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一大特色。
⒈三(上)介绍简单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⒉三(下)介绍初步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⒊四(上)介绍初步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 ⒋四(下)介绍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⒌五(上)介绍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⒍五(下)用找次品的活动介绍优化的思想方法。 ⒎六(上)介绍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⒏六(下)介绍抽屉原理。
⒊增加了部分课程内容 (1)增加了概率,三(上)和五(上)集中安排了有关 概率的内容。 (2)增加了“位置”、“观察物体”、“旋转和平移”、 “图形 拼组”等内容。 (3)增加了“分类”和“探索规律”等内容。 (4)增加了负数的初步认识。 (5)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科书都安排了一单元的“数 学广角”,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感受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 思想方法。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 题的能力 ⒈从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开始,各部分教材都安排了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内容。
⒉一年级和二年级各册教材都安排一些“生活中的数”
和 “生活中的数学”。 ⒊各册教材都重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 ⒋教材还集中安排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单元和小节。
(五)改革四则计算教学 ⒈加强口算。 ⒉重视估算。 ⒊引进计算器计算。 ⒋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⑴用实际问题引出计算,激发计算需要,培养计算意识。
⑵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巩固四则计算。
⒌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
⑴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
⑵引导学生在计算中逐步实现算法的优化。 (六)安排“数学广角”,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数 学 思想方法 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科书都设计了一个单元的“数学广 角”, 有计划地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
⒉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如一(上)让学生根据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去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五(上)利用天平称物品重量的生活经验理解等式的意义等。
⒊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素材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儿童的 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⒈教科书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如四 (上)P19“数的产生”、五(下)“分数的产生”等。 ⒉引导学生全面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如二(上) 第一单元让学生在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引出 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二(上)100以内加法,引导学生全面经 历探索“两位数笔算加法法则”的过程。
(八)重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 Nhomakorabea⒈设计单元“整理和复习”。
⒉安排期末总复习,在复习中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
⒊在小学毕业总复习中安排全面系统的整理复习。
(九)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示活动线索和学习方式
⒈教材为学生提示数学认知的顺序。如一(上)10以内 数认识的学习顺序;五(下)P27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生 活中长方体、正方体实物 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⒉为学生提示学习的重点和关键。如一(上)P75 4+3-2 = 5 7 ⒊为学生提示学习方式(集体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操作 实验、接受老师讲授、学生独立探索等学习方式) 4-2+3 =
(十)教材为教师的教学方式作出指导与提示 ⒈为教师提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⒉为教师提示教学方法的选用。 3.为教师提示需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 多样性的内容以及体现的途径。 4.为教师提示教具和教具的选用。
(四)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1.设计单元主题图,主题图为学生提供提出数学问题的素 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设计供学生学习的数学问题。如二(上) P8的单元主题图。 2.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设计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在学习例 题和完成习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一是从一年级起各部分内容中 都安排“用数学”的内容;二是重视数学问题解决;三是安 排了大量的数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 知识的应用价值。
(6)安排“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 更好地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材 料,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与理解 ⒈利用生活情境创设学习情景。如一(上)给物品分类、 一(下)认识人民币、二(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二 (下)除法初步认识中的平均分、三(下)利用商品价格表 引入小数的认识、六(下)用温度、收和支出等素材创设认 识负数的学习情景。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光树
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 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提供丰富的
数学课程内容
⒈进一步丰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1)重视学生对数的认识。让学生全面经历认 识数的过程,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2)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内容中安排了大量 的探索活动,增强了数学学习的活动性和探索性。
⒊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某些学习内容适当提前孕伏 (2)促进迁移,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加强整理,形成知识系统。 ⒋结合所教数学知识安排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和广泛应用。如 六(上)P63 “数学文化” 对有关圆周率早期研究成果介绍, 加深学生对圆周率产生过程的理解。
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全册教材内容 1.数一数、比一比;
2.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3.11—20各数的认识;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认识物体和图形; 6.分类; 7.认识钟表。
(二)教材编写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 (1)调整原准备课内容 (2)充实认识图形的内容 (3)增加认识钟表 (4)渗透统计初步知识
(3)在“数学文化”中拓展数的认识。如四(上) P7 和 P32的“你知道吗”。 ⒉进一步加强一些课程内容 (1)加强了数学学习准备的内容,安排了 “数一
数”和“比一比”两单元。
(2)加强了口算与估算的学习要求和课程内容。 (3)加强了有关统计的内容,人教版教材除一年级上册和 三年级上册外,其余各教科书都集中安排了统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