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刘秀为天子的“史上最牛谶语”是不是真的?无聊之人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言刘秀为天子的“史上最牛谶语”是不是真的?无聊之人编
的!
文/晚风暮雨
(一)
网络上一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王莽篡汉后,他的国师刘歆,某天通过一本名为《赤伏符》的奇书推算出来一句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炎际火为主。
谶语预示了将来一个名叫刘秀的人将会成为皇帝,于是,刘歆就改名为刘秀,密谋杀掉王莽,取而代之,但事情不慎泄露后,刘歆自杀身亡。
刘歆画像
一个名为西门君惠的道士,也对这条谶语深信不疑,被王莽处死之前,还对围观的百姓宣称刘秀将来会做皇帝。
几年后,一个名叫刘秀的年轻人真的应验了谶语,身登大宝,中
兴汉室,他就是光武帝刘秀!
由此,这条谶语也被誉为“史上最牛的谶语”。
这条谶语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却没有流传的那么神奇,谶语是刘歆或者其党羽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编造出来的,而且谶语出现的时候,刘歆早就已经改名为刘秀了。
(二)
刘歆因谶语改名之事,是无聊之人牵强附会臆想出来的!其实,只要了解一下古代的避讳制度,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这条谣言的破绽。
古代时,对帝王、圣贤、长辈等人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示尊重,正所谓“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西汉时期,为了避帝王名讳,其他人都要改名,用朝廷指定的其它文字代替,哪怕是已经去世多年的古人,也不能幸免,在史书和文献记录中也要被改名。
比如汉文帝刘恒,登基之后,一位名为田恒的大臣,就要改名为田常;再如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汉朝的封爵“彻侯”要改称为“列侯”,文件中提到秦末汉初、早已去世多年的蒯彻都要改称为蒯通,顺便提一句,蒯通是韩信的谋士,韩信灭掉齐国后,曾劝他拥兵自立为王,和楚汉三分天下。
汉武帝画像,为避武帝讳,彻侯被改为列侯
汉明帝名为刘庄,为了避讳,“庄”字要用“严”字来代替,这样一来,汉朝人提到几百年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要改称为“严周”或者“严子”。
除了皇帝,很多外戚的名字也需要避讳,比如汉元帝的岳父名叫王禁,当时就把“禁中”改为“省中”。
对自己家族的长辈,同样需要避讳。
比如唐朝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号的李贺,因为其父名为李晋肃,名字中的“晋”字和进士的“进”字同音,也在避讳之列,故李贺无法参加科举,郁郁不得志的李贺,27岁时便去世了。
综上所述,古代建立有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避讳制度,任何人都不可能绕过避讳这道关口!
(三)
刘歆名字中的“歆”字和汉哀帝刘欣名字中的“欣”字同音,自然要避讳,汉哀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登基,第二年改元“建平”,所以,刘歆改名为刘秀大约是在绥和二年或者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
因此,刘歆在王莽建立的“新朝”看到谶语改名刘秀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王莽画像
刘歆改名之时,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和丁皇后的家族正得势,王莽罢官后隐居于封地,闭门不出,期间还逼死了杀死家奴的次子王获,得到了世人交口称赞,很多人都为王莽被罢鸣不平,纷纷要求他复出,于是,汉哀帝重新征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
这个时期的王莽,还处于失业低谷期,但是善于伪装,将自己打造成谦恭俭让、礼贤下士的贤人形象,在朝野和民间,口碑极佳。
王莽当时头顶“贤人”的光环,而且并未窃国,“不道”这种贬
义词,在那些年,是绝不可能用在他身上的!
王莽篡汉
汉哀帝死后,王莽才乘机窃取朝政大权,取代汉朝,建元“始建国”,然后推行新政,但王莽改制失败,引发天下大乱,此时称其为“不道”倒是实至名归。
(四)
王莽改制失败之后,民心思汉,精明的刘歆看出民心所向,就伙同党羽炮制出了“刘秀发兵捕不道”这条谶语,将未来天子的名字直接指向自己,企图证明自己天命所归,以便取代王莽。
其实,刘歆和王莽关系一直很好,汉朝末年时,王莽还曾向朝廷举荐过刘歆,新朝建立后,刘歆更是深受重用,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
但刘歆对王莽大刀阔斧的改革,持保留意见,两人矛盾日渐加深,王莽改革失败后,民怨沸腾,刘歆便产生了取代王莽的念头,可惜,事情泄露,被迫自杀。
光武帝刘秀
刘歆精心编造的谶语,并没有对自己产生积极作用,反而赔上了性命,这样的结局,恐怕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吧!
这条谶语后来被汉朝宗室、南阳刘秀加以利用,极力宣扬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刘歆改名为刘秀之时,光武帝刘秀,不过一两岁,年纪尚幼,新朝时期,刘秀到长安读书,一个名叫蔡少公的同学,向刘秀提起这条谶语,并称谶语中的刘秀指的是国师刘秀(刘歆),刘秀听了,豪气冲天地说:“你怎么知道这个刘秀不是指我呢!”
刘秀平定河北之后,又先后有人献上《赤伏符》、《赤伏文》等“天书”,天书里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明确指出刘秀当为天子,后来刘秀果真扫平群雄,成为东汉开国皇帝。
光武帝刘秀对谶语之类的东西深信不疑,这条谶语出现后,应该对他起兵和平天下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鼓舞作用。
影视剧中刘秀形象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的“史上最牛谶语”,是刘歆为了实现政治野心而编造出来的,却被光武帝刘秀发扬光大,有了两个刘秀这个巧合,一些无聊之人才牵强附会出一个精彩无比的故事,蒙骗了很多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朋友。
版权声明:本文为【指缝间的历史】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