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术后病人护理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介入术后病人护理综述
【摘要】肝癌作为常见肝脏肿瘤疾病,在近几年发病率有所升高,而介入术
治疗是相对有效的手段,主要是在X线等监护下,经皮穿刺动脉后将相关药物注入,如栓塞剂或抗肿瘤药物等,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病变处。

从既往报道中证实,
肝癌介入术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好,可延长肿瘤生存期。

但介入术治疗作为
有创性操作,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且需患者主动配合,良好的依从性才能保障
预后。

同时,肝癌介入术后无法完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做好术后护理就显
得十分关键,最大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才能促进预后的提升。

本文就肝癌介入术后病人的护理进行了综述,重点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基础护理
研究发现,肝癌患者的血供90%源自肝动脉,通过介入术治疗,可将大剂量
化疗药物直接送入肿瘤病灶,从而促使病灶处有高浓度药物聚集,从而达到大剂
量冲击的效果,而且部分化疗药物还可和碘油混合,发生化学性栓塞,从而阻塞
肿瘤血管[1-2]。

此外,在肿瘤周围的化疗药物可长期蓄积,缓慢释放药效,从而
促进肿瘤细胞持续死亡,减小瘤体[3-4]。

大量的文献中报道了肝癌应用介入术治
疗的优势,但作为有创性操作,无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些报道中指出肝
癌介入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发热、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穿
刺部位出血/血肿、腹痛、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出血等[5-6]。

不良反应的发
生除了会影响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术后
生活质量,加重负面情绪[7-8],为此需积极做好预防及护理。

本文就肝癌介入术
后病人的护理展开了分析,重点介绍不良反应的护理,综述如下。

1肝癌介入术后基础护理
肝癌介入术期间,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他们疾病知识、介入术知识及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他们的认知程度,从而提前做好身心准备。

完善
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心电图、B超及X线检查等。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床旁监护,24h心电图检查,发现任何异常及时上报,并迅速分析原因,积极处理。

2肝癌介入术后心理护理
肝癌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确诊后,大部分患者都有焦虑、抑郁、担忧及恐惧等负面情绪,以思想顾虑颇多,压力较大,导致他们对外界的抗压力
明显下降,容易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意配合治疗。

同时,对介入术不了解,
担心治疗效果,害怕预后不佳反而给家庭增加负担等,都可能导致他们负面情绪
的加重,直接影响介入术的依从性,预后往往较差[9-10]。

为此,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十分必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身心需求,尽量满足。

同时,尽早发现是否有负面情绪苗头,察觉后主动沟通,予以关心与鼓励,针对性
疏导,尽量避免或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

此外,有条件下,可请既往成功案例进
行亲身说教,从而提高他们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3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护理
虽然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措施进行预防,尽量减少
其发生,现就常见的几种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进行如下分析。

3.1 胃肠道反应护理
胃肠道反应是肝癌介入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比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等药
物可导致恶心呕吐,而介入术中牵拉与栓塞剂所致迷走神经反射性兴奋也可导致
恶心呕吐。

胃肠道反应多在术后早期出现,轻者有恶心与干呕,重者则有频繁呕
吐或顽固性呃逆等[11-12]。

为了预防胃肠道反应,若无特殊情况,可术后30-
60min予以止吐药物(静脉用药);若预期化疗反应显著或过度紧张,则可在化
疗栓塞前经导管直接注入止吐药物。

同时,配合维生素B6、安定等镇吐,做好饮
食管理。

发生呕吐后,暂时禁食,分析呕吐物情况,严重呕吐,予以静脉补液,
维持酸碱平衡[13-14]。

此外,有学者提出采取中医经络疗法处理,比如术前半小
时指压穴位,证实可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

3.2 发热护理
肝癌介入术操作具有有创性,术中有感染风险,加上术后肿瘤组织坏死与吸收,也可导致其吸收热,瘤体较大者坏死液化,局部形成脓肿,容易出现高热不退。

研究发现,肝癌介入术后2d体温逐步升高,可达到38℃,持续3-5d,之后
逐步恢复正常。

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1周,则需做好处理,可能有感染风险[15-16]。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各类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室内的
通风,配合医师积极抗炎,或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温度升高明显,可通过药
物或物理降温,避免温度急剧升高。

此外,要求患者多饮水,维持皮肤的清洁与
干燥,提高机体营养,增强抵抗力。

3.3 骨髓抑制护理
抗肿瘤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难以避免,可出现血小板与白细胞减少,而且患
者会有面色苍白与头晕及全身乏力等。

若有这些情况发生,及时予以升血小板与
白细胞药物,或输血治疗。

定期复查血常规,做好保暖,增强机体营养,改善其
抵抗力。

3.4 过敏反应护理
过敏反应主要是个体差异所致,部分患者对超液态碘油与造影剂可能过敏,
为此术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予以碘过敏试验等。

同时,严格掌握各类治
疗的禁忌症,对哮喘病史、肾功能不佳、心脏病等患者,应做好重点关注。

推注
造影剂,控制其速度,降低用量,有任何异常,则及时停止,对症处理。

3.5 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护理
肝癌介入术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穿刺点在20min
内可凝血,出血多在术后2h内发生,多与压迫止血不充分、术后穿刺侧下肢未
绝对制动而过早活动、凝血机制障碍等有关。

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会表现出
穿刺局部淤血与肿胀及下肢活动受限等。

为此,术前应纠正凝血机制,血压较高
者予以药物控制其血压在正常范围。

术前,排空大便,避免术后排便用力所致穿
刺点出血。

术后绝对卧床24,平伸穿刺侧肢体,穿刺处可选择加压沙袋进行包扎,
并严密观察脉搏与血压等情况,看有无穿刺点出血或渗血。

若发生出血或血肿,
及时予以消毒纱布压迫穿刺点上方一横指处动脉,上报医师,协助处理。

3.6 腹痛护理
肝癌介入术(尤其是栓塞术)后,可达到80-90%患者肿瘤部位血供减少或消失,从而导致组织缺氧、水肿,甚至以肝包膜紧张而诱发疼痛,以右上腹疼痛为主,对患者的睡眠与食欲会造成影响。

为此,术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做好沟通,分散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

疼痛无法忍受,可按照医嘱予以止痛药物,严
重疼痛可观察腹部与全身情况,避免肿瘤破裂出血与上消化道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

3.7 肝肾功能损害护理
肝肾功能损害是介入术后相对严重的一类不良反应,研究证实栓塞术后可能
导致肝细胞进一步受损,但多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会出现胆碱酯酶降低、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等,可采取保肝药物治疗,静滴5-7d基本可恢复正常[17-20]。

同时,大量化疗药物毒性作用或大量癌细胞坏死后,都会经肾脏排泄,容易导致肾功能
受损。

为此,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配合利尿剂加速化疗药物排泄。

准确记录
24h尿量,分析其变化,针对性处理。

3.8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癌介入术后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发生率高,容易导
致患者死亡。

诱发这类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比如呕吐与呃逆严重导致胃底与食
管曲张静脉破裂,中晚期肝癌肝功能损伤严重导致凝血障碍,以及化疗药物抑制
骨髓造血功能等都可能导致。

为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凝血机制、肝功能分级,有无溃疡病史等。

术后,及时处理呕吐与发热等,避免出血诱因,可配合抑酸药
物等处理。

此外,对患者有无便血、呕血等进行观察,若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绝
对卧床休息,及时扩容与输血,停用止血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与四肢末梢循环。

4结语
随着医学发展,各类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起来,新型栓塞剂与介
入器械的应用,使得肝癌介入术预后得到提升,但不容忽视的是介入术后不良反
应依旧较多,会直接影响预后,为此需做好护理。

通过完善术前检查,严格无菌
操作,注意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术后严密监测,发现任何异常及时处理,并根据
各类不良反应的原因针对性预防护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春莉,王雪梅.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肝癌介入患者术
后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品质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
究,2021,18(11):1686-1689.
[2] 杨薇,翟九玲.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9):1493-1494.
[3] 陈连娣,欧慧玲,洪海珠. 优质护理在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及灌注化疗术患
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36-137.
[4] 郭卫珍,王瑞霞. 延续性护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
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智慧健康,2021,7(25):121-123,126.
[5] 薛珍琴, 郭林红. 循证护理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
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3):116-118.
[6] 顾琪萍. 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介入术后恢复中的应用[J]. 母婴世界,2021,14(3):205.
[7] 李珂.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29-230.
[8] 左玉琴. 优质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肝癌介入治疗术前后护理的效果评价[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108-109.
[9] 程湘琦,阎宁,毋茜.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灌注化疗围术期临床护理干
预分析[J]. 贵州医药,2020,44(1):129-130.
[10] 丁艳春,蒋成. 1M3S护理管理模式联合介入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微生态分布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3):2594-2600.
[11] 梁国润,罗曼莉. ALKBH1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和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癌症,2021,40(4):175-186,后插1-后插3,封3.
[12] 李耘,孙秀兰,王加生. 低剂量、亚慢性下黄曲霉毒素B1和微囊藻毒素LR诱导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肝损伤/肝癌联合效应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8):136-151. DOI:10.16429/j.1009-7848.2021.08.013.
[13] 姚兴梅,郭丹,姚帅. 绿茶富硒蛋白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J]. 现代食品科技,2021,37(4):44-49. DOI:10.13982/j.mfst.1673-
9078.2021.4.0825.
[14] 胡悦,付芸,李欣阳,等. 肝、肝癌及肝纤维细胞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饱和强度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0,40(2):478-482.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0)02-0478-05.
[15] 马军仁,李九智,赵新军. Nogo-B诱导oxLDL降解与肝癌基因激活[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38(1):16-21. DOI:10.19855/j.1000-
0364.2021.011003.
[16] 喻青青,樊旭,朱敏,等. 重楼皂苷Ⅰ抗肝癌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57-60,65. DOI:10.3969/j.issn.1000-
484X.2021.01.010.
[17] 刘元锋,余晓梅,戴旭辉,等. 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1,37(6):659-662.
DOI:10.3969/j.issn.1002-0101.2021.06.018.
[18] 张晶,毕利泉,曹瑞雪,等. 缺失突变型HBx蛋白介导PDK2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差异表达及机制[J]. 山东医药,2021,61(13):5-8.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1.13.002.
[19] 柳书悦,陈梅先,何凤英,等.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研究,2021,35(6):1056-1060.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1.06.020.
[20] 罗文哲,阮洋,王迪迪,等. MMP-9和FSTL1在糖尿病合并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0):2045-2048.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1.10.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