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策略
摘要:图书馆是传播文献信息资源的枢纽,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机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主要探析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管理策略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已经逐渐显现,同时还被广泛应用在很多行业领域当中,作用巨大。

图书管理相关人员不断应用信息技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建立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系统。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信息社会的要求,组织、开发和管理图书馆各项信息资源,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具体说来就是信息储存数字化、传输手段网络化、管理控制智能化和人员素质信息化。

图书馆是永久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是公民终身学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素质的知识殿堂。

但是目前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仍然以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为主,它的各种局限性与落后性,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知识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加速公共图书馆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深化信息服务、进一步促进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的需要。

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于图书馆,将从整体上改善图书馆工作,并能为读者提供更先进的服务,对公众素质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全面实施,为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迈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因此无论是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信息化建设都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策略
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图书管理工作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实现。

图书馆的互为独立特征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难以实现,但是将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在图书馆中,可以为图书馆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和能力,主要可以表现为它
能够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网络远程服务,这样图书馆就可以展开信息的交流工作,
从而弥补自身的缺陷,发扬自身的优势。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特色信息化数据库
一是各图书馆应合理利用资金,不断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同时具
有互联网浏览、电子邮件收发、光盘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的检索并支持远程访问、运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网上读书、视频点播、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功能的电子阅
览室;二是在逐步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大电子文献的采购比例,不
断扩大自己的馆藏资源;三是在建立信息化数据库时要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特色
和网络优势。

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有特色的信息化数据库。

图书馆应该在现有资
源的基础上,增加对本地区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乡土人情等有关内容的收录力度,在做好文化信息资源接收、传送和日常工作的同时,更注重本地特色资源的
开发、利用,让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信息
需求。

2. 更新观念,创新服务
图书馆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当务之急是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破
除陈旧的“重藏轻用”的管理模式和“封闭式服务”的陈旧观念,强化信息服务
意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只有树立全新的信息化理念,树立“以
人为本”,“服务社会、服务读者”的理念,图书馆才会开创信息化的新局面。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工作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
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公共图书馆要转变服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向社会公众
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及时性
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
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
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

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
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
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同时还
要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
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
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4.做好对读者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高度信息化的图书馆必然大量使用各种新技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令一些读
者产生操作上的困难,甚至发生自我堵塞信道的现象。

因此,图书馆还要做好对
读者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主动地引导读者熟悉并熟练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手段,使读者顺利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应当是高度信息化的图书馆,它必然有最丰富的电子化信息资源作为保障,必须保证信息通道的通畅。

总之,就是帮助读者以最便捷的手段获取所需的信息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
息化的一部分,它的实现和发展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探讨和研究。

总之,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
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图书馆带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同时也给图书馆带来了
发展机遇,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图书馆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

图书
馆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才能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

才能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
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艳.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情报,2006(1).
[2]刘霞.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J].大学图书情
报学刊,2009(3).
[3]赵志光.区级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
报,2008(z2).
[4]李蕊.浅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