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人口学学科立项项目统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6期第31卷
N orthwest population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领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级别高、标准严、经费多而备受广泛关注,同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的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对策研究成果都纳入了党和政府的决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国家对社科基金项目的投入也逐年加大,据统计数据显示:自1991年的1300万元增至2008年的23400万元,国家共计投入了141200万元经费用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以平均每年1241万元的趋势增长。



几十年来,由于实际需求的增长、人口数据资源的丰富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口学研究发展迅速,在世界政治中发挥了重要角色作用。

[1]
美国人口学研
究在政府主导和工业需求下于20世纪60—70年代
迅速发展。

[2]
鉴于中国人口发展历史与实际,我国对
人口学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人口学立项项目统计数据看,人口学虽然是小学科,但1997年到2009年这13年间总共资助立项163项,并且资助项目的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本文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所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人口学学科项目的年度分布、项目类型、项目主持单位系统、预期成果形式、项目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借助于这种综合的统计,分析人口学科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所具有的特点,从中找出人口学研究的某些规律性,为人口学的
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人口学立项项目年度统计与分析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制度问题。

现代人口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正在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前沿性很强的学科群。

[3]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人口学学科自1997年才开始设立国家社会科
国家社科基金人口学学科立项项目统计与分析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摘要:以1997—2009年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学学科的立项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学学科项目总
体数量年度分布、项目类型、项目主持单位系统、项目研究内容及项目预期成果形式,探讨人口学学科的发展现状,为人口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人口学;统计与分析中图分类号:C9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10)06-0059-05
收稿日期:2010-08-20
作者简介:董明,男,安徽定远人,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历史人口学。

①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机构设置”栏目信息。

网址:/institution/index.htm 。

本文
如没有特别说明,统计数据均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②统计数据不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西部项目。

序号
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项)
人口学(项)
所占全年社科立项数比例
119975539 1.63%219985538 1.45%319996117 1.15%420007238 1.11%5200186210 1.16%62002101690.89%7200398710 1.01%82004108417 1.57%92005120618 1.49%102006133316 1.20%112007147316 1.09%122008158816 1.01%13
2009
172019 1.10%
合计
13699163
人口学总数/国家社科基金总数=1.19%
表1人口学立项项目年度统计表
DOI:10.15884/ki.issn.1007-0672.2010.06.016
2010年第6期第31卷
N orthwest population
学基金项目,起步较晚。

从1997年到2009年的13年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人口学共计资助立项163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数的1.19%。

②平均每年资助约12项左右,但个别年份差别较大,这也与当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有关。

但有时出现随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增加而人口学项目总数减少的现象,1997—2000年间这种现象较为突出。

大体来说,人口学立项项目可分为两大阶段:
1997—2003年间,人口学项目处于不断变化阶段,项
目数量或增或减;2004—2009年间,随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上升,人口学项目也开始逐年增加,且每年都高于12.46项这个平均数。

(见表1)
二、人口学立项项目类型统计与分析
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包括重大项目、委托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自筹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及2010年度新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①等9个项目类型。

每类项目资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自1997年以来,人口学一般项目每年都有项目立项,达119项,占立项总数的
73.01%,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主体项目;其次是青
年项目,共计37项,占立项总数的22.70%,主要扶持青年学术力量的成长;重点项目5项,占立项总数的3.07%;重大项目和自筹项目较少,各1项,各占立项总数的0.61%(见表2)。

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因项目标准和要求较高,所以立项数量较少。

据资料显示,重大项目是1997年杨魁孚与田雪原主持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重点项目则分别是2002年桂世勋主持的“21世纪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极其对策”、2003年路遇主持的“全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历代人口考证研究”、2005年李树茁主持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人口流动极其影响的理论与政策研究”、2007年潘贵玉主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对策研究”和2009年杨成钢主持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人口问题研究”。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术队伍的成长,青年学术研究群体力量逐渐成长起来,再加上国家对青年项目的政策支持,自2004年始,青年项目数量呈增长趋势,由1997年至2003年的每年1项突增到4项,直到2009年的8项,增长率大幅提高。

三、人口学立项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系统分布与统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项目申报面对全国范围内的科研机构,因此,项目主持人分布单位较为广泛。

从每年立项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高校、社会科学院、党校、专业人口学会及其他科研机构中,其中高校以绝对优势领先,这种现象在其他学科也是如此。

如1993—2008年间,宗教学学科共计立项283项,其中高校立项151项,占立项总数的53.26%;②外国文学学科共计立项297项,其中高校立项269项,占立项总数的90.57%;③政治学学科共计立项658项,其中高校立项454项,占立项总数的69.00%。

④1997—2009年13年间,高校共计立项106项,占立项总数的65.03%;省市级社会科学院立项23项,占立项总数的14.11%;党校立项
16项,占立项总数的9.82%;社会科学院立项32项,占立项总数的19.63%;其他研究机构立项9项,占立项总数的5.52%。

(见表3)
在项目立项单位分布方面,高校是主力军,其中
序号
年度
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青年项目
自筹项目
119971/8//21998//71/31999//61/42000//71/52001//81162002/171/72003/181/82004//134/92005/1134/102006//115/112007/1114/122008//106/13
2009/1108/合计163
151193710.61% 3.07%73.01%22.70%0.61%
所占比例
表2
人口学立项项目类型统计表
单位:项
表3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系统分布表
序号
主持人所在单位系统
资助项目(项)
所占比例
1高校10665.03%2社会科学院3219.63%3党校169.82%4
其他研究机构9 5.52%合计
163100%
注:合作主持的项目按第一主持人所在单位系统归属。

①参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设立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公告》。

②参见王玉琴.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学科资助项目数据统计与特点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35-42。

③参见陈秋玲.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2-114。

④参见李振.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看中国政治学科发展状况———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类立项项目的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59-66。

2010年第6期第31卷N orthwest population
北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各10项,各占高校立项总数的9.43%;华东师范大学8项,占高校立项总数的7.55%;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各4项,各占高校立项总数的3.77%;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各3项,各占高校立项总数的2.83%。

上述高校位居前十位,约占高校立项总数的49.06(。

(见表4)
社会科学院作为专业的研究机构,为政府机关部门建言献策,在项目立项数量上居高校之后,所占比例也较高。

其中山东社会科学院立项11项,占社科院系统立项总数的34.38%;其次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9项,占社科院系统立项总数的28.13%;再次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立项6项,占社科院系统立项总数的18.75%;其他社科院均为1项,各占社科院系统立项总数的3.13%。

(见表5)
就项目立项单位所在地区而言,分布不平衡,差距比较大。

北京以46项位居第一,占立项总数的28.22%;上海以19项位居第二,占立项总数的11.66%;山东14项名列第三,占立项总数的8.59%;陕西9项名列第四,占立项总数的5.52%;江苏和浙江分别为7项,并列第五,均占立项总数的4.29%;贵州、内蒙古、海南、西藏、宁夏等地区尚没有项目立项。

(见表6)
四、人口学立项项目预期成果分类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预期成果的形式一方面依据课题申报指南确定,另一方面也依据课题研究内容和成果实际应用来选择最终成果形式。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预期成果形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项目的立项几率。

就成果形式而言,主要有专著、论文(集)、研究报告、工具书、电脑软件等。

其中,专著、论文(集)和研究报告占主体。

在立项的162项人口学项目中,“论文(集)+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54项,占立项总数的33.14%;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43项,占立项总数的26.38%;“专著+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26项,占立项总数的15.95%。

以“研究报告+电脑软件”和“研究报告+其他”成果形式的较少,各1项。

五、人口学立项项目内容的分类与统计
依据课题指南,人口学学科立项项目主要围绕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种遇到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为国家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诸如计划生育、性别
表4立项数量位居前十位的高校名单单位:项
序号高校名称立项总数所占高校立项总数比例1北京大学109.43%
2中国人民大学109.43%
3华东师范大学87.55%
4浙江大学4 3.77%
5西安交通大学4 3.77%
6复旦大学4 3.77%
7南开大学3 2.83%
8北京师范大学3 2.83%
9吉林大学3 2.83%
1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 2.83%
合计5249.06%
表5社科院系统立项分布表
序号社科院名称立项总数(项)所占社科院立项总数比例1山东社会科学院1134.38%
2中国社会科学院928.13%
3上海社会科学院618.75%
4山西社会科学院1 3.13%
5四川社会科学院1 3.13%
6辽宁社会科学院1 3.13%
7陕西社会科学院1 3.13%
8河北社会科学院1 3.13%
9成都市社会科学院1 3.13%
合计32100.00%表6项目立项单位所在地区分布情况一览表单位:项序号地区立项占总数百分比(%)序号地区立项占总数百分比(%) 1北京4628.2214湖北3 1.84
2上海1911.6615天津3 1.84
3山东148.5916重庆3 1.84
4陕西9 5.5217河北3 1.84
5江苏7 4.2918广西3 1.84
6浙江7 4.2919山西2 1.23
7河南6 3.6820新疆2 1.23
8四川6 3.6821江西2 1.23
9辽宁6 3.6822福建2 1.23
10甘肃4 2.4523广东10.61
11吉林4 2.4524黑龙江10.61
12湖南4 2.4525青海10.61
13云南4 2.4526安徽10.61
合计163
表7人口学立项项目预期成果分类表
序号成果形式总数(项)所占比例(%)
1专著1811.04
2专著+论文(集)1811.04
3专著+研究报告2615.95
4论文(集)2 1.23
5研究报告4326.38
6论文(集)+研究报告5433.14
7研究报告+电脑软件10.61
8研究报告+其他10.61
合计163100
2010年第6期第31卷
N orthwest population
问题、城乡问题、社会安全保障问题等。

例如,有学者主张“利用人口学理论探析‘三农’问题”,[4]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谋划策;有学者利用社会人口学知识分析中年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5]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学者建议从人口学角度探讨婚姻家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6]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纵观1997—2009年间的立项的163个项目,其中人口理论研究40项,占立项总数的24.54%;城乡问题研究28项,占立项总数的17.18%;计划生育研究26项,占立项总数的15.95%;社会保障安全研究16项,占立项总数的9.82%;劳动力、就业与失业问题研究15项,占立项总数的9.20%;性别研究13项,占立项总数的7.98%;人口老龄化研究11项,占立项总数的6.75%;婚姻家庭问题研究8项,占立项总数的4.91%;其他问题研究6项,占立项总数的
3.67%。

①(见表8)
在人口学立项项目中,部分项目主持人获准2次以上立项。

1997—2009年间,共有16人获2次以上项目立项,其中2人获3次项目立项,分别是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的焦国栋和山东社会科学院的鹿立。

在16位2次以上立项项目主持人中,山东社会科学院有4人、中国人民大学有2人。

(见表9)
七、人口学项目立项统计情况解析
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学学科立项情况的统计数据与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人口学立项项目总数来看,总体呈增长趋
势,这与国家高度重视人口学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关。

有学者指出,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实力的必要条件,[7]因此,基于人口大国的中国国情,国家对人口学的研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是一门小学科,而且相对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学科来说起步较晚,但通过多年的培养与扶持,人口学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人口学立项项目总体呈增加的趋势。

但作为22个立项学科②之一的人口学学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所占比重还是相对偏低,与我国全世界人口大国实际不对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关注和扶持力度。

2.从人口学立项项目类型来看,重大项目、重点
项目、委托项目因其要求高、标准严,立项比率较低。

这表明,国家在项目立项方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项目立项的公平、公正、有效。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般项目依然占传统主体地位,而青年项目呈增加趋势,这表明国家对青年学术群体的培育较为关注,鼓励青年学者能力创新,发挥优势。

经过30多年老、中、青三代人口学者艰苦的努力,人口学学科已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有多学科交叉优势、阵容整齐、力量均衡的研究队伍。

[8]
同时,新的项目类型不断出现,扩
大了项目申报范围和研究领域。

如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创设,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国际交流,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项目类型创新方面的
①各个项目内容本身涉及的问题大都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本表关于人口理论、城乡问题、计划生育等专项内容的分类是依据项目本身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大体来划分,并没有绝对性。

②22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学科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哲学、经济理论、应用经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问题研究、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人口学、统计学和体育学。

信息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表8人口学立项项目内容的分类表
单位:项
序号
研究主要内容分布立项数
所占比例(%)
1人口理论4024.542城乡问题2817.183计划生育2615.954社会保障安全169.825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159.206性别研究137.987人口老龄化11 6.758婚姻家庭问题8 4.919
其他6 3.67合计
163100.00
表9
2次以上立项项目主持人信息表
单位:项
序号
姓名单位项目数量
立项时间
1焦国栋中共河南省委党校31998、2000、20052鹿立山东社会科学院32000、2005、20083路遇山东社会科学院21999、20034刘书鹤山东社会科学院22001、20065崔树义山东社会科学院22004、20096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21998、20017乔晓春中国人民大学21997、20068杨魁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21997、19999李竞能南开大学21997、199910王红漫北京大学22000、200211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22004、200512侯亚非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1997、200513周海旺上海社会科学院21999、200614尹文耀杭州大学、浙江大学21998、200815王跃生中国社会科学院22000、200416黄晨熹
华东师范大学
22004、2009
说明:尹文耀同志原先在杭州大学供职,后调至浙江大学。

有益探索和尝试。

在未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发展过程中,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立项力度,大力培养青年一代学术群体,积极在项目类型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服务。

3.从立项项目主持单位系统来看,分布不均衡。

(1)高校是项目立项主体单位。

这主要是由于高校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条件也较优越。

但是,在高校系统内部,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普通本科高校的立项比例远远低于重点本科高校,尤其是一些985或211高校。

(2)社科院作为政府部门的智囊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其研究方向较为集中,研究水平也较高,也成为项目立项大户。

但各地各级社科院的立项数量也存在差距。

中国社科院作为社科院系统中的领头羊,研究水平和综合实力都远高于其他地方社科院。

值得一提地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在人口学学科的研究方面成绩较为突出,项目立项数量排在社科院系统之首,这与山东人口发展实际和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不无关系。

(3)党校系统由于研究方向的限制和研究力量的薄弱,立项项目较少。

即使在党校系统内部,研究力量差别也较大,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共计有5项项目,居党校系统之冠,其中,焦国栋同志一人获批3项人口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有3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有2项;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和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各1项。

4.从项目主持单位所在地区统计数据分析,各地区差距明显。

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高校数量较多的地区,立项项目较多。

如北京、上海、山东、陕西、浙江、江苏等地,其中北京以46项位居首位。

同时,上述地区的社会科学发展整体水平较高为项目立项提供一定的基础。

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处偏远的地区立项项目数量较少,甚至没有立项记录,如青海、贵州、宁夏等地。

其实,由于地区环境差异和经济等因素,落后地区的人口发展问题更亟待解决。

为支持西部地区社会科学发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了了西部项目,但这远远满足不了这些地区发展要求。

因此,在以后的项目评审过程中,对于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应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立项几率,提高和繁荣该地区的社会科学整体水平,为当地人口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成果和好的经验做法。

5.从项目研究内容和成果预期形式分析可见,人口学学科应该紧跟形势,密切关注人口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计划生育、性别研究、劳动力就业、城乡问题、社会保障体制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

通过对比人口学每年度的课题指南我们可以看出,在人口学理论研究、计划生育问题、人口老龄化等传统课题研究延续的同时,许多新课题亟待解决,如人口与环境问题、“三农”问题的人口学研究、流动人口带来的系列问题、海外华人华侨跨国移民问题等,同时,世界各国对高智能人口再生产问题即人才人口再生产问题也日益重视起来,[9]中国老年贫困问题也需给予广泛关注。

[10]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灾后重建及人口迁移问题等也摆在我们的眼前,人口学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就有所侧重,为现实实际问题寻找对策。

此外,就目前研究成果形式来看,还比较单一,成果大都以专著、论文和研究报告形式出现,而其他成果形式偏少,在1997年至2009年立项项目中,成果以“研究报告+电脑软件”和“研究报告+其他”形式的分别只有1项。

可见,在人口学研究中,大多数成果还只是停留在学术层面上,可用于实际操作运用方面的成果还比较缺乏,在今后的学科发展和项目立项中,成果形式多元化、效益化当是我们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人口学是一门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学科,资源(包括文献与数据)掌握程度如何对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人口学相关研究时要充分利用人口学网络数字资源和电子数据资源,[11]使研究结果建立在可靠的数据资料基础之上。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社会科学,人口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新时期人口迁移流动和城市化、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健康、社会性别、少数民族人口以及贫困人口等领域都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毅.人口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人口研究,2009(5):8-22.
[2]吴凯,陈友华.美国的人口学兴衰极其决定因素[J].人口学刊,2009(1):17-22.
[3]申鹏.基于中国人口实践的制度人口学研究内容探析[J].西北人口,2010(2):1-6.
[4]敬莉.用人口学理论探析“三农”问题[J].西北人口,2006(2):45-48.
[5]杨菊华,翟振武,吴婷娜.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社会人口学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5):45-49.
[6]宋健,黄菲.人口学视野下的婚姻家庭研究:内容与方法[J].西北人口,2009(5):32-36.
[7]李建新.21世纪大国的人口实力较量——
—人口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南方论丛, 2009(3):1-13.(下转69页)
(上接63页)
[8]陆杰华,肖周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口学发展[J].人口学刊,2010(1):10—17.
[9]李玉江.人口学研究的新探索——
—评《人才人口学》[J].东岳论丛,2010(5):192.[10]丁虞,黄匡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口学视野———访陆杰华教授[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4):10-14.
[11]郭紫虹.人口学网络数字资源和电子数字资源利用[J].南方人口,2004(1):62-64.
Statistics Analysis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ation on Demographic studies
DONG Ming
(Fuyang Normal College ,Fuyang 236041,Anhui China)
Abstract :By studing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ation on Demographic studies.In 1997—2009,we analysis that the to -tality ,projects type ,Project hosted units ,Project content and the expected results.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about the current of Demographic studie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emographic subjects part.Key words :National Social Sciences Fundation ;Demographic studies ;Statistics analysis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sing Support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for Example
YANG Chun
(Jiangsu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Nanjing ,210036)
Abstract :Housing support is mostly choosed by the majority of elderly people in our country and which is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ctive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economic background of social identity of housing support as well as ad -vantage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housing support in Jiangsu province.And then making following advices on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ld-age housing support in Jiangsu :focus on constructing the team ,organization ,system ,mecha -nism etc.,speeding up the pace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ension public services ,enlarging degree of push rural area,correctly handling five relationships :government push and society establishment and so on.Key words :housing support ;social security ;social servi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硬实力与软实力
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以及社会养老服务组织及设备配置等硬实力建设,经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目标实现相对容易。

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树立,合格的管理人才、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高效有序运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的构建,专业化、社会化养老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等软实力建设远比硬实力建设要难得多。

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实力。

因此,在加强居家养老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务必要把提升软实力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也是需经较长时间努力方能见效的渐进过程。

江苏在推进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和基础,特别是到2010年末新农保的基本全覆盖、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的全覆盖及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高起点和居家养老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

诚然,江苏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涉及的问题也远不止以上八个方面。

但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加强研究,着力构建促进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长效运行
机制,正确处理好政府推动与社会兴办等关系,努力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高效有序运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与时俱进的队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养老服务需求的专业化、社会化养老服务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农村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不断提升软实力,集小步,成大步,江苏居家养老就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并为全国居家养老的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青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新闻发布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
龄门户[EB/OL]./default,2008-02-21.
[2]罗元文.强化社区养老功能,构建和谐老龄社会[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2).[3]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2008(2).[4]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5]夏海勇.太仓农村老人养老状况及意愿的调查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1).[6]吴玉韶等.居家养老的实践难题与对策建议[C].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7]郑炳文.居家养老社会化[N].人民日报,2010-01-26.
[8]刘维涛.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有多远?[N].人民日报,2010-05-05.
[9]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课题调研组.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EB/OL].江苏老龄网,.2009.
[10]左鹏,高李鹏精神慰藉与健康老龄化[J].西北人口,2004(5).
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