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激励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对人员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心理激励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对人员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葛亚婷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针对情感激励再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方法:结合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消毒供应室任职的合计11名护理人员,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执行常态化护理管理期间设定为对照组,将执行情感激励管理的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设定为观察组,两时间段护理人员保持不变。
针对护理人员干预前后职业倦怠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团队协作能力、工作效率和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HAMA和HAMD进行统计。
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各维度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和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和HAMD 两项平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情感激励管理制度在供应室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更有助于护理人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情感激励;供应室;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1-0160-04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供应室并不直接接触临床和护理人员,但是却承担着所有科室医疗所需的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起对于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而言,不仅工作量繁重,而且要求也十分严格,常常给从业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1]。
据相关调查发现,多数的供应室护理人员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其工作效率[2]。
在传统的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模式中,单纯的只是注重制度化管理,对于护理人员的心理及情绪方面关注的较少,管理人性化较为缺失,因此干预效果也并不理想。
情感激励管理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类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其以基本规章制度为基础,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的情感管理色彩,对护理人员的情绪、心理等方面也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在缓解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和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发挥出了更为突出的效用[3]。
为更好的掌握情感激励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中的影响效果,本文特结合我院2020年11例护理人员进行了分析,现做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我院消毒供应室从业护理人员11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2)均为女性;(3)依从性和配合度良好;(4)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
(5)经院内心理咨询部门评估确定均是由工作压力而导致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碍。
(6)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以往精神病史且入组前存在抗抑郁类药物服用史;(2)参与过以往的激励培训者;(3)因其他诸如家庭原因而引发的焦虑和抑郁者;(4)拒绝参与和配合度较低者。
将入组11例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名,年龄25~34(28.27±3.12)岁,工龄2~8(5.05±1.14)年,学历:本科4例,专科1名。
观察组6名,年龄22~36(28.45±3.24)岁,工龄3~8(5.57±1.42)年,学历:本科5例,专科1例。
两组护理人员在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按时上下班,每日早会安排工作,晚会工作工作等。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常态化管理的基础上同步进行情感激励管理,主要内容如下:(1)组建情感管理小组。
由科室管理人员牵头,联合心理咨询部门、护士长、护
作者简介:葛亚婷(1990.12—),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情感激励。
E-mail:****************
理人员共同组建情感激励管理小组,人员配置为:科室主任担任小组长,同时配以1名专业心理咨询师、1名护士长、3名工龄在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
所有入组成员均需在完成情感激励相关管理知识的系统化培训并经过考核后方可正式上岗。
(2)一对一评估。
由小组成员针对观察组的11名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谈话沟通,了解护理人员的当前情绪现状,明确当前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深入护理实践,了解、搜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册,并统一汇总和经小组讨论后制定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3)情感激励和关怀护理管理。
管理小组成员应积极的开展同护理人员的沟通工作,并按照护理人员的年龄将其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并采取针对性的沟通技巧。
对于年龄较小(<28岁)从业年限较低的工作人员,在沟通时采取一种面带微笑、关怀的姿态,注意语言的温柔,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尊重工作人员的内心感受,保持足够的耐心倾听护理人员倾诉以及对于工作的建议,帮助其合理的宣泄情绪,善于从护理人员交流的口气、表情、语言中捕捉相应的信息。
对于年龄较大(≥28岁)的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护理人员的思想动态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采取工作环境改善和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等措施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缓解其心理压力。
此外,还可指导护理人员为自己创设相应的目标,并监督和帮助护理人员完成。
(4)荣誉激励。
创建一个团结、互助、温馨、有爱的工作氛围,促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集体和被关爱、被重视的温暖。
此外,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逐步强化并加深团结协作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引领护理人员能够树立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形成高度的责任感,在精神愉悦的工作氛围下高质量的完成相关工作。
(5)加强心理护理。
管理人员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充分深刻的了解,从而才能更好的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进而也才能更好的改善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以周为单位来开展,每周进行2次,期间通过交流、沟通积极的了解护理人员的情绪改变,并通过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引导护理人员能够以正确的宣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组建微信群,以便于休班时的及时联系;推崇快乐管理、快乐工作的文化,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尊重,不仅关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其生活,给予其全方位的悉心照料,提升其工作幸福感。
两组护理人员均通过为期8周的差异化干预,期间不增加其他之外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职业倦怠感统计。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对
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进行评价,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去人格化、地个人成就感和情感耗竭三个维度,合计22条目,每一条目0~6分计,总分132分,分值越高表明职业倦怠感越强。
(2)情绪智力及自我效能统计。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针对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进行评估,量表主要包括情绪知觉、他人情绪管理、自我情绪管理和情绪利用四个维度,每维度满分25分,分值越高说明情绪智力情况越良好。
同时采用使用GSES 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改进前后医务人员工作效能感及信心情况与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量表总计10条目,总分最高4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人员工作信心情况越良好。
(3)两组团队协作能力评估。
依据团队协作能力量表针对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情况进行评估,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心、沟通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问题协调处理能力四个维度,每维度总分25分,分值越高说明团队协作能力越良好。
(4)两组工作效率比较。
在干预后随机抽取两组负责的医疗器械医疗消毒灭菌各300件,统计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数/消毒灭菌数*100%。
(5)两组工作人员焦虑、抑郁情绪评估。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4]针对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其中HAMA量表评分内容主要包括躯体性焦虑、心血管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行为表现等14项内容,每项0~4分己,总分56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
HAMD量表主要包括自卑感、绝望感、人格解体、偏执症状等24项内容,每项0~3分计,满分72分,分值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 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比较
干预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比较(x±s,分)
时间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
干预前29.43±3.498.39±1.2430.22±3.31
干预后22.18±2.56 6.72±0.8125.34±2.69 t10.189 6.858 6.690
P0.0010.0010.001
2.2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及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后,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各维度平均均显著高
于干预前,且干预后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及自我效能感比较(x±s,分)
时间
情绪智力
自我效能
感评分情绪知觉
自我情
绪管理
他人情
绪管理
情绪利用
干预前20.18±0.6619.83±1.6619.41±1.6920.55±1.8918.14±1.13干预后23.32±1.1821.12±1.6422.04±1.7822.63±0.9223.28±2.07 t14.127 3.363 6.518 6.01913.257 P0.0000.0010.0010.0010.001
2.3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团结协作能力比较
干预前,护理人员在各维度团结协作能力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人员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团队协作能力评分比较(x±s,分)组别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责任心问题处理能力干预前11.98±1.3911.04±2.2313.88±2.3012.02±2.03干预后23.62±1.5221.31±3.2821.85±3.4620.82±4.21 t34.37515.75011.66911.453
P0.0000.0010.0010.001
2.4 两组工作效率比较
干预前抽检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3.33%,干预后抽检合格率高达99.33%,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比较(n,%)
组别抽检消毒灭菌数合格数合格率
干预前30028093.33
干预后30029899.33
χ2-- 5.091
P--0.024
2.5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HAMA和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x±s,分)
组别
HAMA HAMD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对照组(n=5)18.26±1.1311.82±1.1723.33±2.1115.88±2.89观察组(n=6)18.32±1.218.92±0.4522.78±2.099.69±0.92 t0.22014.072 1.12612.415
P0.8260.0010.2640.001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中十分重要的科室,其主要负责全院各临床科室手术器械及各类耗材的配置和消毒处理等工作[5]。
在当代医疗卫生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和仪器被相继投入与临床使用,不仅促使临床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也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技能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由此也导致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所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将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不仅影响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供应室工作效率[6-7]。
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黄彩凤在研究中指出,在医院消毒供应的护理管理方面,常规的管理模式虽然具有着一套严格的制度标准,对于规范员工行为具有着一定的指引价值,但其对于员工的身心、心理方面的关注则尤为欠缺,人文性缺失,由此也导致其管理效果并不理想[8]。
因此为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情感激励管理也便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推广开来。
周丽娟,王景凤指出,情感激励管理模式,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体现,在应用过程中强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通过采取人文关怀式管理,耐心倾听工作人员的倾诉,并对其情感、心理以及人格进行准确分析,进而成功制定出一套针对性的关怀方案;另一方面,采取集体荣誉感的激励管理策略,不仅促使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而且也加强了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面对工作更加积极负责,有效的保证了工作效率[9~10]。
此外,田小叶还强调,心理护理是情感激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及时的释放心理压力,促使其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这对于工作质量的提升也是十分有利的[11]。
关于情感激励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牟小秋在研究中通过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低下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护理人员情感激励管理的必要性,并通过实践论证了其价值,即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和改善睡眠质量[12]。
李子珠在研究中通过分组对比分析得出了情感激励管理在供应室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13]。
在本次研究中,结合情感激励实施前后1年任职于消毒供应室的37名护理人员,通过分组对比发现,在实施情感激励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的常态化护理管理模式,同时干预后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各维度评分及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此外,干预后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和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这与李虹研究成果高度一致[14]。
综上所述,情感激励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其不仅更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和缓解工作压力,同时在增强鼓励人员归属感、认同感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方面也效果显著,更好的保证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万琼.心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
分析[J].心理月刊, 2019, 14(22): 51.
[2] 宁娜.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53): 231-232.
[3] 高学臻.情感激励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
果[J].中国卫生产业, 2019, 16(17): 59-60.
[4] 兰尖花, 王葵花.分析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
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 32(5): 776-777. [5] 刘若莲.柔性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人人健康, 2017, 9(8): 268-269.
[6] 徐志娟.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学
理论与实践, 2013, 26(8): 1112-1113.
[7] 竭淑菊, 于平川, 刘景利, 等.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
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8): 146, 149.
[8] 黄彩凤.人性化管理应用于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2(12): 1647-1648. [9] 周丽娟, 王景凤, 王慧玲, 等.护理工作中的情感激励策
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2): 164, 168. [10] 刘邦霞, 杨凤娥.柔性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
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8(9): 205-207.
[11] 田小叶.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
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8(6): 150-151.
[12] 牟小秋, 刘茂琼.情感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和
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9, 16(25): 116-117. [13] 李子珠.供应室引入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思考[J].齐鲁护
理杂志, 2016, 15(22): 91-92.
[14] 李虹.情感干预教学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
杂志, 2016, 31(1): 49-50.
(收稿日期:2022-03-12)
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结论较为一致[11-12]。
对此,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泼棉, 杨薇.知信行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 2021, 45(4): 668-669.
[2] 杨红玉, 钟珠, 黄苑婷, 等.知信行健康教育在肝硬化
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全
科护理, 2018, 16(28): 3563-3565.
[3] 吴卫青.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心理压力及依从性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
践, 2021, 6(1): 159-161.
[4] 张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食道静
脉曲张套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24): 4203-4205.
[5] Siddiqui T R, Ghazal S, Bibi S, et e of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for the Assessment of Public Knowledge
and Household Preventive Practices in Karachi, Pakistan,
a Dengue-Endemic City[J].PloS Negl Trop Dis, 2016, 10
(11): e0005129.
[6] 陈德花.“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生活
质量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 2017.
[7] 鲍莺莺, 陶美青, 金玲芳.基于知信行的孕期保健行为
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7): 1480-1482.
[8] 蓝天.知信行教育模式下精准护理对流行性出血热患
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21, 18(9): 103-107.
[9] 蒋改霞.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COPD稳
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
2021, 33(5): 169-171.
[10] 李玉翠, 成沛玉, 童莉, 等.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
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
护士(上旬刊), 2021, 28(3): 112-114.
[11] 杨霞, 黄静, 陈光玉, 等.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对肝
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
(7): 141-142.
[12] 徐静, 徐胜, 邵雪晴.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对肝癌患
者术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
2016, 15(5): 22-25.
(收稿日期:2022-03-07)
(上接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