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预防与措施: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饮食卫生。
在购买、加工、贮存和烹调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2、饮食有节制。
避免食用过多油炸、烤制、腌制等高油脂、高盐分、高热量的食品。
3、注意食品质量。
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变质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
4、正确烹调食品。
要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要彻底煮熟。
5、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中有很多具有毒性的物质,不要随意采食。
6、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食物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来势凶猛,发病集中,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而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而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也是常见的类型之一。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制,注意食品质量,正确烹调食品,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并且及时就医。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贮存过久的蔬菜或放置过久的剩菜,菜里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就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此外,腌制不久的蔬菜里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当人摄入亚硝酸盐超过0.2克时,就会发生中毒症状,超过3克会导致死亡。
除此之外,不法商贩为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不惜在食品中添加许多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石蜡、福尔马林、___和三聚氰胺等,这些人为添加的化学品往往会造成大面积人员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要把好“七关”,即把好食品采购、保管、烹调制作、餐具消毒、进食用餐、食品入口和食后观察关。
购买肉类瓜果时要注意质量,在正规市场购买质量合格的食品或原料。
暂时不吃的肉、菜要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尽量减少食品在冰箱中存放的数量和时间;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蟑螂等咬食污染。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中毒后应立即洗胃,并送往 医院救治。
Page 38
三、生四季豆(豆角)食物中毒
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 大肠杆菌的一种。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分为5大主系 及百余个支系,如肠产毒素性大肠杆 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 肠杆菌、肠粘附性大肠杆菌、肠出血 性大肠杆菌等,O-157是其中毒性最 强的。
Page
19
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被定名为O157。O-157会释放一种叫“希加”的毒素,使人呕吐、腹泻或 出血性腹泻,并引起等并发症,如脱水、尿血、脑功能障碍和 肾功能衰竭等。 0-157主要通过生冷食物感染人群。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 等未经熟制的食品,这是疫情在日本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该菌耐冷冻,在人的体温下,其繁殖能力可提高4倍。但 它不耐热,75℃即可被杀死,对食品加热是防范出血性大肠杆 菌的有效措施。
Page
29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动植物中毒是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天 然有毒成分,误食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Page
30
一、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
误食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会引起严重的中毒。 蘑菇品种众多,在我国毒蘑菇有100多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 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 毒蘑菇中毒素种类繁多,其含毒成分尚不很清楚,可能为树脂类或 酚、甲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和 肝、肾毒素。由于一种蘑菇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可能存在于多 种蘑菇中,故误食毒蘑菇的症状表现复杂。 野菜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毒与无毒者不易鉴别,如果缺乏识别 有毒与无毒野菜与野生蘑菇的经验,会将有毒野菜与毒蘑菇误采来食用。 所以在采食野菜、野蘑菇时应十分慎重,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或未吃过 的品种。毫无识别经验者,千万不要随便自采野菜与野生蘑菇食用。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措施

肠毒素是一种可溶性蛋白质,耐热,一般的 烹调温度和时间不能破坏食物中的肠毒素。
(2)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
我国多见于含淀粉丰富的食品,如剩饭、凉 糕、奶油糕点,也见牛奶及其制品。
(1)四季豆中的有害物质 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的 刺激性;另外,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血 素,具有凝血作用。 (2)四季豆中毒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另有头晕、头 痛、胸闷、出冷汗以及心慌,胃部烧灼感等。 潜伏期为数10分钟,一般不超过5小时,病程一 般为1~2天。
(3)预防四季豆中毒的主要措施
①不要吃变质、发硬、味苦的红薯和 霉变的红薯干。 ②储存红薯前,要将红薯表皮晒干。 低洼处的红薯或被水淹过的红薯,应尽早 食用,且不宜作种子。
(三) 天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及其防治
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是误食或食入 加工中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引起的。 有毒动植物中毒季节性、地区性比 较明显,常呈独户或数户散发,偶然性 较大,发病率较高,潜伏期较短,死亡 率视有毒动植物的种类不同而异。
2.发芽马铃薯中毒及预防
(1)马铃薯中的有害物质 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毒素,叫龙葵素。 一般人吃进200毫克龙葵素即会引起中毒。 龙葵素对胃肠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红细胞有溶血作用,能麻痹呼吸中枢,并能引 起脑水肿、充血。
(2)马铃薯中龙葵素中毒的症状
中毒潜伏期O.5~3小时, 患者先感咽喉不适或有烧灼感,唾液增多, 上腹部烧灼或疼痛。 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吐泻,可致脱 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 此外,可能有头晕、头痛、意识障碍,重 症可因心力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
食物中毒的发生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预防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和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 保持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选择新鲜的食材,避免购买已经过期或变质的食物。
在存放食材时,要保持食品的卫生,避免与有害细菌接触。
2. 彻底煮熟食物:将食物彻底煮熟能够有效地杀死潜在的病原体和有害细菌。
特别是对于肉类和禽类,确保其内部温度达到适当的水平,以确保杀灭细菌。
3. 避免生食:尽量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烹饪的食物,如生肉、生鱼片、生蛋等。
这些食物可能携带有害细菌,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4. 注意食品交叉污染:在食物准备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例如,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处理生肉和生鱼,以防止细菌传播。
5. 储存食物的正确方式:正确储存食物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和繁殖。
将易腐食物放入冰箱中,并确保冷藏温度低于摄氏5度。
避免将生食与熟食存放在同一容器中。
6. 注意食品包装的完整性: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破损的包装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食物,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7. 注意个人卫生: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洗手并保持手部清洁。
此外,做饭时要戴上干净的围裙,并确保厨房和烹饪工具的清洁卫生。
8. 避免食用有毒植物和动物:一些植物和动物含有毒性物质,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因此,要避免采摘未知的野生植物,并确保食用的动物肉类来源可靠。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1. 肠胃不适: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之一是肠胃不适,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
这些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几个小时内出现。
2. 发热和头痛:有些食物中毒病原体会引起发热和头痛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伴随着肠胃不适,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 肌肉疼痛和乏力:某些食物中毒病原体可以导致肌肉疼痛和乏力等症状。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物摄入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疾病或不适症状。
食物中毒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有毒物质等。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是至关重要的。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 保持食品卫生:餐饮业者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包括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2. 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公众应接受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了解食品中毒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在食用食物前应洗手,避免将细菌和病毒带入食物中。
同时,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4. 食品储存和加工的注意事项:食品储存时要注意分开存放生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加工食品时要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二、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1. 及时发现和报告: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的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卫生部门,以便采取控制措施和调查病因。
2. 隔离和治疗:对于确诊的食物中毒患者,应立即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以减少病情的恶化和传播的风险。
3. 溯源调查:卫生部门应追踪和调查食物中毒事件的源头,找出导致中毒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4. 加强监测和检测:建立食品中毒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5. 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食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水平。
食物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带来很大的影响。
通过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公众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word版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一、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亚硝酸盐中毒:俗称“工业用盐”。
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
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预防措施:1.严禁食品贮存场所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2.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
3.蔬菜加工前要用清水浸泡5-1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
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
4.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5.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6.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7.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8.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经常上锁,防止坏人投毒。
二、有毒动植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1.四季豆中毒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7篇

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7篇食物中毒及预防主题教案篇1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通过对食物中毒及预防进行系统地学习,使学生对食物中毒及预防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学生的终身健康与发展奠基。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引起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及食物中毒的分类。
2、知道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达到鉴别常见食物中毒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认同“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关注自身和他人的“食物中毒”方面的安全预防。
3、培养自己注意食品安全及关爱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分类教学难点: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四、教学策略1、注重与实际生活贴近,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动手合作交流,实现互动教学。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知识更形象、直观。
4、练习反馈,巩固知识,加强认知。
五、教学过程1、导入1、学生观看视频,回答小黄帽他怎么了?2、概念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因为食用了含有毒物质的食物引起的身体不良反应。
3、症状1、食物中毒常见症状:头晕头疼、呕吐、腹胀腹痛。
2、其他症状:有时还伴随发烧、上吐下泻,严重的可以发生脱水、产生幻觉、抽搐、休克、昏迷。
4、分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2、真菌霉素食物中毒;3、植物性食物中毒;4、动物性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
5、预防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视频,看看视频是怎样讲解预防食物中毒的。
六、小检测一、填空题填空题:1、食物中毒常见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中毒是因为进食了_______物质而引起的___________反应。
3、食物中毒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病原微生物、毒素或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食物中毒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是非常重要的。
一、食物中毒的原因1.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是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食物传播给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2. 毒素:某些细菌、真菌和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赤霉素等。
3. 化学物质: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和污染物等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督。
2.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素质:食品从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的操作符合卫生要求。
3. 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加强原料的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4. 完善食品追溯体系:建立食品追溯体系,能够追溯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能够及时追踪和处理。
5. 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让公众了解食品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三、食物中毒的控制措施1. 及时发现和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发现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食物中毒事件的及时上报。
2. 隔离和处理受污染食品:一旦发现食品受到污染,应立即隔离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检验和抽检工作,确保市场上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3. 调查病原微生物来源: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来源,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指的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的健康问题。
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等。
严重的情况下,食物中毒也会导致严重的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微生物微生物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在人体内引起感染,并且会通过污染的食品传播。
这些微生物通常生长在寄主动物(如禽类和家畜)的肠道中,如果不正确地处理肉类、蛋类、奶类和其他食材,这些微生物就会传播到食物中,引起食物中毒。
化学物质除了微生物外,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这些化学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和食品添加剂等。
如果这些物质在生产或者处理过程中加入了食品,或者这些物质残留在果蔬和动物产品中,那么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物理性原因物理性原因有时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比如,如果食品中混杂了金属碎片、玻璃片或其他异物,那么就会对人体的口腔和消化道造成伤害,引起不适的症状。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预防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与潜在致病微生物接触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措施:卫生防范保持餐具、餐桌、操作台等处所清洁。
食品加工前,应充分洗净手部;而患病的厨师,应暂停工作。
厨师也应定期接受有关食品卫生措施的培训。
处理食品在处理熟食和生食时,一定要分开进行。
如果使用相同的工具和器材,要彻底清洗过后再继续使用。
同时要注意不同菜品之间彼此隔离,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污染。
生食极少数种生吃肉类的酷爱者,容易感染钩虫,经常会引起“肉质虫病”。
因为钩虫除能传染疫病外,把脚掌附着于土中之后,会延伸其钩状体偷袭人体,并穿到皮肤深层部分,并靠肌肉收缩自行移位,感染严重的话,会导致贫血和身体虚弱等影响。
真实性确认食品的来源、加工日期和配料都应明确标示,非常重要。
这样既可以确保食品原材料接受过严格检测,又可以保证食品新鲜度,在剩余食品处理方面也比较有把握。
【学习课件】食物中毒及预防

化学性食物中毒
总结词
由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于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或工业污 染等。
详细描述
化学性食物中毒通常是由于食品在种植、养殖或加工过程中受到有毒化学物质 的污染。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包括农药、重金属、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 重危害。
真菌性食物中毒
总结词
由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于发霉或变质的食品。
确保所有肉类、鱼类和蛋类食品在食用前都经过充分的烧熟煮透 ,以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病毒。
注意烹饪时间
烹饪时间要足够,以确保食品完全熟透。
避免半生不熟的食品
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肉类、鱼类和蛋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可能含 有未被杀死的细菌或病毒。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冷藏食物
01
将易腐食品存放在冰箱中,并确保其温度保持在4°C或以下。
加热食物
02
在食用前将冷藏或解冻的食物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以杀死任何
潜在的细菌或病毒。
避免室温下的长时间放置
03
避免将易腐食品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和高
湿度环境中。
04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催吐
催吐是一种紧急处理食物中毒 的方法,通过刺激喉咙或舌根 来引发呕吐,以排出胃内有毒 食物。
催吐适用于摄入有毒食物后不 久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摄入时 间短、毒物量少的情况。
催吐时应注意不要过度刺激, 以免引起胃黏膜损伤或误吸。
导泻
导泻是通过药物或食物来促进肠 道蠕动,帮助排出有毒物质的方
法。
导泻适用于摄入毒物时间较长、 毒物量大或催吐效果不佳的情况
。
导泻时应选择适当的药物或食物 ,避免对肠道造成过度刺激或引
起脱水。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而食物中毒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在食用受到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物质污染的食品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如病原菌、重金属、农药及化学物质等,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下面将介绍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食物中毒后,在不同的人体内会有不同的表现。
而通常的症状有如下几种:1.腹泻:食物中毒后,很多人会出现腹泻,有些甚至会出现令人难以忍受的腹泻。
腹泻是由于消化系统中的毒素产生的刺激反应。
2.恶心呕吐:这也是食物中毒后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体内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化学物质导致的。
3.发烧:在某些情况下,食物中毒后的患者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并常伴随着头痛、肌肉疼痛等。
4.腹痛:在食物中毒后,大部分人会出现各种程度的腹痛,甚至会感到疼痛难忍。
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1.食品的选购食品的选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步。
尽量选购正规渠道提供的食品,选择新鲜食材,以便更好地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食品的存储合理的食品存储是食物中毒预防的关键。
对于易腐食品,尽快冷藏或冷冻,防止细菌滋生;对于其他食品,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存放,以防止细菌滋生。
3.食品的加工对于食品的加工,要注意在原料加工前和操作中保持卫生,避免污染食材,遵循食品加工的基本规范和操作规程。
特别是对于生食食品,如生蛤蜊、生鸡蛋等,一定要煮熟或者蒸熟后再食用。
4.食品的烹饪食品的烹饪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要加强厨房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使用过期食品或污染厨具,对生食类食物进行充分烹饪,保证食材熟透即可。
5.饮食文明食品中毒的预防不仅仅是对食品本身的要求,还需要人们重视饮食文明。
如用餐前应用肥皂和温水洗手等。
食物中毒的危害不容小觑,预防食物中毒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
人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了解,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

食物中毒的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某些含有食品中毒生物毒素、细菌或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预防措施1、选择食品:尽量选择新鲜的、无异味的食品,避免购买变质食品。
涉及到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每家每户都必须保证自己获取的食品是安全的,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食品。
2、煮熟食物:大多数细菌都能通过煮熟食物或高温处理而被杀死,因此,每当我们吃肉和蛋类等食物时,我们要确保它们被彻底煮熟。
如果我们吃生海鲜或牛肉等不易加工熟的食物时,要有所节制。
3、规范卫生:在食品的储存、处理以及烹饪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卫生。
这包括在处理食物前开始洗手,清洗锅具和餐具,并且使用洁净的厨房台面和食品处理区域。
这样可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二、处理方法1、补充水分:如果你疑似食物中毒,你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这是因为食物中毒常常伴随着剧烈的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导致失水。
此时,你可以喝清水、饮料或果汁等液体以及其他含有高电解质的食品。
2、设置清淡的饮食:在食物中毒期间,我们需要保持清淡的饮食。
对于那些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的人,如果他们继续摄入大量的牛肉、羊肉、猪肉和其他油腻的食品,这些食品可能会加重他们的症状。
因此,食物应该更清淡。
3、注意休息:食物中毒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休息,必要时要请假或辞职,以免情况变成更糟。
如果症状持续挥之不去,我们应该寻求医生的帮助。
4、治疗:对于食物中毒患者而言,治疗是必需的。
这种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电解质、服用抗生素、给予维生素和开胃食品等方法,以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三、应对危机如果你意识到你有食物中毒的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头晕、喉咙疼痛、发烧和乏力等,你应该马上采取措施。
首先,你需要独自隔离,并将症状和你的体温告诉家人或室友等。
如果你是在餐馆或其他公共场所中吃的食品,你还应该通知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他们控制食品的销售和分发。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一、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1)食品没烧熟煮透,外熟里生,末达到全部杀灭细菌的温度致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细菌末被杀死,食后引起中毒。
(2)食品本身腐败变质,引起中毒。
(3)操作污染。
包括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不分,刀、砧、抹布等用具生熟不分以及炊事人员加工生食品后末洗后消毒又操作熟食等都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
(4)放置的时间过长,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细菌大量生长繁殖,食后引起中毒。
(5)操作人员因患某种传染性疾病带菌,通过食品传播疾病或引起中毒。
(6)购买的蔬菜有过量的残留农药,有的食物被非法使用了有毒添加剂。
(7)被坏人投放了毒药。
二、食物中毒的预防(1)严格执行和落实卫生安全制度。
①食堂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确保食物无毒、无污染、无变质。
②加强食堂的安全保卫工作,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堂,非工作时间必须关好门窗、锁好库房。
③食堂内严禁放置有毒物品。
④每天供应的食品应在冰箱内留样72小时,每件留样量为100—200克。
(2)防止食品污染。
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①盛放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并明显标记,防止生熟交叉感染。
②炊事员工作前和便后,应用肥皂洗手,操作生食品后再操作熟食品必须洗手消毒。
③加工熟食应有专用房间,专用刀、墩、抹布并严格消毒。
④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健康检查,凡患有《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应立即调离岗位。
⑤炊事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
不能对着食品咳嗽、打喷嚏,以防口腔细菌传染。
⑥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已烧好的熟食菜肴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现做现吃。
对一时吃不完的食品,原则上不予留存。
少量确易保存的食品,要进行低温保藏,严防学生食物中毒和感染肠道疾病。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1、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工作人员立即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2、工作人员立即封存当日就餐的食物,取样送指定医疗机构化验;3、立即派人将有中毒现象的人员送往医院就诊;。
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预案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预案1. 食物中毒的定义及危害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后,由于其中的毒素或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
食物中毒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生命,还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卫生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2.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2.1 选购安全食材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或有保障的供应商,尽量避免购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的食品。
此外,要注意购买食品是否有正确的标签、明确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2.2 储存食物的注意事项正确的储存食物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应将易腐食物放在冰箱中储存,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避免食品与生肉、海鲜等污染源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2.3 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准备食材前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等。
同时,要注意设备的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污染。
2.4 熟食与生食的区分生食是诱发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应保证肉类、海鲜等食材彻底煮熟,确保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等被杀灭,从而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2.5 注意食品的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食物中毒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要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感染。
3. 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3.1 寻求医疗救治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就医。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应尽量避免进一步摄入有毒食物。
3.2 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如果确认是食物中毒引起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等。
这有助于追踪食物来源、控制病情传播、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3 隔离患者并保持卫生在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将患者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
同时,要注意对患者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3.4 追踪食物来源对于食物中毒事件,追踪食物来源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展开调查,找出食物中毒的原因及责任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当您进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要立即组织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以排出毒物。
同时,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关工具和设备,以备核查中毒原因。
下面为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一、豆浆中毒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豆角要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再食用。
四、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使用干净的厨房用具,并定期对厨房表面、餐具 、刀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避免交叉污染
确保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食品之间的交叉污 染。
煮熟食物
确保食物煮熟
肉类、鱼类和蛋类应彻底煮熟,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注意烹饪时间
烹饪时间要足够,尤其是肉类和豆类食品,以确保食物内部也达到 足够的温度。
休克
食物中毒严重时可能导致 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长期影响
某些有毒物质可能对肝、 肾等器官造成长期损害。
02
食物中毒的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常见于肉类、禽类和蛋类食品,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
志贺氏菌
主要污染食物和水,导致痢疾, 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和腹痛。
葡萄球菌
污染食品如肉类、奶酪和糕点, 导致食物中毒,症状包括呕吐、
注意食品温度
熟食应保持适当的温度,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以防细菌繁殖 。
储存食物的注意事项
冷藏储存
01
易腐食品应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并尽量减少在室温下的暴露
时间。
冷冻储存
02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食品,应将其存放在冰箱或冰柜中,并确
保食品紧密包装以防止交叉污染。
检查食品保质期
03
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食用,过期食品应丢弃。
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
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习惯。
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餐饮业从业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 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三)锌中毒 锌是蓝白色的金属,不溶于水而溶于 酸。醋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对锌的溶解度 相当大,溶解后的锌混入食品中,吃了这 种食品就有中毒的可能。 锌的中毒剂量为0.2-0.4克。 用镀锌白铁桶放柠檬果汁、酸梅汤、 酸牛奶、醋拌凉菜或菜汤时,放臵时间越 长,含锌量就越多;食物的酸性越大,含 量也就越大。
4、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是油 炒剩饭。 剩饭可在浅盘中摊开快速冷却,在2小 时内送往冷藏室,食用前彻底加热,一 般100度经20分钟即可。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主要是指有些动植物中 含有某种天然的有毒成分,由于外观形态与无毒品种 相似,易混淆误食,或食入因加工不当、未除去有毒 成分的某些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 1、河豚鱼中毒 2、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组胺是鱼的游离组胺酸在组胺脱羧酶的作用下, 被脱羧而形成的。 青皮红肉的鱼类含组胺酸量较高,购买时注意选 择高度新鲜者。 组胺是碱性物质,烹调鱼时加醋少许也可降低 其毒性。
四、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食品污染了霉菌毒素后,可使人致癌、 致畸和致突变,甚至可遗传给下一代,严 重危害人体健康。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黄 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 谢物,它可产生十余种毒素,主要寄生于 粮食和油料作物中。中毒后可使人患肝癌, 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严重的曲霉菌类之一。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致癌物质。 预防措施: (1)防止食品霉变。主要是控制粮食、油 料和其他食品中的水分及食品储存库的 湿度和温度。 (2)去毒。 (3)制定易感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制量。
食物中毒的基本特点 1、潜伏期较短,来势急剧。 2、发病集中,高峰多在1-2日。 3、症状相似。 4、患者有共同的致病食物。 5、食物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以夏、 秋两季最多。 6、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集体伙食单位。 7、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无流行病的余 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严禁出售病死畜禽; (2)控制繁殖
沙门氏菌繁殖最适温度为37℃,20℃以上 可繁殖。采取低温贮存可抑制病菌繁殖。 (3)杀灭病原菌 沙门氏菌不耐热,60℃以上,20min可被 杀灭 熟制后防止二次污染 存放的熟食食用前充分加热;
烹饪前未彻底解冻的食品。
2019/12/30
锅烧煮食品量太大。
食品烧制时间不足、半生 不熟等。
1.2.4 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 ...... ......冷藏设施不足
冷藏设施不足 或超负荷。
......
......
熟食食品贮存
温度过高。
......
2019/12/30
饭菜烧好没有 放置在有卫生 防护的熟食间。
• 根据卫生防疫站的抽查,这批学生奶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严重超标,其中细菌总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3600倍,大肠 菌群超过标准800倍。豆奶中毒事件发生后,经营豆奶的 万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景山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2019/12/30
1.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类型
(1)毒素型食物中毒 不是活菌本身而是菌体产生外毒素所引起的。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 (2)感染型食物中毒 摄入含有活菌的食物,引起消化道感染造成的食物中毒。 如沙门氏杆菌中毒。
2019/12/30
案例
• 2012年6月17日18时,甘肃 省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接到某乡卫生院电话报告 接诊了17名腹痛、腹泻、 头痛伴寒战症状的村民
• 具体情况:魏某在自家院 子里举行婚宴,226人参加 酒席。当日参加酒席的十 几名名村民相继出现上吐 下泻、腹痛等症状。
2019/12/30
2019/12/30
什么是食物中毒?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 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 性疾病。
2019/12/30
食物中毒有哪些特征?
2019/12/30
食物中毒特征
• 食物中毒尤其是十人以上食物中毒有其鲜明的特征: ①潜伏期短,多为集体暴发 ,病势急剧,很快形成高峰。 ②中毒表现类似:大多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即恶心、呕吐、
1.2.1 交叉感染 1.2.2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1.2.3 食品未烧熟煮透 1.2.4 食品贮存温度、时间控制不当 1.2.5 环境、设备、工具不清洁
2019/12/30
2019/12/30
1.2.1 交叉感染
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
用于加工成品与原料、半成品的工具、 容器混用。
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品后双手未经 消毒即接触成品。
等污染;
2019/12/30
2.1.2 临床表现
多为急性胃肠炎型: 潜伏期4~48h(平均24h),前期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 痉挛性腹痛、寒战,而后出现呕吐、腹泻(黄色或黄绿色水 样便为主)、发热,病程3~5天,预后良好。
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2019/12/30
2.1.3 预防措施
腹痛、腹泻。 ③发病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发病者必定食用了某种有
毒的食物,未食者不发病。 ④人与人之间一般无直接传染:无传染病流行过后的余波。
2019/12/30
食物中毒有哪些种类?
通常按病原学将食物中毒分为: 细菌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兰州晨报,2012.6.21)
案例分析
2019/12/30
案例分析
• 1.食谱分析:凉菜,猪头肉、猪肝、皮冻、圣女果、酿皮. • 2.卫生学调查:猪肉未经检疫;加工人员无《健康体检/卫
熟食食品贮存时 Βιβλιοθήκη 过长,细菌大 量繁殖。1.2.4 环境、设备、工器具不清洁
2019/12/30
食品加工环境不清洁
盛放食品成品的工具或容 器清洗消毒不彻底。
杀菌后食品受到二次污染。
案例:吉林“学生奶”中毒事件
2001年吉林吉化集团所属12所学校近6000多名学生集体食 物中毒。
• 经调查,该厂有两个工艺环节是违反操作规程生产:一是 原料浸泡,原料浸泡正常工艺是4-6小时,而当天浸泡了 10多小时,导致原材料污染;另一个是产品的成品包装, 按照正常工艺应该在85℃包装,而当天只用了60 ℃包装 ,降低包装温度导致细菌繁殖。
(3)混合型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既有感染型,又兼有毒素型。
2019/12/30
2.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有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蜡样芽孢 杆菌、肉毒梭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2.1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2.1.1 污染途径
肉类——宰前感染 蛋类——卵巢或产蛋过程感染 奶类——带菌产乳动物,或受带菌挤乳人员、不清洁的容器
项目七 食物中毒及预防
2019/12/30
课前复习
1.食品污染物可分为 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和 放射性污染 。
2.反映食品卫生状况的细菌污染的指标主要有 菌落总数 和
大肠菌群
。
3.细菌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 食物中毒 和 传播人畜共患病 两 方面。
2019/12/30
新课导入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2013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2019/12/30
任务一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
1. 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
1.1 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率高、群体暴发; (2)好发季节:夏秋季 (3)好发食品:动物性食品为主,如肉、鱼、奶、蛋及制品
。 (4)症状重、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抢救及时无异常。
2019/12/30
1.2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2013年,我委通过共收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52起,中 毒5559人,死亡109人。与2012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减少 12.6%,中毒人数减少16.8%,死亡人数减少25.3%。 其中, 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 和死亡人数最多;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最多,占 食物中毒事件总中毒人数的60.4%。
10
1.2.2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一旦从业人员手部有破损、化脓、 长疖子,或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便会携带大量致病菌。
如果从业人员患病后仍在继续接触 食品,且不严格进行洗手消毒,就 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污染,引发 食物中毒。
2019/12/30
1.2.3 食品未烧熟煮透
致病菌未被彻底杀灭,引发食物中毒。较易发生的情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