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堂练习
高中政治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选择题1.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这说明创新( ) ①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表明创新能够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③符合题意。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说法错误。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说法错误。
2.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崛起、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互联网创业热火朝天、大量资本涌入中国TMT(科技、媒体、信息)领域,互联网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这表明( )A.发展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的过程B.事物的联系都具有“人化”的特点C.创新意识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前提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展和进步,D项符合题意。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对旧事物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A项说法错误。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说法错误。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必须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C项说法错误。
3.2015年,我国杂交水稻种植基地创下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水稻1 067.5千克的世界新纪录。
但一些超级杂交稻品种对生态环境异常“挑剔”,难以走出试验田,从试验田走入普通农民的大田,还需要一个过程。
这表明( )①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具体的③实践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④事物始终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 067.5千克的世界新纪录”,表明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①符合题意。
“从试验田走入普通农民的大田,还需要一个过程”,表明实践是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③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式与创新意识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堂效果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堂效果检测一、易错易混排查练1.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
( )答案×解析(1)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无人类的创新活动。
(2)在人类产生以后,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非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
(3)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壮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中包括了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事物。
2.只要创新就可以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 )答案×解析(1)人们在实践中必然会碰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需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办法去解决。
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需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2)人们只有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3.坚持理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否定权威与书本,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成功。
( )答案×解析(1)世界处在不断地运动、转变和发展的进程中,任何理论都是那时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局限性。
坚持理论创新就必需不断解放思想,密切关注转变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确立新观念。
(2)权威往往比普通人能准确地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所以咱们既要尊重权威,又要反对盲目崇拜权威。
(3)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任何书本知识都要不断丰硕和发展,因此,咱们既要尊重书本,又要反对教条主义。
(4)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只有立足实践,不断解放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咱们的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4.创新就是不是定一切。
( )答案×解析(1)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勇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式。
(2)创新必然要对一些掉队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非是不是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业

第二课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选择题1.我国在高温超导电缆的研发领域实现了上百项创新与突破,导材料零电阻的特性, 高温超导电缆与常规电缆相比, 却是它的3到5倍。
这说明2.创新的社会作用有(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4. 2016年9月1日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更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
由此可见5.被称为“民谣拓荒者”的赵雷以一首《成都》唱哭了很多人。
这首歌的特另U 之处在于写写悲伤逆流成河却满心是过去的美好。
而且虽然说的都是改进生产技术,不断的向市场推出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市场占有率。
”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A.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B.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C.创新促使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D.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 30多项专利。
借助超输电损耗只有它的一半,而输电能力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A.①②④B. ①③④C.②③④ D. ①②③3. DI 是头脑创新思维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性的比赛。
DI 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DI 创新思维( )① 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②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 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 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① 体制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③ 创新推动扑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 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些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每个细节刻画 入微,画面感强,很容易产生共鸣。
这说明 ① 新生事物必然得到人民支持 ②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③ 矛盾双方相互区别相互贯通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文化发展A.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6•“人体只有不断的分裂出新细胞,才能保持机体的活力;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离愁却不酸楚,写分别却不忧伤,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④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7•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4)

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美国《科学杂志》载文指出:“人类的长跑速度有一定的极限,科学极限的例子也存在不少,但在本年度的辉煌面前,有些神话都黯然失色,多莉羊的克隆是其中一例。
”这段文字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A、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经过创新实现的B、多莉羊的出现使得人类打开了破解生命奥秘的大门C、克隆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D、极限是不存在的,极限只是人民的想象2、被誉为“当代毕昇”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1975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
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排系统,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埋头苦干18年,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汉字印制的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和火,进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
以上事例说明()①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②科学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一定取得巨大成就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优秀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
有资料说,一个好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30%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事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A、不断创新是竞争制胜的关键B、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C、只要创新,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D、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因为()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④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③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6、恩格斯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教版必修四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业

高二必修四 4.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步练习1.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关村一直未曾停下先行先试的脚步:联想从创立到实现100亿销售额用了15年,百度用了12年,小米用了不到3年;第一批100家企业上市用了20年,新增加的100家用了不到4年。
这告诉我们科技创新( ) A.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对象2.重彩油画是中国的重彩画与西方油画灵魂融合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新样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
重彩油画的创作体现了( )①艺术创新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文化的发展②对先前艺术的否定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前提③艺术发展需要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④艺术创新源于画家的主观想象和创作灵感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3.下列选项与如图含义相吻合的是( )A.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B.正确处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C.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要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4.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
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是( )①创新是生产关系的自我否定,目的是适应上层建筑的改革②改革是现行制度的自我调整,根本目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③创新是现实实践的自我突破,必然推动着扬弃、改革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然伴随着批判、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经国内著名水稻研究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101.2亩高产攻关片平均亩产达988.1千克,创造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纪录。
这表明了(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D.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6.青冈县靖城街道办事处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练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练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练习一、选择题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关村一直未曾停下先行先试的脚步,联想从创立到实现100亿销售额用了15年,百度用了12年,小米用了不到3年;第一批100家企业上市用了20年,新增加的100家用了不到4年。
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科技创新()A.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对象2.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原因在于()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
”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上海内环早已成为“塞车”的代名词,高架式设计破坏城市景观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避免“上海教训”,无锡内环“基本确保双向6车道”坚持“避高就低”,建造下穿式快速路,设计地下双层立交隧道……这说明()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B.创新更新了人类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在于否定自己5.“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这段话说明了理论创新()A.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C.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6.针对当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大连市教育局正式颁布“不准搬用小学教材”等6项禁令,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坚决予以遏制。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11: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训练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此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测、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这反映出()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只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就能推动技术进步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2.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
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关于创新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深圳市在全市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外来人口拥有深圳“绿卡”。
居住证制度是对户籍管理的传统理念、体制、手段和方法实行全面突破,是通过更新观念和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体现出()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4.深圳30多年的发展证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区的优势也在逐步减弱。
未来特区发展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进行创新。
强调创新是因为()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内涵④创新既要立足实践,又要尊重权威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5.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学生版

10.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10年来,某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从光伏材料向光伏电池和组件延伸产业化,使企业规模从中国第一跃升为亚洲第一,进而成为世界第一。
2016年该集团单晶硅材料产量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再次夺得两项世界第一,被国家认定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材料表明A.科技创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本质B.科技创新推动思维方式发展和变革C.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素质D.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思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材料说明()①理论创新指导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实践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③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④推动社会进步是理论创新的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
这说明①科学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创新②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③科学理论直接推动文化发展④科学理论引领先进文化创新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4.青冈县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
该县房屋出租档案资料中收录了与出租房屋相关的各类详细资料,这些资料既是他们出租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社会综治的信息资源。
材料表明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②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③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5.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开创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先河。
这说明( ) 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②④6.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强刺激、大调整,而是坚持区间调控,调控定力更强;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坚持定向调控,调控发力更准;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坚持“统筹调控”,调控效力更久。
《随堂优化训练》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2课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虽然我们在近代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 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有( )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②发扬创新精 ③事物的发
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创新在内容上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等。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
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新理念,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带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从而活跃了社会主义市场,促进了社 会主义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说明( ) ①创新要求敢于否定一切 ②我国坚持制度不断创新 ③我国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④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制度 的变革 A.①② [答案]D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2课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知识目标 (1)识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 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
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的根本途径;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
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3)从认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是无限
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2.创新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是要从实际出发,三是提出 新的创意,解决新的问题。 3.创新对青年学生的启示 青年学生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养自己的创 造性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超越;要积累知识,把握 已知规律;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0: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 10年来,某集团依靠科技创新,从光伏材料向光伏电池和组件延伸产业化,使企业规模从中国第一跃升为亚洲第一,进而成为世界第一。
2016年该集团单晶硅材料产量和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再次夺得两项世界第一,被国家认定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材料表明A.科技创新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本质B.科技创新推动思维方式发展和变革C.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素质D.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思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材料说明()①理论创新指导社会的发展进步②实践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指导③理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④推动社会进步是理论创新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实现的。
这说明①科学理论创新推动文化创新②文化的发展要通过创新实现③科学理论直接推动文化发展④科学理论引领先进文化创新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4.青冈县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
该县房屋出租档案资料中收录了与出租房屋相关的各类详细资料,这些资料既是他们出租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社会综治的信息资源。
材料表明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②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③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创新能够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A.①④ B.③④C.②③D.①④5.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开创了中国农业改革的先河。
这说明()①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强刺激、大调整,而是坚持区间调控,调控定力更强;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坚持定向调控,调控发力更准;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坚持“统筹调控”,调控效力更久。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4: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2017年8月4日,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首次在高铁上成功进行了演示。
该技术采用高频谱标准,能够拥有高速移动性能和高带宽传输,以及稳定的切换性能。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高铁和地铁上,还可以用来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的无线宽带上网问题,更可以跟随高铁技术一起走出国门。
这表明()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③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转变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郎世宁是供奉于清廷的著名西方传教士画家。
他以西方的写实技法为主,运用透视、明暗、光影、色彩等要素,采用中国画的纸绢、颜料、毛笔等工具,参考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的、中西合璧的画风,世称“海西体”。
“海西体”的创立体现了()①艺术发展需要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②艺术实践依赖于画家创作灵感的精确再现③对先前艺术的超越是推动艺术再生的前提④艺术追求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艺术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读图。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
他紧紧咬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用空间错觉打破常规,使幽境新意跃然而出。
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A.破戒律,法古人B.寻创新,穷妙境C.强意志,生规律D.求价值,勤实践4.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推动了发展实践的突破。
这体现了()①理论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②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指导作用④理论在推翻已有真理基础上得到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2017年9月28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发布消息称,经过不断的育种改良,该中心的海水稻理论测产结果最高为亩产620.95公斤,远远超出了预估的亩产300公斤。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5: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单项选择题1.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首次使用激光将合金粉末熔化,通过计算机一层层堆积,生产出钛合金及超高强度钢等高性能关键整体构件,并应用到C919等飞机研制生产中,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材料。
这说明()A.人们可以认识和改造事物之间的联系B.改造世界是科学理论的根本目的C.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D.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统一的2.深圳市在全市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外来人口拥有深圳“绿卡”。
居住证制度是对户籍管理的传统理念、体制、手段和方法实行全面突破,是通过更新观念和手段,对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这体现出()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D.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形成的云端(云计算)、巨量资料(大数据)可以打造智慧城市,方便民众生活。
如下表:从中可以得出()A.制度创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B.科技创新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C.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4.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
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这表明()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③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5.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①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②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③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④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这就是木桶原理。
高中政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巩固练习(A级)1.优秀的企业家常说,企业要视今天为落后。
他们非常注意产品的创新。
一个好的经营者的时间安排大致是,30 %的时间用于处理当前的事情,70 %的时间用于思考长远的事情,思考怎样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企业重视创新是因为()A创新是企业制胜的唯一法宝 B优秀的企业家只看到明天的存在C不断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D只要创新,企业就会立于不败之地(B级)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中,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创新,是因为()①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A级)3.河南卫视的名牌栏目《梨园春》十几年经久不衰,其秘诀说到底就是,始终把继承和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栏目除了在音乐、灯光等艺术元素上不断探索创新外,还在节目环节设计上引进悬念丛生的擂台赛形式、应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场内外互动模式等,这些创新都大大增强了戏曲节目的可视性、娱乐性、时尚性和生活性。
这说明()A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B级)4.2022年6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辽宁义山县高台子镇北砖城子村农民敖双伦,潜心研究旱稻15年,先后成功培养了“成双一号”、“成双大粒”等水稻高产品种,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C级)5.回顾30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B级)6.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暴露的是继承文化的乏力,创新地域文化的无术。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8: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单项选择题1.千百年来,北京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这座城市也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向世界诠释着一个城市的创新和进取精神。
创新极大地增强了北京的城市活力,这主要表现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人们彻底抛弃旧有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回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
这说明(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作用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3.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现场会在京举行。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企业创新。
国家高度重视创新的原因是( )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可以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可以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读右图。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
他紧紧咬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空间错觉打破常规,幽境新意跃然而出。
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 )A.破戒律,法古人B.寻创新,穷妙境C.强意志,生规律D.求价值,勤实践5.“60年代,提倡‘有啥吃啥’,千人一律,巴金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应该‘吃啥有啥’,结果招致讨伐。
今日当不致如斯也。
”这是已故历史学家、《文汇报》老报人唐振常在《乡味何在》一文中的结尾。
以下哪些因素从根本上促进了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转变( )①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实现了更新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③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④推翻了过去的观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6: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深圳30年的发展证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区的优势也在逐步减弱。
专家建议,未来特区发展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进行创新。
专家强调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内涵④创新既要立足实践,又要尊重权威A.①②B.①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2011年4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此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测、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这反映出( )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只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就能推动技术进步④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3.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使得中国制造“调整转型、创新升级”,必须提倡和鼓励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之所以要提倡和鼓励创新,是因为 ( ) A.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B.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基础C.创新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D.创新是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4.自主创新首先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因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这说明( ) A.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D.理论创新无止境5.爱因斯坦说: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
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高中政治必修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试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试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试题单选题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2022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国家如此重视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22年5月5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载文指出,日前,“第四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在北京召开,并围绕“‘十二五’期间生物农业发展方向”、“生物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生物技术作为前沿科技,其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现代生物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这是因为理论创新( ) A.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B.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决定着实践的成败C.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使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这里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情发生。
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口树起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花卉者奖200美元。
”从此以后,植物园再也没有丢失过花卉。
按照常规思维,要防止花卉丢失,就是要惩罚盗窃者,而奖励检举者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实践证明却更有成效。
这说明( )A.创新可以不用从实际出发B.创新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C.创新就是敢想敢做D.在特殊情况下,创新不需要遵循客观规律1966年年轻的物理学家高锟发表论文,提出了“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取代铜线传输电信讯号”的大胆构想,被人认为是异想天开。
高锟不为所动,潜心研究光纤通信。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9:1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选择题1.在刚刚结束的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发展会议上获悉,吉林省汽车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到2015年,全省将实现汽车产能40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5%。
这表明( )A.创新使得人类的思维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D.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介绍说,得益于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和大规模的科技投入,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对工业经济的贡献额达35%。
这说明( )①创新也即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②创新需要批判发展③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2年5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近期开展的“食安青岛”整治行动中,青岛将积极创新监管模式,加快推进食品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
监管方式创新属于( )①认识创新②制度创新③实践创新④思维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趋势B.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5.在Windows XP成功普及后,微软的步伐并没有停息,他们研发了界面更加绚丽,内核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微软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
这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要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③创新是永无止境的④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第30届夏季奥运会即将开幕,为了能让消费者获得画质更加完美的电视观看效果,松下于2012年5月推出了7大系列奥运专用智能3D平板电视。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10课第2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第十课第2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选择题1.光纤科技提升了通讯系统的能力,令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高,CCD则令数码相机及影像系统得到普及,两者都是建立当今网络世界的基础。
这说明科技创新( )①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③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④能提高实践的技术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科技的发展是建立网络世界的基础,体现了科技创新提高了人们实践的技术水平,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C项。
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③错误。
2.从喝到水这一角度看,漫画中新一代乌鸦的做法更为高效。
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解放思想,勇于创新B.分清主次,把握主流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创造条件,改变规律[答案] A[解析] 漫画中新一代乌鸦的做法更为高效,是因为它能够打破常规。
这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A正确;B、C与漫画寓意不符;D中的“改变规律”说法错误。
3.人脸识别的技术是模拟人的神经网络,通过训练让计算机学习和模拟人脑,像人脑一样具备“认人”的功能。
未来在移动支付、网络银行等场景中,可能通过照片与真人匹配比对的方式做用户识别和认证,取代传统交易时手动输入密码。
这说明( ) A.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功能取决于其具有意识的能动作用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C.科技创新对改变生活及服务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D.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答案] C[解析] 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改变生活及服务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C正确;A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B、D材料未体现。
4.战国时期的鲁班在建筑活动中发明的锯子、凿子等许多重要的木工工具,一直到现在还在被工匠们使用。
18世纪英国的一个修理工瓦特也是在维修纽克门蒸汽机的实践中吸取了别人科学和技术上的成果,发明了比纽克门蒸汽机效率高5倍、耗煤少1/4的瓦特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之所以说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创新之所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因为()
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③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以下对创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B.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C.理论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
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4.在当代,以创新为本质的科技进步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
D.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就是要 (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6.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学习他人创造的知识
C.科学家之间的分工协作
D.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7.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深圳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平台,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需要在实践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先行探索,对于理论创新突破的要求也显得格外迫切。
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
①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最终源泉②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③理论创新对实践探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④理论创新是实践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8.重庆市丰都县是民间传说中阴曹地府所在之处,素以“鬼城”著称。
为了弘扬“鬼文化”,丰都政府正斥资2.3亿元对鬼城进行全新规划包装。
据称工程完工后,游客不仅可进人“鬼城迷宫”体验“地狱酷刑”,更可以进“浮沉街”体验“生死轮回”等异类刺激。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鬼文化经过“扬弃”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B.发展鬼文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C.鬼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
D.鬼文化符合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9.《北京现代商报》载文强调,推陈出新永远是商家纵横商海的法宝。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其依据是
①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③新事物是旧事物积极因素的总和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这表明
①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③创新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④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必做题)1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
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哲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选做题) 1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突破苏联沿用多年的体制和发展模式,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之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答案提示】
1.答案:D
解析:”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四项都对,且与题干有因果联系,所以选D。
2.答案:A
解析:“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项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①②③均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题干的原因,都是正确的,所以选A。
3.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不正确”的规定性。
4.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科技”是指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故选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解析:“①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③创新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④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四项内容表述都正确,且符合题意。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与时俱进和创新是一切进步事物和现象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是—切科学理论思想的本质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
这一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认识、理论观点要不断地适应实践的需要,要有新的创造性的提升和发展;要求人们改造和变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有超前性和创造性。
(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①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②坚持与时俱进与创新就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观律的认识。
1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和解决特殊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
(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
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既克服了旧事物中的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实现了对旧事物的“扬弃”,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3)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这体现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说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