料的收集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第一则是去图书馆,阅览室,翻看有关书刊。
因为在这里有着许多分类的书刊,而且讲得都十分清楚。
如果碰巧这儿没有你所要得具体内容,那么不妨试一下第二种途径:上网。
网络世界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在这有着无穷无尽的信息,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当然其中必不可少的要进行记录或复制到自己的u盘上。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要,你要进行适当地删除,加工。
我在研究时就做了大量的工作。
当然,在你对资料进行分析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体现出一点你自己的东西,才能使你的研究不落俗套,有新意。
上了一个学期的研究课,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首先,我觉得这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深一层次的疑问。
通俗点说就只为了应试,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门课程恰恰是填补了我的这一不足之处。
研究性学习必须包含对资料的搜集、编辑与整理,还包括实验的没计,数据的记录等等。
使我们必需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这种能力被训练出来了。
其次,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项学习内容,方式,都要求有自己来解决。
而当我对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时,不管是记录资料;或是做一个有关这一课题的模型时,都非常投入,无意识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而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是很容易立足于社会的,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缺乏动手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我们能够很好地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基础,最后,这一课程的开设培养我的创新意识。
以前的我,总是老师讲什么,我就听什么,从来不会多想几个为什么,而上次研究课后,我渐
渐地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全新学科,其中充满热趣也极富挑战性。
你自己必须亲自去做,才能体会到该如何做。
因此,我们更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2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构成的创造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
透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的学习活动,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创新潜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研究和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学习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联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
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
我们务必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研究性学习工作。
其实,研究性学习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一天都在有意无意地在做着研究性学习工作。
比如:我校高一九班的王立国和王金石同学进行培养胆矾晶体实验,他们经过找数据、列仪器、制溶液、选晶种的活动,一天几遍地观察晶体生成状况,精心操作,最后得到了标准的平行六面体晶体。
作为化学教师我及时指导,带给仪器药品,让他们科学操作、大胆实验,使他们在实验成功的喜悦中大大激发了进一步研究的用心性,同时也培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不久,王立国同学又主动提出做NA2O2与水反应后溶液中化学成分分析实验,并顺利完成。
虽然这只是定性地完成化学反应,但毕竟是他自己提出并在第一次实验后提出的实验要求,是今后不断探索的良好开端。
我觉得,一名学生完成一两次实验很简单,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主动实验,并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研究问题的乐趣,找到了自信,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问题的潜质的培养。
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透过学习NO分子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NO分子对植物体影响的调查,经过查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实践操作、记录、总结的过程,写出了完整的调查报告。
已经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潜质。
在化学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科学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中不断地提
出了很多问题。
如:硝酸与铜反应只生成NO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怎样才能制出N2O?N2O助燃吗?怎样验证?为什么NAN02会致癌?白磷为什么会有毒?有感于患者输液时看护之苦,他们想设计自动止液,自动退针的装置。
能够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有数不清的问题在激励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没有任何理由去制止、扼杀、伤害学生的探究用心性!
因此,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适当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为学生带给研究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提问题,为学生带给研究的空间,尽一切为学生带给研究的便利的条件,促使学生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知识基础不一样,学习潜质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他们提出的研究性课题也不一样。
对此,我们要一视同仁,都要满腔热忱地帮忙,不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理由剥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权利。
要让学生都增强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是跨学科进行的,有很多知识是教师不能解决的,即使是本学科知识教师也有很多不知或不懂的问题。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研究
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忙、共同提高。
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知识上、心理上能够健康地成长。
研究性学习与我们正常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透过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促进我们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近几年,我所教的班级在研究性学习气氛中,化学科成绩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不断地扩大研究性学习的领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堂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此刻走向未来领域。
透过研究性学习,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3
我一直在不间断的进行教师远程研修培训,这次远程研修培训好比给教师雪中送炭。
在培训学习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听专家点评、看简报看各位老师们的作业、研修日记、看评论以及参与评论,参与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
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现将这次培训学习报告如下:
1、通过远程研修,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有机会来参加这次培训,有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
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回首这次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培训中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行动学习。
这次的培训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
2、通过远程研修,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通过远程研修,专家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3、通过远程研修,我增长了见识。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甚至有些老师在晚上十一二点都在网上学习这些老师的学习精神真是值得我努力学习。
他们的文章:观点独特新颖、方法行之有效、行文优雅俊秀。
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
4、通过远程研修,激励自身成长,展望未来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
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
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
我的未来目标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磨砺成为一名信息骨干教
师,我有信心在未来的道路上通过学习让自己走得更远,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骨干教师。
为了理想中的教育事业,我将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专业研修,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信息骨干教师。
优秀教师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4
12月18日,有幸参加了区教育主办,长安一中承办的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讨与观摩课。
现就学习的感受和心得总结如下: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从抓语言问题开始。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
问题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
2、强化自我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和家长督促、
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生物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
具体要求: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3、创设一种情境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因此,生物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求、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生物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生物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创设情境应该是重点思考的一个内容。
4、教师角色:从传授到指导生物研究性学习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呢?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事
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研究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的成败得失。
这种指导作用贯穿于学生研究活动的始终。
教师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间接暗示。
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这将提高学生研究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生物研究性学习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是在教师“导演”和指导下的活动,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的表现。
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需要运用语文学科中的大量基础知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熟悉多种研究方法,还需要对当前语文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帮助学生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的活动方案,进而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研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