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管理_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管理
发布时间:2021-06-23T01:58:55.108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5期作者:赵冬云欧林春[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们对供电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长,在火电厂机组日趋饱和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将提高供电效率、质量放在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黔东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提高,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电力资源通常由火力发电厂提供。
锅炉与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厂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火力发电厂运行优化设计工作时应当重视锅炉与汽轮机优化运行,此举可降低资源消耗率,发电厂的实际运行效率也就能够大大提高。
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在增强发电系统管理可靠性、实时性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以火电厂机组中的集控运行技术为研究对象,针对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低氮燃烧;改造与运行;优化调整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们对供电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长,在火电厂机组日趋饱和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将提高供电效率、质量放在企业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上。
从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模式的本质上看,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流域不同梯级、不同装机容量的火电厂机组集控一体化,提升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降低运行成本。
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模式在人力资源配置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
1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概述
从传统意义上的火电厂控制运行技术来看,通常会将单独控制的运行管理技术综合起来运用,大的控制系统中往往存在着1个母控制系统,此控制系统会与其他部分单独分离。
就现阶段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技术,往往会将集控单元作为单位,每1台发电机都会配备锅炉、汽轮机,与此同时,发电机设备、汽轮机等设备也是集中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时可对发电机设备、汽轮机设备等进行统一控制管理。
集控运行系统可针对各项步骤进行检测,从而更有效地提出针对性措施,火电厂内部的集控运行系统能够得到更为科学的管理,运行起来更加高效。
但是集控运行系统并不能满足存在故障的内部设备的维修需求,这一工作往往要由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维修小组应当结合各种不足与实际情况,对生产电力的各个结构单元进行巡查,及时拿出解决措施。
2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存的问题
2.1裂纹渗漏
在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下,不同的设备看似处于“有条不紊”的运行状态,但火电厂机组等液压设备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及震动力。
加之火电厂机组设备的铸造材质为铸铁,铸造过程无法精确查找到所有铸造方面的缺陷。
基于此种前提条件,随着满负荷时间的累积,设备壳体的薄弱部位会逐渐产生砂眼渗漏及裂纹渗漏现象,导致设备性能下降,直至完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此外,蒸汽、液压油的泄漏会导致火电厂生产车间的危险系数呈现出跨越式提升的态势,极大地增加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厂的安全连续化生产。
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思路在于,火电厂管理人员必须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焊补工艺,对火电厂机壳体的裂纹处进行修复,理论上并不具备可行性。
正确的做法在于,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现场开展修复作业。
以火化橡胶、硝化纤维塑料为代表的材料具备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绝热等特点,凭借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粘结力,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裂纹处的修补,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其运转效率。
2.2过热汽温系统运行问题
当火电厂集控运行时,其系统常常出现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不准确的现象,过热汽温系统在控制过程中,火电厂在生产时其所运行的给水温度、燃烧用的过量空气、燃水比例等都会导致过热汽温系统受到影响或干扰。
根据这一状况,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改进需要将以上所带来的干扰现象纳入完善范围中,并对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的内部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从而合理设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各项系统。
2.3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火电厂的位置较为偏远,工作环境艰苦,火电厂的人力资源问题是火电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火电厂在聘请一部分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的同时会雇佣一部分劳务人员。
在火电厂集控运行模式下,火电厂机组部分技术工作人员配置、结构等能够得到一定的优化,但能否对其他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人员存在补充不及时的问题,导致火电厂机组整体人力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
3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3.1控制系统管理
集控运行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几个:电缆执行模块,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变送器开关,盘台设备和测量设备。
所有模块组成了集控运行控制系统整体,无论在哪个模块出现了控制问题,都会导致系统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发电机组主要设备的损毁。
因此,火力发电厂要对全系统进行管控和运维,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
无论是集控运行系统中的计算机部分,还是所有现场设备的管控与运维,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技术水平提升,信息技术对集控运行技术的影响更加深入,为适应电场发展需求,集散控制系统(DCS)要立足电场运行需求,凭借新技术不断对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实现系统功能升级。
3.2找准集控中心的定位
从行业发展来看,集控中心对提高各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水平、经济调度、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发电。
因此,集控中心是多个火电厂将山里的“主控室”转移至城市后的集中“主控室”,用集控中心少数人完成多个火电厂需要多数人才能完成的火电厂调度、运行值班等业务,是火电厂的异地值班单位,是火电厂优化调度、运行值班的责任主体,承担火电厂设备“双主人”责任。
3.3生产设备保护
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紧急保护系统的职能在于保障机组与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生产风险。
工作人员应当在充分结合系统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将其与集控运行与机组协调控制方式配合起来,此举可有效保护火电厂的生产设备。
当集控运行及机组协调控制方式发挥作用时,在火电厂生产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及时关闭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此举可有效缩小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后续的处理工作开展难度也就会大大降低,在实际的生产设备运行中,紧急保护系统可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工况,此举可大大加强生产设备保护措施的针对性。
3.4开展常态化人才培训及实行上岗资格认证的机制
为解决火电厂人力资源配置问题,电力企业应从聘请、内部培养、上岗资格认证约束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首先,电力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火电厂实际运行情况制定人员招聘计划,并对新招聘的人员实行“培训-上岗就业”的就业机制,提高火电厂工作人员整体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
其次,电力企业应对集控运行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提升集控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调度业务水平、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水平等,从而全方位提升火电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解决火电厂机组集控运行人员技术下降等问题。
最后,电力企业可以实行上岗资格认证机制,严格把控人才素质关、技能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火电厂系统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语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应用与集控运行、机组协调控制密不可分,提高此类工作的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优化机组功能。
本文对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火电厂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广大电力工作者能够充分把握管理要点,为优化我国的电厂生产实践控制方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灿.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系统浅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1):267.
[2]袁永飞.试分析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技术[J].轻松学电脑,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