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水利环境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 建设工程布局 运营维护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附录:核心技术介绍
长治市石子河上/下游黑臭水体 治理实施方案
03 解决方案
• 石子河是一条洪河道查考文献得知,上游来水应为石子河水库,总库容1770万耐,防洪库1324万耐。 • 但现阶段石子河上游来水复杂,水量有限;石子河下游来水为在三河一渠整治后的河道来水,雨水、
跌水增氧措施 格珊
格珊
前置沉降塘
碎石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块石潜流湿地
细沙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石子河上下游 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设计
03 解决方案
水生态自净功能解决方案
– 水体修复菌剂喷洒; – 调节水体营养平衡; – 构建水生生态系统;
03 建设工程布局
C
初步分析
B 底泥与驳岸
– 清淤或者进行底泥原位冒封+微生物降解; – 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驳岸取代现有的硬质驳岸; – 依托湿地功能将水体净化; – 在适当位置构建水下森林; – 依靠生物手法提高溶氧。
03 解决方案
微污水污染问题
• 河道上和下游没有进行湿地 类的尾水净化;
– 河道本身水体是污水厂的尾水,按照 国家相关的要求,该类水体应该进行 湿地净化处理才能达到体表改造;
• 解决方案: 在每个溢流口建设生态截污帘
• 河道补水口: – 河道补水分为3种 • 1污水厂和生活无视补水; • 2水库补水 ; • 3河道治理后补水;
• 解决方案
– 构建生物过滤帘,生态草和移动式污 水处理设备
03 解决方案
面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大气沉降与面源退水 无前期治理措施; • 解决方案:
【智慧水利】河道综合治理
水生态研究方案
北京XX科技
2018.10.05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集团公司介绍 中林生态介绍
02 项目概况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核心技术介绍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02 项目概况
项目情况 项目范围 问题诊断 解决思路 项目目标 项目依据
7、生态岸带构建
2、安装微纳米曝气和潜水推
流机
3、冒封技术及基质改良
1、生态截污帘
5、生态草
CO2
好氧
O 6、接触氧化
2 生态净化岛
厌氧
底泥
4、投放土 著微生物
A
03 建设工程布局
B段河道—土著微生物投放和人工浮岛策略
3、安装潜水推流机 4、生态净化岛
CO2 O2
好氧
5、人工湿地
1、冒封技术及
厌氧
口
02 解决思路
微观六步法,生境恢复
动物 类
1
5倍级数扩大
形成四级生态 链(昆虫类)
形成三级生态链(水虫类)
5 25
形成二级生物链(藻类)
125
植物类 微生物菌剂调节基础平衡(有机污染物底泥)
625 3125
02 项目概况
项目目标
第一年
环城水系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开工后1年内,6个月内实现消除黑臭水体悬浮物,减少 黑臭问题,控制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Ⅴ类水规定要求。
的污染物。
人工浮岛构建技术
技术原理 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将湿生 植物等以浮床为载体,种植在污染水 体的表面,通过植物的吸附和吸收, 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为多种生物创 造微环境,协同提高水质、美化景观。
技术优势
石子河上/下游段采用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 点。 分段、分级,耦合集成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及人工浮岛,整合构建污染处理湿地。 多介质、多类型功能植物组合构建污染处理湿地。
1.在构建岸基驳岸时候采取吸磷材料进行铺设,消减含磷物质的进入; 2.在水域宽处或者是公园周边水域构建在硬质驳岸基础上构建生态驳岸; 3.没有构建生态驳岸的条件,应适当建设生态浮岛;
03 解决方案
内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水体稳定环境不健全
– 治理过程中的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采取清
淤、底部防水、石笼铺底;
• 河道底泥功能丧失;
– 河底底泥是有益微生物生长温床与植 物生长的基础,河道水体营养本身不 均衡所以在一定缓慢流域或者无流动 性水域中容易变坏或者恶性藻类繁衍;
03 解决方案
微污水污染解决方案
(针对一级B排水)
– 上下游尾水水端进行湿地净化,按照 要求每天2万吨水的净化指标需要湿 地面积为:15公顷(潜流和强化表流 湿地),冬季低温技术强化人工湿地, 核心是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和 复合微生态菌剂的应用。
4
尾水无湿地净化; 水体营养结构不均衡;
长治市石子河主城区段通过实施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河道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得到大辐提高、城市品味 大大提升,但石子河市区上游段(河头桥至十中桥)和下游段(潞泽桥至漳河桥)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理,截污系统 等市政设施不完善、部分河段防洪不达标,河道存在黑臭水体,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市整体形象。
污水厂排放的一级B尾水等。
03 解决方案
石子河上游1.9公里,9.5万平方米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解决方案
石子河下游4.8公里,24万平方米
治理范围:石河子下游
03 解决方案
1 雨水溢流口无隔离 补水口无隔离
2 大气沉降、 无生态驳岸、
降雨退水等
3 水体动力不足,
每年补水水质是一级B, 无底泥结构不稳定。
养
4
尾水无湿地净化; 水体营养结构不均衡;
七
外调内养, 水环境稳定
字
六
步
宏观把脉: 截、引、 净、减、 调、养、 测。
微观开药:
综
依托微生物修复
技术对水体内部
合
生物生存环境进 行营养调节与生
治
物修复
理
法
02 项目概况
七字
调
“七字” 综合治理法 截、引、净、减、调、养、测
截
截 引
净
截 养
减
测
养
点源 截流
第二年
第2年,在第1年完成后180天内进一步稳定水质,优于Ⅴ类水。
维护期
维护期内通过水生态系统优化实现水生态系统永续健康,达到自我维持状态。
02 项目概况
项目目标
水生环境稳定
能量物质供给稳定
水体自净弄能稳定
02 项目概况
项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201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B11/T1088-2014) 《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 548-2008) 《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规划导则》(DB11/T 758-2010)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可行性方案编制规程》(DL5020-9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 《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年08月28日)。
基质改良
底泥
2、投放土著
微生物
B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B段人工湿地建设
B段人工湿地建设区
原则是不影响行洪,高效无堵塞,耐低 温(纳米填料),景观优美,可自我持续 运行;
建设12个串联分段式人工湿地建设区, 约30 000m2,3公顷左右。
03 建设工程布局
C段河道—生物链重建结合浮岛策略
4、生态岸带构建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路径:
生活污 水
管网
污水处理厂 混凝沉淀预处
理
管网
两岸
管网
潜流人工湿地
强化人工 湿地
出水
河道
地表水路径:
岸带
河漫滩
河道
分散式生态污水整治
分散式生态水系规划 防洪蓄水考虑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管网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
前置沉降塘
格珊 跌水增
03 解决方案
技术路线
水质水动力 模型分析
投放土著菌剂
水生植物和动
物恢复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岸 带 生
地被植物种植
拦
截
特制生物填料
态 化
面
挺水植被种植
源
生物链构建
改 造
污
曝气增氧措施
染
实现无恶臭、透明 度高、水质良好、 水生态健全的目标
岸带稳定化
复壮河道土著微
专
生物和封盖技术
业 施
工
和
人工湿地构建 可移动污水处理设备
02 项目概况
项目范围
面积1.81公顷
面积1.81公顷
面积1.81公顷
02 项目概况—问题与整体治理思路
问题诊断
宏观把脉,微观开药,外调内养。
1 雨水溢流口无隔离 补水口无隔离
2 大气沉降、 无生态驳岸、
降雨退水等
3 水体动力不足, 每年补水水质是一级B, 无底泥结构不稳定, 特别是人民公园, 富营养化严重
多点
生
监测
内源
态
内
调节
养
多层
源
面源 净化
消
引流
减
护
建立数据监管平台, 影像实时获取,与地
方地方检测联动
微生物复合菌剂调节, 构建生态体系,恢复食
物链
净水引入,推进水动力
微生物复合菌剂消减 水体有机物与降解底
泥等 湿地系统,生态驳岸等
技术复合净化
截
引
净
减
调
养
测
未达标水体引入湿地
切断直排口污染源 以及其他直排的溢流
维 护
03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3主动1被动
生态截污帘;
主动
被动 主动 主动
生态岛与生态驳岸构建
水动力推动系统;建立水体森林结构; 微生物净化技术;基础生境构建技术; 末端湿地治理
微生物菌剂快速消解技术;监控技术
其他污染
内源污染
面源污染
点源污染
03 解决方案
点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溢流口: – 河道雨污无分流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生态驳岸做法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生态驳岸做法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河道分段 A(1km) B(1km) C(3km)
氧措施
碎石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表流人工湿地
细沙潜流湿地
格珊 增氧曝
气池
块石潜流湿地
高强度除氮磷 高强度除氮磷
高强度除氮
“香蒲+芦苇” 表流工湿地
“茭白+菖蒲” 表流工湿地
“腺叶腺柳” 表流工湿地
局部复合表流 人工湿地
达标排放
石子河河道两岸 人工湿地
复合污染物去除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依托微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内部生物生存环境进行营养调节与生物修复七字六步综合治理法02项目概况七字综合治理法截引净减调养测截引截截净减调养养测点源截流面源引流多层净化内源消减内源调节生态养护多点监测切断直排口污染源以及其他直排的溢流口未达标水体引入湿地湿地系统生态驳岸等技术复合净化微生物复合菌剂消减水体有机物与降解底泥等净水引入推进水动力微生物复合菌剂调节构建生态体系恢复食物链建立数据监管平台影像实时获取与地方地方检测联动截引净减调养测七字动物类形成四级生态链昆虫类形成三级生态链水虫类形成二级生物链藻类植物类微生物菌剂调节基础平衡有机污染物底泥1525125625312555倍级数扩大微观六步法生境恢复02解决思路02项目概况项目目标维护期内通过水生态系统优化实现水生态系统永续健康达到自我维持状态
– 每年定期补水为污水厂尾水一级B标准河 道一次补水80万立方。
– 水体动力不足; – 净水微生物、藻类、水虫、鱼类、植物没
有适应生长环境;
• 解决方案
– 构建缓释悬浮微生物释放包; – 模块化水下森林草皮种植; – 净水浮岛(净水介质+植物); – 增加太阳能水流推进机;
03 解决方案
内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3、沉水植被 重建、投放鱼 类及底栖动物
CO2 O2
好氧
1、冒封技术
C
及基质改良
厌氧
2、投放土著微生物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内净化系统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附录:核心技术介绍
02 项目概况
石子河 全长49.00km 市区8.00km
长治市环城水系
南护城河 全长2.70km
三河一渠一湖
黑水河 全长15.10km 市区4.80km
人民公园 面积1.81公顷
东防洪渠 人工开挖 全长5.80km
人民公园
预期效果
A(1km)
Ⅴ类
优于 Ⅴ类
Ⅳ类
基本建立水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和污泥黑臭状况 得到明显改善,
A
B(1km)
Ⅴ类
Ⅳ类
Ⅳ类
建立较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 善
C(3km)
优于 Ⅴ类
Ⅳ类
优于 建立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保障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 Ⅳ类 家标准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A段河道—底泥疏浚结合土著微生物投放策略
02 项目概况
石子河河道景观建设 石子河上下游河道水环境质量改善 人民公园水环境质量改善 石子河上下游郊野公园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
石子河上下游人工湿地建设 石子河上下游植被配置建设 石子河河道管理系统建设 人民公园水环境监管系统建设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02 项目概况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 其治理效果为:
–
Ⅳ~Ⅴ类水体
– 湿地本身可以进行植物的繁衍与景观 美化等。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技术说明
表流湿地构建技术
潜流湿地构建技术
技术原理 主要通过植物茎叶 技术原理 主要通过利用填料 的拦截、填料的吸附过滤和 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 污染物的自然沉降,以及植 植物根系及表层填料的吸收 物的吸收来去除水中污染物。 和截留等作用,去除污水中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附录:核心技术介绍
长治市石子河上/下游黑臭水体 治理实施方案
03 解决方案
• 石子河是一条洪河道查考文献得知,上游来水应为石子河水库,总库容1770万耐,防洪库1324万耐。 • 但现阶段石子河上游来水复杂,水量有限;石子河下游来水为在三河一渠整治后的河道来水,雨水、
跌水增氧措施 格珊
格珊
前置沉降塘
碎石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块石潜流湿地
细沙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石子河上下游 人工湿地——潜流湿地设计
03 解决方案
水生态自净功能解决方案
– 水体修复菌剂喷洒; – 调节水体营养平衡; – 构建水生生态系统;
03 建设工程布局
C
初步分析
B 底泥与驳岸
– 清淤或者进行底泥原位冒封+微生物降解; – 具有净化功能的生态驳岸取代现有的硬质驳岸; – 依托湿地功能将水体净化; – 在适当位置构建水下森林; – 依靠生物手法提高溶氧。
03 解决方案
微污水污染问题
• 河道上和下游没有进行湿地 类的尾水净化;
– 河道本身水体是污水厂的尾水,按照 国家相关的要求,该类水体应该进行 湿地净化处理才能达到体表改造;
• 解决方案: 在每个溢流口建设生态截污帘
• 河道补水口: – 河道补水分为3种 • 1污水厂和生活无视补水; • 2水库补水 ; • 3河道治理后补水;
• 解决方案
– 构建生物过滤帘,生态草和移动式污 水处理设备
03 解决方案
面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大气沉降与面源退水 无前期治理措施; • 解决方案:
【智慧水利】河道综合治理
水生态研究方案
北京XX科技
2018.10.05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集团公司介绍 中林生态介绍
02 项目概况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核心技术介绍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02 项目概况
项目情况 项目范围 问题诊断 解决思路 项目目标 项目依据
7、生态岸带构建
2、安装微纳米曝气和潜水推
流机
3、冒封技术及基质改良
1、生态截污帘
5、生态草
CO2
好氧
O 6、接触氧化
2 生态净化岛
厌氧
底泥
4、投放土 著微生物
A
03 建设工程布局
B段河道—土著微生物投放和人工浮岛策略
3、安装潜水推流机 4、生态净化岛
CO2 O2
好氧
5、人工湿地
1、冒封技术及
厌氧
口
02 解决思路
微观六步法,生境恢复
动物 类
1
5倍级数扩大
形成四级生态 链(昆虫类)
形成三级生态链(水虫类)
5 25
形成二级生物链(藻类)
125
植物类 微生物菌剂调节基础平衡(有机污染物底泥)
625 3125
02 项目概况
项目目标
第一年
环城水系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开工后1年内,6个月内实现消除黑臭水体悬浮物,减少 黑臭问题,控制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Ⅴ类水规定要求。
的污染物。
人工浮岛构建技术
技术原理 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将湿生 植物等以浮床为载体,种植在污染水 体的表面,通过植物的吸附和吸收, 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为多种生物创 造微环境,协同提高水质、美化景观。
技术优势
石子河上/下游段采用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 点。 分段、分级,耦合集成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及人工浮岛,整合构建污染处理湿地。 多介质、多类型功能植物组合构建污染处理湿地。
1.在构建岸基驳岸时候采取吸磷材料进行铺设,消减含磷物质的进入; 2.在水域宽处或者是公园周边水域构建在硬质驳岸基础上构建生态驳岸; 3.没有构建生态驳岸的条件,应适当建设生态浮岛;
03 解决方案
内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水体稳定环境不健全
– 治理过程中的一期工程与二期工程采取清
淤、底部防水、石笼铺底;
• 河道底泥功能丧失;
– 河底底泥是有益微生物生长温床与植 物生长的基础,河道水体营养本身不 均衡所以在一定缓慢流域或者无流动 性水域中容易变坏或者恶性藻类繁衍;
03 解决方案
微污水污染解决方案
(针对一级B排水)
– 上下游尾水水端进行湿地净化,按照 要求每天2万吨水的净化指标需要湿 地面积为:15公顷(潜流和强化表流 湿地),冬季低温技术强化人工湿地, 核心是纳米材料固定化微生物载体和 复合微生态菌剂的应用。
4
尾水无湿地净化; 水体营养结构不均衡;
长治市石子河主城区段通过实施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二期)河道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得到大辐提高、城市品味 大大提升,但石子河市区上游段(河头桥至十中桥)和下游段(潞泽桥至漳河桥)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理,截污系统 等市政设施不完善、部分河段防洪不达标,河道存在黑臭水体,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我市整体形象。
污水厂排放的一级B尾水等。
03 解决方案
石子河上游1.9公里,9.5万平方米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解决方案
石子河下游4.8公里,24万平方米
治理范围:石河子下游
03 解决方案
1 雨水溢流口无隔离 补水口无隔离
2 大气沉降、 无生态驳岸、
降雨退水等
3 水体动力不足,
每年补水水质是一级B, 无底泥结构不稳定。
养
4
尾水无湿地净化; 水体营养结构不均衡;
七
外调内养, 水环境稳定
字
六
步
宏观把脉: 截、引、 净、减、 调、养、 测。
微观开药:
综
依托微生物修复
技术对水体内部
合
生物生存环境进 行营养调节与生
治
物修复
理
法
02 项目概况
七字
调
“七字” 综合治理法 截、引、净、减、调、养、测
截
截 引
净
截 养
减
测
养
点源 截流
第二年
第2年,在第1年完成后180天内进一步稳定水质,优于Ⅴ类水。
维护期
维护期内通过水生态系统优化实现水生态系统永续健康,达到自我维持状态。
02 项目概况
项目目标
水生环境稳定
能量物质供给稳定
水体自净弄能稳定
02 项目概况
项目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307-201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B11/T1088-2014) 《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11/T 548-2008) 《中小河道综合治理规划导则》(DB11/T 758-2010) 《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可行性方案编制规程》(DL5020-9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 《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2015年08月28日)。
基质改良
底泥
2、投放土著
微生物
B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B段人工湿地建设
B段人工湿地建设区
原则是不影响行洪,高效无堵塞,耐低 温(纳米填料),景观优美,可自我持续 运行;
建设12个串联分段式人工湿地建设区, 约30 000m2,3公顷左右。
03 建设工程布局
C段河道—生物链重建结合浮岛策略
4、生态岸带构建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路径:
生活污 水
管网
污水处理厂 混凝沉淀预处
理
管网
两岸
管网
潜流人工湿地
强化人工 湿地
出水
河道
地表水路径:
岸带
河漫滩
河道
分散式生态污水整治
分散式生态水系规划 防洪蓄水考虑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管网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
前置沉降塘
格珊 跌水增
03 解决方案
技术路线
水质水动力 模型分析
投放土著菌剂
水生植物和动
物恢复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岸 带 生
地被植物种植
拦
截
特制生物填料
态 化
面
挺水植被种植
源
生物链构建
改 造
污
曝气增氧措施
染
实现无恶臭、透明 度高、水质良好、 水生态健全的目标
岸带稳定化
复壮河道土著微
专
生物和封盖技术
业 施
工
和
人工湿地构建 可移动污水处理设备
02 项目概况
项目范围
面积1.81公顷
面积1.81公顷
面积1.81公顷
02 项目概况—问题与整体治理思路
问题诊断
宏观把脉,微观开药,外调内养。
1 雨水溢流口无隔离 补水口无隔离
2 大气沉降、 无生态驳岸、
降雨退水等
3 水体动力不足, 每年补水水质是一级B, 无底泥结构不稳定, 特别是人民公园, 富营养化严重
多点
生
监测
内源
态
内
调节
养
多层
源
面源 净化
消
引流
减
护
建立数据监管平台, 影像实时获取,与地
方地方检测联动
微生物复合菌剂调节, 构建生态体系,恢复食
物链
净水引入,推进水动力
微生物复合菌剂消减 水体有机物与降解底
泥等 湿地系统,生态驳岸等
技术复合净化
截
引
净
减
调
养
测
未达标水体引入湿地
切断直排口污染源 以及其他直排的溢流
维 护
03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3主动1被动
生态截污帘;
主动
被动 主动 主动
生态岛与生态驳岸构建
水动力推动系统;建立水体森林结构; 微生物净化技术;基础生境构建技术; 末端湿地治理
微生物菌剂快速消解技术;监控技术
其他污染
内源污染
面源污染
点源污染
03 解决方案
点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 溢流口: – 河道雨污无分流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生态驳岸做法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生态驳岸做法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河道分段 A(1km) B(1km) C(3km)
氧措施
碎石潜流湿地 增氧曝气池
表流人工湿地
细沙潜流湿地
格珊 增氧曝
气池
块石潜流湿地
高强度除氮磷 高强度除氮磷
高强度除氮
“香蒲+芦苇” 表流工湿地
“茭白+菖蒲” 表流工湿地
“腺叶腺柳” 表流工湿地
局部复合表流 人工湿地
达标排放
石子河河道两岸 人工湿地
复合污染物去除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依托微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内部生物生存环境进行营养调节与生物修复七字六步综合治理法02项目概况七字综合治理法截引净减调养测截引截截净减调养养测点源截流面源引流多层净化内源消减内源调节生态养护多点监测切断直排口污染源以及其他直排的溢流口未达标水体引入湿地湿地系统生态驳岸等技术复合净化微生物复合菌剂消减水体有机物与降解底泥等净水引入推进水动力微生物复合菌剂调节构建生态体系恢复食物链建立数据监管平台影像实时获取与地方地方检测联动截引净减调养测七字动物类形成四级生态链昆虫类形成三级生态链水虫类形成二级生物链藻类植物类微生物菌剂调节基础平衡有机污染物底泥1525125625312555倍级数扩大微观六步法生境恢复02解决思路02项目概况项目目标维护期内通过水生态系统优化实现水生态系统永续健康达到自我维持状态
– 每年定期补水为污水厂尾水一级B标准河 道一次补水80万立方。
– 水体动力不足; – 净水微生物、藻类、水虫、鱼类、植物没
有适应生长环境;
• 解决方案
– 构建缓释悬浮微生物释放包; – 模块化水下森林草皮种植; – 净水浮岛(净水介质+植物); – 增加太阳能水流推进机;
03 解决方案
内源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3、沉水植被 重建、投放鱼 类及底栖动物
CO2 O2
好氧
1、冒封技术
C
及基质改良
厌氧
2、投放土著微生物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石河子上游河道内净化系统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04 项目估算
05 工程案例
06 附录:核心技术介绍
02 项目概况
石子河 全长49.00km 市区8.00km
长治市环城水系
南护城河 全长2.70km
三河一渠一湖
黑水河 全长15.10km 市区4.80km
人民公园 面积1.81公顷
东防洪渠 人工开挖 全长5.80km
人民公园
预期效果
A(1km)
Ⅴ类
优于 Ⅴ类
Ⅳ类
基本建立水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和污泥黑臭状况 得到明显改善,
A
B(1km)
Ⅴ类
Ⅳ类
Ⅳ类
建立较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 善
C(3km)
优于 Ⅴ类
Ⅳ类
优于 建立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保障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 Ⅳ类 家标准
治理范围:石河子上游
03 建设工程布局 A段河道—底泥疏浚结合土著微生物投放策略
02 项目概况
石子河河道景观建设 石子河上下游河道水环境质量改善 人民公园水环境质量改善 石子河上下游郊野公园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
石子河上下游人工湿地建设 石子河上下游植被配置建设 石子河河道管理系统建设 人民公园水环境监管系统建设
目录
CONTENT
01 公司介绍
02 项目概况
03 治理方案和建设工程
– 其治理效果为:
–
Ⅳ~Ⅴ类水体
– 湿地本身可以进行植物的繁衍与景观 美化等。
03 解决方案---主要技术分解说明
技术说明
表流湿地构建技术
潜流湿地构建技术
技术原理 主要通过植物茎叶 技术原理 主要通过利用填料 的拦截、填料的吸附过滤和 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 污染物的自然沉降,以及植 植物根系及表层填料的吸收 物的吸收来去除水中污染物。 和截留等作用,去除污水中