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1 苏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一)总课时数第节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
重难
点
回忆巩固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
参考
网络资源
授课方法诵读式讨论式点拨式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无
专用教室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二次备课一、背景回顾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争
雄,秦的实力最强。
为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采取了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
其他六
国中,实力比较强大得楚国和赵国成为秦实现企图的
主要障碍。
当时秦国正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楚国,虽然
对赵国也虎视眈眈,不时蚕食侵吞,却还抽不出力量
来大举进攻。
课文记述的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
生的。
二、文言知识
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古今异义的词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
王)
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
学生回顾基础知识
学生梳理识记
教学教学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2、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
法,以……为先,以……为后)
13、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4、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5、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句式归纳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
(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
(定语后置。
=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
(状语后置。
=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 =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
(状语后置。
=使不于诸侯辱)
12、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重
要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学生识记并整理
课外作业
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