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劳动
法国哲学家、巴黎大学哲学教授达尼-罗伯特·迪富尔所著的《西方的妄想:后资本时代的工作、休闲与爱情》尽管属哲学类著作,但贴近现实,视角独特,材料丰富,语言充满诗性,读来一点不枯燥,是一本关怀人类生命价值的好书。
本书主要批判“西方的妄想”,即在疯狂的进步主义、生产至上主义主导下,贪婪的资本正将工作、休闲、爱情等个人生活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面统统予以异化。
这一妄想现已蔓延至全球,资本不仅要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领者,还要将大众的每一秒空闲、每一个基因片段、每一种痛苦、每一种欢乐、每一次冲动都变成利润。
该书最引人深思的是关于休闲部分的论述,我将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一个普通人的一天可以大致分为三部分:工作时间、自由时间和休息时间。
在休息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过去的资本主义只利用劳动时间,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要尽可能地延长劳动时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时间得以缩短,资本主义开始改变策略,在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上投资,千方百计要从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中榨取出利润。
于是投资自由时间成了娱乐产业(交通与旅游业、所谓的“保健”业、通讯业、影音产业等)的任务。
那么,劳动者的自由时间应该是如何支配的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休闲呢?书中辨析了“休闲”一词,认为休闲是一种自我劳动,自我劳动的核心是“作品”,作品这一概念可以非常宽泛,涉及所有劳动领域。
总的来说,无论在任何领域,例如工业、交通、海运、手工业、农耕、脑力劳动、科学、艺术,等等,只要人对自己完成的劳动带有自豪感,它就称得上是一件作品。
人是其作品的产物,客观生产打开了通往主观构建的道路,人通过自己制造的作品来塑造自我,以满足回到自身主体的欲望。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推崇音乐、体育、哲学思辨等提高灵魂修养的审美活动进行休闲。
审美活动是人类在发现自己不完整甚至是粗制滥造时,通过实现高于冲动的事业来拖延死亡的到来,否则这些冲动会变本加厉地
回来困扰主体。
然而,从劳动枷锁中解放出来的劳动者对于努力获得自由后该进行哪些更高级、更有意义的活动却一无所知。
非休闲于是侵入并腐蚀了休闲,资本将休闲时间先后转变为消费时间和纯粹的娱乐,最终将休闲变成一种新的劳动,这种转变的目的便在于使人忘记休闲曾经的含义。
首先商品接管了劳动者的休闲,休闲必须意味着消费,休闲中充斥着各种商品,充斥着各种诱饵,它们看上去能够满足迫切的需求,即不但不再需要压抑,反而要鼓励的冲动。
其次,纯粹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陷阱:它们妨碍我们进行自我劳动,从而使我们偏离了自我。
不但我们的生活被偷走,连我们的死亡也未能幸免,因为我们看不到这段本应该生产自己作品的时间的尽头在哪里。
没有娱乐,我们虽然陷入了枯燥无趣,但这种枯燥无趣毕竟会迫使我们探索更可靠的摆脱无趣的方法,但是纯粹的娱乐把我们麻醉,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向了死亡。
于是劳动者被双重无产阶级化了。
第一重无产阶级化是生产者的无产阶级化,随着劳动的精细分工及科学管理、精益管理的推行,生产者的工作被异化,人的器官被侵占,精神被清空。
更悲惨的是第二重,即消费者的无产阶级化。
被异化的是劳动者宝贵的休闲时间,这段时间本应专属于自我,用于自我教育和生产对于文明来说十分重要的作品,还用于支撑主观化的过程。
因此,劳动者要拒绝“消费”掉自由时间并沉溺于瘟疫般的娱乐以及被制造出来的需求,就要完全拥有自己的大脑,获得能够独立思考的理解力,达到康德所说的“成年”,同时必须准备为此付出代价:在这样一个以消费和娱乐至上的时代里,他们会始终处于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